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7842U - 折叠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折叠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7842U
CN216627842U CN202220105471.9U CN202220105471U CN216627842U CN 216627842 U CN216627842 U CN 216627842U CN 202220105471 U CN202220105471 U CN 202220105471U CN 216627842 U CN216627842 U CN 216627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olding
clamping
lower connecting
object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54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morial Day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morial Day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morial Day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morial Day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54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7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7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7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底层置物盘、卡接固定于底层置物盘底部边角处的支脚和至少一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置物盘、卡接固定于置物盘底部边角处的若干连接块、铰接于每个连接块底部的上连杆和铰接于每个上连杆底部的下连杆,下连杆的顶部内侧固定嵌装有与上连杆活动卡接的卡接组件,位于最底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的底端对应铰接于每个支脚的顶部并位于底层置物盘的侧壁内侧;在使用状态,每组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时通过对应的卡接组件卡接成立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在使用状态与折叠收纳状态之间快速切换,尽量减少使用者的安装工作量。

Description

折叠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收纳存放衣物、鞋子、书籍、洗浴用品、调味物品等家具生活小物品的工具,根据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固定式置物架和组合式置物架。以组合式置物架为例,由于组合式置物架由单元件组合而成,单元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可以较小的空间完成包装,因此具有运输成本低的优势,而且组装使用后,可再次拆解成单元件而具备移动方便的优点。但现有组合式置物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现有的组合结构复杂,安装繁琐,许多客户看不懂安装图纸,或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组装,致使客户实际使用的体验感良好性下降;同时组合式置物架由于采用的是一种可拆卸的装配结构,往往因安装人员的安装水平差异造成组装后的柜体出现结构的稳定性较差无法达到固定式衣柜的稳定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在使用状态与折叠收纳状态之间快速切换,尽量减少使用者的安装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底层置物盘、卡接固定于底层置物盘底部边角处的支脚和至少一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置物盘、卡接固定于置物盘底部边角处的若干连接块、铰接于每个连接块底部的上连杆和铰接于每个上连杆底部的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顶部内侧固定嵌装有与上连杆活动卡接的卡接组件,位于最底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的底端对应铰接于每个支脚的顶部并位于底层置物盘的侧壁内侧;
在使用状态,每组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时通过对应的卡接组件卡接成立杆;
在折叠状态,每组上连杆和下连杆对折并同时向内侧翻转至底层置物盘和置物盘之间,置物盘层叠于底层置物盘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多组折叠组件沿垂直方向依次层叠,上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与相邻下层的折叠组件的连接块的顶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置物盘的边角内壁上开设有侧向边槽,侧向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支脚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柱,插接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内设置有与侧向边槽的槽底配合卡接的弹性扣。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的另外两个侧面内设置有弹性板,弹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下连杆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铰接轴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上连杆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座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一铰接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外壳和活动嵌设于卡接外壳内的卡接锁扣,所述卡接锁扣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外壳嵌设于卡接槽内,且卡接外壳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卡接凸起相配合的卡接槽孔,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与导向柱活动插接的导向空心柱,且导向空心柱