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9723U -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9723U
CN216649723U CN202122470802.7U CN202122470802U CN216649723U CN 216649723 U CN216649723 U CN 216649723U CN 202122470802 U CN202122470802 U CN 202122470802U CN 216649723 U CN216649723 U CN 216649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splay screen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08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帮实
薛康乐
严斌
霍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lory Sma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08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9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9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9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显示屏位于第一壳体内的容置腔内,第二壳体包括结构件,结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结构件包括遮挡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壳体的装配槽内,装配槽环绕在容置腔的外侧,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于遮挡部,遮挡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装配槽的外部,并具有向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的延伸端,以覆盖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本申请的壳体组件能够减小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手机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机的外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为了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效果,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高,折叠屏手机也随之应运而生。为了对折叠手机的显示屏进行保护,折叠片手机通常还包括结构件,结构件压合在显示屏的显示面,这样不仅能够对显示屏的边缘进行保护,降低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失效的概率,而且还能够增强折叠手机的美观性能。
然而,现有结构件在与折叠屏手机的显示面贴合处的厚度为0.35mm,折叠屏手机在折叠状态下,结构件产生的厚度为0.70mm,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折叠屏手机轻薄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小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总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和环绕在容置腔外侧的装配槽,显示屏位于容置腔内,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结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结构件包括遮挡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第一端设置于装配槽内,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于遮挡部,遮挡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装配槽的外部,并具有向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的延伸端,以覆盖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壳体组件内设置第一壳体和包括有结构件的第二壳体,结构件包括固定部和遮挡部,通过结构件固定部的设置可以实现结构件在第一壳体内的装配,通过遮挡部的设置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降低显示屏的失效概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为纤维增强复合件,这样可以不仅使得结构件具有较高的模量,以便在满足结构件以及第二壳体对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中刚度的设计需求的同时,能够有助于减小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进而减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在折叠后的整机厚度,以便满足用户对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减薄诉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小于0.35mm。
这样能够减小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进而减小壳体组件的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的减薄诉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20mm。
这样在确保壳体组件刚度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壳体组件的厚度,较好的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的减薄诉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5mm,且小于或等于0.20mm。
这样能够确保壳体组件刚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在第一壳体上相对设置,以围设在显示屏的周侧边缘,两个结构件之间具有间距,间距与第一壳体的弯折区域相对设置。
这样通过两个结构件之间间距的设置,以便第一壳体能够与第一壳体在弯折区域发生弯折,改变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构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具有朝向第一壳体外侧边缘延伸的遮挡凸起,遮挡凸起与第一壳体粘接。
这样通过遮挡凸起能够消除遮挡部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在增强电子设备的美观性能的同时,还能够结构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凸起的部分结构嵌设在装配槽内,遮挡凸起上具有朝向装配槽的槽壁倾斜的第一斜面,装配槽的槽壁上具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切割面,切割面与第一斜面相对设置并粘接。
这样在消除遮挡部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同时,无需对结构件进行机械加工处理,有助于降低结构件的制造工序以及制造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凸起位于装配槽的外部,遮挡凸起与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面粘接。
这样在通过遮挡凸起消除遮挡部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同时,遮挡凸起不会与第一壳体在装配槽处的结构产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凸起的外侧边缘为弧形,或者,遮挡凸起的外侧边缘具有朝向壳体组件内部倾斜的第二斜面。
这样在通过遮挡凸起消除遮挡部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能够使得遮挡凸起和结构件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包括纤维增强复合件,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嵌设于装配槽内,以构成固定部;
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二端部弯折并朝向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以构成延伸端。
