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0062U - 一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0062U
CN216620062U CN202123275758.0U CN202123275758U CN216620062U CN 216620062 U CN216620062 U CN 216620062U CN 202123275758 U CN202123275758 U CN 202123275758U CN 216620062 U CN216620062 U CN 216620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air duct
moto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57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鹏
张楗雄
陈志航
李珊
刘中杰
何长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57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0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0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0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风道组件和电控组件,壳体组件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风道连通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第二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三风道与第三进风口连通,风道组件上具有连通第二风道与第三风道的第三出风口,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风轮,第一风轮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风轮,第二风轮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于第三风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空调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体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在易迁徙人群中逐渐得到扩大,因其安装便捷和易于拆装携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其中立式窗机已经开始成为一种主流方向,它以双贯流风轮风道实现低噪音,大风量大冷量设计。由于是一体化小机型,因此内部空间已非常紧凑,其内部的变频控制器与电机等发热零部件的散热问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式空调器,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可以低成本、结构紧凑地实现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使所述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三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组件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三出风口;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风轮转动;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电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三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采用第三风道作为散热风路,起到了有效的散热效果,提高运行稳定性,并通过本身所具备的第二风道的通风产生的负压作用第三风道通风的动力源,从而不需要引入新的动力源,进而省去了增添辅助设备的材料成本投入,也不涉及为实现电控散热风路系统运行的后续能源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整机结构仍然紧凑、稳定性更高、可靠性更高、控制难度没有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边缘延展出第一扩延区域,所述第一扩延区域与所述第一风道错开,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扩延区域;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边缘延展出第二扩延区域,所述第二扩延区域与所述第二风道错开,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扩延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格栅区域和第二格栅区域,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格栅区域,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格栅区域,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格栅区域和所述第二格栅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设于所述后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前壳体,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后壳体,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外,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外和所述第二风道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为贯流风轮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向同侧,所述第三风道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段部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向方向一侧且容纳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段部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周向方向一侧且容纳所述电控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道包括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高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下段部低于所述上段部且与所述上段部连通,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所述上段部,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下段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的上方且与所述上段部相对,所述第三出风口低于所述上段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间隔开设置,且面对所述电控组件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第三进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风口高于所述电控组件,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低于所述电控组件设置的下出风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覆盖所述电控组件所在高度区域至少部分的上出风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上具有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沿着从所述第三进风口到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控盒的相对两侧,所述电控盒在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之间的侧面还设有散热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体式空调器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部分组成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中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5中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3中所示的电控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电控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电控组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电控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一体式空调器100;
