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193U -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193U
CN216598193U CN202123154551.8U CN202123154551U CN216598193U CN 216598193 U CN216598193 U CN 216598193U CN 202123154551 U CN202123154551 U CN 202123154551U CN 216598193 U CN216598193 U CN 216598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ressing
groove
clamping
wir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4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续宗
李志平
周小科
刘亚运
刘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3154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线机构,包括压线件和基座,基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中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开设有支撑缺口;在支撑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孔和卡座,卡座设置有卡槽;压线件包括底板、第一压线部、第二压线部和卡扣部,第一压线部包括第一压线块和第一压线槽,第一压线部向下凸出设置有引导柱,引导柱插合连接于引导孔中;第二压线部相邻第一压线部设置,且第二压线部开设有第二压线槽;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支撑缺口上,且第一压线槽、第二压线槽和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卡扣部卡合连接于卡槽中。该压线机构的压线夹与基座配合,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将放置于基座上的电源线压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该压线机构的照明装置。

Description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作为灯具产品必须的电器连接件,起到传输电流并为灯具产品供电的作用,为了满足安规要求,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需要采用适当的软线固定架,并通过相应的拉力测试。
在灯具产品上,常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对电源线进行压紧固定:(1)螺钉+压线夹固定:通过两颗螺丝将压线夹与电线进行锁紧,此类结构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是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压线夹中需要进行攻牙加工,导致加工成本及装配成本上升;同时,由于压线夹设置在外部,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外观美感。(2)线扣固定:使用线夹钳将线扣包紧电源线,然后推入线扣的孔径内,由于线扣的装配尺寸限制,使产品的设计尺寸及孔径厚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线夹钳需要将电源线夹紧后推入再进行转向固定,对于产品的装配空间要求较大,作业人员操作易疲劳,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3)卡扣固定:在塑胶件上形成卡扣,利于上下方向受力,将电源线直接进行卡紧,由于卡紧电源线的受力点全部集中于两个卡扣上,易造成卡扣断裂,结构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失效的压线机构,设置有第一压线部、第二压线部和卡扣部的压线夹,与壳体上的基座配合,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将放置于基座上的电源线压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该压线机构的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压线机构,包括压线件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基座,所述基座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横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支撑缺口;在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孔和卡座,所述卡座设置有卡槽;
所述压线件包括底板以及从所述底板垂直向下延伸出来的第一压线部、第二压线部和卡扣部,所述第一压线部包括第一压线块,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压线块之间的第一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部向下凸出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插合连接于所述引导孔中;
所述第二压线部相邻所述第一压线部设置,且所述第二压线部开设有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支撑缺口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线槽、第二压线槽和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
所述卡扣部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中。
在该压线机构中,压线件设置有第一压线部、第二压线部和卡扣部,壳体中的基座设置有支撑缺口,第一压线部的第一压线槽、第二压线部的第二压线槽,与基座的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可对放置于支撑缺口上的电源线形成包裹性的压线结构;此外,压线件的卡扣部卡合连接于基座的卡槽中,可确保压线件锁紧于基座中,确保电源线位置固定,拉动后不松动。