这样在确保结构件刚度,降低结构件在延伸端厚度的同时,能够简化结构件的材料构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经热压而成的热压件;或者,结构件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经切割而成的机加工件。
这样可以使得结构件的形成工艺更加多样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增强复合件为玻纤板。
这样可以利用玻纤板相较于PC塑料具有较高的模量,在确保结构件和壳体组件刚度的基础上,能够降低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以减小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为由热压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件和注塑体一体注塑而成的注塑件。
这样可以热压工艺形成具有较小厚度的纤维增强复合件,以降低结构件在延伸端的厚度的同时,可以通过注塑体使得纤维增强复合件局部具有足够的厚度和高度,以增强结构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增强复合件在各段处的厚度相等。
这样有助于降低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热弯成型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朝向装配槽内弯折,且注塑体位于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二端部覆盖在显示面的边缘,以构成延伸端。
这样在注塑体注塑完成后无需对再进行加工,即可形成具有较小延伸端厚度的结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注塑件包覆于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的周侧边缘,并与纤维增强复合件第一端部共同构成固定部。
这样通过注塑件可以增强纤维增强复合件在第一端部的厚度和高度,以便增强结构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具有多个与注塑体连接的连接部,多个连接部在第一端部上间隔排布。
这样通过连接部的设置,能够增大纤维增强复合件与注塑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为通孔或者槽体,注塑体注塑形成在连接部内。
这样通过连接部的设置,能够便于熔融状态下的注塑体嵌入连接部,从而使得注塑体注塑并形成在连接部内,增大纤维增强复合件与注塑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的厚度大于延伸端的厚度。
这样在不影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厚度的同时,能够增强结构件与第一壳体的粘接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部分外表面具有外观涂层,外观涂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um,且小于或等于60um。
这样在降低结构件在延伸端厚度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获得更加的表面质感。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和如上任一项的壳体组件,显示屏位于壳体组件内并与壳体组件粘接。
这样在确保壳体组件刚度的同时,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的减薄诉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显示面包括非显示区域,壳体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结构件体围设在显示面的周侧边缘并与非显示区域粘接。
这样在确保显示屏正常显示功能的使用,实现结构件的延伸端固定的同时,通过延伸端还能够对显示屏的边缘进行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
这样能够便于显示屏的弯折,以便通过折叠或者展开的方式改变电子设备的构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折叠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手机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壳体组件在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中手机在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1中手机在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0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图1中手机在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的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中结构件的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的另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6中壳体组件在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7中结构件的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6中壳体组件在C-C方向的剖视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0中结构件的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的另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的又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中结构件的另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结构件在D-D方向的剖视图;
图26为图24中结构件的侧视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又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机;10-第一壳体;10a-第一中框;10b-第二中框;11-边框;111-顶边框;112-底边框;113-左侧边框;114-右侧边框;115-装配槽;1151-切割面;12-中板;13-容置腔;
20-第二壳体;21-结构件;211-固定部;2111-第一端;2112-第二端;212-遮挡部;2121-遮挡凸起;2122-第一斜面;2123-第二斜面;2124-台阶;2125-延伸端;213-纤维增强复合件;2131-顶面;2132-底面;2133-内表面;2134-第一切割线;2135-第二切割线;2136-第一端部;2137-连接部;2138-第二端部;2139-倒角结构;214-外观涂层;215-注塑体;22-开口;
30-第三壳体;40-第一显示屏;41-显示面;411-显示区域;412-非显示区域;42-弯折区域;50-第二显示屏;60-转轴组件;70-电池;80-粘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也就是说,本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比如两个)显示屏,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100、平板电脑(即pad)、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电话手表、对讲机、手持终端等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下面以具有多个显示屏的手机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作进一步阐述。
图1提供了一种手机的整体示意图,该图中手机100呈展开状态。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屏40和壳体组件,第一显示屏40可以位于壳体组件内并与壳体组件粘接。其中,壳体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的中框。第一显示屏40可以装配在第一壳体10内并与第一壳体10的粘接。
