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5230U -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5230U
CN216645230U CN202123307078.2U CN202123307078U CN216645230U CN 216645230 U CN216645230 U CN 216645230U CN 202123307078 U CN202123307078 U CN 202123307078U CN 216645230 U CN216645230 U CN 216645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nut
detection
connecting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70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
刘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70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5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5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5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头(100)、支座(101)、第一运动部(200),其通过第一电机(201)驱动丝杠滑块机构使所述检测头能够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09)驱动所述检测头(100)绕所述棒材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1)驱动所述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电机(201)驱动所述检测头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09)驱动所述检测头(100)绕所述棒材旋转,从而通过横向往复移动能够检测所述棒材的长度,通过旋转能够检测所述棒材外圆周面的直径并且能够检测出棒材外圆周面是否有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检测的稳定度,同时能够避免检测头不稳定造成的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冷床是中小型棒材车间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之一。它的功能是将轧机轧制后经飞剪剪切成倍尺长度的棒材,输送并卸到冷床齿条上冷却,然后由冷床下料装置将其收集成组送至输出辊道上,再由输出辊道将其送到冷剪剪切成定尺成品。冷床的设计质量与安装精度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最终质量。目前,对于棒材检测主要是设置传感器来进行的,传感器只能获取长度信号,对于棒材的直径和是否有表面缺陷,无法检测,同时由于生产环境的多尘、复杂,而使得传感器获得信号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引发长度信号的缺失、中断或者错误,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检测棒材的3D尺寸、检测棒材的表面是否缺陷、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棒材的3D尺寸、检测棒材的表面是否缺陷、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头,其能够检测棒材的尺寸;
支座,其与机架固定;
第一运动部,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丝杠滑块机构使所述检测头能够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检测头绕所述棒材旋转。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运动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输出轴、第一连板、第二连板、第三连板、第一导槽、第一螺母、第一丝杠、第二电机;
所述支座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板的中部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的一端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板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板上,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电机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三连板固定;
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检测头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运动部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杠、第二螺母、第一导轨;
所述支座与第三电机固定,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二丝杠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支座固定,所述第一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头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防护门固定,所述防护门与支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母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槽为与所述第一螺母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螺母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轨为与所述第二螺母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导轨。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头为激光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头与显示模块连接的方式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源模块均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与电池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棒材能够配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支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检测头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检测头绕所述棒材旋转,从而通过横向往复移动能够检测所述棒材的长度,通过旋转能够检测所述棒材外圆周面的直径并且能够检测出棒材外圆周面是否有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检测的稳定度,同时能够避免检测头不稳定造成的事故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的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参见图1-3,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头100,其能够检测棒材的尺寸;
支座101,其与机架固定;
第一运动部200,其通过第一电机201驱动丝杠滑块机构使所述检测头能够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09驱动所述检测头100绕所述棒材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1驱动所述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电机201驱动所述检测头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09驱动所述检测头100绕所述棒材旋转,从而通过横向往复移动能够检测所述棒材的长度,通过旋转能够检测所述棒材外圆周面的直径并且能够检测出棒材外圆周面是否有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检测的稳定度,同时能够避免检测头不稳定造成的事故发生。
其中所述丝杆滑块机构包括:第一连板203、第二连板204、第三连板205、第一导槽206、第一螺母207、第一丝杠208、第二电机209。
优选的,参见图1,第一运动部200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输出轴202、第一连板203、第二连板204、第三连板205、第一导槽206、第一螺母207、第一丝杠208、第二电机209;
所述支座101与第一电机20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1的第一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连板203的中部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连板203与第二连板204的一端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20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板205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204开设有第一导槽206,所述第一导槽206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螺母207,所述第一螺母207与第一丝杠20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2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板205上,所述第一丝杠208与第二电机209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209与第三连板205固定;
所述第一螺母207与所述检测头100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板203转动,所述第一连板203带动所述第二连板204转动,所述第二连板204带动所述第一螺母207、第一丝杠208、第三连板205、第二电机209转动,所述第一丝杠208带动所述检测头100转动,从而能够检测出棒材的3D尺寸。所述第二电机209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丝杠208转动,所述第一丝杠208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母207沿所述第一导槽206横向运动,所述第一螺母207带动所述检测头100横向运动,从而能够沿所述棒材的长度方向旋转环绕检测,从而能够判断出所述棒材是否有缺陷。
其中,所述支座101与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第二运动部300包括第三电机301、第二丝杠302、第二螺母303、第一导轨304;
