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6335U -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6335U
CN216666335U CN202123087774.7U CN202123087774U CN216666335U CN 216666335 U CN216666335 U CN 216666335U CN 202123087774 U CN202123087774 U CN 202123087774U CN 216666335 U CN216666335 U CN 216666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ibration isolation
mounting plate
vibration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77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殿民
彭家庆
谢其亮
徐红松
黄威
胡炎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230877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6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6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6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属于隔振器设备领域,其包括组合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隔振组件,利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形成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对隔振组件进行安装,实现隔振器在两安装板之间的倾斜设置,使得隔振机构能够同时对水平、垂直和斜向上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充分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定性,提升隔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整体结构简单且紧凑、在保证了整体结构牢固性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装置整体抗负载能力;而且,通过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作为调节负载力学平衡的传导件,使得装置的缓冲效果更好,再加上隔振器的可拆卸设置,使得隔振机构后续维护和更换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背景技术
钢丝绳减震器常用于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发动机和各种动力机械的隔震缓冲,以其减少机械设备在工作时传导到外界的振动,降低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与传统橡胶隔振器相比,钢丝绳隔振器的整体缓冲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钢丝绳隔振器的安装方式主要有垂直压缩支撑安装和侧向悬挂支撑安装两种,导致钢丝绳隔振器只能吸收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冲击力,其吸能方式较为单一。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隔振机构往往还会承受来自斜向的冲击力,导致上述隔振器无法有效对上述冲击力进行缓冲,导致隔振效果较差。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多个钢丝绳减震器的组合式安装来实现斜向冲击力的隔振、缓冲,但是,整体结构的设置复杂,且对各隔振器的安装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限制了隔振机构的灵活设置。此外,现有技术中组合设置的隔振机构往往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无法充分满足设备的设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能够有效提高隔振器的缓冲效果、抗负载和抗剪切的能力,提高相关设备安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的隔振组件;
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用于设备的连接安装;
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平板和分设于该第一平板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板;
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为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并在两个第二平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向上倾斜设置的两个第二斜板组成;
所述隔振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两个隔振器;所述隔振器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斜板的底面,且其底部连接在对应第二斜板的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振器与所述第一斜板和/或所述第二斜板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隔振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斜板和/或第二斜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件孔,用于对所述隔振器进行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振器两侧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平行设置;和/或
两个所述隔振器以所述支撑部的中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振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对接板和以螺旋延伸方式连接于两对接板之间的钢丝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板和/或所述第二平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对应设备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连接安装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在对应安装位置上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位于30°~150°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60°。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包括组合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隔振组件,利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形成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对隔振组件进行安装,实现隔振器在两安装板之间的倾斜设置,使得隔振机构能够同时对水平、垂直和斜向上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充分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定性,提升隔振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通过连接件对隔振器进行固定,同时配合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平行设计,使得隔振器在安装时能够更加的快捷且方便,同时通过两个隔振器的对称设计,并配合对两个二号斜板之间夹角的限定,使得装置在传统隔振器的平行安装形式基础上,改进为设置有60°夹角的双隔振器对称安装结构,使得机构整体的结构更加稳牢固,且隔振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作为调节负载力学平衡的传导件,并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振器,使得两个隔振器在负载增加时能主动进行自动的力学平衡,其大大提高了两个隔振器在组合后所能承受的载荷、抗冲击和抗剪切能力,同时通过隔振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还便于后续对隔振器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中的隔振器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在具体使用时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安装板;101、第一平板;102、第一斜板;2、第二安装板;201、第二平板;202、第二斜板;3、隔振器;301、对接板;302、钢丝绳;4、紧固螺钉;401、螺纹通孔;5、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和安装板之间设置的隔振组件,利用在第一安装板1两端的底部形成两个斜向下的第一安装面,并在第二安装板2中部形成两个互成角度的第二安装面,使得隔振器3的中线可以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的形式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即可缓冲垂向、水平冲击力,又可以缓冲斜向冲击力的隔振机构,充分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定性,提升隔振效果。