为了便于对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图2,图2为一种手机的爆炸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屏50,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相对的两侧,第一壳体10用于承载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其中,第一壳体10可以包括中板12和边框11,边框11围设在中板12的周侧边缘。一般常说,边框11可以包括顶边框111、底边框112、左侧边框113和右侧边框114,顶边框111、底边框112、左侧边框113和右侧边框114围成方环结构的边框11。其中,中板12可以为铝板,也可以为铝合金,还可以为镁合金。边框11可以为金属边框,也可以为陶瓷边框。其中,中板12和边框11之间可以卡接、焊接、粘合或一体成型,或者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通过注塑固定相连。从图2可以看出,边框11与中板12在中板12的两侧共同围成第一壳体10内的容置腔13。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可以分别设置在中板12两侧的容置腔13内、并与中板12通过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均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均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中的一者可以为OLED显示屏或LCD,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中的另一者可以为E-Ink墨水屏,OLED显示屏或LCD具有高分辨率,E-Ink墨水屏的反射率低,则用户可以利用OLED显示屏或LCD来观看图像、利用E-Ink墨水屏来阅读,以免长时间使用OLED显示屏或LCD阅读而伤害视力。
其中,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地,第二显示屏50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显示屏40的尺寸,第一显示屏40与第二显示屏50之间能够切换显示,以实现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屏幕大小的切换。这样,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的电量较低时,用户可以使用第二显示屏50,以减小电子设备所要消耗的电量。本实施例通过电子设备上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的设置,能够极大的提升用户在使用时的视觉效果。
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这样能够便于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发生弯折,以便于通过折叠或者展开的方式改变电子设备的构型。参考图2所示,第一壳体10比如中框可以包括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其中,第一显示屏40可以同时对应于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第二显示屏50可以对应于第一中框10a。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均可以包括边框11和中板12。
从图2可以看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之间的转轴组件60,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均与转轴组件60转动连接,以便第一壳体10比如中框在转轴组件60处能够与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一同发生弯折,改变电子设备的构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上与转轴组件60相对位置处形成了第一壳体10的弯折区域,该弯折区域位于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之间。
从图2还可以看出,壳体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与第一显示屏40均位于第一壳体10的同侧。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21,以适应于不同结构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可折叠时,参考图2所示,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两个结构件21,两个结构件21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与第一壳体的弯折区域相对设置。两个结构件21在第一壳体10上相对设置,围设在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周侧边缘。两个结构件21可以构成如图2中所示的具有两个开口22的环形弯折结构。两个结构件21之间的间距形成两个开口22,两个开口22可以与第一显示屏40的弯折区域42或者转轴组件60相对设置,这样第一壳体10能够第二壳体20在转轴组件60处能够与第一壳体10一同发生弯折,改变电子设备的构型。
其中,结构件21可以包括固定部211和遮挡部212,固定部211可以与第一壳体10在容置腔13的侧壁(即边框11)连接,遮挡部212可以朝向容置腔13的一侧延伸,以覆盖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41的边缘,遮挡部212可以与显示面41连接。这样通过结构件21不仅能够对第一显示屏40的边缘进行包裹,对第一显示屏40进行保护,以防止第一显示屏40在不慎跌落或者其他情况下边缘发生损伤,降低第一显示屏40的失效概率,还能够对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起到装饰性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不可折叠时,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一个结构件21,此时,结构件23可以为与第一壳体10的边框11结构相适配的环形结构。
下面以具有两个显示屏且可折叠的手机100(即可折叠手机)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作进一步阐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折叠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手机100在沿着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折叠后的结构图,该图中手机100呈折叠状态。参考图2至图4所示,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第二显示屏50的尺寸小于第一显示屏40,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以及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能够相向转动至图4中的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显示屏40能够在弯折区域42弯折贴附在两个结构件21之间,第二显示屏50显露在手机100的外部,以显示图像。相应的,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以及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还可以沿着与图3中箭头相反的方向转动,由图4中的层叠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如图1中所示),此时,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位于手机100的同一平面。
参考图2至图4所示,壳体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30,第三壳体30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的后盖,第三壳体30可以盖设在第一壳体10比如第一中框10a上与第二显示屏50相对的一侧。第二显示屏50和第三壳体30可以分别安装在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上。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显示屏50和第三壳体30可以随着第一中框10a和第二中框10b的展开,位于电子设备的同一平面上(如图2中所示)。
其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池70(如图2中所示)和电路板(在图中未标识),电池70和电路板均可以设在中板12的朝向第二壳体20的一侧,并位于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3内。其中,电池70可以与电路板电连接为电路板和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手机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在现有的一种可能的具有折叠屏的手机的设计中,通常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直接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第二壳体20的结构件21a,聚碳酸酯也可以称为PC塑料。在满足手机100中第二壳体20的刚度需求和其他性能的前提下,由于受到PC塑料自身刚度以及整体注塑工艺的限制,示例性的,当前采用PC塑料的注塑后形成的结构件21a在遮挡部212a处的最小厚度W1为0.35mm。由于结构件21a的遮挡部212覆盖在第一显示屏40上,这样在手机100折叠后,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a折叠后产生的厚度将达到0.7mm,对于具有折叠屏手机100的整机厚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使得用户对于具有折叠屏手机100具有较强的减薄诉求。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件的壳体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针对结构件的组成材料以及形成工艺进行改进,以替代上述现有相关技术中的结构件21a,在满足电子设备比如壳体组件刚度需求的同时,能够减小结构件在遮挡部的厚度,进而减小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总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具有可折叠手机的减薄诉求。
