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2470U -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2470U
CN216602470U CN202220022135.8U CN202220022135U CN216602470U CN 216602470 U CN216602470 U CN 216602470U CN 202220022135 U CN202220022135 U CN 202220022135U CN 216602470 U CN216602470 U CN 216602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mponent
pot
cooking applianc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21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21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2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2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2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盖,锅盖包括上盖组件及内盖组件,内盖组件包括具有若干锅盖锅牙的内锅盖及安装在内锅盖底侧的烘烤组件。内盖组件为转动设置,并以可拆的方式组装在上盖组件的底侧。烹饪器具的锅盖通过转动内盖组件切换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无需替换锅盖,并且内盖组件可拆卸,方便单独清洗。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通常是配备两个锅盖,以分别实现烘烤和压力烹饪两种烹饪需求,这种产品虽然适用性更广,但是使用上还是有些不方便,一方面是更换锅盖比较麻烦,要拆下一个锅盖,换上另一个锅盖;另一方面是需要厨房空间收纳不用的锅盖。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盖,既可烘烤又可压力烹饪,并且方便清洗。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盖,既可烘烤又可压力烹饪,并且方便清洗。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包括上盖组件及内盖组件,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具有若干锅盖锅牙的内锅盖及安装在所述内锅盖底侧的烘烤组件,所述内盖组件为转动设置,并以可拆的方式组装在所述上盖组件的底侧。烹饪器具的锅盖通过转动内盖组件切换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无需替换锅盖,并且内盖组件可拆卸,方便单独清洗。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内锅盖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卡勾及按钮,所述卡勾与所述上盖组件卡扣连接,所述按钮驱动所述卡勾解除与所述上盖组件的卡扣连接。通过按压按钮拆卸内盖组件,操作方便简单。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内锅盖在其相对于所述卡扣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柱,所述上盖组件对应设有容纳所述定位柱的凹槽。定位柱及凹槽的互配可方便组装上盖组件。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及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内锅盖的外侧,所述按钮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并与所述卡勾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并向外抵推所述按钮。弹性件向外抵推按钮及卡勾,使卡勾保持在与上盖组件卡扣连接的位置,避免内盖组件脱落。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卡勾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延伸入所述固定座内并设有扣持孔,所述按钮设有穿过所述扣持孔与所述连接部卡扣的扣持部。卡勾与按钮卡扣连接使卡勾跟随按钮的移动而内外滑动。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卡勾设有自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的卡扣臂,所述卡扣臂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扣部,所述上盖组件设有面盖,所述面盖的侧壁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凸缘上下卡扣。凸缘的设置可方便卡勾与面盖卡扣连接,且结构简单。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盖组件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固定座向外穿入所述通槽露出所述锅盖。方便操作按钮,并且卡扣组件可作为拨杆,方便用户转动内锅盖,切换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烘烤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内锅盖底侧的加热管,所述内锅盖顶侧设有与所述加热管电性连接的下耦合器,所述上盖组件设有与所述下耦合器对接的上耦合器,所述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盖顶侧的限压阀。借助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的设置,实现内盖组件与上盖组件的可拆连接下烹饪器具对加热管的供电。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烘烤组件还设有风扇及与所述风扇连接的下联轴器,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内锅盖与所述加热管之间,所述上盖组件设有与所述下联轴器对接的上联轴器及驱动所述上联轴器转动的电机。电机通过上联轴器及下联轴器带动风扇转动,进而向内锅内的食物提供烘烤用的热风。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前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所述上盖组件枢接至所述锅体上。烹饪器具的锅盖通过转动内盖组件切换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无需替换锅盖,并且内盖组件可拆卸,方便单独清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锅盖的立体图,其中锅盖处于打开的状态。