壳体组件1;
前壳体11;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第一格栅区域113;
后壳体12;第二进风口121;第二出风口122;第二格栅区域123;
第三进风口13;底盘14;
风道组件2;
第一风道21;第二风道22;
第三风道23;第一段部231;上段部2310;第二段部232;下段部2320;
第三出风口24;上出风区241;下出风区242;
电机座25;缺口251;托架26;过流孔261;
第一风轮31;第一电机32;第二风轮41;第二电机42;
电控组件5;
电控盒51;散热进风口511;散热出风口512;散热通风孔513;散热器52;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压缩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
如图1-图8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风道组件2、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和电控组件5。
如图1-图3所示,壳体组件1上具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风道组件2设于壳体组件1内,以使壳体组件1内具有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第一风道21连通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一出风口112,第二风道22连通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壳体组件1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11进入第一风道21,流经第一风道21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12排出到壳体组件1外。壳体组件1外的气流还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121进入第二风道22,流经第二风道22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22排出到壳体组件1外。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是相互独立的,气流互不连通,但是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相对位置不限,例如,第二风道22可以完全位于第一风道21外,从而方便加工,又例如,第二风道22还可以贯穿第一风道21,只要第二风道22内的气流不进入第一风道21,第一风道21的气流不进入第二风道22即可,再例如,第一风道21还可以贯穿第二风道22,只要第一风道21内的气流不进入第二风道22,第二风道22的气流不进入第一风道21即可。
结合图5-图8,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一电机32,第一风轮31设于第一风道21,第一电机32驱动第一风轮31转动,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轮41和第二电机42,第二风轮41设于第二风道22,第二电机42驱动第二风轮41转动,电控组件5与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分别相连。当电控组件5控制第一电机32工作时,第一风轮31可以工作,以使第一风道21沿着从第一进风口111到第一出风口112的方向流通气流,当电控组件5控制第二电机42工作时,第二风轮41可以工作,以使第二风道22沿着从第二进风口121到第二出风口122的方向流通气流。
结合图7-图8,对于一体式空调器100来说,例如还可具有设于第一风道21的第一换热器6、设于第二风道22的第二换热器7,以及设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所在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8和节流元件等,压缩机8也与电控组件5相连,在电控组件5控制压缩机8工作时,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
在一体式空调器100工作时,电控组件5可以控制压缩机8、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分别工作,第一电机32驱动第一风轮31转动,以使第一风道21沿着从第一进风口111到第一出风口112的方向流通气流,气流流经第一风道21时与第一换热器6交换热量,同时,第二电机42驱动第二风轮41转动,以使第二风道22沿着从第二进风口121到第二出风口122的方向流通气流,气流流经第二风道22时与第二换热器7交换热量。
其中,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用作窗机、移动空调、桌面空调等。例如,当一体式空调器100用作窗机时,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可以为设于室内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可以为设于室外的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在窗机执行制冷模式时,第一换热器6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7为冷凝器,从第一出风口112送出冷风,从第二出风口122送出热风,而在窗机执行制热模式时,第一换热器6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7为蒸发器,从第一出风口112送出热风,从第二出风口122送出冷风。为简化描述,这里对一体式空调器100用作移动空调、桌面空调的具体实施例不作赘述,基于上述原理可以推理。
如图1-图3所示,壳体组件1上还具有第三进风口13,风道组件2还使壳体组件1内具有第三风道23,第三风道23与第三进风口13连通,风道组件2上具有连通第二风道22与第三风道23的第三出风口24。也就是说,壳体组件1上具有第三进风口13,风道组件2上具有第三出风口24,第三风道23通过第三出风口24与壳体组件1外连通,第三风道23通过第三出风口24与第二风道22连通,这样,当第二风道22内的压力小于壳体组件1外在第三进风口13处的压力时,壳体组件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三进风口13吸入第三风道23,然后通过第三出风口24排向第二风道22,从第二出风口122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风道23与第一风道21是相互独立的,气流互不连通,而第三风道23与第二风道22除了在第三出风口24处,也是相互独立的,即第三风道23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三出风口24进入第二风道22。但是,第三风道23与第一风道21的相对位置不限,例如第三风道23可以位于第一风道21外,第三风道23还可以贯穿第一风道21等等,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即可,同理,第三风道23与第二风道22的相对位置不限,例如第三风道23可以位于第二风道22外,第三风道23还可以贯穿第二风道22等等,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即可,这里不作赘述。
其中,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中的至少一个设于第三风道23。也就是说,可以将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每个都设于第三风道23,也可以将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中的两个设于第三风道23,还可以将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中的一个设于第三风道23。这样,流经第三风道23的气流可以对设于第三风道23内的热源进行散热,并且散热后的气流可以随第二风道22的气流及时从第二出风口122排出,从而保证散热降温效果,提高一体式空调器100的运行稳定性。
