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2482U -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 Google Patents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2482U
CN216602482U CN202123290095.XU CN202123290095U CN216602482U CN 216602482 U CN216602482 U CN 216602482U CN 202123290095 U CN202123290095 U CN 202123290095U CN 216602482 U CN216602482 U CN 216602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pout
bottom wall
connecting piec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00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900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2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2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2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壶盖组件包括:壶嘴;防尘盖,可活动地位于壶嘴中,并能够封盖壶嘴;弹性件,弹性件与壶嘴的下端相连接,弹性件包括弹性底壁,弹性底壁上开设有过水口;连接件,连接防尘盖和弹性底壁,连接件与防尘盖和/或弹性底壁之间可活动连接,以使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壶盖组件,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当液体盛放容器正常装水、煮水时,防尘盖在重力作用下,与壶嘴的侧壁接触,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壶身内;当倒水时,防尘盖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壶嘴,水从缝隙中流出。

Description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壶盖组件和一种液体盛放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养生壶和电水壶,一般包括壶身和壶盖,壶身设置有出水口,壶盖盖设在出水口处,但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出水口处通常设置有出水嘴,出水嘴与壶身内部连通,壶身内容易进入灰尘而污染壶身内的液体,不能起到防尘、防虫的作用;或是不设置出水嘴,通过壶盖密封出水口,但是,每次倒水时需要打开壶盖,操作复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壶盖组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盛放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壶盖组件,包括:壶嘴;防尘盖,可活动地位于壶嘴中,并能够封盖壶嘴;弹性件,弹性件与壶嘴的下端相连接,弹性件包括弹性底壁,弹性底壁上开设有过水口;连接件,连接防尘盖和弹性底壁,连接件与防尘盖和/或弹性底壁之间可活动连接,以使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壶盖组件包括壶嘴、防尘盖、弹性件和连接件,壶嘴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液体盛放容器通过壶嘴倒水,弹性底壁上开设有过水口,水经由过水口流出,防尘盖可活动地位于壶嘴中并能够封盖壶嘴,能够起到防尘与防虫的作用;连接件连接防尘盖和弹性件,连接件与防尘盖和/或弹性件的弹性底壁之间可活动连接,从而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当液体盛放容器正常装水、煮水时,防尘盖在重力作用下,与壶嘴的侧壁接触,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壶身内;当倒水时,防尘盖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壶嘴,水从缝隙中流出,这样,无需取下壶盖组件即可倒水,方便用户使用。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壶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盖上具有通孔,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设于通孔中;连接件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的第一端的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的直径小于杆体的直径,第一滑动部位于通孔中,以使防尘盖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在防尘盖上设置通孔,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设于通孔中,实现连接件与防尘盖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位于通孔中,且第一滑动部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内径,使得防尘盖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又由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弹性底壁相连接,从而使得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位于杆体的顶端,杆体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使得防尘盖不会滑动到杆体处,杆体能够起到止挡防尘盖的作用,可以对防尘盖的上下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防尘盖的移动范围,避免由于防尘盖的上下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防尘盖过于晃动,以及噪音大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底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孔中;连接件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的第二端的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第二滑动部位于安装孔中,以使弹性底壁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杆体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在弹性底壁上设置安装孔,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孔中,实现连接件与弹性底壁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位于安装孔中,且第二滑动部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内径,使得弹性底壁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又由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防尘盖相连接,从而使得