图2为锅盖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锅盖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锅盖的内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锅盖的卡扣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与图3相似,示意内盖组件被拆卸时的位置状态。
图8为图1中烹饪器具在烘烤模式下的立体图。
图9为图1中烹饪器具在压力烹饪模式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锅体1、外壳11、保温罩12、锅体锅牙121、内锅13、锅盖2、上盖组件3、凹槽31、面盖32、凸缘321、通槽322、内衬33、上耦合器34、上联轴器35、电机36、内盖组件4、内锅盖41、锅盖锅牙411、定位柱412、烘烤组件42、加热管421、下耦合器422、风扇423、下联轴器424、锅口密封圈43、卡扣组件44、卡勾441、连接部4411、扣持孔4412、卡扣臂4413、卡扣部4414、按钮442、扣持部4421、固定座443、支撑壁4431、滑槽4432、弹性件444、限压阀45。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及盖合在锅体1上的锅盖2。锅盖2设有上盖组件3及安装在上盖组件3底侧的内盖组件4,上盖组件3枢接至锅体1上,内盖组件4包括具有若干锅盖锅牙411 的内锅盖41及安装在内锅盖41的底侧的烘烤组件42。锅体1包括外壳11、保温罩12及内锅13,其中保温罩12的顶部设有若干与锅盖锅牙411互配的锅体锅牙121,内锅13容纳在保温罩12内,内锅盖41的底侧还设有与内锅13密封连接的锅口密封圈43。
烹饪器具既能进行压力烹饪又能进行烘烤,其中内盖组件4为转动设置,可以在与锅体1之间在锁合位置及不锁合位置之间切换。结合图8及图9所示,图8中的烹饪器具处于烘烤模式,内盖组件4与锅体1没有相互锁合,可以直接打开锅盖2;图9中的烹饪器具处于压力烹饪模式,内盖组件4已转动至与锅体1上下锁合的位置,以便进行压力烹饪。烹饪器具通过转动内盖组件4切换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无需替换锅盖2。
参考图3及图4所示,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内盖组件4以可拆的方式组装在上盖组件3的底侧,方便拆卸下内盖组件4单独清洗,更符合内盖组件4上的烘烤组件42的清洗需求。
结合图5及图6所示,具体的,内盖组件4包括安装在内锅盖41外侧的卡扣组件44,卡扣组件44包括活动设置的卡勾441及按钮442,卡勾441 与上盖组件3卡扣连接以将内盖组件4固定在上盖组件3的底侧,按钮442 可驱动卡勾441移动解除与上盖组件3的卡扣连接,通过按压按钮442拆卸内盖组件4,操作方便简单。
内锅盖41在其相对于卡扣组件44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柱412,定位柱412 单独成型后固定至内锅盖41侧壁的外侧,也可以由内锅盖41的侧壁向外冲压成型。上盖组件3对应设有容纳定位柱412的凹槽31。结合图7所示,组装时,将内盖组件4的定位柱412先插入上盖组件3的凹槽31内,然后向上抵顶内盖组件4设置卡扣组件44的一端,使卡勾441与上盖组件3卡扣连接。内锅盖41相对于上盖组件3转动时,定位柱412可在凹槽31内滑动。拆卸时,按压按钮442,按钮442向内移动并驱动卡勾441向内移动解除与上盖组件3的卡扣,然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内盖组件4设卡扣组件44的一端会掉下来,即可取下内盖组件4了。内盖组件4的组装和拆卸均简单易操作。
参考图4、图5及图6所示,卡扣组件44还包括固定座443及弹性件444,固定座443通过铆钉固定在内锅盖41的外侧,按钮442固定在固定座443 的外侧并与卡勾441连接,弹性件444设置在固定座443内并向外抵推按钮 442。由于卡勾441与按钮442连接,弹性件444向外抵推按钮442也即通过按钮442向外抵推卡勾441,使卡勾441保持在与上盖组件3卡扣连接的外侧位置,确保卡勾441与上盖组件3可靠的卡扣连接,避免内盖组件4脱落。同时,弹性件444还可协助按压后的按钮442自动复位,及推动向内移动后的卡勾441自动复位。
固定座443为内外贯穿的中空结构,卡勾441设有水平延伸的连接部 4411,连接部4411由内侧向外延伸入固定座443内,按钮442由外向内组装入固定座443内,连接部4411设有扣持孔4412,按钮442设有穿过扣持孔 4412与连接部4411卡扣的扣持部4421,借此,将卡勾441与按钮442卡扣连接起来,卡勾441跟随按钮442的移动而内外滑动。固定座443设有支撑连接部4411的支撑壁4431,支撑壁4431上设有避让扣持部4421的滑槽4432。支撑壁4431可使卡勾441的平稳滑动。
卡勾441设有自连接部4411向上延伸的卡扣臂4413,卡扣臂4413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扣部4414。上盖组件3设有面盖32及内衬33,内衬33 设有前述凹槽31,面盖32覆盖在内衬33外,面盖32侧壁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凸缘321,卡扣部4414与凸缘321上下卡扣。面盖32一体成型该凸缘 321,凸缘321的设置可方便卡勾441与面盖32卡扣连接,且结构简单。内盖组件4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卡勾441设计时具有一定的宽度,避免卡勾 441局部压力过大而断裂。为了保持内锅盖41转动前后,卡扣部4414均能与凸缘321互配,凸缘321需要设计为具有一定的长度,尽量与卡勾441之间能够有较大的接触面,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结合图8所示,上盖组件3的面盖32上设有贯穿的通槽322,固定座443 向外穿入通槽322露出锅盖2,方便操作按钮442。另外,卡扣组件44可以作为拨杆,用户拨动卡扣组件44可带动内锅盖41转动,切换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回到图3及图4所示,内盖组件4的烘烤组件42包括位于内锅盖41底侧的加热管421,内锅盖41顶侧设有与加热管421电性连接的下耦合器422,上盖组件3设有与下耦合器422对接的上耦合器34,借助上耦合器34和下耦合器422的设置,实现内盖组件4与上盖组件3的可拆连接下烹饪器具对加热管421的供电。内盖组件4上还包括排气管(未图示)、控制排气管打开及关闭的限压阀45及控制限压阀45的电磁阀(未图示),限压阀45设置在内锅盖41的顶侧,可以通过程序控制电磁阀(未图示)顶开限压阀45,烘烤模式还是压力模式的排气阶段均可对外排气。
烘烤组件42还设有风扇423及与风扇423连接的下联轴器424,风扇423 位于内锅盖41与加热管421之间,上盖组件3设有与下联轴器424对接的上联轴器35及驱动上联轴器35转动的电机36,电机36通过上联轴器35及下联轴器424带动风扇423转动,进而向内锅13内的食物提供烘烤用的热风。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厚度”、“径向”、“轴向”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外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在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也可以是与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相隔一段距离。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多个”或“多层”等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