由此,通过对气流流路的巧妙设计,无需增添其他通风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风道22本身的负压使得第三风道23通风,从而起到对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中的至少一个的散热降温效果,从而降低了散热降温的成本。
窗式空调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在易迁徙人群中逐渐得到扩大,因其安装便捷和易于拆装携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其中立式窗机已经开始成为一种主流方向,它以双贯流风轮风道实现低噪音,大风量大冷量设计。由于是一体化小机型,因此内部空间已非常紧凑,其内部的变频控制器与电机等发热零部件的散热问题有待改进。
为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相关技术中采用复杂的外部辅助设备,比如风扇、导热片、热管、冷媒管路及主板基板等,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当采用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时,需要单独的成本投入,且生产制造物料增多,工序增加降低整机生产效率,这些都增加了整机的固定成本;(2)当采用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时,使整机可靠性随新增的设备而增加影响因素,降低了整机可靠性;(3)当采用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时,增加了整机系统的复杂度,使得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4)当采用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在整机设计和布局中增加了大量的空间需求,在整机小型化的发展需求下,难以在紧凑型机型、便携轻巧型整体机上使用;(5)当采用独立风扇、冷媒散热等的散热技术,还需要增添复杂的控制逻辑来进行优化控制,大大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6)对控制器主板及控制盒内部热源的散热,和对电机的散热,分别采用不同的外部辅助设备,单一外部辅助设备无法兼容对上述两者同时散热,从而导致成本更高、生产效率更低、整机空间占用更大、稳定性更低、可靠性更低、控制更加复杂。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通过在壳体组件1内设置第三风道23,第三风道23是依靠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引流形成负压,从而通过第三进风口13实现进风,使得壳体组件1外的气流可以在该负压作用下持续引入第三风道23,流入第三风道23的气流可以对设于第三风道23内的热源,如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等进行散热降温,继而通过该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22的送出以将热量排放到壳体组件1外,从而实现利用第三风道23的气流流通带走需要散发排放的热量,从而起到可靠且有效的降温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风道23作为散热风路,所用的动力源是一体式空调器100本身正常运行所具备的动力源,即第二风机组件,从而说明散热风路的工作并不需要引入新的动力源,这就不涉及辅助设备的材料成本投入,也不涉及为实现电控散热风路系统运行的后续能源投入,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整机结构仍然紧凑、稳定性更高、可靠性更高、控制难度没有增大。更为具体的分析如下。
第一、通过设置无需引入新的动力源的散热风路,取代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由于控制器生产物流全部为必须必要基本物料,在材料方面降低成本,并减少生产工序,提升整机生产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整机固有成本。因此,解决了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需要单独的成本投入,且生产制造物料增多,工序增加降低整机生产效率,增加了整机的固定成本的问题。
第二、通过设置无需引入新的动力源的散热风路,取代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由于无新增的设备带来的可靠性影响因素,使得整机可靠性更高。因此,解决了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使整机可靠性随新增的设备而增加影响因素,降低了整机可靠性的问题。
第三、通过设置无需引入新的动力源的散热风路,取代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由于仅仅依靠基础必须的整机结构件,通过改善结构件细节特征与布局设计,最终实现简单的通风散热风路,使得整机系统复杂度低、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因此,解决了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增加了整机系统的复杂度,使得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第四、通过设置无需引入新的动力源的散热风路,取代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无需新增结构设计的空间需求,在整体式窗机空间紧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灵活实现风路内部气流循环换热带走所需散发热量。因此,解决了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在整机设计和布局中增加了大量的空间需求,在整机小型化的发展需求下,难以在紧凑型机型、便携轻巧型整体机上使用,例如针对整体式窗机空间紧凑,无法增加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的问题。
第五、通过设置无需引入新的动力源的散热风路,取代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从而无需增添复杂的控制逻辑来进行优化控制,只需简单的随着整机本身的运行自动开启和运行,达到整机运行即可同步满足散热的需求。因此,解决了采用独立的专用于控制器散热辅助设备时,需要复杂的控制逻辑,大大增加了控制系统复杂性的问题。
第六、当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电控组件5均设于第三风道23时,从而利用一条散热风路,同时为电机发热源和控制器发热源一起降温,满足兼顾两者散热的需求。因此,解决了以往方案仅仅单一针对控制器主板及控制盒内部热源的散热,或者仅仅单一解决电机这个巨大发热源的散热问题,解决无法同时兼顾对上述两者同时散热的问题,解决同时设置多个散热辅助设备导致的成本更高、生产效率更低、整机空间占用更大、稳定性更低、可靠性更低、控制更加复杂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延展出第一扩延区域,第一扩延区域与第一风道21错开,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一扩延区域。也就是说,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处,从而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整体的外观效果的影响,且能够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3所示,壳体组件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格栅区域113和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一进风口111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第二进风口121设于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由此,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格栅区域113构造出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三进风口13,如第一格栅区域113上的格栅孔与第一风道21对应的部分用作第一进风口111,第一格栅区域113上的格栅孔与第三风道23对应的部分用作第三进风口13,从而无需在壳体组件1上单独加工第三进风口13,也无需为了加工第三进风口13而单独设置进风格栅,加大原有的第一进风口111对应的进风格栅即可,从而可以简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提高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第二进风口121的边缘延展出第二扩延区域,第二扩延区域与第二风道22错开,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二扩延区域。