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0476U -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 Google Patents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0476U
CN216650476U CN202122931009.2U CN202122931009U CN216650476U CN 216650476 U CN216650476 U CN 216650476U CN 202122931009 U CN202122931009 U CN 202122931009U CN 216650476 U CN216650476 U CN 216650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fixedly connected
fertile
fertilizer distributor
lower extr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10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欣欣
朱蒙生
刘振
李开荣
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fu Huif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fu Huif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fu Huif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fu Huif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10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0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0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0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履带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推土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撒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斜杆、活动轴、分料装置和传输槽,可以对粉碎好的肥料进行分料传输,同时使得肥料在传输的过程中与液体混合,从而使得装置使用多少肥料,便与液体混合多少,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根据液压缸、伸缩杆和推土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撒肥之前对地面的土壤进行推动,从而方便肥料与土壤之间的混合,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近3200万公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我国农业实践中使用肥料的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化肥开始进入我国,使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必须的养料,农民施化肥的传统方法是在稻田里用手去撒,作业速度慢,用肥量不准确,费工、费时、费力,人工施肥的均匀性比较差,影响了水稻产量,给农户带来一定损失。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一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只能够将肥料均匀洒落在土壤的端,长时间的裸露在外部容易造成肥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从而降低土壤的吸收;
2、现有的一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在撒肥的过程中普遍都是将肥料与液体提前进行混合,且长时间的摆放,容易造成肥料养分的丢失,另外不能够对撒肥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把控,造成肥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只能够将肥料均匀洒落在土壤的端,长时间的裸露在外部容易造成肥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从而降低土壤的吸收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在撒肥的过程中普遍都是将肥料与液体提前进行混合,且长时间的摆放,容易造成肥料养分的丢失,另外不能够对撒肥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把控,造成肥料的浪费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履带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推土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撒肥装置,所述撒肥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拌粉碎元件,所述撒肥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撒肥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撒肥装置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端与设置的横杆右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传输槽,所述传输槽设置在分料装置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撒肥管道,所述撒肥管道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撒肥装置,所述撒肥管道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支撑装置,所述压力支撑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支撑装置设置在挡板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撒肥管道的下端设置在推土装置的右端,所述活动轴与设置的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根据支撑板、履带装置和撒肥装置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控制自走式履带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对各个方向的土壤进行撒肥作业,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另外根据横杆、驱动电机和搅拌粉碎元件的设置,可以对装置内部的肥料进行均匀的粉碎搅拌,避免在传输的过程中造成对装置的堵塞,从而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根据斜杆、活动轴、分料装置和传输槽,可以对粉碎好的肥料进行分料传输,同时使得肥料在传输的过程中与液体混合,从而使得装置使用多少肥料,便与液体混合多少,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根据液压缸、伸缩杆和推土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撒肥之前对地面的土壤进行推动,从而方便肥料与土壤之间的混合,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撒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履带装置;3、控制装置;4、液压缸;5、伸缩杆;6、推土装置;7、撒肥装置;8、撒肥管道;9、压力支撑装置;10、压力板;11、挡板;12、进料口;13、横杆;14、搅拌粉碎元件;15、斜杆;16、活动轴;17、分料装置;18、传输槽;1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装置2,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3,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推土装置6,液压缸4、伸缩杆5和推土装置6的设置,可以在撒肥之前对地面的土壤进行推动,从而方便肥料与土壤之间的混合,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撒肥装置7,支撑板1、履带装置2和撒肥装置