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5793U -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5793U
CN216655793U CN202220034160.8U CN202220034160U CN216655793U CN 216655793 U CN216655793 U CN 216655793U CN 202220034160 U CN202220034160 U CN 202220034160U CN 216655793 U CN216655793 U CN 216655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ing
cover
retaining par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41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骑
霍永明
李培武
曾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41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5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5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5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包括定距环和透盖,所述定距环和透盖用于设置在轴承座端部与工作辊端部之间,所述定距环套设在工作辊轴颈外,所述透盖套设在定距环外,且所述透盖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透盖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一挡水部,所述定距环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平行于工作辊端面设置。本方案中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平行设置,对水流起到良好的阻挡作用,避免大流量水流进入到轴承座内。

Description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座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机架辊轴承座采用回形迷宫结构,以阻挡水流进入到轴承座内。但现有的回形迷宫结构对少量水能起到有效阻挡,但机架辊处辊身冷却水、高压水等水流量大,容易在轴承座外汇集,现有的回形迷宫结构无法起到较好的阻挡水流作用,使得水流进入到轴承座内,造成轴承座进水失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用于实现轴承座外大流量水流的阻挡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包括定距环和透盖,所述定距环和透盖用于设置在轴承座端部与工作辊端部之间,所述定距环套设在工作辊轴颈外,所述透盖套设在定距环外,且所述透盖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透盖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一挡水部,所述定距环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平行于工作辊端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盖的第一端和定距环的第一端用于与轴承抵靠,所述第一挡水部设置在透盖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定距环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挡水部设置在定距环外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辊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均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挡水部与安装槽上下侧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透盖的第二端环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挡水部的连接环,且透盖的第二端端面与工作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环槽,所述定距环和连接环之间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二挡水部设置在第二环槽内,所述第二挡水部与连接环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部内径小于所述连接环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垂直于第一挡水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水部与工作辊端部的安装槽之间为环形流道,所述第一环槽通过第一挡水部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环槽通过第二挡水部与连接环之间的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透盖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开设在透盖的下表面,所述排水孔连通第一环槽、流道和第二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距环的第一端与透盖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平行设置,对水流起到良好的阻挡作用,避免大流量水流进入到轴承座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承座防进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距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轴承座1、工作辊2、轴颈201、端面202、安装槽203、轴承3、透盖4、连接环401、第一挡水部402、排水孔403、定距环5、第二挡水部501、第一环槽6、环形流道7、第二环槽8。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包括:定距环5和透盖4,定距环5和透盖4设置在轴承座1端部与工作辊2的端部之间。工作辊2上开设有安装槽203。
透盖4的第一端凸出设置有用于与轴承3端部抵靠的凸台,透盖4的第二端端面中部位置凸出设置有连接环401,连接环401沿着轴承座1轴线设置,连接环401远离轴承座1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水部402,第一挡水部402垂直于连接环401设置。贯穿连接环401和第一挡水部402开设有排水孔403。
定距环5的第二端外径一级阶梯状增大,且定距环5的第二端圆周上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二挡水部501,第二挡水部501垂直于定距环5的第二端设置。
第一挡水部402和第二挡水部501均呈现环状。
当定距环5和透盖4装配到轴承座1和工作辊2上时,定距环5用于套设在工作辊2的轴颈201外,透盖4用于套设在定距环5外,且透盖4与轴承座1螺钉固定。透盖4的第一端和定距环5的第一端与轴承3端部抵靠,定距环5的第二端伸入到安装槽203内,且第一挡水部402和第二挡水部501位于安装槽203内,第一挡水部402和第二挡水部501平行且环设于工作辊2的轴颈201外。
透盖4的第二端与工作辊2端面202之间形成第一环槽6,连接环401与定距环5之间形成第二环槽8,第一挡水部402与安装槽203上下侧壁间隙配合,第二挡水部501与连接环401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一挡水部402与安装槽203右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流道7,第一环槽6和环形流道7之间通过第一挡水部402与安装槽203上下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环槽8与环形流道7之间通过第二挡水部501和连接环401之间的间隙连通。
透盖4的第一端和定距环5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环。
排水孔403开设在透盖4的底部,使得第一环槽6、第二环槽8和环形流道7之间连通。
使用时,当工作辊2外部的高压水等向下冲击到连接环401上,第一挡水部402的设置,对绝大部分水起到阻挡作用,当水流较大时,水流将从第一挡水部402与安装槽203上下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环形流道7内,然后第一环槽6底部流出,排水孔403的设置,加快水流出速度,避免积水。第一挡水部402内径小于连接环401内径,使得第一挡水部402和第二挡水部501的设置,阻碍水流从环形流道7进入到第二环槽8内。若水进入到第二环槽8内,也能通过排水孔403排除。骨架密封环的设置,起到避免第二环槽8内的水进入到轴承3内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距环和透盖,所述定距环和透盖用于设置在轴承座端部与工作辊端部之间,所述定距环套设在工作辊轴颈外,所述透盖套设在定距环外,且所述透盖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透盖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一挡水部,所述定距环上围绕工作辊环设有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平行于工作辊端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盖的第一端和定距环的第一端用于与轴承抵靠,所述第一挡水部设置在透盖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定距环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挡水部和第二挡水部均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挡水部与安装槽上下侧壁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盖的第二端环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挡水部的连接环,且透盖的第二端端面与工作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环槽,所述定距环和连接环之间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二挡水部设置在第二环槽内,所述第二挡水部与连接环之间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部内径小于所述连接环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垂直于第一挡水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部与工作辊端部的安装槽之间为环形流道,所述第一环槽通过第一挡水部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环槽通过第二挡水部与连接环之间的间隙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盖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开设在透盖的下表面,所述排水孔连通第一环槽、流道和第二环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座防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环的第一端与透盖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骨架密封圈。
CN202220034160.8U 2022-01-04 2022-01-04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Active CN216655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4160.8U CN216655793U (zh) 2022-01-04 2022-01-04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4160.8U CN216655793U (zh) 2022-01-04 2022-01-04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5793U true CN21665579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4160.8U Active CN216655793U (zh) 2022-01-04 2022-01-04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5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55793U (zh)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CN114345946A (zh) 轴承座防进水结构
CN213899637U (zh) 一种轴承箱防水结构
CN216819558U (zh) 一种电机端盖
CN205429931U (zh) 一种排水泵转子密封套
CN212429326U (zh) 一种水泵水封新型冷却结构
CN219692028U (zh) 稀油润滑密封装置
CN108843582B (zh) 一种水冷式污水污物泵
CN214424751U (zh) 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
CN218462773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用旋转接头
CN218844661U (zh) 一种渣浆泵轴密封组件
CN218031113U (zh) 一种用于轴承密封的迷宫密封结构
CN216895880U (zh)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球阀
CN216200717U (zh) 强密封耐磨锻钢闸阀
JPS6091025A (ja) 潤滑式軸受箱の冷却構造
CN217735852U (zh) 一种卧式贯流泵组水导轴承冲洗润滑结构
CN212455239U (zh) 一种易维护全密封防尘、防潮湿空气的轴承密封装置
CN215890573U (zh) 一种带有轴承体的水泵
CN201041232Y (zh) 开放式节能密封装置
CN218377348U (zh) 一种离心泵轴承的密封结构
CN211820074U (zh) 一种家用增压泵机泵连盖
CN218377347U (zh) 一种多重密封的轴承座
CN220204666U (zh) 一种多重密封的轴端固定结构
CN212839469U (zh) 一种新型暗杆闸阀结构
CN203115098U (zh) 用于水轮机主轴的组合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