所述支座101与第三电机301固定,所述第三电机301与第二丝杠302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丝杠302与第二螺母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03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04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4与支座101固定,所述第一丝杠2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304上,所述第二螺母303与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三电机30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母303沿所述第一导轨304横向移动,所述第二螺母303带动所述第一运动部200沿所述第一导轨304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检测头100也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304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当所述棒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槽206的长度时,所述第三电机301通电带动所述检测头100横向移动,从而能够检测出棒材所有部位的尺寸。
其中,所述第三电机301的电源模块均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与电池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电源模块可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第二运动部300,从而用户终端可以无线控制第二运动部300的开关、旋转方向、旋转速率,以调节所述检测头100的横向往复移动的速度和位置。
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检测头100与显示模块400连接,所述显示模块400与防护门500固定,所述防护门500与支座101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使检测时将防护门500关上,检测结束后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400,并将防护门500打开,从而在检测时能够有限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第一螺母207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槽206为与所述第一螺母207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避免所述第一螺母207与所述第一导槽206连接失效,从而使所述检测头100稳定运动。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第二螺母303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轨304为与所述第二螺母303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导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避免所述第二螺母303与所述第一导轨304连接失效,从而使所述检测头100稳定运动。
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检测头100为激光测量仪。
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检测头100与显示模块400连接的方式为电连接。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第一电机201和所述第二电机209的电源模块均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与电池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电源模块可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第一运动部200,从而用户终端可以无线控制第一运动部200的开关、旋转方向、旋转速率,以调节所述检测头100的旋转和横向往复移动的速度和位置。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棒材能够配置在支撑架600上,所述支撑架600与支座101固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头(100),其能够检测棒材的尺寸;
支座(101),其与机架固定;
第一运动部(200),其通过第一电机(201)驱动丝杠滑块机构使所述检测头能够横向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09)驱动所述检测头(100)绕所述棒材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部(200)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输出轴(202)、第一连板(203)、第二连板(204)、第三连板(205)、第一导槽(206)、第一螺母(207)、第一丝杠(208)、第二电机(209);
所述支座(101)与第一电机(20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1)的第一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连板(203)的中部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连板(203)与第二连板(204)的一端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20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板(205)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板(204)开设有第一导槽(206),所述第一导槽(206)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螺母(207),所述第一螺母(207)与第一丝杠(20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2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板(205)上,所述第一丝杠(208)与第二电机(209)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209)与第三连板(205)固定;
所述第一螺母(207)与所述检测头(10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运动部(300)包括第三电机(301)、第二丝杠(302)、第二螺母(303)、第一导轨(304);
所述支座(101)与第三电机(301)固定,所述第三电机(301)与第二丝杠(302)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丝杠(302)与第二螺母(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03)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04)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4)与支座(101)固定,所述第一丝杠(2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304)上,所述第二螺母(303)与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100)与显示模块(400)连接,所述显示模块(400)与防护门(500)固定,所述防护门(500)与支座(10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207)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槽(206)为与所述第一螺母(207)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303)为燕尾形螺母,所述第一导轨(304)为与所述第二螺母(303)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100)为激光测量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100)与显示模块(400)连接的方式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1)和所述第二电机(209)的电源模块均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与电池和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能够配置在支撑架(600)上,所述支撑架(600)与支座(101)固定。
CN202123307078.2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645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7078.2U CN21664523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7078.2U CN21664523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5230U true CN216645230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7078.2U Active CN21664523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5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1321B (zh) 一种便捷高压线电力巡视机器人
CN103471542A (zh) 全自动转子测量机
CN204479054U (zh) 精密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
CN107607067B (zh) 一种多功能在线检测设备
CN108981550B (zh) 一种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CN104801957A (zh) 自动拧螺丝机
CN216645230U (zh) 一种冷床取样检测机器人用检测装置
CN204976856U (zh) 一种新型木板切割装置
CN211263044U (zh) 一种硅棒硬质点检测装置
CN204064278U (zh) 一种轴类零件尺寸在线检测装置
CN113607223B (zh) 用于电机轴的检测装置
CN211283187U (zh) 一种铜丝排线装置
CN103552889A (zh) 卷绕机的张力机构
CN208077012U (zh) 一种水产养殖专用横向精确移动设备
CN110018168A (zh) 一种电机定子转子直径检测流水线及其控制分析系统
CN214471343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巡回式红外温度监测机构
CN220489972U (zh) 一种安全供电的激光测量装置
CN213377955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胶检测装置
CN218272055U (zh) 一种流水线检测的框架结构
CN117160921B (zh) 基于自动化的仪器仪表检测装置
CN113369845B (zh) 物料生产装配线
CN216967363U (zh) 连铸坯除氧化铁皮装置
CN219025043U (zh) 一种金属棉生产用质量监测装置
CN220489987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托盘三维检测机
CN210603880U (zh) 滑块寿命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101, Building 5,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No. 2 Hongda Road, Tongsheng Street,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angsha)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room 1301-6, Qianlong building, No. 1786, Jianghan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oyu Intern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