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4636U -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4636U
CN216644636U CN202122632690.0U CN202122632690U CN216644636U CN 216644636 U CN216644636 U CN 216644636U CN 202122632690 U CN202122632690 U CN 202122632690U CN 216644636 U CN216644636 U CN 216644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ng cylinder
carbon dioxide
oil
refrigeran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26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顺国
何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Yid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Yid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Yid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Yid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26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4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4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4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涉及油分离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分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包括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顶部设置有后盖,分离筒靠近后盖的一侧设置有冷媒出口,分离筒远离后盖的一侧设置有冷媒进口,冷媒进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设置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和固定螺栓固定过滤网,分离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网孔型固定架,网孔型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扰流罩,分离筒内壁靠近网孔型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气体扰流反射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经过两次处理,提高了分离的效果,减小了因分离效果差造成的安全隐患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分离器,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一般气流速度在1m/s以下,就可将蒸汽中所含直径在0.2mm以上的油粒分离出来,通常使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和过滤式四种。
现有过滤式油分离器,分离效果不佳,导致排出的气体内残存油气较多,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而提出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顶部设置有后盖,分离筒靠近后盖的一侧设置有冷媒出口,分离筒远离后盖的一侧设置有冷媒进口,冷媒进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设置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和固定螺栓固定过滤网,分离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网孔型固定架,网孔型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扰流罩,分离筒内壁靠近网孔型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气体扰流反射板。
所述分离筒靠近冷媒进口的一侧设置有视液镜。
所述分离筒的内底壁设置有油回路,分离筒的底部为储油室。
所述分离筒远离冷媒进口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油管。
所述扰流罩设置在过滤网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油气混合物经冷媒进口进入分离筒之后,经过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将混入气体制冷剂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滴落聚集在储油室内,当聚集的润滑油量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回油路回到压缩机,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过滤网过滤,将气体中的小油滴吸附在过滤网上,聚集后附壁而下,脱油后的气体经受气体扰流反射板二次扰流从扰流罩外壁与网孔型固定架预留出气孔从分离器冷媒出口进入系统,经过两次处理,提高了分离的效果,减小了因分离效果差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体扰流反射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网孔型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媒出口、2-冷媒进口、3-视液镜、4-油回路、5-过滤网、6-分离筒、7-后盖、8-固定螺栓、9-支撑平台、10-固定装置、11-排油管、12-储油室、13-扰流罩、14-网孔型固定架、15-气体扰流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到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筒6,所述分离筒6的顶部设置有后盖7,分离筒6靠近后盖7的一侧设置有冷媒出口1,分离筒6远离后盖7的一侧设置有冷媒进口2,冷媒进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9,支撑平台9设置有固定装置10,通过固定装置10和固定螺栓8固定过滤网5,分离筒6的内壁上设置有网孔型固定架14,网孔型固定架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扰流罩13,分离筒6内壁靠近网孔型固定架14的下方设置有气体扰流反射板15,所述分离筒6靠近冷媒进口2的一侧设置有视液镜3,所述分离筒6的内底壁设置有油回路4,分离筒6的底部为储油室12,所述分离筒6远离冷媒进口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油管11,所述扰流罩13设置在过滤网5的外围。
油气混合物经冷媒进口2进入分离筒6后,由于过流截面增大气体流速突然降低并改变方向,扩散后的油经扰流罩13扰流后靠重力沿内壁下滑到分离筒6下部的储油室12,加上过滤网5的过滤作用,将混入气体制冷剂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滴落聚集在容器底部,当聚集的润滑油量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回油路4回到压缩机,同时,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过滤网5过滤,将气体中的小油滴吸附在过滤网5上,聚集后附壁而下,脱油后的气体经受气体扰流反射板15二次扰流从扰流罩13外壁与扰网孔型固定架14预留出气孔从分离器冷媒出口1进入系统,经过两次处理,提高了分离的效果,减小了因分离效果差造成的安全隐患。
视液镜3方便工作人员观测储油室12内部的液位情况,以便于通过排油管11排出分离的液体油,防止液体油再次汽化,随气体从冷媒出口2排出,造成安全隐患。

Claims (5)

1.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6)的顶部设置有后盖(7),分离筒(6)靠近后盖(7)的一侧设置有冷媒出口(1),分离筒(6)远离后盖(7)的一侧设置有冷媒进口(2),冷媒进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9),支撑平台(9)设置有固定装置(10),通过固定装置(10)和固定螺栓(8)固定过滤网(5),分离筒(6)的内壁上设置有网孔型固定架(14),网孔型固定架(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扰流罩(13),分离筒(6)内壁靠近网孔型固定架(14)的下方设置有气体扰流反射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6)靠近冷媒进口(2)的一侧设置有视液镜(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6)的内底壁设置有油回路(4),分离筒(6)的底部为储油室(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6)远离冷媒进口(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油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13)设置在过滤网(5)的外围。
CN202122632690.0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Active CN216644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2690.0U CN21664463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2690.0U CN21664463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4636U true CN21664463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2690.0U Active CN21664463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4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25048A1 (en) Natural gas filter for particulate and liquid impurities
CN201106464Y (zh) 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CN216644636U (zh) 一种外置二氧化碳冷媒油分离器
CN204841324U (zh) 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装置
CN207667356U (zh) 卧式多功能天然气除砂器
CN203253308U (zh) 一种组合式三相分离器
CN205045850U (zh) 油田采出液油气水分离一体化装置
CN214106326U (zh) 一种多效组合式天然气分离器
CN201959697U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
CN201959660U (zh) 氨气高效除油过滤器
CN215463053U (zh)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
CN114288844A (zh) 一种复配车间用新型尾气吸收塔增加启动调节阀
RU220127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от жидкости
CN211659486U (zh) 一种汽水分离器
RU116487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тделения воздуха и паров из жидкости
CN220696148U (zh) 一种氢气杂质分离系统
CN216295644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12556255A (zh) 一种自适应回油系统的气液分离器
CN207755835U (zh) 一种扩散过滤器
CN111996031A (zh) 三相油水分离罐
CN206320501U (zh) 油雾回收装置
CN217163721U (zh) 旋风油气分离装置
CN211676986U (zh) 一种高效油分离装置
CN220531101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装置
CN215412638U (zh) 一种卧式储油油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