具体地,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包括第一平板101和第一平板101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板102,第二安装板2的两端分别为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201,并在两个第二平板201之间连接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支撑部由向上倾斜设置的两个第二斜板202组成,隔振组件包括分设于支撑部两侧的两个隔振器3,使得装置在受到冲击力后,能够将冲击力传依次从第一平板101、第一斜板102传输到隔振器3上,而隔振器3则能够产生两个水平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此相互约束,从而自动进行力学平衡,代替了传统通过垂直叠装的方式对两个隔振器3进行组装,不仅增大装置整体的抗冲击性能,其整体结构还更加的稳定,从而防止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侧翻等问题。
更详细地,优选实施例中的隔振器3如图2中所示,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对接板301,并在两对接板301之间以螺旋延伸的方式缠绕设置有钢丝绳302,形成轴向延伸的套筒结构,通过该套筒结构的挤压变形,实现该隔振器3两侧受力的缓冲,完成隔振过程。在实际设置时,两对接板301分别用于与一组第一斜板102和第二斜板202连接,保证隔振器3可以可靠连接在两斜板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隔振器3以第一平板101的中垂线呈对称设计,从而使得两个隔振器3在承受冲击力时,其受到冲击力的角度能够相互对称,以抵消更多的冲击力,以此使得装置整体的抗冲击能力更好,并且第二安装板2的整体结构也能够更加的牢固。
同时,隔振器3两侧的第一斜板102和第二斜板202平行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斜板102在传导其受到的冲击力时,能够更好传输到隔振器3上,二隔振器3则能够更加直接的吸收到冲击力,以此使得装置整体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斜板202之间的夹角位于30°-150°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斜板202 之间角度的设置,调整两个隔振器3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两个隔振器3能够更好的进行自动的力学平衡,并相互抵消部分作用力。
更详细地,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斜板202之间的夹角为60°,此时,两个第二斜板202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在保证第一斜板102与第二斜板202平行的情况下,两个隔振器3如图1中所示状态,此时两个隔振器3所承受的冲击力最小,同时能够相互抵消的作用力最大,且装置整体的承载结构最为稳定。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应隔振器3设置有连接件,相应的,第一斜板102和第二斜板202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对隔振器3进行安装,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对隔振器3进行拆装,同时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更换。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紧固螺钉4,对应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斜板102和第二斜板202上的连接孔为螺纹通孔401,该紧固螺钉4穿过螺纹通孔401并拧入到隔振器3 内,以此对隔振器3进行固定。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可将装置放入到机柜5的下方,此时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将机柜5与地面分离开来,从而减少机柜5工作过程中传递到外部的振动。其中第一安装板1和/或第二安装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以用于将第一安装板1或第二安装板2与机柜5进行连接。同时,在进行水平安装时,可通过安装孔将隔振机构设置在两个机械设备之间,从而适应不同使用环境,以便于工作中人员对隔振机构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作为调节负载力学平衡的传导件,同时通过倾斜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且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振器,使得两个隔振器在受力后能够自动进行力学平衡,从而有效提高装置整体的抗负载能力和抗剪切能力,同时通过隔振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还能够便于后续对隔振器的维护和更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的隔振组件;
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用于设备的连接安装;
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平板和分设于该第一平板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板;
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为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并在两个第二平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向上倾斜设置的两个第二斜板组成;
所述隔振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两个隔振器;所述隔振器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斜板的底面,且其底部连接在对应第二斜板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所述隔振器与所述第一斜板和/或所述第二斜板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对应所述隔振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斜板和/或第二斜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件孔,用于对所述隔振器进行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所述隔振器两侧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平行设置;
和/或
两所述隔振器以所述支撑部的中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所述隔振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对接板和以螺旋延伸方式连接于两对接板之间的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或所述第二平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对应设备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连接安装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在对应安装位置上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位于30°~15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60°。
CN202123087774.7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Active CN216666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774.7U CN216666335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774.7U CN216666335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6335U true CN216666335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7774.7U Active CN216666335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6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66335U (zh) 一种重载型组合式隔振机构
CN212889829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托架
CN212001590U (zh) 一种具有抗倾覆功能的钢管构支架
CN210591268U (zh) 一种悬挂系统的下摆臂
CN22020301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固定件
CN109904757B (zh) 一种电力设备减震箱
CN209891461U (zh) 一种滑移隔震支座
CN221008720U (zh) 变压器支撑结构
CN217208591U (zh) 抗震装置
CN10645008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件
CN209756688U (zh) 一种商用车前板簧支架及安装结构
CN217502494U (zh) 一种高稳定配件及丝杠固定座
CN215569200U (zh) 一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用定位结构
CN216577408U (zh) 一种斜拉式钢结构夹具
CN211969167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双扭簧安装治具
CN212003930U (zh) 一种抗震连接构件
CN213981778U (zh) 一种复合式弹簧减震装置
CN212561141U (zh) 减隔震框架结构及减隔震阻尼器
CN220705284U (zh) 一种高承压的建筑钢结构支撑大梁
CN220527630U (zh)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改良型母线槽
CN214255614U (zh) 一种管型母线固定金具
CN220180552U (zh) 动力总成悬置机构
CN217558689U (zh)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油缸固定底座
CN219416705U (zh) 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前支撑结构以及发动机台架
CN218241503U (zh) 一种防震干式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