7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控制自走式履带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对各个方向的土壤进行撒肥作业,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撒肥装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3,横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拌粉碎元件14,横杆13、驱动电机19和搅拌粉碎元件14的设置,可以对装置内部的肥料进行均匀的粉碎搅拌,避免在传输的过程中造成对装置的堵塞,从而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撒肥装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杆15,斜杆15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6,活动轴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料装置17,撒肥管道8的下端设置在推土装置6的右端,活动轴16与设置的控制装置3信号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撒肥装置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2,撒肥装置7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左端与设置的横杆13右端固定连接,挡板11的中部设置有传输槽18,传输槽18设置在分料装置17的右端,斜杆15、活动轴16、分料装置17和传输槽18,可以对粉碎好的肥料进行分料传输,同时使得肥料在传输的过程中与液体混合,从而使得装置使用多少肥料,便与液体混合多少,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活动轴16的下端设置有撒肥管道8,撒肥管道8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撒肥装置7,撒肥管道8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支撑装置9,压力支撑装置9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板10,压力支撑装置9设置在挡板11的右端。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的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通过控制装置3对履带装置2的控制,使得履带装置2带动支撑板1与撒肥装置7进行移动,随后利用液压缸4对伸缩杆5的伸缩,使得推土装置6与土壤进行接触,随后对土壤进行推动,同时可以将提前由进料口12灌输的物料进行粉碎搅拌,通过驱动电机19和搅拌粉碎元件14的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搅拌,随后由斜杆15进行传输,随后活动轴16的转动,使得分料装置17可以对物料进行分料传输,同时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与传输槽18传输过来的液体进行混合,混合完成的物料由撒肥管道8传输到推土装置6的外部,从而与土壤进行混合,在液体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压力板10上端的液体重量减小,从而使得压力支撑装置9根据重量的变换,可以对压力板10进行推动,方便对液体的传输。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装置(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推土装置(6),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撒肥装置(7);
所述撒肥装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拌粉碎元件(14),所述撒肥装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杆(15),所述斜杆(15)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6),所述活动轴(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料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撒肥装置(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撒肥装置(7)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的左端与设置的横杆(13)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的中部设置有传输槽(18),所述传输槽(18)设置在分料装置(17)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16)的下端设置有撒肥管道(8),所述撒肥管道(8)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撒肥装置(7),所述撒肥管道(8)的下端贯穿设置的支撑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支撑装置(9),所述压力支撑装置(9)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板(10),所述压力支撑装置(9)设置在挡板(11)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撒肥管道(8)的下端设置在推土装置(6)的右端,所述活动轴(16)与设置的控制装置(3)信号连接。
CN202122931009.2U 2021-11-26 2021-11-26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Active CN216650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1009.2U CN216650476U (zh) 2021-11-26 2021-11-26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1009.2U CN216650476U (zh) 2021-11-26 2021-11-26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0476U true CN216650476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1009.2U Active CN216650476U (zh) 2021-11-26 2021-11-26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0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2923B (zh) 水田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机
CN104521355B (zh) 一种小麦深松旋耕分层施肥分带撒播机
CN204616296U (zh) 一种旋耕等深撒施肥机
CN104541630A (zh) 一种分层深施肥及等深撒施肥机
CN104782257B (zh) 一种带送式旋耕施肥精量播种机
CN112335361B (zh) 一种农业机械化深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541628A (zh) 一种旋耕等深撒施肥机
CN209806406U (zh) 果园有机肥开沟施肥机
CN201450771U (zh) 一种水田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机
CN207369566U (zh) 一种可调追肥机
CN216650476U (zh) 八方自走式履带撒肥机
CN105815010A (zh) 一种免耕电控玉米复式播种机
CN107580827A (zh) 一种可调追肥机
CN204616348U (zh) 一种施肥车
CN207075195U (zh) 一种带成型器的多垄旋耕起垄施肥一体机
CN104704975B (zh) 烟草施肥起垄刨埯一体机
CN217217424U (zh) 一种液体施肥机电结构
CN207284152U (zh) 一种农作物播种装置
CN214960933U (zh) 一种秸秆还田、施肥、播种一体化盐碱地改良农业机械
CN204616297U (zh) 一种分层深施肥及等深撒施肥机
CN211792872U (zh) 一种农业机械种肥装置
CN212727938U (zh) 兼具盐碱土综合改良功能的作物种肥空间异位同播机
CN205052158U (zh) 一种单垄微沟追肥装置
CN207948126U (zh) 一种有机肥播肥机
CN208143750U (zh) 一种化肥施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