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0344U -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0344U
CN216650344U CN202123078377.3U CN202123078377U CN216650344U CN 216650344 U CN216650344 U CN 216650344U CN 202123078377 U CN202123078377 U CN 202123078377U CN 216650344 U CN216650344 U CN 216650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binet
heat dissipation
condensation cab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83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周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peis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peis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peis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peis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83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0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0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0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房散热装置;机房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导热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导热组件的上方,导热组件包括安装柜和导热架,导热架设置于散热组件的下方,导热架包括冷凝舱和若干根循环柱,冷凝舱设置于安装柜的上方,若干根循环柱对称设置于安装柜的两侧,将设备安装在安装柜的内部,在循环柱的内部加入蒸发液,蒸发液蒸发吸热,将设备散发的热量传导至冷凝舱,之后散热组件将冷凝舱的热量运送至指定区域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的机房散热器对机房整体的散热效果较差,机柜周围容易聚集热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大型公司会将各种设备装在机柜中,搭建公司的内部服务器,用以管理数据信息以及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同时为了数据交换的方便,通常会将多台服务器一同放置在机房中相互连接,然而机房内的各种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容易导致机房内部的设备过热甚至损坏;
虽然机房内都有通风散热装置用于对设备进行降温散热,现有的机房散热器大多是采用的风冷散热,对机房整体的散热效果较低,但是机房内服务器工作时,大量的热量会聚集在机柜周围,造成设备温度升高,容易造成设备的故障,影响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散热装置,解决现有的机房散热器对机房整体的散热效果较差,机柜周围容易聚集热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散热装置,所述机房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导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上方,并与所述导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安装柜和导热架,所述导热架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柜设置于所述导热架的内侧,并与所述导热架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架包括冷凝舱和若干根循环柱,所述冷凝舱设置于所述安装柜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下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连通,且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
在所述循环柱中加入蒸发液,服务器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循环柱,蒸发液蒸发吸热,在所述冷凝舱凝结放热,从而将热量运送至所述冷凝舱。
其中,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均包括蒸发管和回流管,所述蒸发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两侧,并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于所述蒸发管的远离所述安装柜一侧,并与所述蒸发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流管的底端与所述蒸发管的底端连通,所述蒸发管和所述回流管的顶端均与所述冷凝舱连通。
蒸发液在与所述安装柜直接接触的所述蒸发管中吸热蒸发,进入所述冷凝舱中凝结后,从所述回流管流下,重新进入所述蒸发管。
其中,所述冷凝舱具有导流槽和流水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内部,且所述导流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两侧顶部,所述导流槽的底部与所述回流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顶部内侧,且所述流水槽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
蒸发液蒸汽在所述冷凝舱凝结成液体后沿所述导流槽进入所述回流管,从所述回流管重新进入所述蒸发管。
其中,所述安装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所述柜门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前方,并与所述柜体铰链连接。
组成服务器的设备安装在所述柜体中,所述柜门的设置便于对设备进行检修。
其中,所述柜体具有导热板和通风口,所述导热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柜体的两侧底部,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蒸发管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上方,且所述通风口贯穿所述柜体。
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板传导至所述蒸发管。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水管和散热头,所述冷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头设置于所述冷水管的远离所述冷凝舱一端,并与所述冷水管连通。
水泵驱动冷却液通过所述冷水管在所述散热头和所述冷凝舱之间循环,将所述冷凝舱的热量运送至所述散热头进行散热。
其中,所述冷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头的两侧,并均与所述散热头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散热头一端均与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上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
在所述冷凝舱吸收热量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水管从所述流水槽流入所述散热头散热,之后通过所述进水管流回所述流水槽。
其中,所述散热头具有流水道和若干块散热片,所述流水道设置于所述散热头的内部,所述流水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若干块所述散热片均布在所述散热头的顶部。
所述流水道为S型结构,用以增加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头中的时间,进而将冷却液的热量充分传导至所述散热头,所述散热片用以增大所述散热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散热头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将设备安装在所述安装柜的内部,在所述循环柱的内部加入蒸发液,通过蒸发液蒸发吸热,将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凝舱的顶部,之后所述散热组件将所述冷凝舱顶部的热量运送至指定区域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的机房散热器对机房整体的散热效果较差,机柜周围容易聚集热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10-导热组件、11-导热架、111-循环柱、1111-蒸发管、1112-回流管、112-冷凝舱、1121-导流槽、1122-流水槽、12-安装柜、121-柜体、1211-导热板、1212-通风口、122-柜门、20-散热组件、21-冷水管、211-进水管、212-出水管、22-散热头、221-散热片、222-流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房散热装置,所述机房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20和导热组件10,所述散热组件20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10的上方,并与所述导热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10包括安装柜12和导热架11,所述导热架11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20的下方,并与所述散热组件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柜12设置于所述导热架11的内侧,并与所述导热架11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架11包括冷凝舱112和若干根循环柱111,所述冷凝舱112设置于所述安装柜12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柜12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循环柱111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下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112连通,且若干根所述循环柱111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12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安装柜1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搭建服务器的设备安装在所述安装柜12中,所述循环柱111中加入蒸发液,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安装柜12传导至所述循环柱111,蒸发液吸热蒸发,并沿所述循环柱111上升,在所述冷凝舱112放热凝结成液体,将热量运送至所述冷凝舱112,并流回所述循环柱111,通过外接水泵驱动冷却液在所述散热组件20的内部循环,将所述冷凝舱112的热量运送至指定区域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的机房散热器对机房整体的散热效果较差,机柜周围容易聚集热量的问题。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循环柱111均包括蒸发管1111和回流管1112,所述蒸发管1111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12两侧,并与所述安装柜12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1112设置于所述蒸发管1111的远离所述安装柜12一侧,并与所述蒸发管1111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流管1112的底端与所述蒸发管1111的底端连通,所述蒸发管1111和所述回流管1112的顶端均与所述冷凝舱112连通;
