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2268U -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2268U
CN216642268U CN202123450436.5U CN202123450436U CN216642268U CN 216642268 U CN216642268 U CN 216642268U CN 202123450436 U CN202123450436 U CN 202123450436U CN 216642268 U CN216642268 U CN 21664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low passage
engine
cooling uni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0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阔
曹中基
叶斌兵
张文锋
俞展亮
柯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ngh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ngh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ngh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ngh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0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2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包括滤清器、机油冷却器和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机油流道,机油流道包括主流道、喷油嘴连接流道和主流道连接流道,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滤清器均连接于所述主流道,所述滤清器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下游,所述滤清器具有出油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并联于所述出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机油在冷却后一般通过油路直接送入活塞冷却喷嘴,难以对送入活塞冷却喷嘴的机油的量进行控制,造成机油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Description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可高达1727~2527℃,若不及时冷却,会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温度过高,尤其是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零件,会因受热膨胀而影响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运动件受阻甚至卡死。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能够带走发动机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能够保持在适当的工作温度内。同样,机油也需要合适的工作温度,一些大功率发动机由于热负荷比较大,都需要机油冷却器来对机油进行冷却,使机油的温度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然而,机油在冷却后一般通过油路直接送入活塞冷却喷嘴,难以对送入活塞冷却喷嘴的机油的量进行控制,造成机油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机油在冷却后一般通过油路直接送入活塞冷却喷嘴,难以对送入活塞冷却喷嘴的机油的量进行控制,造成机油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包括滤清器、机油冷却器和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机油流道,机油流道包括主流道、喷油嘴连接流道和主流道连接流道,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滤清器均连接于所述主流道,所述滤清器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下游,所述滤清器具有出油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并联于所述出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
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为比例阀。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比例阀是一种控制流量及流向的调节复合阀,阀的开口大小是成比例地受控于输入信号,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阀,其精准度更高,操作也更灵活。
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固定于所述本体。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能够提高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滤清器座,所述主流道的出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的入口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滤清器座,所述滤清器安装于所述滤清器座。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滤清器可以直接通过滤清器座直接固定在本体上,而非与本体分离设置再通过管路连接,提高了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机油流道还包括入油口,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一进油流道和第二进油流道,所述第一进油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油流道均连接于所述入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进液口和连接于主流道的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油流道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油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油流道。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通过调温器可以根据机油的油温对机油是否通过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进行自动调整。
可选地,所述调温器包括感压组件。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压力增大到规定值时调温器的阀门逐渐增加进入第二进油流道的机油量,并减少通过第一进油流道进入机油冷却器的机油量,对油冷器进行分流,可起到保护机油冷却器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调温器为蜡式自动调温装置。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无须外部通信控制或机械控制,通过调温器中的石蜡根据温度或压力的物态变化,对机油是否通过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进行自动调整。
可选地,还包括水泵,所述本体包括水泵座,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水泵座,在所述水泵座内形成有与所述水泵和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的进水水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使水泵也能够直接安装在本体上,进一步增加了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为无铜油冷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铜油冷器钎焊材料主要是镍,相比于传统常用的铜基焊料,可以减少油道表面铜析出,大大降低机油与铜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化合物沉淀在发动机零部件表面,尤其是活塞环、轴承等润滑部件表面,铜化合物会造成间隙减小、接触面划伤并破坏油膜,进而造成润滑不良等问题发生。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在使用时,机油从本体上的入油口进入主流道,并依次流经机油冷却器和滤清器,通过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从滤清器的出油口流出,分别流入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流入喷油嘴连接流道的机油通过喷油嘴喷入发动机内部活塞处进行润滑,流入主流道连接流道的机油则重新回到主流道形成循环油路,通过控制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口大小,控制机油在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之间的分配,进而对流入喷油嘴的机油量进行精确控制,减小机油损耗和浪费。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
100-本体;
110-滤清器座;
111-喷油嘴连接流道出口;
112-流量调节阀安装口;
120-水泵座;
130-进水口;
140-主流道;
150-第二进油流道;
160-第一进油流道;
161-入油口;
170-主流道连接流道;
180-喷油嘴连接流道;
200-机油冷却器;
210-出液口;
220-进液口;
300-水泵;
400-调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单元,包括滤清器(未示出)、机油冷却器200和本体100,在所述本体100内形成有机油流道,机油流道包括主流道140、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主流道连接流道170,所述机油冷却器200和所述滤清器均连接于所述主流道140,所述滤清器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200的下游,所述滤清器具有出油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并联于所述出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未示出),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在使用时,机油从本体100上的入油口进入主流道140,并依次流经机油冷却器200和滤清器,通过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从滤清器的出油口流出,分别流入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流入喷油嘴连接流道180的机油通过喷油嘴喷入发动机内部活塞处进行润滑,流入主流道连接流道170的机油则重新回到主流道140形成循环油路,通过控制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口大小,控制机油在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之间的分配,进而对流入喷油嘴的机油量进行精确控制,减小机油损耗和浪费。
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为比例阀。所述比例阀是一种控制流量及流向的调节复合阀,阀的开口大小是成比例地受控于输入信号,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阀,其精准度更高,操作也更灵活。
