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8446U - 一种送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丝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38446U CN216638446U CN202122549860.9U CN202122549860U CN216638446U CN 216638446 U CN216638446 U CN 216638446U CN 202122549860 U CN202122549860 U CN 202122549860U CN 216638446 U CN216638446 U CN 2166384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haft
- gear
- fixedly connected
- wire feeding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丝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后壁内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三转轴,将其中一个送丝轮安装于可旋转偏移的支架中,并用气缸加以控制,非常方便的实现了两个送丝轮的靠近与分离操作,并且由于送丝轮的间距能够随意调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尺寸与材料的丝料都能够很好的实现进给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丝状材料是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材料,一般来说,多数丝状料都是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送料轮来完成进给的,但是由于丝状料的直径与材料硬度都不尽相同,而送料轮的间距以及与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又是进给的关键,因此多数的进给设备只能实现对小种类丝状料的进给,而能够实现多数种类的设备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来调整送料轮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用范围广且调整方便的送丝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丝装置,通过将其中一个送丝轮安装于可旋转偏移的支架中,并用气缸加以控制,非常方便的实现了两个送丝轮的靠近与分离操作,并且由于送丝轮的间距能够随意调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尺寸与材料的丝料都能够很好的实现进给操作。
技术方案
一种送丝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后壁内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贯穿并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被贯穿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送丝轮,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送丝轮靠近或远离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封板上的气缸固定架,所述气缸固定架上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侧设置有伸缩端,所述伸缩端铰接于气缸连接块,所述气缸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后侧固设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丝轮之间设置有待进给的丝状材料。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其中一个送丝轮安装于可旋转偏移的支架中,并用气缸加以控制,非常方便的实现了两个送丝轮的靠近与分离操作,并且由于送丝轮的间距能够随意调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尺寸与材料的丝料都能够很好的实现进给操作,并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送丝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齿轮箱的三维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角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固定板1、送丝轮2、固定架3、第二封板4、气缸固定架5、支架6、气缸7、伸缩端8、气缸连接块9、第一封板10、电机11、第四转轴12、第四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二转轴17、第一转轴18、第三转轴19、电机固定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进行展开说明:
有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丝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后壁内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的右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固定连接于贯穿并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的第二转轴17,第一齿轮15的左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三转轴19,第三转轴19贯穿并转动连接有支架6,支架6被贯穿有第四转轴12,第四转轴12与支架6转动连接,第四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13,第四转轴12与第二转轴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送丝轮2,支架6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两个送丝轮2靠近或远离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固定架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板10与第二封板4。
进一步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封板4上的气缸固定架5,气缸固定架5上铰接有气缸7,气缸7的上侧设置有伸缩端8,伸缩端8铰接于气缸连接块9,气缸连接块9固定连接于支架6。
进一步的,固定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20。
进一步的,电机固定板20的后侧固设有电机11。
进一步的,电机11与第一转轴18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送丝轮2之间设置有待进给的丝状材料(未示出)。
初始状态时,两个送丝轮2相互靠近抵接。
具体的,当需要进行送丝时,将丝状材料置于送丝轮2之间,然后启动电机11,进而电机11带动第一转轴18转动,进而第一齿轮15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4转动,而第二齿轮16转动将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进而右侧的送丝轮2转动,而第三齿轮14转动将带动第四齿轮13转动,进而第四转轴12转动并带动左侧送丝轮2与右侧送丝轮2相向转动,从而实现对丝状材料的进给送丝操作;
当不需要进行送丝时,启动气缸7,进而气缸7带动伸缩端8缩短,进而带动气缸连接块9与支架6以第三转轴19为旋转中心向左侧偏转,进而使得左侧的送丝轮2向左侧偏移并远离右侧的送丝轮2,即两个送丝轮2分开;
需要调整送丝轮2间距时,同样是启动气缸7,并使左侧送丝轮2渐渐远离,然后再将丝状材料放置于送丝轮2之间,然后再使左侧送丝轮2渐渐靠近,直至两个送丝轮2能够稳定的完成对丝状材料的进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后壁内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的右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固定连接于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的第二转轴(17),所述第一齿轮(15)的左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4),所述第三齿轮(14)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三转轴(19),所述第三转轴(19)贯穿并转动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被贯穿有第四转轴(12),所述第四转轴(12)与所述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13),所述第四转轴(12)与所述第二转轴(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送丝轮(2),所述支架(6)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送丝轮(2)靠近或远离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板(10)与第二封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封板(4)上的气缸固定架(5),所述气缸固定架(5)上铰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上侧设置有伸缩端(8),所述伸缩端(8)铰接于气缸连接块(9),所述气缸连接块(9)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板(20)的后侧固设有电机(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与所述第一转轴(18)动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轮(2)之间设置有待进给的丝状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9860.9U CN216638446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送丝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9860.9U CN216638446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送丝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38446U true CN216638446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3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49860.9U Active CN216638446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送丝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38446U (zh) |
-
2021
- 2021-10-22 CN CN202122549860.9U patent/CN2166384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8218A (zh) | 一种自动对中夹紧进出料装置 | |
CN210824602U (zh) | 一种自动控制缠绕机 | |
CN216638446U (zh) | 一种送丝装置 | |
CN112407930A (zh) | 一种可进行多角度调向的工业生产用限位夹具 | |
CN213436460U (zh) | 弯折弧度可调的弯板机 | |
CN217433404U (zh) |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头的旋转送丝机构 | |
CN204819758U (zh) | 裁断机上压板机构 | |
CN207617196U (zh) | 一种改进的塑料薄膜包装袋制作机 | |
CN208236887U (zh) | 一种光电玻璃上片输料一体机的连接轴装置 | |
CN217050647U (zh) | 一种双玻多腔中空玻璃机械手 | |
CN216993256U (zh) | 定位轮定位柱自动收缩机构 | |
CN212387163U (zh) | 包裹单件分离机张紧机构 | |
CN21008128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曲轴生产用加工中心送料装置 | |
CN208343503U (zh) | 一种钢丝帘布裁断机接取装置 | |
CN211761652U (zh) | 一种全自动可移动式机械手臂 | |
CN110722835B (zh) | 翻领式双组份薄膜折边器 | |
CN209192402U (zh) | 一种制作驾驶证的物料供应装置 | |
CN214140445U (zh) | 一种来料换向装置 | |
CN220591208U (zh) | 简易电动弯板装置 | |
CN205833853U (zh) | 一种铜管连续挤压机的进料装置 | |
CN107055204B (zh) | 用于线束传输的校正装置 | |
CN211683762U (zh) | 翻领式双组份薄膜折边器 | |
CN216658016U (zh) | 一种机械手臂用气缸定位机构 | |
CN214610762U (zh) | 一种基于镍丝生产用带有牵引结构的自动送丝装置 | |
CN214978396U (zh) | 一种应用于电焊机中的送丝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