所述冷凝舱112具有导流槽1121和流水槽1122,所述导流槽1121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内部,且所述导流槽1121对称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两侧顶部,所述导流槽1121的底部与所述回流管1112的顶端连通,所述流水槽1122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顶部内侧,且所述流水槽1122与所述散热组件20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柜12包括柜体121和柜门122,所述柜体121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下方,并与所述冷凝舱112固定连接,所述柜门122设置于所述柜体121的前方,并与所述柜体121铰链连接;
所述柜体121具有导热板1211和通风口1212,所述导热板1211对称设置于所述柜体121的两侧底部,且所述导热板1211与所述蒸发管1111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口1212设置于所述导热板1211的上方,且所述通风口1212贯穿所述柜体1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搭建服务器的设备安装在所述柜体121中,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板1211传导至所述蒸发管1111,所述蒸发管1111中的蒸发液吸热蒸发,沿所述蒸发管1111上升进入所述冷凝舱112,在所述冷凝舱112凝结放热,将热量运送至所述冷凝舱112,并沿所述导流槽1121流回所述回流管1112,通过所述回流管1112重新流回所述蒸发管1111,所述散热组件20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流水槽1122与所述冷凝舱112接触,从而吸收所述冷凝舱112的热量,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将所述冷凝舱112的热量运送至指定区域,所述柜门122的设置便于对设备进行检修,所述通风口1212用以通过空气流通的方式,将所述柜体121内侧顶部的热空气带出,对所述柜体121内部的设备进行辅助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20包括冷水管21和散热头22,所述冷水管2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凝舱112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头22设置于所述冷水管21的远离所述冷凝舱112一端,并与所述冷水管21连通;
所述冷水管21包括进水管211和出水管212,所述进水管211和所述出水管212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头22的两侧,并均与所述散热头22连通,所述进水管211和所述出水管212的远离所述散热头22一端均与设置于所述冷凝舱112的上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112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头22具有流水道222和若干块散热片221,所述流水道222设置于所述散热头22的内部,所述流水道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211和所述出水管212连通,若干块所述散热片221均布在所述散热头22的顶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泵驱动冷却液通过所述冷水管21在所述冷凝舱112与所述散热头22之间循环流通,冷却液从所述进水管211流入所述流水槽1122,与所述冷凝舱112接触,并吸收所述冷凝舱112的热量,之后冷却液从所述出水管212流出,进入所述流水道222,在所述流水道222中与所述散热头22充分接触,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片221,完成热交换,重新冷却的冷却液从所述流水道222流出所述散热头22,通过所述进水管211重新流入所述流水槽1122,所述散热片221用以增加所述散热头2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散热头22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房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导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上方,并与所述导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安装柜和导热架,所述导热架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柜设置于所述导热架的内侧,并与所述导热架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架包括冷凝舱和若干根循环柱,所述冷凝舱设置于所述安装柜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下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连通,且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干根所述循环柱均包括蒸发管和回流管,所述蒸发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柜两侧,并与所述安装柜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于所述蒸发管的远离所述安装柜一侧,并与所述蒸发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流管的底端与所述蒸发管的底端连通,所述蒸发管和所述回流管的顶端均与所述冷凝舱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舱具有导流槽和流水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内部,且所述导流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两侧顶部,所述导流槽的底部与所述回流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顶部内侧,且所述流水槽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所述柜门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前方,并与所述柜体铰链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具有导热板和通风口,所述导热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柜体的两侧底部,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蒸发管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上方,且所述通风口贯穿所述柜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水管和散热头,所述冷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头设置于所述冷水管的远离所述冷凝舱一端,并与所述冷水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头的两侧,并均与所述散热头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散热头一端均与设置于所述冷凝舱的上方,并均与所述冷凝舱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头具有流水道和若干块散热片,所述流水道设置于所述散热头的内部,所述流水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若干块所述散热片均布在所述散热头的顶部。
CN202123078377.3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Active CN216650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8377.3U CN21665034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8377.3U CN21665034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0344U true CN216650344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0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8377.3U Active CN21665034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0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7780A (zh) 功率模块用复合式散热器及复合式散热器组件
EP3136033B1 (en)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a closed cabinet
WO2022100106A1 (zh) 可插拔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和制造方法
CN101001514A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及散热单元
CN216650344U (zh) 一种机房散热装置
CN210895329U (zh) 一种板内散热用模块结构
CN211575316U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10038688U (zh) 一种散热模组
CN215529706U (zh) 散热装置
CN115857644A (zh) 一种服务器用冷板式散热装置
CN205665634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机架式服务器
CN211375539U (zh) 一种防凝露服务器水冷散热器
CN209857420U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09882440U (zh) 一种内嵌热管的液冷散热器及电器设备
CN112839472A (zh) 一种间隔散热式电气柜
CN219716062U (zh) 高功率散热器
CN214708275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0848821A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2036896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散热器结构
CN220322084U (zh) 一种冷凝系统的冷却装置
CN216927549U (zh) 计算机cpu用高效散热装置
CN112490206B (zh) 开关管散热结构、变流器及空调
CN21768549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103954U (zh) 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17019636U (zh) 一种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的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