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杆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接锁扣相配合的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杆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与第二铰接轴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结构与支脚的顶部结构相同,连接块的底部结构与下连杆的底部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可折叠的立杆结构,并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铰接处设置卡接组件,使得上部的置物盘被提升后,折叠状态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可自动展开形成完整的支撑杆结构,并通过卡接组件自动实现两个连杆之间的卡接固定,实现置物架由折叠状态快速形成使用状态的多层架板结构,结构稳定性较高,极大减少了使用者的安装工作量;手动按下卡接组件可快速解除上、下连杆之间的卡接连接,下压置物盘可实现置物架由使用状态快速形成折叠状态,折叠状态体积较小,便于存储和运输;
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可根据使用需要,通过叠加折叠组件的形式形成不同层数的置物架,通过设置置物盘的轮廓形状,可形成不同外形的置物架,以满足家居生活中多种场合下的物品收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底层置物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所述底层置物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所述支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下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所述下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所述上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所述上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所述卡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所述卡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所述下连杆与上连杆卡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所述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所述连接块与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时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所述填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17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所述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层叠为二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层置物盘、11侧向边槽、12插接孔、2支脚、21插接柱、22弹性扣、23弹性板、24第一铰接轴、3置物盘、4连接块、41第二铰接孔、5上连杆、51第二铰接座、52卡接口、53第二铰接轴、6下连杆、61第一铰接孔、62第一铰接座、63卡接槽、64卡接槽孔、65导向空心柱、7卡接组件、71卡接外壳、72卡接锁扣、73导向柱、74卡接凸起、8填充块、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下面以最小单元的置物架为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使用过程。
请参阅图1至图20,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底层置物盘1、卡接固定于底层置物盘1底部边角处的支脚2和一组折叠组件,所有组成部件均为塑料注塑成型件。如图2和图3所示,底层置物盘1为矩形槽状结构,其前侧侧壁单侧开口,另外三侧侧壁的均为双侧侧壁结构,且双侧侧壁之间设置有筋板,使得底层置物盘整体强度较高。
底层置物盘1的边角内壁上开设有侧向边槽11,侧向边槽11的槽底上开设有矩形状的插接孔12。如图4所示,支脚2的底部为锥台体结构,支脚2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接孔12相配合的插接柱21,插接柱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内设置有与侧向边槽11的槽底配合卡接的弹性扣22。弹性扣22的顶部为楔形面,在支脚2的插接柱21由底层置物盘1的底部插入插接孔12内的过程中,插接柱21的四侧侧壁分别与插接孔12的四侧内壁贴合,插接孔12的侧壁将弹性扣22压入插接柱21的侧壁内部,当弹性扣22突出于插接孔12的上方时,弹性扣22在自身塑性恢复力作用下,自动扣合搭接在侧向边槽11的槽底面上,且此时侧向边槽11的槽底底面搭接在支脚2的底部锥台体的表面上,从而使支脚2固定卡接在底层置物盘1上。手动按压弹性扣22并下压插接柱21,可将支脚2从底层置物盘1上卸下。
折叠组件包括置物盘3、卡接固定于置物盘3底部边角处的四个连接块4、铰接于每个连接块4底部的上连杆5和铰接于每个上连杆5底部的下连杆6。如图4所示,插接柱21的另外两个侧面内设置有弹性板23,弹性板2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24。如图6和图7所示,下连杆6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铰接轴24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孔61。下连杆6的底部侧壁套接在第一铰接轴24外侧时,侧壁受力外翻而塑性变形,当第一铰接轴24进入第一铰接孔61后,两侧侧壁在自身塑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而套接在第一铰接轴24上。优选的,第一铰接轴24的轴端上侧设置为坡口结构,使得第一铰接轴24与第一铰接孔61的对接过程更加顺畅。
优选的,插接孔12的两侧开设有缺口,使得第一铰接轴24可穿过缺口进入侧向边槽11内;下连杆6的底部宽度与侧向边槽11的槽宽相同、外侧面与侧向边槽11的侧面相匹配,使得下连杆6铰接于底座2上并向上反转至垂直状态时,下连杆6的三个侧面可与侧向边槽11的三个侧面贴合,且能通过静摩擦力保持下连杆6固定嵌设在侧向边槽11内。进一步的,插接柱21的顶端为圆弧面,下连杆6的底端为平面、底端内侧为与平面相切的弧形面,当下连杆6垂于垂直状态时,其底端的平面与插接柱21的顶端圆弧面接触,进一步增强了下连杆6与支脚2之间的静摩擦力;当对下连杆6施加向内侧的作用力时,下连杆6可向内侧翻转而置于下层置物盘1的容纳腔内,在此过程中,下连杆6底端的弧形面与插接柱21的顶端圆弧面接触,使得下连杆6的反转过程流畅平滑。
