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4318U -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4318U
CN212274318U CN202021323041.1U CN202021323041U CN212274318U CN 212274318 U CN212274318 U CN 212274318U CN 202021323041 U CN202021323041 U CN 202021323041U CN 212274318 U CN212274318 U CN 212274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chamber
heat pump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30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阳
梁伟山
宗毅
雷朋飞
梁翩
李建铭
王祥树
吴海斌
蔡远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30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4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4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4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包括所述机组壳体包括用于设置风扇以及换热器的风机腔以及用于设置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扇远离所述压缩机组的一侧,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压缩机腔之间还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中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本方案能有效改变风道走向,降低风直接从扇叶经导风圈吹出热泵机组外流经侧出风口产生的振动与噪音,且有效将风扇转动产生的噪音在热泵机组内部得到消散,热泵机组整体噪音相对现有结构明显降低,热泵机组运行稳定,且由于风扇设置于风机腔,侧出风口造型可变,外观结构可多样化设计,给热泵机组整体结构设计更多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机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机组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装置构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它在压缩机内完成气态的升压升温过程,它进入冷凝器后与冷水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制取高温热水的过程,冷媒则被冷却并转化为液态,当它运行到蒸发器后,液态冷媒迅速吸收周边空气的热量,蒸发器周边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冷媒蒸发转化为气态,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的一个循环过程。
传统热泵机组采用风机腔+压缩机腔左右搭配设计或上下搭配设计,风机扇叶置于机组风腔靠近且正对出风口处,风机腔安装风扇护网,机组运行时风机将风从风机腔内“抽出”吹向正前方或正上方,由于风机腔内风机及扇叶转动,且风流经风扇护网直接吹出机组外传入人耳朵,震动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且通常变频板的散热片处于风腔顶部,位于扇叶出风垂直方向上,出风过程中风流经散热片的风量并不充裕,只占总风量的小比例,散热效果较差,驱动板温度较高,不利于变频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有效改变风道走向,降低风直接从扇叶经导风圈吹出热泵机组外流经侧出风口产生的振动与噪音,且有效将风扇转动产生的噪音在热泵机组内部得到消散,热泵机组整体噪音相对现有结构明显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其有效对电控控制箱进行散热,有利于热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且由于风扇设置于风机腔,侧出风口造型可变,外观结构可多样化设计,给热泵机组整体结构设计更多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包括用于设置风扇以及换热器的风机腔以及用于设置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扇远离所述压缩机组的一侧,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压缩机腔之间还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中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腔的两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板,所述侧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腔内设置有前导风板,所述前导风板呈V型,呈中部靠近所述风机腔、两端向靠近所述压缩机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前导风板的端部对应延伸至所述侧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中的电控控制箱,所述电控控制箱正对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设置在所述出风腔远离所述风扇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控制箱包括电器盒以及安装在所述电器盒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风扇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贯穿所述隔板,所述透风孔上设置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与所述风扇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沿其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风扇,所述出风腔中对应于相邻的所述风扇相靠近的位置水平的设置有第二隔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出风腔的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将所述机组壳体的内部分为风机腔、出风腔以及压缩机腔,将出风腔设于风机腔与压缩机腔之间,出风腔中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并将风扇内置于风机腔内,有效改变风道走向,降低风直接从风扇经导风圈吹出热泵机组外产生的振动与噪音,且有效将风扇转动产生的噪音在热泵机组内部得到消散,热泵机组整体噪音相对于现有结构明显降低;2、电控控制箱与风扇对应设置,有效带走散热片中大量的热量,散热效果较好,有利于热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3、出风腔内设置有前导风板,起到了改变风向及导流的作用,有助于风向侧出风口平缓流动,降低噪音与减少阻力;4、由于风机内置于风机腔,侧出风口造型可多变,外观结构也可多样化设计,使得热泵机组整体结构更多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的风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的不带电器盒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的带电器盒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
10、出风腔;11、电器盒;12、散热片;13、前导风板;14、侧出风口;131、第一水平板;132、倾斜板;133、第二水平板;20、风机腔;21、换热器;22、风扇;23、第一隔板;24、导风圈;30、压缩机腔;31、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包括用于设置风扇22以及换热器21的风机腔20以及用于设置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腔30,所述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风扇22远离所述压缩机组的一侧,所述风机腔20与所述压缩机腔30之间还设置有出风腔10,所述出风腔10中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22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14。
本实用新型的风流向是这样的:所述风机腔20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风扇22远离所述压缩机腔30的一侧,且所述进风口处对应设置有所述换热器21,所述换热器21设于所述风扇22的背面,所述电控控制箱对应设于所述风扇22的正面,且所述出风腔10的两侧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22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14,所述出风腔10内设置有对所述风扇22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的前导向板,当所述风扇22工作时,外界的空气从所述风机腔20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所述风扇22吹向所述出风腔10内,对所述电控控制箱降温的同时,所述前导风板13对所述风扇22吹入的风进行导向,并从所述出风腔10的侧出风口14排出,达到对所述热泵机组内部降温的效果,且可以降低噪音与减少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腔10的两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风扇22的出风方向的侧板,所述侧出风口14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具体的,所述侧出风口14贯穿所述侧板,所述侧出风口14包括多个较小的不同形状组合而成的出风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风孔不存在所述风扇22误伤人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侧板上还可均布多个百叶窗格栅,所述百叶窗格栅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百叶窗格栅的倾斜角度为45°,保证出风不直吹,从而提高人体体验感。
如图3所示,所述出风腔10内设置有前导风板13,所述前导风板13呈V型,呈中部靠近所述风机腔20、两端向靠近所述压缩机腔30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前导风板13的端部对应延伸至所述侧出风口14。
本方案中将导流板设置呈V型,其中部更靠近风扇,两端逐渐远离风扇,此结构可以对风扇侧吹出的风进行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直接作用在平面状的出风腔侧壁上之后进行垂直转向,而产生较大的风力损失。