下面将结合图6至图27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作进一步阐述。
图6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的整体结构,该壳体组件可以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图6a为图6中的放大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两个显示屏(比如上述中的第一显示屏40和第二显示屏50)。参考图6和图6a所示,壳体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内具有容置腔13,第一壳体10可以为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的中框。显示屏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3内,以便通过第一壳体10承载显示屏。其中,第一壳体10和显示屏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中的相关描述,在此处不再做进一步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30比如后盖,由于第三壳体30以及第三壳体30与第一壳体10的连接为常规设计,可以参考现有的电子设备,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图6中的第三壳体30进行隐藏,以简化壳体组件的结构示图。
下文主要以显示屏中的第一显示屏40为例,对于壳体组件中的结构件21在电子设备内的装配进行描述。
参考图6所示,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21。图7示意出了一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结构件21可以看成“C”型的弯折结构。示例性的,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两个结构件21,两个结构件21之间具有间距并在第一壳体10上相对设置,两个结构件21围设在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周侧边缘,并形成具有两个开口22的环形弯折结构(如图6中所示)。
其中,结构件21可以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示例性的,纤维增强复合件可以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而成。也就是说,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结构件21的唯一或者主要的组成材料。其中,纤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连续编织的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树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由于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且重量轻的特点,这样可以不仅使得纤维增强复合件相较于PC塑料具有较高的模量,以便更好的满足结构件21以及第二壳体20对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中刚度的设计需求,使得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抵抗形变的能力的同时,能够减小结构件21的厚度,有助于结构件21和壳体组件朝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中手机在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图1中的手机在左侧边框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该图中隐藏了壳体组件的第三壳体30,以简化壳体组件的结构示图。
参考图8所示,结构件21可以包括固定部211和遮挡部212。其中,第一壳体10的边框11比如左侧边框113上设有装配槽115,装配槽115环绕在容置腔13的外侧。其中,装配槽115与固定部211的结构形状相适配,固定部211的第一端2111可以设置于装配槽115内并与装配槽115的槽壁粘接。固定部211的第二端2112与遮挡部212连接。
为了便于固定部211与装配槽115的槽壁粘接,固定部211与装配槽115的槽壁之间具有可容纳胶体(在图中未标示)的间隙,以便固定部211可以通过胶体与装配槽115的槽壁粘接的同时,有助于实现固定部211和装配槽115之间的密封连接。
从图8中可以看出,遮挡部212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装配槽115的外部,遮挡部212具有朝向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41中心的一侧延伸的延伸端2125,延伸端2125可以覆盖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41的边缘并与该显示面41连接。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4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411和非显示区域412,非显示区域412围设在显示区域411的周侧,延伸端2125可以围设在显示面41的周侧边缘并通过粘接件80与非显示区域412粘接。示例性的,粘接件8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柔性双面胶或者泡棉胶。这样在确保第一显示屏40正常显示功能的使用,实现对结构件21的延伸端2125以及第一显示屏40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延伸端2125还能够对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边缘进行保护。
其中,第一显示屏4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中板12的一面还可以与中板12粘接,以便在与粘接件80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增强第一显示屏40在第一壳体10的容置腔13内固定的稳固性。
参考图8所示,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W1可以大于或等于0.15mm,且小于0.35mm。这样相较于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能够减小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进而减小手机100在折叠后的整机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可折叠手机100的减薄诉求。
在满足结构件21在壳体组件中的刚度需求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W1还可以小于或者等于0.20mm。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W1可以为0.15mm-0.20mm中的任意值,比如0.15mm、0.18mm或者0.20mm等。这样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折叠后,在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折叠后将产生较大的厚度收益,比如以现有结构件21a在遮挡部212a处的最小厚度W1为0.35mm为例,第二壳体20中的两个结构件21折叠后将产生较大的厚度收益将达到0.3mm-0.4mm,能够较好的减小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总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具有可折叠手机100的减薄诉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也可以应用于非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当壳体组件应用于非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时,结构件21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中的相关描述。