也就是说,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二进风口121的边缘处,从而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整体的外观效果的影响,且能够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壳体组件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格栅区域113和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一进风口111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第二进风口121设于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二格栅区域123。由此,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二格栅区域123构造出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三进风口13,如第二格栅区域123上的格栅孔与第二风道22对应的部分用作第二进风口121,第二格栅区域123上的格栅孔与第三风道23对应的部分用作第三进风口13,从而无需在壳体组件1上单独加工第三进风口13,也无需为了加工第三进风口13而单独设置进风格栅,加大原有的第二进风口121对应的进风格栅即可,从而可以简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提高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延展出第一扩延区域,第一扩延区域与第一风道21错开,第二进风口121的边缘延展出第二扩延区域,第二扩延区域与第二风道22错开,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一扩延区域和第二扩延区域。也就是说,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和第二进风口121的边缘处都分别设有第三进风口13,从而可以提高第三风道23的通风量,而且可以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整体的外观效果的影响,且能够改善由于开设第三进风口13对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壳体组件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格栅区域113和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一进风口111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第二进风口121设于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三进风口13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和第二格栅区域123。由此,可以利用同一个第一格栅区域113构造出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三进风口13的一部分,同时利用同一个第二格栅区域123构造出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三进风口13的另一部分,从而无需在壳体组件1上单独加工第三进风口13,也无需为了加工第三进风口13而单独设置进风格栅,加大原有的第一进风口111对应的进风格栅和第二进风口121对应的进风格栅即可,从而可以简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提高壳体组件1的结构可靠性,并提高第三风道23的通风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并不是由格栅孔作为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三进风口13,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壳体组件1上直接开设圆孔等作为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三进风口13。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壳体组件1可以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设于后壳体12的前侧,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均设于前壳体11,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均设于后壳体12,第三进风口13设于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方便加工和设计,而且当一体式空调器100为窗机时,可以将后壳体12设于室外,将前壳体11设于室内,这样,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可以均位于室内,为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而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可以均位于室外,为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并且,通过第三风道23吸收热量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22送出到室外,从而避免对室内温度调节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三进风口13设于前壳体11,从而可以利用室内空气进行散热,而如果第三进风口13设于室外,则可以利用室外空气进行散热。另外,当第三进风口13设于前壳体11时,第三进风口13的设置位置不限,例如可以设于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处,也可以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分别间隔开设置,而当第三进风口13设于后壳体12时,第三进风口13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例如可以设于第二进风口121的边缘处,也可以与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分别间隔开设置。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的形状均不限,例如可以为平板形状或罩体形状等等,例如,当为罩体形状时,可以包括面板部和位于面板部两侧的侧板部,风口可以根据需要设于面板部和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这里不作限制与赘述。从外,当壳体组件1包括上述第一格栅区域113时,第一格栅区域113可以为安装于前壳体11上的格栅件,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于前壳体11上的若干格栅条,当壳体组件1包括上述第二格栅区域123时,第二格栅区域123可以为安装于后壳体12上的格栅件,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于后壳体12上的若干格栅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风道21位于第二风道22外,第三风道23位于第一风道21外和第二风道22外。也就是说,第一风道21位于第二风道22外,第二风道22位于第一风道21外,第三风道23位于第二风道22外,第三风道23还位于第一风道21外。由此,方便加工,简化结构,提高各气流路径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均为贯流风轮且平行设置,即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均为贯流风轮,且第一风轮3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风轮41的转动轴线平行。