CN216666713U -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6713U
CN216666713U CN202123138767.5U CN202123138767U CN216666713U CN 216666713 U CN216666713 U CN 216666713U CN 202123138767 U CN202123138767 U CN 202123138767U CN 216666713 U CN216666713 U CN 216666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hermal
heat distribution
support
thermal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87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敏
薛钢
陈波
岳胜利
张健
余博
杨清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LIGHT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LIGHT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21231387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6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6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6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涉及管道热膨胀补偿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在室内空间安装热力管道固定支吊架的问题,该结构包括支撑管夹、吊架横梁、吊架吊杆和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热力管道包括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和连接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两端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连接的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支座;两相邻固定支座之间位于热力管道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抗拉杆件,抗拉杆件沿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直线延伸并与两固定支座固接,支撑管夹固定套接于热力管道直管段,支撑管夹底部活动抵压于吊架横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在室内空间安装热力管道固定支吊架。

Description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热膨胀补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安装管道大量使用装配式管道支吊架,即通过工厂预制的连接构件在工地现场组装,其支吊架吊杆上部与建筑结构梁、楼板、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球形节点等连接而组成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管道、保温材料、承力管夹、管道支座、吊架横梁、吊杆等组成。管道安装形式可以从单管到多管、单层到多层管道共用。
装配式管道支吊架具有组合性强、施工安全性高、安装速度快且施工周期短、后期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当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高温高压热水、蒸汽等热力管道时,因高温高压管道热胀时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和力矩,需要安装固定支架来予以承受,因而固定支架应生根在牢固的厂房结构或独立的支柱上。
由于装配式管道支吊架的吊架横梁、吊杆没有足够的刚度,吊杆上部与建筑结构节点相连接的吊杆根部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热力管道膨胀产生的弯矩和扭矩荷载,吊架只用于承受自重荷载,而且两管或多管的装配式管道支吊架不能用于支承管道热膨胀量不同或热膨胀方向不同的水平管道,否则会对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对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现有装配式管道支吊架技术不能在室内空间安装热力管道固定支吊架,不能满足固定支吊架处承受热力管道重量和管道热胀产生的水平推力和力矩以及不允许管道在该处产生任何位移的固定支吊架要求。这限制了装配式管道支吊架技术使用范围的扩大。
基于上述技术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管道安装结构系统来对上述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使用在吊挂支架上时,能够让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该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以及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扩大装配式管道支吊架技术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在室内空间安装热力管道固定支吊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包括支撑管夹、吊架横梁、吊架吊杆和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所述吊架横梁连接所述吊架吊杆;
所述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包括热力管道、固定支座和抗拉杆件;
所述热力管道整体直线延伸,所述热力管道包括于管段上的膨胀补偿节点处设置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和连接于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两端的热力管道直管段;
与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连接的两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固定支座;
两相邻所述固定支座之间位于所述热力管道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抗拉杆件,所述抗拉杆件沿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直线延伸,所述抗拉杆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端的所述固定支座;
