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6117U -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 Google Patents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6117U
CN216616117U CN202123361440.4U CN202123361440U CN216616117U CN 216616117 U CN216616117 U CN 216616117U CN 202123361440 U CN202123361440 U CN 202123361440U CN 216616117 U CN216616117 U CN 216616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vortex chamber
eccentric shaft
ho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14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明
梁顺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14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6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6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6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其中,喷洗模组包括壳体、调节件、偏心轴及下盖,壳体的前部设有喷射孔,后端设有进水部,内设有与喷射孔及进水部连通的涡流室;涡流室的上端端面凹设有多个环绕进水口间隔排列的涡流槽;涡流室的下端贯穿壳体的下侧;调节件包括外表面凹设有导槽的柱体,柱体置于涡流室内;偏心轴包括主轴部以及于主轴部端面凸伸出的偏心轴部,偏心轴部偏离主轴部的轴线设置;偏心轴可转动穿设于壳体内,且偏心轴部插入至导槽内;下盖将涡流室封盖,随着偏心轴的转动以带动柱体沿涡流室移动,由喷射孔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在实现喷洗模式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流。

Description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座便器,其喷洗杆上设有臀洗、妇洗、通便三个喷嘴,不同喷嘴喷射出不同水型的清洗水,三个喷嘴分别通过不同的流道与进水连通。喷洗杆通过电动机转动换向阀上实现喷洗水在三个喷嘴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不同清洗水型的切换。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如需切换清洗模式,喷洗杆则需要先停止当前功能,然后收回喷洗杆,等换向阀片切换成所需功能和排尽新模式管道内的残存冷水后,喷洗杆再次伸出,再次对人体进行喷洗。如此,切换模式需时15~20秒,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洗模组和喷洗杆,实现了不间断切换喷洗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从而可提升用户体验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洗模组,其包括:
壳体,其前部设有喷射孔,后端设有进水部,内设有与所述喷射孔及所述进水部连通的涡流室;所述喷射孔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所述涡流室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且该涡流室的上端端面凹设有多个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环绕该进水口间隔排列的涡流槽;所述涡流室的下端贯穿所述壳体的下侧;
调节件,其包括外表面凹设有导槽的柱体,所述柱体置于所述涡流室内;
偏心轴,其包括主轴部以及于所述主轴部端面凸伸出的偏心轴部,所述偏心轴部偏离所述主轴部的轴线设置;所述偏心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偏心轴部插入至所述调节件的导槽内;随着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以带动所述调节件沿所述涡流室移动,由所述喷射孔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
下盖,其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前部下侧并与所述涡流室对置,以用于封盖所述涡流室。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孔与所述涡流室同轴设置并共同朝向所述壳体的前端倾斜。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贯穿所述壳体的开口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孔部朝向所述第三孔部收缩,所述第三孔部贯穿所述壳体的开口为所述出水口。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于所述柱体上端端面凸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随该柱体沿所述涡流室的移动进出所述喷射孔的进水口,以调节涡流室的入口大小。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涡流室的内壁面凹陷有朝向该涡流室上端延伸并贯穿所述涡流室下端的至少一导向槽;
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柱体外周面的至少一条导向筋以及多条导流筋,其中,多条所述导流筋沿所述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当所述调节件置于所述涡流室,所述导向筋插入至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多条导流筋置于所述涡流室内。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开设有排水流道、与所述进水部连通的凹腔、以及连通所述涡流室和所述凹腔的第一流道;所述偏心轴穿设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喷洗模组还包括:
分流盘,置于所述凹腔内并套设于所述主轴部外且与所述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盘沿轴向贯穿有与所述排水流道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通孔;