下连杆6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62。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连杆5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座62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51,第二铰接座51和第一铰接座6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优选的,上连杆5的长度和宽度均与下连杆6相同,则上连杆5和下连杆6均处于垂直状态时,二者形成一根立杆,此时上连杆5的底面与下连杆6的顶面贴合。当下连杆6的顶端向内翻转时,上连杆5的底端则与下连杆6的顶端同时向内翻转,从而使立杆对折。
如图12所示,下连杆6的顶部内侧固定嵌装有与上连杆5活动卡接的卡接组件7。如图10和图11所示,卡接组件7包括卡接外壳71和活动嵌设于卡接外壳71内的卡接锁扣72。卡接外壳71为方形壳体,下连杆6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接外壳71外形相匹配的卡接槽63,卡接外壳71嵌设于卡接槽63内,且卡接外壳7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74,卡接槽63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卡接凸起74相配合的卡接槽孔64,通过卡接凸起74与卡接槽孔64的配合,可使卡接外壳71固定于下连杆6的顶部。卡接外壳71的侧面开设有方形的通孔,卡接锁扣72的下部为方形块结构,并活动嵌装于通孔内,使得卡接锁扣72可在卡接外壳71内活动进出移动。
卡接锁扣7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导向柱73,卡接槽63内设置有与导向柱73活动插接的导向空心柱65,且导向空心柱65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图中未示出)。卡接外壳71卡接固定在卡接槽63内时,卡接锁扣72被限制在卡接外壳71和卡接槽63之间,导向柱73插入导向空心柱65内,卡接锁扣72的外表面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突出于卡接外壳71的表面外侧。通过按压卡接锁扣72,可使压缩弹簧被压缩,卡接锁扣72向卡接外壳71的内侧移动。优选的,导向柱73在导向空心柱65内的活动行程不大于卡接锁扣72的外表面在自然状态下突出于卡接外壳71的表面的距离,使得卡接锁扣7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通孔脱离。
卡接锁扣72的上部为与方形块结构一体成型的固定锁扣,固定锁扣的顶部为光滑的锥形面。如图9所示,上连杆5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接锁扣72相配合的卡接口52,则当上连杆5和下连杆6同时翻转对接过程中,上连杆5的底面与下连杆6的顶面逐渐靠近,固定锁扣进入卡接口52内,卡接口52的壁面作用在固定锁扣的顶部锥形面上,使固定锁扣受压向卡接外壳71的内侧避让移动而顺利穿过卡接口,压缩弹簧被压缩;当上连杆5和下连杆6均处于垂直状态时,上连杆5的底面与下连杆6的顶面贴合,固定锁扣位于卡接口52的上方,压缩弹簧复位并推动卡接锁扣72向外侧移动,固定锁扣自动扣合搭接在卡接口52的上表面,从而将上连杆5和下连杆6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当手动按压卡接锁扣72时,可使卡接锁扣72向卡接外壳71的内侧移动,从而解除对上连杆5的锁定作用,进而实现上连杆5和下连杆6的对折操作。
上连杆5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轴53。如图13和图14所示,连接块4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与第二铰接轴53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41,连接块4的内壁底端设置有与第二铰接孔41的连通的对位槽,对位槽的侧面为楔形面,使得两个第二铰接轴53可通过两个对位槽顺利插入连接块4的底部,并在插入的过程中逐渐与楔形面接触进而施压,使连接块4底部两侧侧壁向外发生微小塑性形变,当第二铰接轴53对应插入第二铰接孔41内后,接块4底部两侧侧壁自动恢复形变,使连接块4铰接在上连杆5的顶部。优选的,第二铰接轴53的轴端上侧也设置为坡口结构,使得第二铰接轴53与第二铰接孔41的对接过程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置物盘3的结构与底层置物盘1的结构完全相同,提高通用性,以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注塑模具的开模数量,降低生产成本。连接块4的顶部结构与支脚2的顶部结构相同,连接块4的底部结构与下连杆6的底部结构相同,则置物盘3可采用底层置物盘1与支脚2之间连接方式的相同方式与连接块4的顶部进行卡接安装;同时,下连杆6可采用其与支脚2之间连接方式的相同方式与连接块4的顶部进行铰接连接,从而实现上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6与相邻下层的折叠组件的连接块4的顶部铰接,进而实现多组折叠组件沿垂直方向依次层叠,形成多层置物盘结构的置物架。两个折叠单元叠加形成的三层置物架如图21所示。
显然地,置物盘3的外形可制成如圆形、半圆形、四分之一圆形、正多边形、菱形、心形等任意造型,保证多个折叠单元同步对折后在两个置物盘之间可以容纳且位置互不干涉即可。
在最顶层的置物盘3的顶部拐角处,为避免连接块4的顶部裸露于外而影响整体的美观,在四个侧向边槽11内插接有填充块8。如图16所示,填充块8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其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与连接块4顶部铰接轴相匹配的铰接孔,填充块8从连接块4的上方插入侧向边槽11内后,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的配合实现在侧向边槽11内的插接固定;且插接后,填充块8的三个侧面分别与侧向边槽11的三个槽壁贴合,填充块8的顶面与置物盘3的顶面齐平,填充块8的外侧表面和顶面与置物盘3的内壁和顶面形成连续的表面,如图17所示,使置物盘3的内壁完整,提高美观性。
优选的,位于最顶层的置物盘3前侧开口所在侧的两个填充块8上还一体设置有挂钩,如图18所示。如此,可使置物架的顶部边缘具备挂钩功能,便于诸如手提包、手提袋、带挂口的包装袋等物品的挂放。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为:
在生产装配车间,生产厂家根据使用规格,在最底层置物盘1上预装好支脚2,并预装好对应层数的折叠组件和填充块,并使每个折叠组件的下连杆6和上连杆5处于对折状态,多层置物盘处于堆叠状态,使置物架整体为立方体状的折叠状态,体积小,便于打包和运输;
客户购买此产品进行使用时,双手握住最上层的置物盘并向上提升,则置物盘带动其下方的上连杆5和下连杆6向垂直状态翻转,直至上连杆5和下连杆5均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应的卡接组件7将上连杆5和下连杆6卡接成立杆,每层的多组立杆同时卡接展开,多层的折叠组件逐层展开,自动卡接固定形成多层的置物架。客户也可手动按下每层的卡接组件7将上连杆5和下连杆6重新对折,使置物架恢复成折叠状态,便于携带和转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置物盘(1)、卡接固定于底层置物盘(1)底部边角处的支脚(2)和至少一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置物盘(3)、卡接固定于置物盘(3)底部边角处的若干连接块(4)、铰接于每个连接块(4)底部的上连杆(5)和铰接于每个上连杆(5)底部的下连杆(6),所述下连杆(6)的顶部内侧固定嵌装有与上连杆(5)活动卡接的卡接组件(7),位于最底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6)的底端对应铰接于每个支脚(2)的顶部并位于底层置物盘(1)的侧壁内侧;
