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5212U -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5212U
CN216605212U CN202123031020.XU CN202123031020U CN216605212U CN 216605212 U CN216605212 U CN 216605212U CN 202123031020 U CN202123031020 U CN 202123031020U CN 216605212 U CN216605212 U CN 216605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oling water
horizontal
tube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10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Shenghu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Shenghu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Shenghu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Shenghu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10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5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5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5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系统和泄压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卧式冷凝器,所述卧式冷凝器具有主体、位于主体两端的前封头和后封头,所述主体内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和前封头、后封头连通,所述后封头的下部连接有与釜体顶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后封头的顶部连接有不凝气排放管。该反应釜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应急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背景技术
CN201720208354.4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胶反应釜冷凝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搅拌器,且搅拌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反应釜的上方设置有立式冷凝器,所述立式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卧式冷凝器,所述卧式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对应反应釜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卧式冷凝器的一端设置有卧式蒸汽进口。
在水性乳液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爆聚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可靠的冷凝以及应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本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促进反应的可控以及在失控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该反应釜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应急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系统和泄压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卧式冷凝器,所述卧式冷凝器具有主体、位于主体两端的前封头和后封头,所述主体内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和前封头、后封头连通,所述后封头的下部连接有与釜体顶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后封头的顶部连接有不凝气排放管,所述前封头和卧式冷凝管连通,所述壳程连接第一冷却水进水管和第一冷却水出水管,所述泄压系统包括泄压管道、连接在泄压管道末端的安全储气罐,所述安全储气罐与车间内的废气管道连通,所述不凝气排放管连接至泄压管道。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冷却水包,所述冷却水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却水包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管、第二冷却水进水管连接至供水总管,所述第二冷却水出水管、第一冷却水出水管连接至回水总管。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卧式冷凝器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卧式冷凝器的高度高于卧式冷凝管,所述前封头的高度低于后封头的高度,所述泄压管道从主体和支撑架之间的间隙中穿过。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卧式冷凝器和釜体并排布置。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回流管具有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设有向下凹进的第一U型管道。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不凝气排放管的一部分为第二U型管道,所述第一U型管道的凹进深度为5-10cm,第二U型管道的凹进深度为1-2m。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第二U型管道的底部具有排凝管。
在上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中,所述回流管连接釜体的一端为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上设有发明和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塑料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采用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卧式冷凝器进行气体冷却,采用泄压系统进行应急泄压,能够保证反应过程中有效的冷却防止爆聚,万一发生爆聚可通过泄压系统进行应急泄压,卧式冷凝器的不凝气排放管直接连接至泄压管道,其结构更为紧凑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卧式冷凝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2,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系统和泄压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立式冷凝管2、卧式冷凝管3、卧式冷凝器4,所述卧式冷凝器4具有主体41、位于主体41两端的前封头42和后封头43,所述主体41内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和前封头42、后封头43连通,所述后封头43的下部连接有与釜体1顶部连通的回流管44,所述后封头43的顶部连接有不凝气排放管45,所述前封头42和卧式冷凝管3连通,所述壳程连接第一冷却水进水管46和第一冷却水出水管47,所述泄压系统包括泄压管道5、连接在泄压管道5末端的安全储气罐6,所述安全储气罐6与车间内的废气管道连通,所述不凝气排放管45连接至泄压管道5。
