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451U -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451U
CN216636451U CN202122823484.8U CN202122823484U CN216636451U CN 216636451 U CN216636451 U CN 216636451U CN 202122823484 U CN202122823484 U CN 202122823484U CN 216636451 U CN216636451 U CN 216636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ressure plate
gear ring
piston shel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34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文杰
唐井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ar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ar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ar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ar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34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活塞壳、活塞、压盘、螺杆、外齿圈、行星齿轮、太阳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活塞壳与所述外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壳内设有空腔,所述活塞和所述压盘活动配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压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所述行星齿轮配置在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外齿圈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齿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调整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且加工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因此,制动防抱死系统,能避免在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命。
以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为代表的车辆安全控制系统已经在汽车上广泛应用,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主要通过调整液压管路上的压夜制动力来实现车轮的防抱死,传统的液压调整机构加工精度高、零部件加工复杂,从而使得液压调整机构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压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液压管路中的液压,且结构简单,加工制动容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活塞壳、活塞、压盘、螺杆、外齿圈、行星齿轮、太阳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活塞壳与所述外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壳内设有空腔,所述活塞和所述压盘活动配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压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所述行星齿轮配置在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外齿圈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壳为带底的筒体;所述活塞壳的敞口端与所述外齿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壳靠近底板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活塞活动配置在所述活塞壳远离所述外齿圈的一端;所述活塞的外周上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压盘活动配置在所述活塞壳靠近所述外齿圈的一端;所述压盘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与所述外齿圈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齿轮上设有行星架;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调整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太阳齿轮,经过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减速増扭之后,螺杆转动,使得压盘向齿圈方向移动而不再紧抵活塞,活塞在制动压力作用下向外齿圈方向移动,从而释放制动压力,调整液压管路中的液压制动力,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调整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调整机构的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40、活塞壳;41、活塞;42、密封圈;43、压盘;44、压缩弹簧;45、螺杆;46、外齿圈;47、行星齿轮;48、行星架;49、太阳齿轮;5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h”、“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系统和防抱死系统。
制动系统包括储液罐10、手刹11、前轮轮缸12、后轮轮缸13以及液压管路,前轮轮缸12和后轮轮缸13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储液罐10连接。
防抱死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液压调整机构4。
控制模块优选为控制器2。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速度传感器31和第二速度传感器32,其中第一速度传感器31用以检测前轮的轮速,第二速度传感器32用于检测后轮的轮速。第一速度传感器31和第二速度传感器32均与控制器2连接。
参照图2,液压调整机构4连接在储液罐10与前轮轮缸12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液压调整机构4包括活塞壳40、活塞41、压盘43、螺杆45、外齿圈46、行星齿轮47、太阳齿轮49以及电机50。
活塞壳40为带底的筒体,活塞壳40的敞口端与外齿圈46固定连接。活塞壳40内设有空腔,空腔的横截面优选为一级台阶状。活塞41和压盘43活动设置在活塞壳40的空腔内。活塞壳40靠近底板的一端开设有与空腔相互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液压管道连接。
活塞41的横截面呈“T”字形,活动配置在活塞壳40靠近底板的一端。优选的,活塞41的外周上套设有密封圈42。
压盘43的横截面呈“T”字形,压盘43内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45相适配。压盘43活动配置在活塞壳40靠近外齿圈46的一端,在压盘43与外齿圈4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4。优选的,压缩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压盘43和外齿圈46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活塞壳40内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导槽,压盘43的凸起部上设有向导槽方向凸出的凸棱,凸棱可滑动设置在导槽中,使得压盘43仅能在活塞壳40的空腔内水平移动,而无法转动。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活塞壳40的空腔内还设有滑动杆(图未示),滑动杆的一端与活塞壳40连接,另一端与外齿圈46连接。压盘43的凸出部开设有滑动通孔,压盘43通过滑动通孔活动套设在滑动杆上,使得压盘43仅能在活塞壳40的空腔内水平移动,而无法转动。
行星齿轮47配置在外齿圈46与太阳齿轮49之间,并分别与外齿圈46和太阳齿轮49啮合。行星齿轮47上设有行星架48,螺杆45的一端与压盘43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48固定连接。
电机50与控制器2电连接,且电机50的输出轴与太阳齿轮49连接,以驱动太阳齿轮49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现防抱死制动的过程如下:
启动制动系统后,第一速度传感器31和第二速度传感器32分别检测前轮和后轮的轮速,并将轮速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比较前轮和后轮的轮速,当前轮的轮速小于后轮轮速时,控制器2指令电机50运行,通过太阳齿轮49和行星齿轮47减速増扭后,螺杆45转动,从而使得压盘43向外齿圈46方向移动,压盘43不再紧抵活塞41,活塞41在制动压力作用下向外齿圈46方向移动,从而释放制动压力,降低前轮制动压力,实现前轮防抱死。在压盘43向外齿圈46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44被压缩。
当前轮轮速与后轮轮速一致时,控制器2停止控制电机50,压缩弹簧44推动压盘43向进液口方向移动,由于压盘43不能转动,因此压盘43在压缩弹簧44推动下会驱动螺杆45反向转动,从而压盘43能够向进液口方向移动,并重新压紧活塞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活塞壳、活塞、压盘、螺杆、外齿圈、行星齿轮、太阳齿轮以及电机;
所述活塞壳与所述外齿圈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壳内设有空腔,所述活塞和所述压盘活动配置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压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配置在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外齿圈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齿轮啮合;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齿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壳为带底的筒体;
所述活塞壳的敞口端与所述外齿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壳靠近底板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活塞活动配置在所述活塞壳远离所述外齿圈的一端;
所述活塞的外周上套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盘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压盘活动配置在所述活塞壳靠近所述外齿圈的一端;
所述压盘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盘与所述外齿圈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上设有行星架;
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CN202122823484.8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Active CN216636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484.8U CN21663645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484.8U CN21663645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451U true CN21663645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3484.8U Active CN21663645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8132B1 (en) Brake device
US20130270047A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EP2878848B1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with differential gear
JPH06327190A (ja) 電動ブレーキ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80314700A1 (en) Brake actuating apparatus using an electric motor
CN106884913B (zh) 一种电子控制式电动制动卡钳总成
CN205578558U (zh) 一种具有间隙调节功能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JP2009173082A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105736606A (zh) 一种具有间隙调节功能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WO2019163595A1 (ja) 電動ブレーキおよび制御装置
CN216636451U (zh) 一种液压调整机构
CN114056303B (zh) 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
CN112145582B (zh) 盘式制动器、线控制动系统以及车辆
JP2013244801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5556861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12667346U (zh) 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及车辆
CN201980220U (zh) 一种电控式带紧急制动功能真空助力器
CN113734126B (zh) 一种制动装置及车辆
CN209776415U (zh) 驻车制动的集成式epb驱动装置
CN208393083U (zh) 新能源车用集成式减速差速制动电机
CN201136496Y (zh) 双轮动力车防抱死刹车装置
CN105151032B (zh) 感载式变速器机构及具有该感载式变速器机构的制动系统
CN107600051B (zh) 电动汽车用新型刹车装置及其方法
CN207790348U (zh)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502955Y (zh) 防滑煞车系统液压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