由此,可以节省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其中,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分别位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轴向同侧,例如,第一风轮3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风轮41的转动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电机32位于第一风轮31的上侧,第二电机42也位于第二风轮41的上侧,从而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分别位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轴向同侧,由此,方便接线和维修等,且方便同时对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进行散热,简化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三风道23可以包括第一段部231和第二段部23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段部232位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周向方向一侧,且容纳电控组件5,第一段部231位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轴向方向一侧,且容纳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由此,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且可靠性较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类型不限,例如第一风轮31还可以为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或斜流风轮等等,例如第二风轮41还可以为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或斜流风轮等等,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风道23包括上段部2310和下段部2320,上段部2310高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下段部2320低于上段部2310且与上段部2310连通,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均设于上段部2310,电控组件5设于下段部2320。由此,第三风道23的结构简洁,气流路径较短,可以对两个电机和电控组件5均进行有效散热,散热效率高,且占用空间小。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为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流风轮,且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分别位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的上侧时,上段部2310可以作为上述第一段部231,下段部2320可以作为上述第二段部232。当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41不限于是贯流风轮,也可是其他类型的风轮,这里不作赘述。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三进风口13可以设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中的至少一个的上方且与上段部2310相对,第三出风口24低于上段部2310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三风道23的气流路径较短,可以简单且有效地保证下段部2320和上段部2310均有气流流通,散热效率更高,所需能耗更低,可以更好且有效地利用第二风道22的负压实现第三风道23的散热通风。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第三风道23还可以不包括上段部2310,而仅包括下段部2320,此时,壳体组件1内可以具有独立空间替代上段部2310的位置,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均设于独立空间内,独立空间与下段部2320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7所示,第三进风口13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分别间隔开设置,且面对电控组件5设置。也就是说,第三进风口13并不是设于第一进风口111边缘延展出的扩延区域,也不是设于第二进风口121边缘延展出的扩延区域,而是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都具有一定距离,并非挨着设置的,由此,可以尽量拉近第三进风口13与第三风道23内热源的距离,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7所示,电控组件5可以包括散热器52,第三进风口13的至少部分与散热器52相对设置,即向与第三进风口13的进风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作正投影,第三进风口13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散热器52的正投影重合。由此,通过设置散热器52,并设置第三进风口13的至少部分与散热器52相对设置,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电控组件5的散热效率。
无论第三进风口13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的关系如何,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进风口13都可以高于电控组件5,第三出风口24都可以包括低于电控组件5设置的下出风区242,即下出风区242的下端低于电控组件5的下端。由此,可以在保证第三风道23的气流路径较短的同时,使得气流可以尽量流经第三风道23所设置热源的区域,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所需能耗,可以更好且有效地利用第二风道22的负压实现第三风道23的散热通风。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三出风口24还可以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覆盖电控组件5所在高度区域至少部分的上出风区241。也就是说,沿着与第三出风口24的出风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作正投影,第三出风口24的正投影所处高度范围与电控组件5的正投影所处高度范围至少部分重合。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电控组件5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电控组件5包括可以电控盒51,电控盒51上具有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沿着从第三进风口13到第三出风口24的气流路径上,散热进风口511位于散热出风口512的上游。由此,在气流流经第三风道23时,还可以通过散热进风口511进入电控盒51内,与电控盒51内的元器件更加有效地换热,更加有效地带走电控组件5内的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出风口512排出到电控盒51外,接着通过第三风道23,从第二风道22排出,进一步提高对电控组件5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9-图11所示,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分别位于电控盒51的相对两侧,电控盒51在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之间的侧面还设有散热通风孔513。由此,在不影响气流流经电控盒51内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利用散热通风孔513进一步提高电控盒51内元器件的散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分别位于电控盒51的上下两侧,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之间的左侧、右侧、前侧、后侧均适于侧面。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风道23内可以设有托架26,将电控组件5安装于托架26上,托架26上设置有过流孔261。从而一方面满足电控组件5的安装要求,另一方面满足电控盒51的通风散热要求。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几个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1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为窗机,其壳体组件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和底盘14,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均设于底盘14上,底盘14上还设有风道组件2,底盘14、前壳体11、后壳体12和风道组件2共同限定出位于壳体组件1内部的第一风道21、第二风道22和第三风道23,前壳体11上具有与第一风道2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朝向室内进风和出风,后壳体12上具有与第二风道22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朝向室外进风和出风,从而通过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实现分别朝向整机的前后两个方向循环进出风。