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位于杆体的底端,杆体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使得弹性底壁不会滑动到杆体处,杆体能够起到止挡弹性底壁的作用,可以对弹性底壁相对于连接件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间接对防尘盖的上下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防尘盖的移动范围,避免由于防尘盖的上下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防尘盖过于晃动,以及噪音大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与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件还包括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第一滑动部相连接,第一止挡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防止防尘盖脱离壶嘴。
在这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和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弹性件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弹性件和连接件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也提高了壶盖组件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壶盖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弹性件一体相连,连接件的第一端与防尘盖相连接,且防尘盖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在第一滑动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止挡防尘盖的作用,防止防尘盖由连接件上脱离,进而防止防尘盖脱离壶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盖与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件还包括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与第二滑动部相连接,第二止挡部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以防止连接件脱离壶嘴。
在这些实施例中,防尘盖和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防尘盖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防尘盖和连接件一体组装,也提高了壶盖组件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壶盖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防尘盖一体相连,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弹性底壁相连接,且弹性底壁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防尘盖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与弹性底壁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在第二滑动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止挡弹性底壁的作用,防止连接件由弹性底壁上脱离,进而防止连接件和防尘盖脱离壶嘴。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包括弹性侧壁,弹性侧壁包覆在壶嘴的外部,弹性侧壁的内壁上具有一圈第一卡槽,壶嘴的下边沿具有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卡设在第一卡槽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弹性件还包括弹性侧壁,弹性侧壁起到连接壶嘴和壶身的作用。具体地,弹性侧壁的内壁上具有一圈第一卡槽,壶嘴的下边沿具有第一凸筋,弹性侧壁包覆在壶嘴的外部,第一凸筋卡设在第一卡槽中,使得壶嘴与弹性侧壁之间的连接紧固,不易松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水口为设置在弹性底壁上的多个过滤孔。
在这些实施例中,弹性件的弹性底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能出水且能过滤食材渣,在泡茶时,可以直接将茶叶放置到壶身中,倒水时,过滤孔能够直接将茶叶阻隔在壶身内,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单独设置茶篮组件的产品,本实施例的产品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将茶叶直接放置到壶身内也便于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壶嘴包括导流部,导流部大体上呈喇叭状,且导流部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导流部的横截面大体上为圆形。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壶嘴包括大体上呈喇叭状的导流部,导流部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有利于通过导流部向外倒水和向内注水,进一步地,导流部的横截面大体上为圆形,也即,导流部的周向各个角度倾斜几乎一致,从而可以实现360°倒水,便于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壶嘴还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与导流部的下端相连接,弹性件包覆在延伸部的外壁,延伸部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连接延伸部的内壁相对的两侧。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壶嘴还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为弹性件提供了安装位置,且延伸部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能够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防止在套设弹性件时延伸部产生变形;加强筋连接延伸部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在加强筋为多条的情况下,可形成十字形加强结构或米字型加强结构等,既不影响出水,又能够起到支撑壶嘴的作用,防止壶嘴在安装或取下时受力产生变形,甚至破损。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盛放容器,包括:壶身;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壶盖组件,壶盖组件与壶身可拆卸连接。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盛放容器,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壶盖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此外,由于壶盖组件与壶身之间可拆卸,也便于将壶盖组件取下进行注水或清洗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壶身具有开口,壶身的开口处边缘具有第二凸筋,壶盖组件的弹性件外壁上具有第二卡槽,第二凸筋卡设在第二卡槽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弹性件起到连接壶嘴和壶身的作用,通过弹性件连接壶嘴和壶身,便于壶盖组件的安装及拆卸。