所述支撑管夹固定套接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所述支撑管夹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吊架横梁的顶部,所述支撑管夹能沿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吊架横梁的顶部滑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的固定支座固定连接在热力管道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位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上下游位置的两相邻的固定支座通过沿热力管道整体延伸方向铺设在热力管道外侧的抗拉杆件连接,支撑管夹夹持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支撑管夹活动安装在吊架横梁的顶部。当热力管道受热膨胀向管道两端产生热伸长时,由于固定支座和抗拉杆件的作用力,抗拉杆件的拉伸量微乎其微,使得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伸长量大部分集中到了与之连接的管道膨胀补偿器处,使位于两相邻固定支座之间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被压缩变形,又由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的刚度会产生一个抵抗压缩的力量,连同热力管道内的不平衡内压力、管道依次按间距安装的滑动支座产生的水平推力共同作用于固定支座,此时与两相邻固定支座固定连接的沿热力管道整体延伸方向铺设的抗拉杆件被拉伸,使抗拉杆件两端的固定支座的受力被抗拉杆件的拉伸力抵消,使固定支座处几乎没有任何位移产生,可以达到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受力的自动平衡,保证了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没有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热力管道上沿其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相邻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通过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连接两相邻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的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上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支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热力管道外壁包裹有保温层,所述支撑管夹套设于所述保温层而固定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保温层包括硬质保温垫块和轻质保温材料层,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上被所述支撑管夹所夹持的部位包裹所述硬质保温垫块,所述支撑管夹固定套设于所述硬质保温垫块上,所述热力管道上在被所述支撑管夹夹持以外的部位连续包裹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层。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热力管道上用于连接支撑管夹的部位设置上硬质保温垫块能够降低支撑管夹损伤保温层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抗拉杆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外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顶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将固定支座设置于热力管道顶部,抗拉杆件则位于热力管道的上方位置,不仅可以方便在施工时吊装,也能方便通过支撑管夹对抗拉杆件进行支撑避免其过度变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管夹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热力管道滑动支座、承力管夹和抗拉杆件滑动支座,所述热力管道滑动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力管夹的底部,所述抗拉杆件滑动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力管夹的顶部;
所述承力管夹固定套设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
所述热力管道滑动支座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吊架横梁的顶部;
所述抗拉杆件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抗拉杆件滑动支座的顶部,所述抗拉杆件与抗拉杆件滑动支座能沿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热力管道通过热力管道滑动支座活动座于吊架横梁上,使热力管道膨胀拉伸时能够与吊架横梁发生轴线上的相对位移,可减小通过吊架吊杆传递到钢结构屋架上的力。抗拉杆件活动座于抗拉杆件滑动支座上,对抗拉杆件进行支撑避免其变形,热力管道膨胀拉伸时,抗拉杆件与支撑管夹能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热力管道包括两根,一根所述热力管道的上游端与另一根所述热力管道的下游端采用L型直角弯自然补偿的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吊杆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热膨胀自平衡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管段上固定有中间支撑座,所述中间支撑座的顶部活动承接所述抗拉杆件的底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中间支撑座承接抗拉杆件的底部可减小抗拉杆件的变形量,可让抗拉杆件的抗拉效果更稳定,也能让抗拉杆件设置地更细长、规格更小,以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座固定连接在热力管道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位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上下游位置的两相邻的固定支座通过沿热力管道整体延伸方向铺设在热力管道外侧的抗拉杆件连接。当热力管道受热膨胀向管道两端产生热伸长时,由于固定支座和抗拉杆件的作用力,抗拉杆件的拉伸量微乎其微,使得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伸长量大部分集中到了与之连接的管道膨胀补偿器处,使位于两相邻固定支座之间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被压缩变形,又由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的刚度会产生一个抵抗压缩的力量,连同热力管道内的不平衡内压力共同作用于固定支座,此时与两相邻固定支座固定连接的沿热力管道整体延伸方向铺设的抗拉杆件被拉伸,使抗拉杆件两端的固定支座的受力被抗拉杆件的拉伸力抵消,使固定支座处没有任何位移产生,将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使用在吊挂支架上时,可以达到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受力的自动平衡,保证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没有任何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充分利用了抗拉杆件的拉伸作用力,可自动平衡热力管道两端固定支座所受的推力和力矩,可使得固定支座不再需要生根在牢固的厂房结构或独立的支柱上的固定支架上。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两头连接的热力管道直管段在其长度方向上在设计的两固定点处固定连接固定支座及其所配套的抗拉杆件,使得该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实用方便且易于实施。
(3)本实用新型中,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由于其固定支座可以不用再生根在牢固的厂房结构或独立的支柱上的固定支架上,并且抗拉杆件和固定支座的设计可以使每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具有独立的拉伸作用力,可以将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用于两管或多管的装配式管道支吊架,用来支承管道热膨胀量不同或热膨胀方向不同的水平管道,对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和房屋钢结构不会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5中吊挂支架下的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向视角下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的局部结构;