图9示意出了图8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9中可以看出,结构件21在的固定部211的厚度W2可以大于延伸端2125的厚度W1。示例性的,固定部211的厚度W2可以大于或等于0.3mm,且小于或等于0.6mm,比如0.4mm或者0.5mm。这样在不影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厚度的同时,能够增强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的边框11的粘接强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的粘接强度,参考图9所示,固定部211的高度h可以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比如0.6mm或者0.8mm。这样在增加固定部211与边框11的粘接面积,以进一步增强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粘接强度的同时,能够将固定部211的高度h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参考图9并结合图8所示,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21的唯一材料时,结构件21可以为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示例性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纤维增强复合板。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可以嵌设于装配槽115内,以构成固定部211,以便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通过固定部211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装配槽115,以实现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与第一壳体10的连接。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二端部2138弯折并朝向显示屏比如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41中心延伸,以构成延伸端2125,以便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通过延伸端2125覆盖在第一显示屏40的边缘。
示例性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玻纤板(即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芳纶纤维板等。这样在确保结构件21厚度和刚度的同时,能够使得结构件21的材料更加多样化。
结构件21可以为图9中所示的“L”弯折结构。当在俯视(即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40的一面朝向第二显示屏50的方向看去)电子设备时,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会存在间隙(如图8中所示)。
为消除俯视电子设备时,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结构件21。
图10示意出了另一种图1中手机在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11示意出了图10中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遮挡部212上具有朝向第一壳体10比如左侧边框113外侧边缘延伸的遮挡凸起2121,遮挡凸起2121可以与第一壳体10粘接。这样通过遮挡凸起2121不仅可以有效的遮挡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以消除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增强电子设备的美观性能,而且还能够增大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的粘接面积,增强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遮挡凸起2121的部分结构可以嵌设在装配槽115内,遮挡凸起2121上具有朝向装配槽115的槽壁倾斜的第一斜面2122,装配槽115的槽壁上具有与第一斜面2122相匹配的切割面1151,切割面1151可以与第一斜面2122相对设置并粘接,以形成图10中所示的装配效果。这样在消除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的同时,无需对结构件21的结构进行机械加工(即CNC加工)处理,有助于降低结构件21的制造工序以及制造成本。但是却需要通过机械加工处理对第一壳体10的结构进行加工,在第一壳体10处加工出切割面1151。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结构件21。
图12示意出了又一种图1中手机在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从图12中可以看出,遮挡凸起2121可以位于装配槽115的外部,遮挡凸起2121与第一壳体10朝向第二壳体20中结构件21的一面粘接。这样可以构成具有如图12中所示的“T”型结构的结构件21,不仅可以消除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而且由于遮挡凸起2121位于装配槽115的外部,不会与第一壳体10在装配槽115处的结构产生干涉,无需对第一壳体10的结构进行在加工处理。
其中,参考图12所示,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可以为弧形。这样在消除遮挡部212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同时,能够实现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顺滑过渡,有利于增加电子设备的触感和用户体验度。
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2中结构件的制备方法。
图13示意出了一种图12中结构件21的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意出了图12中结构件21的成品效果图。从图13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通过局部机械加工(即CNC加工)的方式对结构件21进行加工。具体的,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图13中结构件21的虚线框区域进行切割,以去除遮挡部212的虚线框区域,形成图14中的具有“T”型结构的结构件21,以便将具有结构件21的第二壳体20装配在第一壳体10上,形成如图12中所示的装配效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结构件21可以为由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经热压而成的热压件。也就是说,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经热压工艺热压形成(如图8至图11中所示)的结构件21。其中,结构件21可以理解为热压纤维增强复合件(简称热压纤维复合板)。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较高的模量,使得制备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相较于现有的结构件21也具有较高的模量,可以在确保结构件21刚度的同时,实现结构件21在遮挡部212的延伸端2125处厚度的减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热压工艺替代现有结构件21的整体注塑工艺,以突破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注塑限制结构件21朝向较薄的方向发展。
或者,由于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较于PC塑料具有较高的模量和刚度,结构件21也可以为由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经切割而成的机加工件。机加工件也可以称为机械加工件。这样在在确保结构件21刚度的同时,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即CNC)工艺直接形成结构件21,在确保结构件21性能的同时,能够突破整体注塑工艺对于结构件21的限制,使得结构件21的制备工艺更加多样化。