同时设置呈V型的导风结构还可以降低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前导风板13第一水平板131、倾斜设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31端部的倾斜板132以及设于所述倾斜板132端部的第一水平板131,所述第一水平板131相对于所述第二水平板133靠近所述风机腔20,两块所述倾斜板132呈“八”字型,且所述倾斜板132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31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二水平板13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出风腔10的侧板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0中的电控控制箱,所述电控控制箱设置在与所述风扇22对应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控控制箱正对所述风扇22的出风面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0远离所述风扇22的内壁上,带走了所述散热片12中大量的热量后从所述侧出风口14吹出,使得所述风扇22对所述电控控制箱的降温效果更好,电子元器件温度更低,热泵机组稳定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控控制箱、所述前导风板13将所述机组壳体分隔成所述出风腔10、所述压缩机腔30。
本方案中将电控控制箱与风扇22之间设置一定间隔以形成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保证散热效果。
此外,所述电控控制箱包括电器盒11以及安装在所述电器盒11上的散热片12,所述散热片12位于所述电器盒11与所述风扇2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腔20与所述出风腔10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23,所述风扇22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23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热泵机组的底部,所述第一隔板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热泵机组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一隔板23将所述机组壳体分隔成所述出风腔10、所述风机腔20,所述第一隔板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扇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23上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贯穿所述第一隔板23,所述透风孔上设置有导风圈24,所述导风圈24与所述风扇22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风孔设置成圆形,所述透风孔内穿设有所述导风圈24,所述导风圈24可以理解成现有结构,再次不一一赘述,通过所述导风圈24,使得所述风扇22吹出的风更集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器21设置在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位置。
通过将所述风机腔20的风设置成内吹形式,风从所述换热器21吸入后进去所述风机腔20,经所述出风腔10的电控控制箱以及所述前导风板13阻挡后,风向旋转90°后从所述出风腔10两侧的侧出风口14吹出热泵机组外,可以使得对所述换热器21进行降温的同时,也有效降低风直接吹出产生的振动与噪音,将所述风扇22转动产生的噪音有效的在热泵机组内部消散。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23沿其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风扇22,所述出风腔10中对应于相邻的所述风扇22相靠近的位置水平的设置有第二隔板31。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隔板2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风扇22时,两个所述风扇22呈上下分布,通过所述风扇22可对所述出风腔10的上下部同时进行降温,且不出现上下扰动;所述风扇22包括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扇叶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23上的安装座。
其中,所述第二隔板31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出风腔10的侧壁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隔板31将所述出风腔10分隔成上下不出现扰动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第二隔板31位于两个所述风扇22之间,用于将两个所述风扇22吹出的风分隔开,从而避免出现扰动现象,减少出风阻力。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包括机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包括用于设置风扇以及换热器的风机腔以及用于设置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扇远离所述压缩机组的一侧,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压缩机腔之间还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中设置有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的两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的侧板,所述侧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内设置有前导风板,所述前导风板呈V型,呈中部靠近所述风机腔、两端向靠近所述压缩机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前导风板的端部对应延伸至所述侧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中的电控控制箱,所述电控控制箱正对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设置在所述出风腔远离所述风扇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控制箱包括电器盒以及安装在所述电器盒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风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贯穿所述隔板,所述透风孔上设置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与所述风扇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沿其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风扇,所述出风腔中对应于相邻的所述风扇相靠近的位置水平的设置有第二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出风腔的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位置。
CN202021323041.1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Active CN212274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041.1U CN21227431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041.1U CN21227431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4318U true CN212274318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3041.1U Active CN21227431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4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2968A (zh) * 2021-12-25 2023-09-22 耿超伟 一种双压缩机冷水热泵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2968A (zh) * 2021-12-25 2023-09-22 耿超伟 一种双压缩机冷水热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3812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
CN106839162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839164A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969430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600009U (zh) 热泵热水器
CN212274318U (zh)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CN113915796A (zh) 一种带多级风腔的热泵机组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205029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0807954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151079U (zh) 机柜及光伏逆变器
CN21689757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7094817U (zh) 空调器
CN202993411U (zh)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CN215983133U (zh) 空调器
CN206739469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808908U (zh) 一种冷风机风道结构
CN215705539U (zh) 驻车空调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114526517A (zh) 室外机及热泵系统
CN211233276U (zh) 移动空调
CN216620062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0141634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0861389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