具体地,壶身的开口处边缘具有第二凸筋,壶盖组件的弹性件外壁上具有第二卡槽,弹性件塞入壶身中,使得第二凸筋卡设在第二卡槽中,使得壶身与弹性件之间的连接紧固,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在合盖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在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在开盖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在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的爆炸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在合盖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在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在开盖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在L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盛放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液体盛放容器,110壶嘴,111导流部,112延伸部,113加强筋,114第一凸筋,120防尘盖,121通孔,130弹性件,131弹性底壁,1311过滤孔,1312安装孔,132弹性侧壁,1322第二卡槽,1323密封筋条,140连接件,141杆体,142第一滑动部,143第二滑动部,144第一止挡部,145第二止挡部,150壶身,151第二凸筋,16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3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10。
然而,本申请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壶盖组件,包括:壶嘴110;防尘盖120,可活动地位于壶嘴110中,并能够封盖壶嘴110;弹性件130,弹性件130与壶嘴110的下端相连接,弹性件130包括弹性底壁131,弹性底壁131上开设有过水口;连接件140,连接防尘盖120和弹性底壁131,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和/或弹性底壁131之间可活动连接,以使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壶盖组件包括壶嘴110、防尘盖120、弹性件130和连接件140,壶嘴110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液体盛放容器10通过壶嘴110倒水,弹性底壁131上开设有过水口,水经由过水口流出,防尘盖120可活动地位于壶嘴110中并能够封盖壶嘴110,能够起到防尘与防虫的作用;连接件140连接防尘盖120和弹性件130,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和/或弹性件130的弹性底壁131之间可活动连接,从而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120与弹性底壁131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当液体盛放容器10正常装水、煮水时,防尘盖120在重力作用下,与壶嘴110的侧壁接触,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壶身150内;当倒水时,防尘盖120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壶嘴110,水从缝隙中流出,这样,无需取下壶盖组件即可倒水,方便用户使用。
值得说明的是,在壶盖组件应用于液体盛放容器10的情况下,弹性件130的下端设置在壶身150中,从而实现壶身150与壶盖组件的连接,弹性件130的位置相对于壶身150固定,而防尘盖120相对于弹性件130能够上下移动,也即相当于防尘盖120相对于壶身150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在液体盛放容器10正常放置时,防尘盖120封盖在壶嘴110处,而在拿起液体盛放容器10倒水时,由于液体盛放容器10倾斜,防尘盖120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壶嘴110,水从缝隙中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2所示,弹性件130为硅胶套,硅胶套无毒无害,适用于作为生产食品类器具的材料,另外,硅胶套还具有弹性大、抗撕裂性好、耐磨性好、成本低和易于加工生产等优点,可以延长壶盖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弹性件130的批量生产,可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30也可以由橡胶等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对于防尘盖120与连接件140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图7至图11所示,防尘盖120上具有通孔121,连接件140的第一端穿设于通孔121中;连接件140包括杆体141和位于杆体141的第一端的第一滑动部142,第一滑动部142的直径小于杆体141的直径,第一滑动部142位于通孔121中,以使防尘盖120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在防尘盖120上设置通孔121,连接件140的第一端穿设于通孔121中,实现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142位于通孔121中,且第一滑动部142的直径小于通孔121的内径,使得防尘盖120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又由于连接件140的另一端与弹性底壁131相连接,从而使得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120与弹性底壁131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142位于杆体141的顶端,杆体141的直径大于通孔121的直径,使得防尘盖120不会滑动到杆体141处,杆体141能够起到止挡防尘盖120的作用,可以对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防尘盖120的移动范围,避免由于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防尘盖120过于晃动,以及噪音大等问题。