图15和图16分别示意出了两种不同结构件的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5中可以看出,纤维增强复合件213比如2D(即二维)玻纤板可以直接经由机械加工形成如具有“L”型的结构件21(如图8中所示)。其中,从图16中可以看出,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也可以直接经由机械加工形成如“T”型的结构件21(如图12中所示)。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6中壳体组件在C-C方向的剖视图。图17为图6中的壳体组件在右侧边框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该图中隐藏了壳体组件的第三壳体30,以简化壳体组件的结构。从图17中可以看出,为改善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顺滑过渡,也可以通过纤维增强复合件213通过机械加工(即CNC)成型得到遮挡凸起2121,该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可以为弧形,以实现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圆滑连接,在对显示屏的边缘进行保护的同时,能够增加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触感。
参考图17所示,该结构件21可以看作“T”型结构,结构件21的遮挡凸起2121可以位于装配槽115的外部,以消除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遮挡部212朝向第一显示屏40的一侧还设有台阶2124,该台阶2124与第一壳体10的右侧边框114的结构相适配,这样结构件21可以通过台阶2124支撑在右侧边框114处,以实现结构件21在第一壳体10上更好的固定。
图18示意出了图17中结构件的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8所示,结构件21的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S01: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顶面2131边缘处设置第一切割线213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切割线2134可以与结构件21在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割线2134可以为与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线。
步骤S02: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沿着第一切割线2134对纤维增强复合件213进行切割,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顶面2131边缘处形成如图18中所示的倒角结构2139,然后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底面2132上设置与结构件21底部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切割线2135。
由于倒角结构2139是在玻纤板上沿着第一切割线2134切割形成,因此,倒角结构2139与第一切割线2134的形状相适配。所以,倒角结构2139的边缘可以为与第一切割线2134形状相适配的弧形,该弧形形成在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以便实现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顺滑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切割线2135的设置也可以先于倒角结构2139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切割线2135的设置以及倒角结构2139的形成顺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步骤S03:沿着第二切割线2135对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底面2132进行切割,以形成图18中所示的具有固定部211和遮挡部212的结构件2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切割线2135并不限于为图18中所示的线型结构,也可以改变第二切割线2135的线型结构,形成其他结构的结构件21(比如图8和图11中所示)。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获得更佳的表面质感,第二壳体20比如结构件21的部分外表面上还可以设有外观涂层214,其中,外观涂层214可以设在结构件21显露在壳体组件或者电子设备上的一面(即结构件21在电子设备上的外观面)。
示例性的,为了避免结构件21对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的外观造成影响,可以采用涂料通过淋涂或者喷涂的方向在结构件21的部分外表面上形成外观涂层214。其中,涂料包括但不限于为黑色油墨或者其他能够遮盖结构件21自身颜色的物质。
为了避免外观涂层214影响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处的厚度,外观涂层214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30um,且小于或等于60um。示例性的,外观涂层214的厚度可以为40um或者50um等。这样在降低延伸端2125厚度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获得更加的表面质感。
图20示意了另一种图6中壳体组件在C-C方向的剖视图,遮挡凸起2121的外侧边缘具有朝向壳体组件内部倾斜的第二斜面2123。这样在实现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顺滑过渡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图21示意出了图20中结构件的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件21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上设置的第一切割线2134为与第二斜面2123相适配的直线。该结构件21的制造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对于图17中结构件21的制作过程的描述,在此处不再作进一步赘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结构件21还可以通过纤维增强复合件213采用热压工艺结合机械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图22示意出了图12中结构件的另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2所示,结构件21的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S04:将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热压形成“L”型弯折结构。
这样可以通过热压工艺初步形成结构件21的外轮廓,以便于利用机械加工工艺对热压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进行在加工,在有助于结构件21形成的同时,能够降低热压工艺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降低热压工艺的难度,参考图23所示,可以采用等厚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进行热压。
步骤S05:在热压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内表面2143上设置第二切割线2135。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切割线2135并不限于为图23中所示的线型结构,也可以改变第二切割线2135的线型结构,形成具有其他结构(比如图8和图12中所示)的结构件21。
步骤S06:沿着第二切割线2135对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内表面2143进行切割,以形成图23中所示的具有固定部211和遮挡部212的结构件21。
这样在确保结构件21刚度和厚度的同时,能够使得结构件21的制造过程更加多样化。
其中,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的主要材料时,结构件21也可以为热压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件和注塑体一体注塑而成的注塑件。此时,纤维增强复合件也可以称为结构件21的前驱体或者预浸料。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热压工艺的压合条件形成具有较小厚度的纤维增强复合件,以便在确保结构件21刚度的同时,降低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可折叠手机100的减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注塑体在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端部进行注塑,与纤维增强复合件形成一体化结构,使得纤维增强复合件局部具有足够的厚度和高度,以增强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23示意出了图12中结构件又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24示意出了图8中结构件的另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降低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热弯成型难度,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一种设计方案方案。该方案中,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在各段处的厚度相等。具体的,在结构件21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热压成厚度相等或者近似相等(考虑到加工误差)的“L”形结构,然后通过注塑体215在模内注塑成型出最终结构的结构件21。其中,注塑体215包括但不限于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比如PC树脂等。