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固定于所述本体100。这样,能够提高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当然,也可以使流量调节阀固定于本体100以外的其他位置,然后通过单独设置管路实现流量调节阀与喷油嘴连接流道180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本体100包括滤清器座110,所述主流道140的出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的入口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滤清器座110,所述滤清器安装于所述滤清器座110。这样,滤清器可以直接通过滤清器座110直接固定在本体100上,而非与本体100分离设置再通过管路连接,提高了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喷油嘴连接流道出口111将机油送至喷油嘴。在滤清器座上形成有流量调节阀安装口112。
可选地,所述机油流道还包括入油口161,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一进油流道160和第二进油流道150,所述第一进油流道160和所述第二进油流道150均连接于所述入油口161;所述机油冷却器200包括进液口220和连接于主流道140的出液口210,所述第一进油流道160与所述进液口220连接,所述第二进油流道150与所述主流道140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调温器400,所述调温器400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油流道150。当调温器400感知进入第二进油流道150的机油的温度低于规定值时,则使调温器400的阀门打开第二进油流道150,此时机油不需要通过机油冷却器200冷却,通过第二进油流道150直接流入滤清器,经过滤后流入发动机缸体内;当调温器400感知进入第二进油流道150的机油的温度达到规定值后,则调温器400的阀门关闭第二进油流道150,使机油仅通过第一进油流道160流入机油冷却器200进行冷却。这样,通过调温器400可以根据机油的油温对机油是否通过机油冷却器200进行冷却进行自动调整。
可选地,所述调温器400包括感压组件。当压力增大到规定值时调温器400的阀门逐渐增加进入第二进油流道150的机油量,并减少通过第一进油流道160进入机油冷却器200的机油量,对油冷器进行分流,可起到保护机油冷却器200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调温器400为蜡式自动调温装置。调温器400内设置有感温组件,当调温器400感知进入第二进油流道150的机油的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调温器400的感温组件内的石蜡呈固态,调温器400的阀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则使调温器400的阀门打开第二进油流道150,此时机油不需要通过机油冷却器200冷却,通过第二进油流道150直接流入滤清器,经过滤后流入发动机缸体内;当调温器400感知进入第二进油流道150的机油的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使调温器400的阀门打开,则调温器400的阀门关闭第二进油流道150,使机油仅通过第一进油流道160流入机油冷却器200进行冷却。这样,无须外部通信控制或机械控制,通过调温器400中的石蜡根据温度或压力的物态变化,对机油是否通过机油冷却器200进行冷却进行自动调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水泵300,所述本体100包括水泵座120,所述水泵300安装于所述水泵座120,在所述水泵座120内形成有与所述水泵300和所述机油冷却器200连通的进水水路。这样,使水泵300也能够直接安装在本体100上,进一步增加了机油冷却单元的集成程度,减少机油冷却单元占用发动机的空间。本体100上形成进水口130,在机油冷却器200上形成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200为无铜油冷器。优选的,所述机油冷却器200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无铜油冷器钎焊材料主要是镍,相比于传统常用的铜基焊料,可以减少油道表面铜析出,大大降低机油与铜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化合物沉淀在发动机零部件表面,尤其是活塞环、轴承等润滑部件表面,铜化合物会造成间隙减小、接触面划伤并破坏油膜,进而造成润滑不良等问题发生。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单元,在使用时,机油从本体100上的入油口161进入主流道140,并依次流经机油冷却器200和滤清器,通过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从滤清器的出油口流出,分别流入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流入喷油嘴连接流道180的机油通过喷油嘴喷入发动机内部活塞处进行润滑,流入主流道连接流道170的机油则重新回到主流道140形成循环油路,通过控制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口大小,控制机油在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180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170之间的分配,进而对流入喷油嘴的机油量进行精确控制,减小机油损耗和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清器、机油冷却器和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机油流道,机油流道包括主流道、喷油嘴连接流道和主流道连接流道,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滤清器均连接于所述主流道,所述滤清器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下游,所述滤清器具有出油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并联于所述出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为比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固定于所述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滤清器座,所述主流道的出口、所述喷油嘴连接流道的入口和所述主流道连接流道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滤清器座,所述滤清器安装于所述滤清器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流道还包括入油口,以及相互并联的第一进油流道和第二进油流道,所述第一进油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油流道均连接于所述入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进液口和连接于主流道的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油流道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油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单元还包括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油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包括感压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为蜡式自动调温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所述本体包括水泵座,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水泵座,在所述水泵座内形成有与所述水泵和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的进水水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为无铜油冷器。
10.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油冷却单元。
CN202123450436.5U 2021-12-30 2021-12-30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Active CN21664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436.5U CN2166422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436.5U CN2166422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2268U true CN216642268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0436.5U Active CN2166422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2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0509A (en) Twin-flow cooling system
US8555825B2 (en) Cooling system defined in a cylinder block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739745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7107522A5 (zh)
US5307865A (en) Engine oil cooling system
CN106089358A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模块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US4995448A (en) Engine oil cooling system
US20140202403A1 (en) Engine cover plate
CN216642268U (zh) 机油冷却单元及发动机
US6158399A (en) Turbocharged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wo-pass radiator
CN207538886U (zh) 一种能够预热机油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CN210370836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11038803U (zh) 动力总成系统及车辆
CN209146702U (zh) 一种多点调节式稀油润滑系统
US4550692A (en) Cooling system
CN113775390A (zh) 一种自动控温的活塞冷却喷油系统
US6314921B1 (en) Turbocharged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wo-pass radiator
CN104455355B (zh) 变速器油的冷却液路结构、油冷却集成模块及其安装结构
CN212671928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9761541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CN215333087U (zh) 一种高速大功率v型柴油机用调温总成系统
CN212803797U (zh) 一种具有润滑、散热功能的拖拉机用液压控制阀块总成
CN212927967U (zh) 一种压力调节装置以及发动机
CN218883646U (zh) 一种具有温控分流装置的循环润滑油站
CN218953440U (zh) 一种内装式空气滑油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