而且,在压线件卡入基座时,第一压线部的引导柱先插入于基座的引导孔中,可确保卡臂与卡槽的卡合连接位置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缺口的截面具有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压线槽的截面具有梯形结构;所述支撑缺口的底面宽度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的顶面宽度,均小于所压紧的电源线的截面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缺口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线槽。
具有倒梯形结构的支撑缺口,与具有梯形结构的第二压线槽相互贴合连接,二者的斜面对电源线进行挤压产生摩擦力,以分担拉力,使电源线固定在支撑缺口和第二压线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压线槽的截面具有U形结构。
第一压线槽位于第一压线槽和支撑缺口的前侧,其截面具有U形结构,可进一步对电源线进行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扣部包括卡臂和设置于所述卡臂外壁上的凸块,所述卡臂插入所述卡槽中,所述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底端。
压线件的卡臂插入基座的卡槽后,卡臂外壁的凸块与卡槽的底端卡合连接,从而将压线件卡接在基座中,完成电源线的安装,并确保位于压线区的电源线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臂从所述底板的左、右边缘向下凸出延伸形成;所述凸块设置于靠近所述卡臂底部的外壁处,所述卡臂底部从所述卡槽中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卡槽在内侧壁中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抵接于所述卡臂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筋由所述卡槽的内侧壁朝外侧壁凸出形成的斜面筋条,所述限位筋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设置在卡槽内侧壁的限位筋可防止插入到卡槽的卡臂的位置移动,进一步使压线件紧密卡接于基座中;而且,限位筋为斜面限位筋条,即在垂直方向上,其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使得卡臂与卡槽之间的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可避免卡臂回退失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所述引导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增厚板处,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内壳体相接处开设有过线孔。
电源线从过线孔穿出,进而被支撑缺口、第二压线槽和第一压线槽共同包合、压紧;外壳板的增厚板处设置了引导孔,配合引导柱进行轴对齐定位,便于压线件快速卡合到基座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压线机构。照明装置采用卡扣式的压线机构,压线件的顶面与壳体的顶面齐平,确保照明装置外观的整体性。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线机构,在压线件与基座的连接中,一方面,第一压线部的引导柱插入到引导孔中,可确保卡臂与卡槽的卡扣连接位置准确;另一方面,压线件的第一压线槽、第二压线槽和基座的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尤其是第二压线槽和支撑缺口的斜面对电源线进行挤压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上下方向上局部受力的情况,可使电源线的位置固定、不松脱;此外,卡槽中设置了斜面限位筋,可对压线件的卡臂进行限位,避免卡臂回退失效。
(2)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采用防失效的压线机构,在安装时可快速完成对电源线的压紧,确保其不因外力拉动而松脱;在照明装置中,压线件的顶面与壳体的顶面齐平,可确保照明装置外观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机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件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件对电源线进行压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件与基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的压线机构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一种压线机构,用于对线缆进行压合限位,防止受到外力拉动时松脱。线缆可以是电源线、通讯线束、接地线等,本实施例以电源线为例进行说明。
该压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压线件1和基座2,其中,基座2设置在壳体3中。本实施例的壳体3以筒灯的外壳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3也可以是其他灯具或其他电子器件的壳体、箱体或支架。壳体3包括外壳体31和内壳体32,基座2则为开设于外壳体31和内壳体32之间的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的底部为承托底座20。承托底座20的上方为容纳槽21,本实施例的容纳槽21为方形结构,当然,容纳槽也可以是柱状结构。
图2为本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基座2在容纳槽21中横贯设置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开设有支撑缺口221。本实施例的支撑缺口221的截面呈倒梯形结构,即支撑缺口221的底面为平整面,从底面斜向上,形成两面不具有弧度的斜行侧面,支撑缺口221具有上宽下窄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缺口221的底面宽度要小于电源线的截面直径(宽度)。
由于支撑块22横贯在容纳槽21中,因此,支撑块22也将基座2分成了位于支撑块22前侧的基座前部,以及位于支撑块22后侧的基座后部。位于支撑块22前侧的基座前部中,向下设置有引导孔23。需要说明的是,引导孔23也位于外壳体221的增厚板处,该引导孔23为柱形通孔,用于引导压线件1连接到基座2上。