前壳体11上设有第一格栅区域113,第一进风口111设于第一格栅区域113,且第一格栅区域113的上部设有与第三风道23连通的第三进风口13,也就是说,第一格栅区域113与第一风道21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格栅区域113高于第一风道21的部分形成有第三进风口13。后壳体12上设有第二格栅区域123,第二进风口121设于第二格栅区域123。
风道组件2设于壳体组件1内,且风道组件2与前壳体11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21,风道组件2与后壳体12之间形成第二风道22,第一风道21位于第二风道22的前侧右部,第三风道23包括位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上方的上段部2310,以及位于第二风道22前侧左部的下段部2320,下段部2320位于第一风道21的左侧。第一风道21内设有第一风轮31和第一换热器6,第二风道22内设有第二风轮41和第二换热器7,第三风道23的上段部2310设有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第一电机32与第一风轮31相连以驱动第一风轮31转动,第二电机42与第二风轮41相连以驱动第二风轮41转动。第一风道21的下方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压缩机8等。
其中,风道组件2包括电机座25,电机座25限定出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顶壁,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均位于电机座25的上方,第一格栅区域113低于电机座25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格栅区域113高于电机座25的部分形成有第三进风口13。电机座25的靠近前壳体11的一侧角部形成为缺口251,第三风道23包括位于电机座25上方的上段部2310和低于电机座25的下段部2320,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设于上段部2310,电控组件5设于下段部2320,气流从第三进风口13进入上段部2310,再从上段部2310进入下段部2320,缺口251为上段部2310和下段部2320的气流通过让位。
在风道组件2上开设第三出风口24,用于随着第二风道22内的第二风轮41转动循环第二风道22气流的同时,利用第二风道22的气流引流带走第三风道23的气流,以使第三风道23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可以持续地从第三进风口13向第三风道23吸入气流,第三风道23的气流循环,带走第三风道23内的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和电控组件5散发的热量。
风道组件2与前壳体11之间具有空腔,该空腔即为下段部2320,且在此空腔内设置电控组件5,具体而言,风道组件2上设有托架26,将电控组件5安装于托架26上,托架26上设置有过流孔261。电控组件5可以包括电控盒51和设于电控盒51内部的主板等电控元器件,电控组件5还包括显露于电控盒51外的散热器52,例如可以是主板散热器52,电控盒51的表面上开有散热进风口511、散热出风口512和散热通风孔513。散热进风口511和散热出风口512分别设于电控盒51的顶部和底部,以对面相向设置,便于气流从顶部进入,从底部流出,有助于电控盒51的内部元器件散热,电控盒51的后表面面向风道组件2设置,散热通风孔513形成在电控盒51的前表面,从而辅助电控盒51内的热量散发和气流进入等。
由此,在第二风机组件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第三进风口13进入上段部2310,带走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的热量,然后流到电机座25的缺口251处,向下流入下段部2320,进入下段部2320的一部分气流从电控盒51内部穿过电控盒51,其余部分从电控盒51外部经过与散热器52换热,之后这些气流都经过风道组件2上的第三出风口24流出到第二风道22,从而实现第三风道23的气流持续流动。
综上,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三进风口13设于前壳体11上的第一进风口111的顶部区域,与由电机座25与外壳组件之间形成上段部2310连通,将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设于上端部,风道组件2与前壳体11之间形成下段部2320,将电控组件5设于下段部2320,在风道组件2上设置连通下段部2320与第二风道22的第三出风口24,第三出风口24用于引流带出整个第三风道23内的空气,使第三风道23内部因此形成负压,使得第三风道23可以从第三进风口13引入气流,通过第三出风口24排出气流,带动第三风道23实现气流持续流动,从而带走第三风道23内的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与电控组件5散发出的热量,维持整机的平稳运行。由于第三风道23的气流辅助散热是随着整机的启动运行立刻开始的,结束也是随之立刻停止的,第二风道22的气流运行本来就是空调器一体机为了实现换热功能所必需的,从而整个散热的运行并没有增加额外的设备投入。而且第三风道23的第三进风口13与第一进风口111集成在同一片区域,从外观设计上保持整洁,协调性好,不存在突兀影响整机外观的问题,且第三出风口24远离电控组件5,从而可以防止液体溅到电控组件5上,从而起到较为有效的电气安全防护性能。
实施例二
具体而言,第三风道23引入的气流不限于仅来源于室内,例如在本实施例二中,第三风道23还可以引入来自室外的气流。为简化描述,下面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作赘述。如图12-图13所示,取消第一格栅区域113顶部设置第三进风口13的区域,将第二格栅区域123的顶部设置为高于电机座25,且在第二格栅区域123的高于电机座25的部分设置第三进风口13。
实施例三
具体而言,第三风道23引入的气流也不限于仅来源于室外,例如在本实施例三中,第三风道23还可以既引入来自室内的气流、又引入来自室外的气流。为简化描述,下面仅描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作赘述。如图14-图15所示,保留第一格栅区域113顶部设置第三进风口13的区域,同时将第二格栅区域123的顶部设置为高于电机座25,且在第二格栅区域123的高于电机座25的部分同时设置第三进风口13。即同时加高第一格栅区域113顶部和第二格栅区域123的顶部,以分别设置第三进风口13,从而第三风道23可以同时从室内和室外引入气流。由此,可以提高第三风道23的进风效率。
实施例四
具体而言,第三风道23引入的气流也不限于仅来源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顶部,例如,如图16-图18所示,在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不需要采用第三风道23散热时,可以将电机座25的缺口251处封堵,上段部2310不再与下段部2320连通,上段部2310不再属于第三风道23,只有下段部2320属于第三风道23,因此,在本实施例四中,取消第一格栅区域113顶部设置第三进风口13的区域,也取消第二格栅区域123顶部设置第三进风口13的区域。同时,在前壳体11与电控盒51相对的局部区域设置第三进风口13,以使得第三进风口13位于电控盒51的前侧。
此时,为了避免液体等从第三进风口13溅到电控盒51上,可以在第三进风口13处设置防水导流板等,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在本实施例四中,当第三进风口13位于电控组件5前侧时,可以将散热通风口设于电控盒51的后侧,从而一方面起到防水的效果,另一方面保证通风散热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中,还可以前壳体11上与电控组件5的前侧偏下相对的区域,或者前壳体11上与第一进风口111远离的一侧避面(例如图16中所示的前壳体11的左侧区域)等,甚至后壳体12的其他区域开设第三进风口13,等等,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使所述壳体组件内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三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组件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三出风口;