对于弹性底壁131与连接件140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弹性底壁13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312,连接件140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孔1312中;连接件140包括杆体141和位于杆体141的第二端的第二滑动部143,第二滑动部143的直径小于安装孔1312的直径,第二滑动部143位于安装孔1312中,以使弹性底壁131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143的长度方向移动,杆体141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312的直径。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在弹性底壁131上设置安装孔1312,连接件140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孔1312中,实现连接件140与弹性底壁131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143位于安装孔1312中,且第二滑动部143的直径小于安装孔1312的内径,使得弹性底壁131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143的长度方向移动,又由于连接件140的另一端与防尘盖120相连接,从而使得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120与弹性底壁131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143位于杆体141的底端,杆体141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312的直径,使得弹性底壁131不会滑动到杆体141处,杆体141能够起到止挡弹性底壁131的作用,可以对弹性底壁131相对于连接件140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间接对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防尘盖120的移动范围,避免由于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防尘盖120过于晃动,以及噪音大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2所示,弹性件130与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一止挡部144,第一止挡部144与第一滑动部142相连接,第一止挡部144的直径大于通孔121的直径,以防止防尘盖120脱离壶嘴110。
在这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30和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弹性件130和连接件14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弹性件130和连接件14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也提高了壶盖组件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壶盖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连接件140的第二端与弹性件130一体相连,连接件140的第一端与防尘盖120相连接,且防尘盖120能够沿着第一滑动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120与弹性底壁131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在第一滑动部14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止挡部144,第一止挡部144的直径大于通孔121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止挡防尘盖120的作用,防止防尘盖120由连接件140上脱离,进而防止防尘盖120脱离壶嘴110。
进一步地,防尘盖120为金属片,弹性件130为硅胶材质,连接件140为与弹性件130一体成型的具有弹性的硅胶柱,装配时,硅胶材质的第一止挡部144挤入通孔121中,实现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盖120与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二止挡部145,第二止挡部145与第二滑动部143相连接,第二止挡部145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312的直径,以防止连接件140脱离壶嘴110。
在这些实施例中,防尘盖120和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防尘盖120和连接件14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防尘盖120和连接件140一体组装,也提高了壶盖组件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壶盖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连接件140的第一端与防尘盖120一体相连,连接件140的第二端与弹性底壁131相连接,且弹性底壁131能够沿着第二滑动部14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使得防尘盖120与弹性底壁131之间具有上下调节空间用于倒水。进一步地,在第二滑动部14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止挡部145,第二止挡部145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312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止挡弹性底壁131的作用,防止连接件140由弹性底壁131上脱离,进而防止连接件140和防尘盖120脱离壶嘴110。
进一步地,防尘盖120为金属片,连接件140为与防尘盖120为一体式结构的金属杆,作为示例,金属杆与防尘盖120可以焊接相连,弹性件130为硅胶材质,装配时,由于弹性件130可产生弹性变形,金属材质的第二止挡部145被塞入安装孔1312中,实现连接件140与弹性件130之间的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基于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弹性件130均为分体式结构的情况下,防尘盖120为金属片,弹性件130为硅胶材质,连接件140为塑胶柱,装配时,塑胶材质的第一止挡部144被用力压入通孔121中,实现连接件140与防尘盖120之间的连接,由于弹性件130可产生弹性变形,塑胶材质的第二止挡部145被塞入安装孔1312中,实现连接件140与弹性件13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42的长度为0至5mm;第二滑动部143的长度为0至5mm;第一滑动部142和第二滑动部143的总长度为3mm至5mm。如此设置,第一滑动部142和第二滑动部143的总长度即为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的高度,通过限制该尺寸在3mm至5mm之间,能够对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防尘盖120的移动范围,避免由于防尘盖120的上下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防尘盖120过于晃动,以及噪音大等问题。进一步地,在确保第一滑动部142和第二滑动部143的总长度为3mm至5mm的情况下,第一滑动部142长度可以为0mm,此种状况下,防尘盖120与连接件140之间紧密连接,防尘盖120可以相对于连接件140摆动但不上下移动;或者,第二滑动部143长度可以为0mm,此种状况下,弹性底壁131与连接件140之间紧密连接不上下移动。
对于弹性件130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6、图7、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30还包括弹性侧壁132,弹性侧壁132包覆在壶嘴110的外部,弹性侧壁132的内壁上具有一圈第一卡槽,壶嘴110的下边沿具有第一凸筋114,第一凸筋114卡设在第一卡槽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弹性件130还包括弹性侧壁132,弹性侧壁132起到连接壶嘴110和壶身150的作用。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弹性侧壁132与壶嘴110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地,弹性侧壁132的内壁上具有一圈第一卡槽,壶嘴110的下边沿具有第一凸筋114,弹性侧壁132包覆在壶嘴110的外部,第一凸筋114卡设在第一卡槽中,使得壶嘴110与弹性侧壁132之间的连接紧固,不易松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水口为设置在弹性底壁131上的多个过滤孔1311。