图3是图2中的B-B断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C-C断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热力管道;2、热力管道滑动支座;3、吊架横梁;4、吊架吊杆;5、固定支座;6、抗拉杆件;7、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8、硬质保温垫块;9、承力管夹;10、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1、轻质保温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使用在吊挂支架上时,能够让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该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以及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扩大装配式管道支吊架技术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在室内空间安装热力管道固定支吊架,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包括热力管道1、固定支座5和抗拉杆件6,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5和抗拉杆件6均设置为型钢,比如将固定支座5设置为工字钢,将抗拉杆件6设置为槽钢或角钢。热力管道1包括于管段上的膨胀补偿节点处设置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和连接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两端的热力管道直管段,膨胀补偿节点按照工程要求设计得到。热力管道1整体为直线延伸的结构,该整体延伸方向为忽略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部分的弯折走向的热力管道1走向。
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连接的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外壁分别焊接连接有一个固定支座5,两相邻固定支座5之间位于热力管道1外侧的位置设置有一根抗拉杆件6,该抗拉杆件6为槽钢,其一翼板面向热力管道1,抗拉杆件6沿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直线延伸,抗拉杆件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相应端的固定支座5的端面上。
热力管道1上可以只具有一处膨胀补偿节点也可具有多个膨胀补偿节点。具有多个膨胀补偿节点的情况下,所有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沿其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相邻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通过一根热力管道直管段连接,连接两相邻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一般只焊接固定支座5,所有的固定支座5沿热力管道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作为基本结构,其主要运用在吊挂支架系统中。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在热力管道1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位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上下游位置的两相邻的固定支座5通过沿热力管道1整体延伸方向铺设在热力管道1外侧的抗拉杆件6连接。当热力管道1受热膨胀向管道两端产生热伸长时,由于固定支座5和抗拉杆件的作用力,抗拉杆件的拉伸量微乎其微,使得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伸长量大部分集中到了与之连接的管道膨胀补偿器处,使位于两相邻固定支座5之间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被压缩变形,又由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的刚度会产生一个抵抗压缩的力量,连同热力管道1内的不平衡内压力共同作用于固定支座5,此时与两相邻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的沿热力管道1整体延伸方向铺设的抗拉杆件6被拉伸,使抗拉杆件6两端的固定支座5的受力被抗拉杆件6的拉伸力抵消,使固定支座5处几乎没有任何位移产生,将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使用在吊挂支架上时,可以达到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受力的自动平衡,保证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没有任何影响。
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充分利用了抗拉杆件6的拉伸作用力,可自动平衡热力管道1两端固定支座5所受的推力和力矩,可使得固定支座不再需要生根在牢固的厂房结构或独立的支柱上的固定支架上。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两头连接的热力管道直管段在其长度方向上在设计的两固定点处固定连接固定支座5及其所配套的抗拉杆件6,使得该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实用方便且易于实施。
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由于其固定支座5可以不用再生根在牢固的厂房结构或独立的支柱上的固定支架上,并且抗拉杆件6和固定支座5的设计可以使每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具有独立的拉伸作用力,可以将该种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用于两管或多管的装配式管道支吊架,用来支承管道热膨胀量不同或热膨胀方向不同的水平管道,对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和房屋钢结构不会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该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包括有支撑管夹、吊架横梁3、吊架吊杆4和实施例1中的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吊架横梁3水平设置并横跨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吊架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吊架吊杆4。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整体从两根吊架吊杆4间穿过并放置在吊架横梁3上。
具体的,支撑管夹为可打开和关闭的管夹,支撑管夹通过螺栓紧固以固定套接于热力管道直管段上,支撑管夹的底部活动抵压于吊架横梁3的顶部,支撑管夹具有沿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在吊架横梁3的顶部滑动的能力。
一个固定支座5旁一般设置有一个支撑管夹,支撑管夹在热力管道1上的套设部位与固定支座5具有一安装距离L2,该安装距离以及两相邻固定支座5的间距L1均按照具体施工要求设计得到。