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
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风轮转动;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电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三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边缘延展出第一扩延区域,所述第一扩延区域与所述第一风道错开,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扩延区域;和/或
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边缘延展出第二扩延区域,所述第二扩延区域与所述第二风道错开,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扩延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格栅区域和第二格栅区域,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格栅区域,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格栅区域,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格栅区域和所述第二格栅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设于所述后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前壳体,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后壳体,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外,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外和所述第二风道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为贯流风轮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向同侧,所述第三风道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段部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向方向一侧且容纳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段部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周向方向一侧且容纳所述电控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道包括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高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下段部低于所述上段部且与所述上段部连通,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所述上段部,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下段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的上方且与所述上段部相对,所述第三出风口低于所述上段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间隔开设置,且面对所述电控组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第三进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高于所述电控组件,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低于所述电控组件设置的下出风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覆盖所述电控组件所在高度区域至少部分的上出风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上具有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沿着从所述第三进风口到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上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控盒的相对两侧,所述电控盒在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之间的侧面还设有散热通风孔。
CN202123275758.0U 2021-12-23 2021-12-23 一体式空调器 Active CN216620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5758.0U CN2166200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体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5758.0U CN2166200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体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0062U true CN21662006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5758.0U Active CN2166200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体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0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1940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101109544A (zh) 空调器
CN212299209U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US20230384026A1 (en) Air-cooling water chiller
CN220061962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JP200001864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6620062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JP6972179B2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63273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5705539U (zh) 驻车空调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114526517A (zh) 室外机及热泵系统
CN212274318U (zh)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CN211233191U (zh) 智能型冷热风机
CN116336568A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13915796A (zh)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JP7034305B2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2050295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594921A (zh) 智能型冷热风机
WO2024041055A1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6775351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18955047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