转动盘,置于所述凹腔内并固定套设于所述主轴部的外周面且随该转动轴转动;该转动盘沿轴向贯穿有导流孔,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分流盘贴合;所述导流孔能够随所述转动盘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位置;
端盖,套设于所述主轴部外且密封固设于所述凹腔的开口处。
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前部还开设有喷口、连通所述凹腔与所述喷口的第二流道;所述分流盘沿轴向贯穿有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导流孔能够随所述转动盘转动至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位置;
所述喷洗模组还包括插装于所述喷口内用于喷洗的宽幅喷嘴,所述宽幅喷嘴和所述喷口共同朝向所述壳体的前端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洗杆,其包括外套筒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洗模组,所述喷洗模组与所述外套筒的前部同轴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洗杆,其包括外套筒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洗模组,所述喷洗模组与所述外套筒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盖,其包括盖体、安装架以及上述所述的喷洗杆,所述安装架固装于所述盖体内,所述喷洗杆可滑动装配在所述安装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其包括陶瓷体及上述智能座便器盖,所述智能座便器盖安装于所述陶瓷体的顶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其中,喷洗模组中的偏心轴能够带动调节件沿涡流室移动,以使喷射孔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在实现喷洗模式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流,改善了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座便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座便器盖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座便器盖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轴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壳体的仰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调节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局部主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分流盘的立体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转动盘的主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第一水型喷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第二水型喷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的第三水型喷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洗模组中喷嘴喷射水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智能座便器;
101、陶瓷体;
102、智能座便器盖;102a、盖体;102b、安装架;102c、喷洗杆;1020、外套筒;1021、喷洗模组;
1、壳体;11、进水部;12、喷射孔;120、第一孔部;121、第二孔部;122、第三孔部;123、进水口;124、出水口;14、凹腔;15、排水流道;16、第一流道;18、第二流道;19、涡流室;190、涡流槽;191、导向槽;1a、喷口;
4a、下盖;
5、调节件;5a、柱体;511、导流筋;513、导槽;514、凸台;515、导向筋;
6、分流盘;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63、第三通孔;
7、转动盘;71、导流孔;
8、端盖;
9、喷嘴;
30、偏心轴;31、主轴部;32、偏心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1所示,一种智能座便器100,其包括陶瓷体101及智能座便器盖102,智能座便器盖102安装于陶瓷体101的顶部。
参阅图2所示,上述智能座便器盖102,其包括盖体102a、安装架102b以及喷洗杆102c。其中,安装架102b固装于盖体102a内,例如,安装架102b经由螺钉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盖体102a内。喷洗杆102c可滑动装配在安装架102b上。
参阅图3所示,上述喷洗杆102c,其包括外套筒1020和喷洗模组1021,其中,喷洗模组1021与外套筒1020的前部同轴固定连接。
参阅图4至图9所示,喷洗模组1021包括壳体1、调节件5、偏心轴30、下盖4a。其中,壳体1整体呈圆柱状,在其后端设有进水部11。该进水部11可以是在壳体1端部靠近边缘处开设的进水孔。在本实施例中,进水部11也可以是设置于壳体1端部的进水管,参阅如图4所示。
壳体1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喷射孔12,该喷射孔12靠近壳体1的前部设置。喷射孔12的一端为进水口123,另一端为出水口124,出水口124位于壳体1的上侧。
壳体1内设有与进水部11和喷射孔12连通的涡流室19,涡流室19的上端延伸至进水口123,并且,涡流室19的上端四周宽于进水口123,该涡流室19的上端端面凹设有多个与进水口123连通并环绕进水口123间隔排列的涡流槽190,涡流槽190呈条形,各个涡流槽190与进水口123相切,并且,各个涡流槽190沿进水口123的周向呈一定倾角设置。
壳体1的前部下侧开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缺口,涡流室19的下端贯穿壳体1下侧的缺口部分。
调节件5包括柱体5a,该柱体5a的外表面凹设有导槽513,柱体5a体置于涡流室19内。
偏心轴30包括主轴部31以及于主轴部31端面凸伸出的偏心轴部32,偏心轴部32偏离主轴部31的轴线设置。偏心轴30可转动穿设于壳体1内,且偏心轴部32插入至调节件5的导槽513内。随着偏心轴30的转动,以带动调节件5沿涡流室19移动,由喷射孔12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