在这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30的弹性底壁131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1311,过滤孔1311能出水且能过滤食材渣,在泡茶时,可以直接将茶叶放置到壶身150中,倒水时,过滤孔1311能够直接将茶叶阻隔在壶身150内,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单独设置茶篮组件的产品,本实施例的产品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将茶叶直接放置到壶身150内也便于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筋114为形成在壶嘴110的下边沿的一圈包边。
对于壶嘴110的具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7、图9、图11所示,壶嘴110包括导流部111,导流部111大体上呈喇叭状,且导流部1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导流部111的横截面大体上为圆形。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壶嘴110包括大体上呈喇叭状的导流部111,导流部1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有利于通过导流部111向外倒水和向内注水,进一步地,导流部111的横截面大体上为圆形,也即,导流部111的周向各个角度倾斜几乎一致,从而可以实现360°倒水,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7、图9、图11所示,壶嘴110还包括延伸部112,延伸部112与导流部111的下端相连接,弹性件130包覆在延伸部112的外壁,延伸部112内设置有加强筋113,加强筋113连接延伸部112的内壁相对的两侧。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壶嘴110还包括延伸部112,延伸部112为弹性件130提供了安装位置,且延伸部112内设置有加强筋113,加强筋113能够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防止在套设弹性件130时延伸部112产生变形;加强筋113连接延伸部112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在加强筋113为多条的情况下,可形成十字形加强结构或米字型加强结构等,既不影响出水,又能够起到支撑壶嘴110的作用,防止壶嘴110在安装或取下时受力产生变形,甚至破损。
如图1、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盛放容器10,包括:壶身150;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壶盖组件,壶盖组件与壶身150可拆卸连接。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盛放容器10,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壶盖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此外,由于壶盖组件与壶身150之间可拆卸,也便于将壶盖组件取下进行注水或清洗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7、图8和图10所示,壶身150具有开口,壶身150的开口处边缘具有第二凸筋151,壶盖组件的弹性件130外壁上具有第二卡槽1322,第二凸筋151卡设在第二卡槽1322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弹性件130起到连接壶嘴110和壶身150的作用,通过弹性件130连接壶嘴110和壶身150,便于壶盖组件的安装及拆卸。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弹性件130与壶身150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地,壶身150的开口处边缘具有第二凸筋151,壶盖组件的弹性件130外壁上具有第二卡槽1322,弹性件130塞入壶身150中,使得第二凸筋151卡设在第二卡槽1322中,使得壶身150与弹性件130之间的连接紧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第二卡槽1322位于弹性件130的弹性侧壁132的顶部,从而使得装配后弹性件130全部塞入壶身150中,使得从外观上来看,壶身150与壶嘴110直接相连,一方面,避免弹性件130外露而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弹性件130与壶身150的配合面,加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使得壶身150与弹性件130之间的连接紧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在弹性侧壁13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圈密封筋条1323,密封筋条1323与壶身150的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封水的作用,加强了壶身150与弹性件13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从壶身150与壶盖组件之间流出,提升产品的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筋151为形成在壶身150的开口边缘处的一圈包边。
如图1、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盛放容器10还包括底座160,底座160与壶身150为分体式结构,从而可以单独取放壶身150,减轻用户握持的重量。进一步地,底座160上设置有发热盘组件,发热盘组件用于加热壶身150内的液体,通过进一步配置发热盘组件,能够自行实现加热,不必借助额外的加热装置。
作为示例,液体盛放容器10为水壶、养生壶、茶壶、水杯、电水壶等等。
上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Claims (10)

1.一种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嘴(110);
防尘盖(120),可活动地位于所述壶嘴(110)中,并能够封盖所述壶嘴(110);
弹性件(130),所述弹性件(130)与所述壶嘴(110)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30)包括弹性底壁(131),所述弹性底壁(131)上开设有过水口;
连接件(140),连接所述防尘盖(120)和所述弹性底壁(131),所述连接件(140)与所述防尘盖(120)和/或所述弹性底壁(131)之间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防尘盖(120)能够相对于所述弹性底壁(131)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120)上具有通孔(121),所述连接件(140)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121)中;