参考图23和图24所示,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可以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弯折,注塑体215可以位于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以便于结构件21的固定部211的形成。其中,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二端部2138可以覆盖在显示面41的边缘,以构成延伸端2125。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压合厚度可以匹配于结构件21在延伸端2125的厚度。这样在注塑体215注塑完成后无需对再进行加工,即可形成具有较小延伸端2125厚度的结构件21。
其中,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可以嵌入熔融状态的注塑体215,并与注塑体215一体注塑,形成结构件21。这样当第一端部2136嵌入具有熔融状态的注塑体215的模具内时,在注塑体215固化并脱模后,注塑体215能够一体成型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在便于结构件21形成的同时,由于构成结构件21的延伸端2125的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经由热压工艺形成,在确保结构件21的延伸端2125具有较小的厚度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得结构件21具有较好的刚度,以满足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00对于第二壳体20的刚度要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3所示,注塑体215可以包覆于第一端部2136的周侧边缘,并与第一端部2136共同构成固定部211和遮挡部212的部分结构。这样通过注塑件与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共同形成最终结构的结构件21,注塑体215的部分结构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的装配槽115内,在增强结构件21的固定部211与第一壳体10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在遮挡部212上形成遮挡凸起2121,使得结构件21形成如图23中所示的“T”形结构,通过遮挡凸起2121消除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4所示,当注塑体215包覆于第一端部2136的周侧边缘朝向显示屏的一侧时,在增强结构件21的固定部211与第一壳体10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使得结构件21形成如图24中所示的“L”形结构。
图25示意出图24中结构件在D-D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26示意出了图24中结构件从X方向视角得到的侧视图,即图26为图25中结构件在固定部的侧视图。
为增加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与注塑体215之间的结合力,参考图24和图26所示,第一端部2136具有多个与注塑体215连接的连接部2137,多个连接部2137在第一端部2136上间隔排布。多个连接部2137可以在第一端部2136上按预设的规律(比如三行三列的矩形阵列)进行排列。这样通过多个连接部2137可以增大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与注塑体215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与注塑体215的连接的强度更加均匀。
示例性的,连接部2137可以为通孔或者槽体,注塑体215在熔融状态下嵌入连接部2137,以使注塑体215注塑并形成在连接部2137内。其中,该通孔可以称为拉胶孔。这样当强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第一端部2136嵌入熔融状态的注塑体215时,熔融状态的注塑体215可以在通孔或者槽体内进行流通,以填充在通孔或者槽体内,增大注塑体215与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纤维增强复合件213与注塑体215的连接强度。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结构件又一种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7所示,熔融状态的注塑体215还可以注塑在第一端部2136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面,以形成结构件21。这样在确保结构件21形成的同时,能够使得结构件21的制造工艺更加多样化。
参考图27所示,注塑体215可以与第一端部2136共同构成固定部211,纤维增强复合件213可以构成遮挡部212。这样便于结构件21通过注塑体215与第一壳体10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便于遮挡凸起2121的形成,使得结构件21为“T”形结构。
参考图27所示,注塑体215与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以便形成结构件21的遮挡凸起2121,以消除结构件21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纤维增强复合件213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变模具的结构,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形成其他结构的结构件21。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做进一步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壳体组件内设置第一壳体和包含结构件的第二壳体,结构件为纤维增强复合件,结构件通过固定部设置于第一壳体的装配槽,结构件的遮挡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装配槽的外部,并具有向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的延伸端,以覆盖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这样在实现结构件在第一壳体上装配的同时,能够减小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总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Claims (23)

1.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和环绕在所述容置腔外侧的装配槽,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所述结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为纤维增强复合件,所述结构件包括遮挡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装配槽的外部,并具有向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的延伸端,以覆盖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在所述延伸端的厚度小于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在所述延伸端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在所述延伸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5mm,且小于或等于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两个所述结构件,两个所述结构件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相对设置,以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周侧边缘,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弯折区域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边缘延伸的遮挡凸起,所述遮挡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凸起的部分结构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遮挡凸起上具有朝向所述装配槽的槽壁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装配槽的槽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设置并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凸起位于所述装配槽的外部,所述遮挡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凸起的外侧边缘为弧形,或者,所述遮挡凸起的外侧边缘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倾斜的第二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包括纤维增强复合件,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嵌设于所述装配槽内,以构成所述固定部;