在使用状态,每组上连杆(5)和下连杆(6)同时通过对应的卡接组件(7)卡接成立杆;
在折叠状态,每组上连杆(5)和下连杆(6)对折并同时向内侧翻转至底层置物盘(1)和置物盘(3)之间,置物盘(3)层叠于底层置物盘(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折叠组件沿垂直方向依次层叠,上层的折叠组件的下连杆(6)与相邻下层的折叠组件的连接块(4)的顶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置物盘(1)的边角内壁上开设有侧向边槽(11),侧向边槽(11)的槽底上开设有插接孔(12),所述支脚(2)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接孔(12)相配合的插接柱(21),插接柱(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内设置有与侧向边槽(11)的槽底配合卡接的弹性扣(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21)的另外两个侧面内设置有弹性板(23),弹性板(2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24),所述下连杆(6)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铰接轴(24)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孔(6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6)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62),所述上连杆(5)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座(62)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51),第二铰接座(51)和第一铰接座(6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包括卡接外壳(71)和活动嵌设于卡接外壳(71)内的卡接锁扣(72),所述卡接锁扣(7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柱(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6)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卡接槽(63),所述卡接外壳(71)嵌设于卡接槽(63)内,且卡接外壳(7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74),卡接槽(63)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卡接凸起(74)相配合的卡接槽孔(64),所述卡接槽(63)内设置有与导向柱(73)活动插接的导向空心柱(65),且导向空心柱(65)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5)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接锁扣(72)相配合的卡接口(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5)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轴(53),所述连接块(4)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与第二铰接轴(53)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的顶部结构与支脚(2)的顶部结构相同,连接块(4)的底部结构与下连杆(6)的底部结构相同。
CN202220105471.9U 2022-01-15 2022-01-15 折叠置物架 Active CN216627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5471.9U CN216627842U (zh) 2022-01-15 2022-01-15 折叠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5471.9U CN216627842U (zh) 2022-01-15 2022-01-15 折叠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7842U true CN216627842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5471.9U Active CN216627842U (zh) 2022-01-15 2022-01-15 折叠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7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8433B2 (en)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5131547A (en) Collapsible storage rack
US2639819A (en) Knockdown shelving
US5505142A (en) Lightweight stacking table with folding legs
US5971826A (en) Display case
JPH03504089A (ja) テーブル
CN216627842U (zh) 折叠置物架
US20140353270A1 (en) Stackable storage rack assembly
TWM539835U (zh) 可折疊變形之攜帶式收納箱
TWM584785U (zh) 摺疊籃結構
CN220109475U (zh) 一种纸质壁挂展示柜
CN210471420U (zh) 储物型茶几
CN213524637U (zh) 一种儿童沙发
CN216402142U (zh) 一种内置限位功能的塑料托盘
CN220988053U (zh)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
CN209769645U (zh) 折叠式电视柜
JP3583316B2 (ja) バスケット
CN211573213U (zh) 可变形的阶梯式柜门结构
KR200480217Y1 (ko) 테이블 겸용 수납박스
JP3509949B2 (ja) チェスト
JP3246641U (ja) 組立テーブルフレームの折りたたみ構造
CN219206249U (zh) 一种折叠木质置物架
CN215533216U (zh) 稳固型多用途商品展示架
CN217348711U (zh) 一种便于收纳且可重复多次利用的一体折叠式包装酒盒
CN219813519U (zh) 一种高强度折叠收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