本方案采用立式冷凝管2、卧式冷凝管3、卧式冷凝器4进行气体冷却,采用泄压系统进行应急泄压,能够保证反应过程中有效的冷却防止爆聚,万一发生爆聚可通过泄压系统进行应急泄压,卧式冷凝器4的不凝气排放管45直接连接至泄压管道5,其结构更为紧凑合理。
在生产过程中,釜体1内产生气体,气体中含有的大部分为可冷凝的气体如水、有机溶剂,少部分不凝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保护气体等,气体经过立式冷凝管2、卧式冷凝管3、卧式冷凝器4进行有效的冷却,并将不凝气体直接排放至泄压管道5。在正常生产的过程中泄压管道5上的电磁阀是关闭的。优选地,在泄压管道5上还设有与电磁阀并联的手动阀门。
优选地,所述立式冷凝管2、卧式冷凝管3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冷却水包7,所述冷却水包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进水管8,所述冷却水包7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出水管9,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管46、第二冷却水进水管8连接至供水总管,所述第二冷却水出水管9、第一冷却水出水管47连接至回水总管。
一般来说,立式冷凝管2较长,卧式冷凝管3较短,立式冷凝管2、卧式冷凝管3的冷却水包7分别为3个和2个。
优选地,所述卧式冷凝器4通过支撑架10支撑,所述卧式冷凝器4的高度高于卧式冷凝管3,所述前封头42的高度低于后封头43的高度,所述泄压管道5从主体和支撑架 10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支撑架10的结构包括两对分别和前封头42、后封头43对应的支撑腿,以及两对支撑腿之间的连接横梁。泄压管道5从间隙中穿过,整个系统布局会更为紧凑。
更为具体来说,所述卧式冷凝器4和釜体1并排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44具有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设有向下凹进的第一U型管道11,所述不凝气排放管45的一部分为第二U型管道12,所述第一U型管道11的凹进深度为5-10cm,第二U型管道12的凹进深度为1-2m。第一U型管道11的作用是形成水封,避免釜内气体反冲进入后封头43。第二U型管道12的作用是避免少量的可凝气体进入到安全储气罐6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U型管道12的底部具有排凝管13。
优选地,所述回流管44连接釜体1的一端为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上设有发明和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塑料管道1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连接有冷凝系统和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卧式冷凝器,所述卧式冷凝器具有主体、位于主体两端的前封头和后封头,所述主体内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和前封头、后封头连通,所述后封头的下部连接有与釜体顶部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后封头的顶部连接有不凝气排放管,所述前封头和卧式冷凝管连通,所述壳程连接第一冷却水进水管和第一冷却水出水管,所述泄压系统包括泄压管道、连接在泄压管道末端的安全储气罐,所述安全储气罐与车间内的废气管道连通,所述不凝气排放管连接至泄压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冷凝管、卧式冷凝管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冷却水包,所述冷却水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却水包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第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管、第二冷却水进水管连接至供水总管,所述第二冷却水出水管、第一冷却水出水管连接至回水总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冷凝器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卧式冷凝器的高度高于卧式冷凝管,所述前封头的高度低于后封头的高度,所述泄压管道从主体和支撑架之间的间隙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冷凝器和釜体并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具有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设有向下凹进的第一U型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凝气排放管的一部分为第二U型管道,所述第一U型管道的凹进深度为5-10cm,第二U型管道的凹进深度为1-2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管道的底部具有排凝管。
CN202123031020.X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Active CN216605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1020.XU CN216605212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1020.XU CN216605212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5212U true CN21660521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1020.XU Active CN216605212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5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8606U (zh) 气相氯化反应中hcl气体的回收装置
CN216605212U (zh) 一种水性乳液安全反应釜
CN206325371U (zh) 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氯化氢吸收装置
CN201558658U (zh) 一种氯气泄漏吸收装置
CN201437505U (zh) 斜板式二氧化氯反应器
CN204704084U (zh) 一种循环水喷射真空装置
CN209630819U (zh) 一种高效炉气处理喷淋塔
CN203108419U (zh) 氯气吸收装置
CN201199025Y (zh) 一种凝结水自动回收装置
CN203744755U (zh) 一种冷凝器
CN203448102U (zh) 氧气氧化法制备乙醛酸的气液喷射循环反应装置
CN100404798C (zh) 带内置换热器的汽轮机排汽装置
CN213643633U (zh) 一种肌酸生产过程中氨气的吸收装置
CN208852441U (zh) 一种双氧水浓缩装置中一次蒸发循环液过滤器的工艺系统
CN209254377U (zh) 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
CN209876884U (zh) 一种储水分离装置
CN210495821U (zh) 一种bp-3干燥段真空尾气中的溶剂回收系统
CN204320069U (zh) 一种使用方便、节能经济的反应系统
CN112316848A (zh) 一种带有尾气回收装置的甲醇钠生产系统
CN203244907U (zh) 氯气吸收装置
CN113058388A (zh) 一种处理甲醇废气的泡罩塔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1908545A (zh) 一种氨氮废水多级吹脱系统
CN2362579Y (zh) 泄氯自动吸收装置中的第二吸收塔
CN205965434U (zh) 一种丙烯酸吸收塔
CN215506702U (zh) 一种用液氯生产次氯酸钠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