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0906U -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0906U
CN216610906U CN202122679912.4U CN202122679912U CN216610906U CN 216610906 U CN216610906 U CN 216610906U CN 202122679912 U CN202122679912 U CN 202122679912U CN 216610906 U CN216610906 U CN 216610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controller
monitoring mechanism
power supply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99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en X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en X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en X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en X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99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0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0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0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双枪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包括支撑柱、操作箱、充电器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设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两侧侧壁上卡合设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一端贯穿操作箱的底部,所述操作箱的内部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端套接在充电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由于充电器的充电端在未使用时套接卡合在套环内,即与一号金属导线接触,当充电器发生漏电时,充电器外壁的电流通过一号金属导线传递到控制器内,从而使得控制器接收到漏电信息,随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电源使得充电器断电,并通过操作面板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接触充电器时触电,提高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双枪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由于充电桩内部设有连接电网的电源设备,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充电桩外部破损时,容易导致漏电的情况,造成使用人员触电,一般的充电桩在防触电时仅仅是将充电设备的外部材料设置为绝缘材料,当设备发生破损时绝缘外壳无法起到防触电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具有使用安全、防触电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包括支撑柱、操作箱、充电器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设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两侧侧壁上卡合设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一端贯穿操作箱的底部,所述操作箱的内部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端套接在充电器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贯通连接操作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箱包括操作面板、放置口、电源、固定架和总线,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操作箱的外壁上,所述操作箱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口,所述充电器卡合在放置口内,所述操作箱的内部设有电源,所述充电器电性连接电源,所述操作面板电性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操作箱的内壁上,所述电源的底部设有总线,所述总线位于线孔内侧,所述总线电性连接外部电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控制器、一号监测机构、二号监测机构和控制线,所述控制器固定在电源的顶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有一号监测机构,所述一号监测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一号监测机构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的外侧,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有二号监测机构,所述二号监测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二号监测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箱的内壁,所述控制器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监测机构包括固定杆、套环和一号金属导线,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上,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套环,所述固定杆与套环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与套环的内侧设有一号金属导线,所述一号金属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一号金属导线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的一端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监测机构包括二号金属导线和电流传感板,所述二号金属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二号金属导线的另一端设有电流传感板,所述电流传感板固定在操作箱的内壁上,所述电流传感板为内部设有电流传感器件的金属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一号监测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在控制器的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末端固定设有套环,固定杆和套环均设置为内部中空状,在固定杆和套环内部设有一号金属导线,一号金属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一号金属导线的另一端在套环内,由于充电器的充电端在未使用时套接卡合在套环内,即与一号金属导线接触,当充电器发生漏电时,充电器外壁的电流通过一号金属导线传递到控制器内,从而使得控制器接收到漏电信息,随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电源使得充电器断电,并通过操作面板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接触充电器时触电,提高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二号监测机构,在使用时通过二号金属导线电性连接控制器,二号金属导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流传感板,电流传感板固定在操作箱的内壁上,电流传感板通过技改在内部设置电流传感器组件,在使用时若电源发生漏电,电流接触到电流传感板将电流通过二号金属导线传递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电源将充电器断电,并通过操作面板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接触充电桩发生触电,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箱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监测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支撑柱;11、线孔;2、操作箱;21、操作面板;22、放置口;23、电源;24、固定架;25、总线;3、充电器;4、防护机构;41、控制器;42、一号监测机构;421、固定杆;422、套环;423、一号金属导线;43、二号监测机构;431、二号金属导线;432、电流传感板;44、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包括支撑柱1、操作箱2、充电器3和防护机构4,支撑柱1的顶面固定设有操作箱2,操作箱2的两侧侧壁上卡合设有充电器3,充电器3的一端贯穿操作箱2的底部,操作箱2的内部设有防护机构4,防护机构4的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外侧。
参照图1与图2所示,具体的,支撑柱1的内侧开设有线孔11,线孔11贯通连接操作箱2;操作箱2包括操作面板21、放置口22、电源23、固定架24和总线25,操作面板21位于操作箱2的外壁上,操作箱2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口22,充电器3卡合在放置口22内,操作箱2的内部设有电源23,充电器3电性连接电源23,操作面板21电性连接电源23,电源23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固定架24,固定架24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电源23的底部设有总线25,总线25位于线孔11内侧,总线25电性连接外部电网。
