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2593U -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2593U
CN216642593U CN202220206840.3U CN202220206840U CN216642593U CN 216642593 U CN216642593 U CN 216642593U CN 202220206840 U CN202220206840 U CN 202220206840U CN 216642593 U CN216642593 U CN 21664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air inlet
air
channel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68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68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2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包括气路板、第一进气接头、第二进气接头、真空发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气路板上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安装槽和真空源输出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连通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真空源输出口和安装槽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管和真空发生管外壳。所述真空发生管的进气口对接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真空发生管外壳的内腔通过安装槽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和真空源输出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真空发生器至少两个,以并联方式组装,工作互不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机械真空泵是一种能够输出真空源的设备,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自动化组装设备。目前,市面上的机械真空泵一般只具备一个真空输出源,而在一些特定场所,需要多个真空输出源时,就需要同时配备多个机械真空泵,或者采用一些结构相对复杂,且体积较大的机械多源机械真空泵,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不小的成本,还带来了占用空间大、噪音高、维护难的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且具有多个真空输出源的真空发生器。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包括气路板、第一进气接头、第二进气接头、真空发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
所述气路板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安装槽和真空源输出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真空源输出口和所述安装槽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接头至少一个,对接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所述第二进气接头至少一个,对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管和真空发生管外壳。所述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真空发生管的进气口对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真空发生管外壳的内腔通过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真空源输出口。
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真空发生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数量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一致。
使用时,将所述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均连接压缩空气。
在第一电磁阀未通电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管内部,不产生真空。当第一电磁阀通电时,压缩空气经过气路板内的第一气流通道高速流过真空发生管内部,在真空发生管的小孔处产生涡流,将安装槽和真空发生管外壳内腔的空气带走,由于安装槽与真空源输出口相通连,真空源输出口处成为一个真空源,可连接到需要使用真空的地方,如真空吸盘。当所述第一电磁阀断电后,阀门关闭,真空发生管不再产生真空。
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未通电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压缩空气进入气路板的第二气流通道,不影响安装槽内部真空状态。当所述第二电磁阀通电时,阀门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气路板的第二气流通道以及与之相通连的安装槽、真空源输出口和空发生管外壳,快速破除其内部的真空状态。
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不同时通电。
优选的,为了让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气路板上设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的气道。所述第二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气道。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和第二安装位上,并分别对接对应的气道,从而实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能够分别实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之间、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为了降低高速的压缩气流受到阻碍,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气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真空发生管位于同一直线。
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尾部设有连接所述真空发生管的消音器,能够降低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所述真空源输出口连接有真空接管,便于对接外部的导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均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有三个,即设备具有三个真空源输出口,且各个输出口在工作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多个并联方式的真空发生器,实现同一压缩空气气源能够同时为多个真空发生器提供压缩空气,且多个真空发生器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2、将多个真空发生器以并联的方式设置,能够减少设备的体积,降低占地面积;
3、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维护难度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轴侧视图一;
图2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轴侧视图二;
图3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正视图;
图4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侧视图;
图5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剖视图一;
图6是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的剖视图二;
图1到图6中的标识分别是:气路板1、第一进气通道11、第二进气通道12、安装槽13、第一气流通道131、第二气流通道132、真空源输出口14、真空接管141、第一进气接头2、第二进气接头3、真空发生器4、真空发生管41、真空发生管外壳42、消音器43、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到图6,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包括气路板1、第一进气接头2、第二进气接头3、真空发生器4、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其中,
所述气路板1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1、第二进气通道12、安装槽13和真空源输出口14。所述安装槽13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1和第二进气通道12的第一气流通道131和第二气流通道132。所述真空源输出口14和所述安装槽13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接头2有两个,分别对接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1的两端,使用时,可以两个同时使用,也可以只使用一个,堵住另一个。