本实施例的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中,热膨胀自平衡管道的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在热力管道1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位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上下游位置的两相邻的固定支座5通过沿热力管道1整体延伸方向铺设在热力管道1外侧的抗拉杆件6连接,热膨胀自平衡管道被支撑管夹夹持固定,支撑管夹活动安装在吊架横梁的顶部。当热力管道1受热膨胀向管道两端产生热伸长时,由于固定支座5和抗拉杆件的作用力,抗拉杆件的拉伸量微乎其微,使得两热力管道直管段的伸长量大部分集中到了与之连接的管道膨胀补偿器处,使位于两相邻固定支座5之间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被压缩变形,又由于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的刚度会产生一个抵抗压缩的力量,连同热力管道1内的不平衡内压力、管道依次按间距安装的滑动支座产生的水平推力共同作用于固定支座5,此时与两相邻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的沿热力管道1整体延伸方向铺设的抗拉杆件6被拉伸,使抗拉杆件6两端的固定支座5的受力被抗拉杆件6的拉伸力抵消,使固定支座5处几乎没有任何位移产生,可以达到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受力的自动平衡,保证了整个吊挂支吊架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钢结构屋架或钢结构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没有任何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中热力管道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该热力管道1的外壁包裹有一层保温层,其中,该保温层包括硬质保温垫块8和轻质保温材料层11两种,热力管道直管段上被支撑管夹所夹持的部位包裹上硬质保温垫块8,热力管道1上未被支撑管夹夹持的部位连续包裹轻质保温材料层11。支撑管夹固定套设于硬质保温垫块8上而固定于热力管道直管段。热力管道1上用于连接支撑管夹的部位设置上硬质保温垫块8能够降低支撑管夹损伤保温层的可能性。
在固定支座5所在的区域,轻质保温材料层11被切除了部分,使固定支座5能够焊接到热力管道1的管壁上。
为了获得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将抗拉杆件6设置于保温层的外侧避免其占用保温层的设置空间。
本实施例中,吊杆横梁3的顶部可以设置有一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也可设置多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当设置有多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且吊杆横梁3为单层横梁时,所有的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沿吊杆横梁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设置有多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且吊杆横梁3为多层横梁时,所有的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可按具体要求分布在吊杆横梁3的每一层,位于同层的多根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沿吊杆横梁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中的固定支座5的底部焊接固定于热力管道直管段的顶部。
将固定支座5设置于热力管道1上方位置,则抗拉杆件6则位于热力管道的上方,较设置于热力管道1下方位置时不仅可以方便在施工时吊装,也能方便通过支撑管夹对抗拉杆件6进行支撑避免其过度变形。
如果将固定支座5固定在热力管道的底部时,固定支座5上连接的抗拉杆件6需要向下越过支撑管夹和吊架横梁设置,同时固定支座5也必须向下延伸更长的距离,此种设置方式不仅会占用更大的安装空间,也会造成抗拉杆件6到固定支座5底部连接点处的力臂增大,在抗拉杆件6伸缩变形时,固定支座5会存在被抗拉杆件6拉偏的情况。因此,将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于热力管道1上方位置特别是热力管道1的顶部位置时,能够减轻或消除以上问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支撑管夹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承力管夹9和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如图3所示,抗拉杆件6位于热力管道1保温层以外且与保温层顶部保持一定高度L3的距离,以便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安装和保温层的安装更换,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放置于吊架横梁3之上并与承力管夹9的下半弧焊接固定,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的底部焊接连接在承力管夹9的上半弧处,承力管夹9处的热力管道1采用硬质保温垫块8包裹保温,硬质保温垫块8的在轴向上的长度与承力管夹9在轴向上的长度相同,承力管夹9的上、下半弧采用螺栓连接使之固定套设于热力管道直管段;抗拉杆件6放置在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之上,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对抗拉杆件6进行支撑避免其变形,热力管道1膨胀拉伸时,抗拉杆件6与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能沿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热力管道1通过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活动座于吊架横梁3上,使热力管道1膨胀拉伸时能够与吊架横梁3发生轴线上的相对位移,可减小通过吊架吊杆传递到钢结构屋架上的力。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在热力管道1的热力管道直管段的管段上固定套设有中间支撑座,中间支撑座相当于取消掉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的结构件,抗拉杆件6和固定支座5也分别位于热力管道的上方位置和顶部,中间支撑座的承力管夹所连接的热力管道直管段的位置也同样设置硬质保温垫块。
中间支撑座的抗拉杆件滑动支座顶部承接抗拉杆件6的底部,中间支撑座的抗拉杆件滑动支座的顶部与抗拉杆件6不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具有沿热力管道直管段轴线相对直线位移的能力。
热力管道直管段上,中间支撑座的数量根据抗拉杆件6的变形程度、使用效果和成本综合考虑。
本实施例中,中间支撑座承接抗拉杆件6的底部可减小抗拉杆件6的变形量,可让抗拉杆件6的抗拉效果更稳定,也能让抗拉杆件6设置地更细长、规格更小,以节约成本。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不止有一根热力管道1,而且两根热力管道之间也会具有一定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热力管道1包括两根,一根热力管道1的上游端与另一根热力管道1的下游端采用L型直角弯自然补偿的连接方式连接。如图1所示,
图中示出了在安装工程中常见的吊挂支架下热力管道L型直角弯自然补偿的连接方式,由于L型直角弯两侧热力管道均采用了本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系统,各自自动平衡了两侧热力管道固定支座所受的推力和力矩,而L型直角弯本身热膨胀产生的推力较小,在两侧热力管道固定支座5作用下完成L型直角弯的自然补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夹、吊架横梁(3)、吊架吊杆(4)和热膨胀自平衡管道,所述吊架横梁(3)连接所述吊架吊杆(4);
所述热膨胀自平衡管道包括热力管道(1)、固定支座(5)和抗拉杆件(6);