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二端部弯折并朝向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中心延伸,以构成所述延伸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经热压而成的热压件;或者,所述结构件为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经切割而成的机加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为玻纤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由热压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件和注塑体一体注塑而成的注塑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在各段处的厚度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装配槽内弯折,且所述注塑体位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二端部覆盖在所述显示面的边缘,以构成所述延伸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件包覆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的第一端部的周侧边缘,并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件第一端部共同构成所述固定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多个与所述注塑体连接的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端部上间隔排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通孔或者槽体,所述注塑体注塑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延伸端的厚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外表面具有外观涂层,所述外观涂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um,且小于或等于60um。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壳体组件粘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包括非显示区域,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体围设在所述显示面的周侧边缘并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粘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
CN202122470802.7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649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0802.7U CN21664972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0802.7U CN21664972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9723U true CN21664972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0802.7U Active CN21664972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97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6029A (zh) * 2023-03-03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WO2024007566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4103663A1 (zh) * 2022-11-15 2024-05-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566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4103663A1 (zh) * 2022-11-15 2024-05-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156029A (zh) * 2023-03-03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7156029B (zh) * 2023-03-03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9723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JP6460633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含む電子装置
WO2012011236A1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4847798A (en) Case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formable ornamental body therefor
CN113726926B (zh) 电子设备
JP5146286B2 (ja) 装置筐体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11405089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94163A (zh) 显示屏总成及终端
CN2182767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H06268548A (ja) 防水機能付き筐体及び携帯電話
CN11303789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540610B (zh) 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424994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114025523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055603A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213069520U (zh) 防水模组、出音组件及具有该防水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8650352A (zh)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
JP200825236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1013734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172984B (zh) 电子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1136B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20554029U (zh) 电子设备
CN215581403U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组件
CN219227638U (zh) 镜片组件、壳体部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lory Sma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