所述第二进气接头3有两个,分别对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2的两端,使用时,可以两个同时使用,也可以只使用一个,堵住另一个。
所述真空发生器4包括真空发生管41和真空发生管外壳42。所述真空发生器4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3内。所述真空发生管41的进气口对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所述真空发生管外壳42的内腔通过所述安装槽13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2和真空源输出口14,为了便于对接外部的导管,所述真空源输出口14连接有真空接管14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发生器4的尾部设有连接所述真空发生管41的消音器43,能够降低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所述第一电磁阀5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1和第一气流通道131。所述第二电磁阀6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2和第二气流通道132。本实施例中,为了让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气路板1上设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1和第一气流通道131的气道。所述第二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2和第二气流通道132的气道。所述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和第二安装位上,并分别对接对应的气道,从而实现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能够分别实现第一进气通道11和第一气流通道131之间、第二进气通道12和第二气流通道132之间的连接。同时,为了降低高速的压缩气流受到阻碍,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出气口、气道、第一气流通道131和真空发生管41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真空发生器4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13、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的数量与所述真空发生器4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发生器4有三个,采用并联方式安装,即设备具有三个真空源输出口14,且各个输出口在工作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使用时,将所述第一进气接头2和第二进气接头3均连接压缩空气。
在第一电磁阀5未通电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管41内部,不产生真空。当第一电磁阀5通电时,压缩空气经过气路板1内的第一气流通道131高速流过真空发生管41内部,在真空发生管41的小孔处产生涡流,将安装槽13和真空发生管外壳42内腔的空气带走,由于安装槽13与真空源输出口14相通连,真空源输出口14处成为一个真空源,可连接到需要使用真空的地方,如真空吸盘。当所述第一电磁阀5断电后,阀门关闭,真空发生管41不再产生真空。
在所述第二电磁阀6未通电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压缩空气进入气路板1的第二气流通道132,不影响安装槽13内部真空状态。当所述第二电磁阀6通电时,阀门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气路板1的第二气流通道132以及与之相通连的安装槽13、真空源输出口14和空发生管外壳,快速破除其内部的真空状态。
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电磁阀5与第二电磁阀6不同时通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板、第一进气接头、第二进气接头、真空发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气路板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安装槽和真空源输出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真空源输出口和所述安装槽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接头至少一个,对接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所述第二进气接头至少一个,对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管和真空发生管外壳;所述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真空发生管的进气口对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真空发生管外壳的内腔通过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真空源输出口;
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真空发生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数量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上设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的气道;所述第二安装位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气道;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和第二安装位上,并分别对接对应的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气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真空发生管位于同一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尾部设有连接所述真空发生管的消音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源输出口连接有真空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均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有三个。
CN202220206840.3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Active CN21664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6840.3U CN2166425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6840.3U CN2166425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2593U true CN21664259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6840.3U Active CN2166425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2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35610A4 (en) FLUID PUMPS
US10634149B2 (en) Blower tray
DE69924229D1 (de) Kupplungsanordnung
US4842021A (en) Support for fluid power devices
CN114789639A (zh) 流体管理装置
CN216642593U (zh) 一种集成式多路便捷控制真空发生器
JPS58196305A (ja) 弁取付装置
US6729852B2 (en) Vacuum producing device
CA2236812A1 (en) Distribution valve assembly
JPS599382A (ja) マグネツトバルブ
WO2024060921A1 (zh) 集成气道泵阀一体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WO2019115555A1 (en) Valve arrangement for an operation mode selector
JP4530451B2 (ja) コンパクトな漏れ検出器
CN216198803U (zh) 用于轻型商用压缩机的消音器
KR20210042690A (ko) 전동식 압축기
CN211525030U (zh) 一种便捷式集成控制真空发生器
JP429054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685688U (zh) 一种导流结构及香氛装置
CN216136526U (zh) 氧气切换阀和呼吸机
CN114576138A (zh) 吸气消音器
EP3865658A1 (en) Flange connection for vacuum pumps
CN216054826U (zh) 一种燃料电池组合式节气门装置
JP7454527B2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213450755U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3237687U (zh) 一种集成有冰箱功能的中央烟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