参照图3与图4所示,具体的,防护机构4包括控制器41、一号监测机构42、二号监测机构43和控制线44,控制器41固定在电源23的顶部,控制器41的外侧设有一号监测机构42,一号监测机构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41上,一号监测机构42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外侧,控制器41的外侧设有二号监测机构43,二号监测机构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41上,二号监测机构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箱2的内壁,控制器4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控制线44,控制线44的一端电性连接控制器41,控制线4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源23;一号监测机构42包括固定杆421、套环422和一号金属导线423,固定杆421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41上,固定杆42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套环422,固定杆421与套环422均为中空结构,固定杆421与套环422的内侧设有一号金属导线423,一号金属导线423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41上,一号金属导线423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一端外侧;二号监测机构43包括二号金属导线431和电流传感板432,二号金属导线43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41上,二号金属导线431的另一端设有电流传感板432,电流传感板432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电流传感板432为内部设有电流传感器件的金属板,通过设置有一号监测机构42,通过在控制器41的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杆421,在固定杆421的末端固定设有套环422,固定杆421和套环422均设置为内部中空状,在固定杆421和套环422内部设有一号金属导线423,一号金属导线423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41上,所述一号金属导线423的另一端在套环422内,由于充电器3的充电端在未使用时套接卡合在套环422内,即与一号金属导线423接触,当充电器3发生漏电时,充电器3外壁的电流通过一号金属导线423传递到控制器41内,从而使得控制器41接收到漏电信息,随后控制器41通过控制线44控制电源23使得充电器3断电,并通过操作面板21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接触充电器3时触电,提高使用安全;通过二号金属导线431电性连接控制器41,二号金属导线43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流传感板432,电流传感板432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电流传感板432通过技改在内部设置电流传感器组件,在使用时若电源23发生漏电,电流接触到电流传感板432将电流通过二号金属导线431传递给控制器41,使得控制器41通过控制线44控制电源23将充电器3断电,并通过操作面板21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接触充电桩发生触电,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控制器41固定在电源23的顶部,在控制器41上设置一号监测机构42和二号监测机构43,一号监测机构42上的套环422套接在充电器3的充电端外侧,使得套环422内的一号金属导线423接触到充电器3的外壁,当充电器3发生漏电时,电流通过一号金属导线423传递给控制器41,从而使得控制器41接收漏电信号,随后通过控制线44控制电源23使得充电器3断电,防止使用人员在接触充电器3时触电;二号监测机构43上的电流传感板432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当电源23漏电时,电流传感板432将电流通过二号金属导线431将电流传递给控制器41,从而使得控制器41接收到漏电信息,随后通过控制线44控制电源23断电,并控制操作面板21发出警示信号,防止使用人员在接触到充电桩外壁时触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包括支撑柱(1)、操作箱(2)、充电器(3)和防护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固定设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的两侧侧壁上卡合设有充电器(3),所述充电器(3)的一端贯穿操作箱(2)的底部,所述操作箱(2)的内部设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的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侧开设有线孔(11),所述线孔(11)贯通连接操作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2)包括操作面板(21)、放置口(22)、电源(23)、固定架(24)和总线(25),所述操作面板(21)位于操作箱(2)的外壁上,所述操作箱(2)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口(22),所述充电器(3)卡合在放置口(22)内,所述操作箱(2)的内部设有电源(23),所述充电器(3)电性连接电源(23),所述操作面板(21)电性连接电源(23),所述电源(23)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固定架(24),所述固定架(24)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所述电源(23)的底部设有总线(25),所述总线(25)位于线孔(11)内侧,所述总线(25)电性连接外部电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控制器(41)、一号监测机构(42)、二号监测机构(43)和控制线(44),所述控制器(41)固定在电源(23)的顶部,所述控制器(41)的外侧设有一号监测机构(42),所述一号监测机构(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41)上,所述一号监测机构(42)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外侧,所述控制器(41)的外侧设有二号监测机构(43),所述二号监测机构(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器(41)上,所述二号监测机构(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箱(2)的内壁,所述控制器(4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控制线(44),所述控制线(44)的一端电性连接控制器(41),所述控制线(4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源(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监测机构(42)包括固定杆(421)、套环(422)和一号金属导线(423),所述固定杆(421)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41)上,所述固定杆(42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套环(422),所述固定杆(421)与套环(42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421)与套环(422)的内侧设有一号金属导线(423),所述一号金属导线(423)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41)上,所述一号金属导线(423)的另一端套接在充电器(3)的一端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监测机构(43)包括二号金属导线(431)和电流传感板(432),所述二号金属导线(43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控制器(41)上,所述二号金属导线(431)的另一端设有电流传感板(432),所述电流传感板(432)固定在操作箱(2)的内壁上,所述电流传感板(432)为内部设有电流传感器件的金属板。
CN202122679912.4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Active CN216610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9912.4U CN2166109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9912.4U CN2166109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0906U true CN216610906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9912.4U Active CN2166109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0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1454U (zh) 一种防霉防尘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2817724U (zh)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充电桩设备
CN108134433B (zh) 一种物联网充电系统
CN10447711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
CN109094415A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充电桩
CN216610906U (zh) 一种新型防触电式三相交流双枪充电桩
CN112918296B (zh) 一种防触电并能自动报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8820490U (zh) 一种电瓶车共享充电桩保护系统
CN210617888U (zh) 新型充电桩
CN218069152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教学及测试装置
CN206349651U (zh) 一种家用强弱电一体箱
CN205791670U (zh) 分体式直流充电桩
CN211364312U (zh) 一种充电桩充电过载智能报警装置
CN207889561U (zh)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CN218661431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漏电充电桩
CN217879454U (zh) 一种充电桩检测装置
CN206086427U (zh) 一种快速低频软脉冲充电装置
CN206727287U (zh) 便携式充电桩
CN211223090U (zh) 一种便携式非车载直流充电机
CN214396462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助充电桩
CN212148471U (zh) 一种分布式电动单车充电桩
CN211000986U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6990677U (zh) 等电位测试仪
CN215971173U (zh) 一种7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
CN208028606U (zh) 一种带有蓝牙装置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