下盖4a盖设于壳体1的前部下侧的缺口处并与涡流室19对置,以用于封盖涡流室19。
在将下盖4a装配至壳体1的缺口处前,先将调节件5,也就是将柱体5a的插入至涡流室19内,偏心轴30的偏心轴部32插入至柱体5a的导槽513内。之后,将下盖4a扣合于壳体1的缺口处并固定,例如,通过卡接的方式将下盖4a与壳体1固定。
偏心轴30能够被驱使转动,进水部11与水源连通,清洗用温水自进水部11流入涡流室19,随着涡流室19中水位的上涨,水压逐渐增大,当涡流室19中注满水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调节件5被顶升,柱体5a升至涡流室19的最上位,同时,清洗用温水被挤压从喷射孔12的出水口124以一种水型形式喷射而出,用于对人体进行清洗。
涡流室19和涡流槽190的设置有助于在喷射孔12中形成螺旋上升的水柱,从而改变清洗用温水在涡流室19和喷射孔12中的旋转速度。清洗用温水的旋转速度越快,喷出的清洗水的喷射角越大。当水不旋转时,喷射角最小,是为圆柱状喷洗水。
驱动偏心轴30转动,偏心轴30带动柱体5a沿涡流室19移动。由于柱体5a在涡流室19中处于不同的高度,该柱体5a便会对出水口124实现不同程度的封堵,从而便可使喷射孔12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
喷洗模组1021中的偏心轴30能够带动柱体5a沿涡流室19移动,以使喷射孔12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在实现喷洗模式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流,改善了用户体验效果。
参阅图9所示,喷射孔12与涡流室19同轴设置并共同朝向壳体1的前端倾斜,喷射孔12与涡流室19的轴向与壳体1的轴向呈非90度夹角,喷射孔12与涡流室19朝向壳体1的前端倾斜角度越大,则有助于提升从喷射孔12喷射出的清洗水的喷射距离。
可以理解,喷射孔12可以是变孔径的孔,其沿轴向被分为多个孔部,不同孔部之间的孔径不相等。
喷射孔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部120、第二孔部121和第三孔部122,第一孔部120贯穿壳体1的开口为进水口123,第二孔部121朝向第三孔部122收缩,第三孔部122贯穿壳体1的开口为出水口124。第三孔部122为竖直的孔,可以理解的,当第三孔部122长度足够长时,该第三孔部122也可以朝向出水口124收缩。
其中,第一孔部120呈圆柱形,第二孔部121呈锥台形,第三孔部122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当涡流室19中注满水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调节件5被顶升,柱体5a升至涡流室19的最上位,也就是第一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第一水型的清洗水;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柱体5a位于涡流室19的第二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第二水型的清洗水;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柱体5a位于涡流室19的第三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第三水型的清洗水。
另外,调节件5还包括于柱体5a上端端面凸伸出的凸台514,凸台514与柱体5a同轴,柱体5a宽于凸台514的四周,凸台514能够随柱体5a沿涡流室19的移动进出喷射孔12的进水口123,以调节涡流室19的入口大小。凸台514可有效避免水型的突变,可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涡流室19的内壁面凹陷有朝向该涡流室19上端延伸并贯穿涡流室19下端的至少一导向槽191。可以理解的,导向槽191呈两个相对设置。
调节件5还包括凸设于柱体5a外周面的至少一条导向筋515以及多条导流筋511。其中,导向筋515的数量和位置与导向槽191的数量及位置对应。多条导流筋511沿柱体5a的周向间隔设置。各个导流筋511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等,均呈板状,沿柱体5a的轴向延伸。这些导流筋511于柱体5a的外周面绕柱体5a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布。相邻的导流筋511之间形成了导流槽。
当调节件5置于涡流室19,导向筋515插入至导向槽191中,多条导流筋511置于涡流室19内,导流筋511的顶端和涡流槽190之间间隔足够的距离,以供进水进入涡流槽190。另外,涡流槽190也可曝露在导流筋511之间以及导流筋511与导向筋515之间,以供进水进入涡流槽190。
涡流槽190与导流筋511之间的导流槽共同作用,当调节件5紧贴进水口123时,清洗用温水在涡流室19和喷射孔12内快速旋转;当调节件5稍微远离进水口123时,清洗用温水在在涡流室19和喷射孔12内的转速有所降低;当调节件5下降至最下端时,旋流室远离出水口124,清洗用温水基本不旋转。
出水口124的出水型状和清洗用温水的旋转速度有关,清洗用温水于旋流室内快速旋转,则生成清洗面积最大、最柔和的大锥角喷射水型;清洗用温水于旋流室内低速旋转,则生成小锥角喷射水型;清洗用温水不旋转,则生成细圆柱形喷射水型。
当涡流室19中注满水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调节件5被顶升,柱体5a升至涡流室19的最上位,也就是第一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大锥角喷射水型;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柱体5a位于涡流室19的第二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小锥角喷射水型;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柱体5a位于涡流室19的第三位置,此时,出水口124射出细圆柱形喷射水型。喷射水型由大锥角喷射水型渐变为小锥角喷射水型,再由小锥角喷射水型渐变为细圆柱形喷射水型,不会出现断流,实现了喷射水型的渐变,使得喷射水型成为渐变水型。
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还开设有排水流道15、与进水部11连通的凹腔14、以及连通涡流室19和凹腔14的第一流道16。
凹腔14开设于壳体1中与缺口相对的端面上,该凹腔14自壳体1的端面向内沿轴向延伸。
壳体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排水流道15,第一流道16开设于壳体1的内部并将涡流室19和凹腔14连通。偏心轴30穿设于凹腔14内。