所述热力管道(1)整体直线延伸,所述热力管道(1)包括于管段上的膨胀补偿节点处设置的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和连接于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两端的热力管道直管段;与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连接的两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固定支座(5);两相邻所述固定支座(5)之间位于所述热力管道(1)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抗拉杆件(6),所述抗拉杆件(6)沿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直线延伸,所述抗拉杆件(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端的所述固定支座(5);
所述支撑管夹固定套接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所述支撑管夹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吊架横梁(3)的顶部,所述支撑管夹能沿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吊架横梁(3)的顶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道(1)上沿其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相邻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通过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两相邻所述热力管道膨胀补偿器(7)的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上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支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道(1)外壁包裹有保温层,所述支撑管夹套设于所述保温层而固定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硬质保温垫块(8)和轻质保温材料层(11),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上被所述支撑管夹所夹持的部位包裹所述硬质保温垫块(8),所述支撑管夹固定套设于所述硬质保温垫块(8)上,所述热力管道(1)上在被所述支撑管夹夹持以外的部位连续包裹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杆件(6)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夹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承力管夹(9)和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所述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力管夹(9)的底部,所述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力管夹(9)的顶部;
所述承力管夹(9)固定套设于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
所述热力管道滑动支座(2)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吊架横梁(3)的顶部;
所述抗拉杆件(6)的底部活动抵压于所述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的顶部,所述抗拉杆件(6)与所述抗拉杆件滑动支座(10)能沿所述热力管道直管段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道(1)包括两根,一根所述热力管道(1)的上游端与另一根所述热力管道(1)的下游端采用L型直角弯自然补偿的连接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横梁(3)的顶部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热膨胀自平衡管道。
CN202123138767.5U 2021-12-14 2021-12-14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Active CN216666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8767.5U CN216666713U (zh) 2021-12-14 2021-12-14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8767.5U CN216666713U (zh) 2021-12-14 2021-12-14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6713U true CN21666671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8767.5U Active CN216666713U (zh) 2021-12-14 2021-12-14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67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929A (zh) * 2022-06-30 2022-10-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阶度自适应刚度管路吊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929A (zh) * 2022-06-30 2022-10-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阶度自适应刚度管路吊架
CN115163929B (zh) * 2022-06-30 2023-11-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阶度自适应刚度管路吊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1963B1 (ko) 압축력에 견디는 턴버클을 이용한 배관용 내진 지지대
CN216666713U (zh)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JPS5830977B2 (ja) 緊張布張り構造物
CN104315256B (zh) 竖向大口径垂直立管道附着式悬挑承重支架
CN204372344U (zh) 吊顶组合支架
CN111255950B (zh) 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及抗震支架
CN216666712U (zh) 热膨胀自平衡管道
CN209943686U (zh) 一种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
CN114165646A (zh) 吊挂支架下管道热膨胀自平衡结构
CN211774976U (zh) 一种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
CN111720626A (zh) 可调节支吊架
CN210423968U (zh) 装配式支吊架及使用该装配式支吊架的建筑
CN211398769U (zh) 一种抗震支架用的圆管连接结构
JP5160180B2 (ja) 管寄せの支持構造
CN214500286U (zh) 多层管道用悬吊架
CN2107395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CN210830775U (zh) 一种导向支架
CN219755572U (zh) 一种可进行多管支撑的组合水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
CN207406974U (zh) 一种横向自承重弯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102174969A (zh) 钢索吊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43400U (zh) 管道吊架结构以及钢结构厂房金属管道的吊架连接装置
CN220354640U (zh) 一种管道吊架结构
CN109563984A (zh) 底部支承的锅炉
CN220366110U (zh) 一种单管管道抗震支架
CN219755545U (zh) 一种多水管组合侧向抗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