所述连接件(140)包括杆体(141)和位于所述杆体(141)的第一端的第一滑动部(142),所述第一滑动部(142)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21)的直径,所述第一滑动部(142)位于所述通孔(121)中,以使所述防尘盖(120)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14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杆体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2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底壁(13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312),所述连接件(140)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312)中;
所述连接件(140)包括杆体(141)和位于所述杆体(141)的第二端的第二滑动部(143),所述第二滑动部(143)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1312)的直径,所述第二滑动部(143)位于所述安装孔(1312)中,以使所述弹性底壁(131)能够沿着所述第二滑动部(143)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杆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31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0)与所述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一止挡部(144),所述第一止挡部(144)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42)相连接,所述第一止挡部(144)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21)的直径,以防止所述防尘盖(120)脱离所述壶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120)与所述连接件(14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二止挡部(145),所述第二止挡部(145)与所述第二滑动部(143)相连接,所述第二止挡部(145)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312)的直径,以防止所述连接件脱离所述壶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130)还包括弹性侧壁(132),所述弹性侧壁(132)包覆在所述壶嘴(110)的外部,所述弹性侧壁(132)的内壁上具有一圈第一卡槽,所述壶嘴(110)的下边沿具有第一凸筋(114),所述第一凸筋(114)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中;和/或
所述过水口为设置在所述弹性底壁上的多个过滤孔(131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嘴(110)包括导流部(111),所述导流部(111)大体上呈喇叭状,且所述导流部(1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导流部(111)的横截面大体上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嘴(110)还包括延伸部(112),所述延伸部(112)与所述导流部(1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30)包覆在所述延伸部(112)的外壁,所述延伸部(112)内设置有加强筋(113),所述加强筋(113)连接所述延伸部(112)的内壁相对的两侧。
9.一种液体盛放容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150);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壶盖组件,所述壶盖组件与所述壶身(150)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盛放容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身(150)具有开口,所述壶身(150)的开口处边缘具有第二凸筋(151),所述壶盖组件的弹性件(130)外壁上具有第二卡槽(1322),所述第二凸筋(151)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1322)中。
CN202123290095.XU 2021-12-23 2021-12-23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Active CN216602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0095.XU CN216602482U (zh) 2021-12-23 2021-12-23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0095.XU CN216602482U (zh) 2021-12-23 2021-12-23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2482U true CN21660248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0095.XU Active CN216602482U (zh) 2021-12-23 2021-12-23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2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25125A1 (en) Applianc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216602482U (zh) 壶盖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CN214258963U (zh)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592479U (zh) 茶壶
CN204336473U (zh) 一种保温壶
US11457755B2 (en) Teapot
CN219613618U (zh) 一种养生壶
CN216534912U (zh) 盖体组件和液体盛放容器
CN219699633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221340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416708U (zh) 一种壶盖和采用该壶盖的泡茶壶
CN219270700U (zh) 一种壶盖以及茶壶
CN212165571U (zh) 烹饪器具
CN218164871U (zh) 一种多功能蒸笼及烹饪器具
CN216221203U (zh) 一种用于饮水设备的可拆卸的泡茶装置
CN216416707U (zh) 一种可拆卸的茶漏和采用该茶漏的泡茶壶
CN215686847U (zh) 容器和饮品冲泡设备
CN218390746U (zh) 一种电水壶
CN215502321U (zh) 一种注水口与盖一体化茶壶
CN219088948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1066206U (zh) 一种免开盖可视的养生壶
CN218515589U (zh) 一种具有防溢出功能的养生壶
CN211432566U (zh) 一种料理机的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821027U (zh) 泡茶机
CN220988355U (zh) 一种茶道杯内杯组件及其茶道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