位于支撑块22后侧的基座后部,向下设置有卡槽24,本实施例的卡槽24设置在基座后部的两侧,用于配合压线件1与基座2卡合连接。在卡槽24的内侧,基座2与内壳体31相接处还开设有过线孔33,电源线从过线孔33中引出。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24为上下开口的槽体结构,在卡槽24的内侧壁241中设置有限位筋25,该限位筋25朝向卡槽24的外侧壁242凸出设置。
图3为本实施例的压线件在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压线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3和图4,压线件1包括底板11、第一压线部12、第二压线部13和卡扣部14,其中,第一压线部12、第二压线部13和卡扣部14从底板11向下延伸出来形成,而且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线部12、第二压线部13和卡扣部14以及底板11为一体结构,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得到。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线部12、第二压线部13和卡扣部14,与底板11之间为分体结构,可通过粘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将第一压线部12、第二压线部13和卡扣部14固定在底板11的下方。
第一压线部12包括两侧的第一压线块121和开设于第一压线块121之间的第一压线槽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槽122的截面呈U形结构,而整个第一压线部则呈U字形。
从第一压线块121继续向下凸出延伸出来,形成了引导柱123,引导柱123与基座2的引导孔23配合连接,在压线件1连接到基座2时,通过将引导柱123插入到引导孔23中,可为后续的第二压线部13与支撑块22的配合连接,以及卡扣部14与卡槽24的配合连接进行位置导向和校准。引导柱123的前端可设计为锥形圆角,以更好地插合连接至引导孔23中。
第二压线部13相邻第一压线部12设置,且第二压线部13位于第一压线部12和卡扣部14之间。第二压线部13整体呈扁平的板状结构,在第二压线部13的中间开设有第二压线槽131,第二压线槽131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在压线件1与基座2连接时,第二压线槽131贴紧于支撑缺口211的上方。如前文所描述那样,支撑缺口211的截面呈倒梯形结构,这样第二压线槽131与支撑缺口211形成了截面呈六边形的压线孔。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线槽131的顶面宽度要小于电源线的截面直径(宽度)。第二压线槽131与支撑缺口211的侧壁均为平直的斜面,而且,支撑缺口211的底面宽度与第二压线槽131的顶面宽度,均小于电源线的截面直径(宽度),通过支撑缺口211和第二压线槽131的斜面可对放置于二者之间的电源线进行挤压产生摩擦力,进而对电源线进行压紧而不至于对电源线的表皮造成破坏。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线槽122、第二压线槽131和支撑缺口211共同形成压线区,其中第二压线槽131和支撑缺口211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而第一压线槽122与支撑缺口211形成错位,可形成多个提供挤压作用力的压线点。
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4,卡扣部14包括两块呈板状结构的卡臂141,以及凸块142。其中,卡臂141从底板11的左、右边缘向下凸出延伸形成,具有弹性形变结构;凸块142设置于卡臂141的外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凸块142与卡臂141为一体成型结构,而且凸块142设置于靠近卡臂141底部的外壁处。
作为与卡槽24配合连接的结构件,卡扣部14的卡臂141插入到卡槽24中,直至凸块142卡合连接于卡槽24的底端。此时设置于卡槽内侧壁的限位筋25对卡臂141进行限位,防止凸块142回退失效。具体来说,在卡槽24的内侧壁朝外侧壁凸出形成了呈斜面筋条结构的限位筋25,其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即卡臂141与限位筋25之间的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直至限位筋25抵接于卡臂141的内壁。由于卡臂141的凸块142卡合连接于卡槽24的底端,而且限位筋25抵接于卡臂141的内壁形成闭合结构,可起到很高的遮光效果。
图5为本实施例的压线件对电源线进行压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压线件的第一压线槽122和第二压线槽131共同对电源线P进行压紧。此时,第二压线槽131的斜面可对电源线进行挤压产生摩擦力,防止受到外力拉动而松脱。
在本实施例中,压线件1与基座2卡合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说,如图6的压线件与基座的连接示意图所示,并结合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的压线件采用以下方式卡接到基座上:
电源线P从壳体3的过线孔33中引出,并放置于支撑缺口221上,此时支撑板22也对电源线进行承托;取压线件1,先将第一压线部12的引导柱123对准基座2的引导孔23并插入,此时第二压线部13与支撑块22配合连接的位置,以及卡扣部14与卡槽24的配合连接的位置均经过了校准;第一压线槽122在支撑板2的前侧对电源线进行压合;第二压线槽131贴合连接至支撑缺口221,此时第二压线槽131与支撑缺口211的侧壁斜面,均对电源线进行挤压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进而对电源线进行压紧,避免受外力拉动时,电源线松动,同时不至于对电源线的表皮造成破坏。