喷洗模组1021还包括分流盘6、转动盘7、端盖8。其中,分流盘6为一圆盘,其置于凹腔14内并套设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外。分流盘6与主轴部31之间留有间隙。分流盘6可通过粘接、卡接、插接等方式与壳体1固定连接。分流盘6与壳体1之间可设置密封圈,从而实现二者的密封。
参阅图10所示,分流盘6沿轴向贯穿有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62。当分流盘6装配于凹腔14中后,第一通孔61与排水流道15连通,第二通孔62与第一流道16连通。
参阅图11所示,转动盘7为与分流盘6等直径的圆盘,其沿轴向贯穿有导流孔71。导流孔71为一弧形孔。该转动盘7置于凹腔14内并固定套设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的外周面且随该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转动。转动盘7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之间可通过键连接。当然,转动盘7上还可以设置有插槽,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上设有插块,通过插槽和插块实现转动盘7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的固定连接。
转动盘7与分流盘6贴合,导流孔71能够随转动盘7转动至分别与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连通的位置。
端盖8套设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外且密封固设于凹腔14的开口处。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从端盖8穿过,该端盖8套于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外并盖设于凹腔14的开口处,端盖8通过摩擦的方式实现与此开口的固定。
端盖8与主轴部31之间留有间隙,偏心轴30转动时,端盖8不随转。端盖8与凹腔14的开口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
进水部11与水源连通,清洗用温水自进水部11灌满凹腔14。偏心轴30的主轴部31被驱转带动转动盘7转动,当导流孔71转动至与第二通孔62连通的位置时,停止,此时,清洗用温水经过第一流道16灌满涡流室19。在水压的作用下,调节件5被顶升,调节件5升至涡流室19的第一位置(上位),柱体5a紧贴进水口123,凸台514伸入至进水口123内,清洗用温水于旋流室内快速旋转,出水口124射出第一水型的清洗水。如图12所示,第一水型为环形,此种水型清洗面积最大、最柔和,适合妇洗功能。
再次启动,偏心轴30被驱转,偏心轴部32带动调节件5沿涡流室19下移,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调节件5位于涡流室19的第二位置(中位)停止,此时,随转动盘7转动后,导流孔71仍与第二通孔62连通,柱体5a稍微远离进水口123,清洗用温水于涡流室19和喷射孔12内低速旋转,出水口124射出第二水型的清洗水。如图13所示,第二水型为粗圆柱形,此种水型适合臀洗功能。
再次启动,偏心轴30被驱转,偏心轴部32带动调节件5沿涡流室19下移,当偏心轴3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调节件5位于涡流室19的第三位置(下位)停止,此时,随转动盘7转动后,导流孔71仍与第二通孔62连通,柱体5a远离进水口123,清洗用温水不旋转,出水口124射出第三水型的清洗水。如图14所示,第三水型为细圆柱形,此种水型适合通便功能。
综上所述,喷洗模组1021在实现喷洗模式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流,改善了用户体验效果。
偏心轴30被驱转,当导流孔71转动至与第一通孔61连通的位置时,停止,此时,可将壳体1中的冷水通过排水流道15排出。
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前部上侧还开设有喷口1a和第二流道18,喷口1a开设于壳体1外周面上并与喷射孔12并列设置,喷口1a的开口与喷射孔12的出水口124位于同一侧。第二流道18穿设于壳体1内,该第二流道18将凹腔14与喷口1a连通。
分流盘6沿轴向贯穿有与第二流道18连通的第三通孔63。导流孔71能够随转动盘7转动至与第三通孔63连通的位置。
喷洗模组1021还包括插装于喷口1a内的喷嘴9,喷嘴9优选为宽幅喷嘴。
偏心轴30被驱转带动转动盘7转动,当导流孔71转动至与第三通孔63连通的位置时,停止,此时,可将凹腔14中的清洗用温水经第二流道18输送至喷嘴9喷出。参阅图15,喷嘴9优选为宽幅喷嘴,其喷射出的清洗用温水呈均匀的线形,从而使得喷嘴9喷出的清洗用温水可满足用户的其他清洗需求。该喷嘴9射出的喷洗水流速比较高,不容易堵塞,配合喷洗模组1021的移动,可以增大清洗面积,提高清洗效率。
喷嘴9和喷口1a共同朝向壳体1的前端倾斜。喷嘴9和喷口1a的轴向与壳体1的轴向呈非90度夹角,喷嘴9和喷口1a朝向壳体1的前端倾斜角度越大,则有助于提升从喷嘴9喷射出的清洗水的喷射距离。
第一流道16和第二流道18均贯穿壳体1前部下侧的缺口处。下盖4a盖设于壳体1的前部下侧的缺口处,将第一流道16、第二流道18和涡流室19封盖。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前部设有喷射孔,后端设有进水部,内设有与所述喷射孔及所述进水部连通的涡流室;所述喷射孔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所述涡流室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且该涡流室的上端端面凹设有多个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环绕该进水口间隔排列的涡流槽;所述涡流室的下端贯穿所述壳体的下侧;
调节件,其包括外表面凹设有导槽的柱体,所述柱体置于所述涡流室内;
偏心轴,其包括主轴部以及于所述主轴部端面凸伸出的偏心轴部,所述偏心轴部偏离所述主轴部的轴线设置;所述偏心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偏心轴部插入至所述调节件的导槽内;随着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以带动所述调节件沿所述涡流室移动,由所述喷射孔射出不同水型的喷洗水;
下盖,其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前部下侧并与所述涡流室对置,以用于封盖所述涡流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与所述涡流室同轴设置并共同朝向所述壳体的前端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贯穿所述壳体的开口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孔部朝向所述第三孔部收缩,所述第三孔部贯穿所述壳体的开口为所述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于所述柱体上端端面凸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随该柱体沿所述涡流室的移动进出所述喷射孔的进水口,以调节涡流室的入口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室的内壁面凹陷有朝向该涡流室上端延伸并贯穿所述涡流室下端的至少一导向槽;