本申请烹饪器具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包括上盖组件(3)及内盖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4)包括具有若干锅盖锅牙(411)的内锅盖(41)及安装在所述内锅盖(41)底侧的烘烤组件(42),所述内盖组件(4)为转动设置,并以可拆的方式组装在所述上盖组件(3)的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41)设有卡扣组件(44),所述卡扣组件(44)包括活动设置的卡勾(441)及按钮(442),所述卡勾(441)与所述上盖组件(3)卡扣连接,所述按钮(442)驱动所述卡勾(441)解除与所述上盖组件(3)的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41)在其相对于所述卡扣组件(44)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柱(412),所述上盖组件(3)对应设有容纳所述定位柱(412)的凹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44)还包括固定座(443)及弹性件(444),所述固定座(443)固定在所述内锅盖(41)的外侧,所述按钮(442)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43)的外侧并与所述卡勾(441)连接,所述弹性件(44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43)内并向外抵推所述按钮(4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441)设有连接部(4411),所述连接部(4411)延伸入所述固定座(443)内并设有扣持孔(4412),所述按钮(442)设有穿过所述扣持孔(4412)与所述连接部(4411)卡扣的扣持部(44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441)设有自所述连接部(4411)向上延伸的卡扣臂(4413),所述卡扣臂(4413)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扣部(4414),所述上盖组件(3)设有面盖(32),所述面盖(32)的侧壁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321),所述卡扣部(4414)与所述凸缘(321)上下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3)设有贯穿的通槽(322),所述固定座(443)向外穿入所述通槽(322)露出所述锅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组件(42)包括位于所述内锅盖(41)底侧的加热管(421),所述内锅盖(41)顶侧设有与所述加热管(421)电性连接的下耦合器(422),所述上盖组件(3)设有与所述下耦合器(422)对接的上耦合器(34),所述内盖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盖(41)顶侧的限压阀(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组件(42)还设有风扇(423)及与所述风扇(423)连接的下联轴器(424),所述风扇(423)位于所述内锅盖(41)与所述加热管(421)之间,所述上盖组件(3)设有与所述下联轴器(424)对接的上联轴器(35)及驱动所述上联轴器(35)转动的电机(36)。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盖,所述上盖组件(3)枢接至所述锅体上。
CN202220022135.8U 2022-01-06 2022-01-06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Active CN216602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135.8U CN2166024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135.8U CN2166024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2470U true CN216602470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2135.8U Active CN2166024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2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2213B2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removable cooking surface
US8931401B2 (en) Appliance for simultaneous cooking and stirring
US7467583B2 (en) Toaster with mini cooker
CN213551281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432279U (zh) 烹饪器具
CN216602470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JP6289414B2 (ja) 調理器
KR20130006887U (ko) 조리용기 손잡이
JP5501372B2 (ja) ポータブル調理器
CN215077644U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898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JP2818488B2 (ja) 環状の把手を備えた料理用具
CN216602522U (zh) 烹饪器具及保温盖
CN216822736U (zh) 一种方便取放的烹饪器具
CN218390855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可拆卸握柄装置及其空气炸锅
KR102065079B1 (ko) 다용도 음식제조기용 오븐 안전 잠금장치
CN215777524U (zh) 食物篮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822895U (zh) 烹饪器具
CN216317186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8355779U (zh) 烹饪器具
CN211432289U (zh) 烹饪器具
CN218186417U (zh) 一种空炸用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1864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687002U (zh) 烹饪器具
US20240032721A1 (en) Lid of pressure cooker and pressure cooker using the l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