卡扣部14的卡臂141穿入卡槽24中,而且卡臂141的末端从卡槽24中穿出,此时凸块142卡合连接于卡槽24的底端,限位筋25抵接于卡臂141的内壁形成闭合结构,一方面可防止卡臂141回退失效,另一方面形成闭合结构进行遮光。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的压线机构中,压线件的第一压线槽和第二压线槽,与基座的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只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压线槽的截面具有倒V形结构,支撑缺口的截面具有V形结构,在对电源线进行压紧时,位于上方的第二压线槽与位于下方的支撑缺口共同对电源线进行压紧,将受力作用点通过V形槽的斜面挤压产生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以此分担上下卡位处局部受力的情况,以此提高卡扣部与卡槽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如筒灯、射灯或天花灯等灯具,该照明装置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压线机构,该压线机构具有防失效性能,在安装时可快速完成对电源线的压紧,确保其不因外力拉动而松脱;而且,压线件的顶面与壳体的顶面齐平,确保照明装置外观的整体性。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线件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基座,所述基座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横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支撑缺口;在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孔和卡座,所述卡座设置有卡槽;
所述压线件包括底板以及从所述底板垂直向下延伸出来的第一压线部、第二压线部和卡扣部,所述第一压线部包括第一压线块,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压线块之间的第一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部向下凸出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插合连接于所述引导孔中;
所述第二压线部相邻所述第一压线部设置,且所述第二压线部开设有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支撑缺口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线槽、第二压线槽和支撑缺口共同形成压线区;
所述卡扣部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缺口的截面具有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压线槽的截面具有梯形结构;所述支撑缺口的底面宽度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的顶面宽度,均小于所压紧的电源线的截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缺口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槽的截面具有U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卡臂和设置于所述卡臂外壁上的凸块,所述卡臂插入所述卡槽中,所述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从所述底板的左、右边缘向下凸出延伸形成;所述凸块设置于靠近所述卡臂底部的外壁处,所述卡臂底部从所述卡槽中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在内侧壁中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抵接于所述卡臂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由所述卡槽的内侧壁朝外侧壁凸出形成的斜面筋条,所述限位筋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所述引导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增厚板处,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内壳体相接处开设有过线孔。
10.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压线机构。
CN202123154551.8U 2021-12-15 2021-12-15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Active CN216598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4551.8U CN2165981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4551.8U CN2165981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193U true CN21659819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4551.8U Active CN216598193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88710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6598193U (zh) 压线机构及照明装置
KR101292746B1 (ko) 오프셋 타입 와이어 투 보드 커넥터
CN218940121U (zh) 接线胶壳组件
US3723941A (en) Mountable spring wire grounding clip
KR100463119B1 (ko) 전기기기용단자장치
KR20100013632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0576789U (zh) 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CN21106292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可拆卸的连接器
CN210006648U (zh) 电开关底座及具有其的按动开关
CN107770994B (zh) 一种缆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09744663U (zh) 压线夹
CN218328048U (zh) 一种卡线结构和灯具
KR200454624Y1 (ko) 커넥터
CN212366676U (zh) 一种压线结构及电器设备
CN212462181U (zh) 一种锁线结构
CN219203584U (zh) 一种电源插座
CN211047558U (zh) 电源外壳及电源
CN215637038U (zh) 灯壳组件及灯具
CN218385903U (zh) 一种新型的可拆式插头
CN219867758U (zh) 一种防拉线材及灯具
CN216436327U (zh) 一种隐藏式插座的走线结构及隐藏式插座
CN217063186U (zh) 一种移动空调电源线压线结构及移动空调
CN214580904U (zh) 灯壳组件及灯具
CN213212325U (zh) 固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