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柱体外周面的至少一条导向筋以及多条导流筋,其中,多条所述导流筋沿所述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当所述调节件置于所述涡流室,所述导向筋插入至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多条导流筋置于所述涡流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开设有排水流道、与所述进水部连通的凹腔、以及连通所述涡流室和所述凹腔的第一流道;所述偏心轴穿设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喷洗模组还包括:
分流盘,置于所述凹腔内并套设于所述主轴部外且与所述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盘沿轴向贯穿有与所述排水流道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通孔;
转动盘,置于所述凹腔内并固定套设于所述主轴部的外周面且随该偏心轴的主轴部转动;该转动盘沿轴向贯穿有导流孔,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分流盘贴合;所述导流孔能够随所述转动盘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位置;
端盖,套设于所述主轴部外且密封固设于所述凹腔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洗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部还开设有喷口、连通所述凹腔与所述喷口的第二流道;所述分流盘沿轴向贯穿有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导流孔能够随所述转动盘转动至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位置;
所述喷洗模组还包括插装于所述喷口内用于喷洗的宽幅喷嘴,所述宽幅喷嘴和所述喷口共同朝向所述壳体的前端倾斜。
8.一种喷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洗模组,所述喷洗模组与所述外套筒的前部同轴固定连接。
9.一种智能座便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安装架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洗杆,所述安装架固装于所述盖体内,所述喷洗杆可滑动装配在所述安装架上。
10.一种智能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座便器盖,所述智能座便器盖安装于所述陶瓷体的顶部。
CN202123361440.4U 2021-12-28 2021-12-28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Active CN216616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440.4U CN2166161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440.4U CN2166161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6117U true CN216616117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1440.4U Active CN2166161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6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7336C (en) Nutating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US20210102364A1 (en) Line pressure-driven, tankless, siphonic toilet
US8905332B2 (en) Dual turbine showerhead
US6186414B1 (en) Fluid delivery from a spray head having a moving nozzle
CN109316151B (zh) 喷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洗碗机
CN216616117U (zh)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CN114215149A (zh) 智能座便器、智能座便器盖及其喷洗杆和喷洗模组
CN209968688U (zh) 一种能够形成中空扩散喷淋效果的出水装置及龙头
CN216515955U (zh) 智能马桶、智能马桶盖及其喷枪和喷头
CN214940772U (zh) 智能马桶、喷枪及喷头
CN113216341A (zh) 智能马桶、喷枪及喷头
CN216586853U (zh) 智能马桶、智能马桶盖及其喷枪和喷头
CN209849112U (zh) 一种能产生空心倒圆锥水形的喷嘴及智能马桶喷枪
CN109124522B (zh) 喷水管和清洗设备
CN219923328U (zh) 一种水路切换机构及出水装置
CN210032011U (zh) 一种能产生倒圆锥发散水形的喷嘴及智能马桶喷枪
CN218128455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喷淋臂及清洗机
CN217759140U (zh) 一种马桶喷水装置及马桶
US20060180681A1 (en) Faucet adaptor
CN214262386U (zh) 一种旋转喷射出水装置及花洒
CN218684262U (zh)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CN218881081U (zh) 一种喷水机构和智能坐便器
CN220494981U (zh) 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及喷淋臂、清洗机
CN112756119B (zh) 一种旋转喷射出水装置及花洒
CN114319531A (zh) 智能马桶、智能马桶盖及其喷枪和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