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201U -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2201U
CN216592201U CN202122994960.2U CN202122994960U CN216592201U CN 216592201 U CN216592201 U CN 216592201U CN 202122994960 U CN202122994960 U CN 202122994960U CN 216592201 U CN216592201 U CN 216592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air
indoor unit
air outlet
uni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49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辉
周柏松
韦善蒙
杨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49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2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2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2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室内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角部导风板,面板本体上设有位于其角部位置的角部出风口;角部导风板设置于角部出风口内,角部导风板被配置为调节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这种结构的室内机面板可以使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领域,特别是嵌入式室内机,用户对出风角度的差异性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面板上的四个主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为了增大室内机的出风范围,在面板的角部位置上也设置角部出风口,但是角部出风口的风向固定,与主出风口的出风存在分离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以使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面板,室内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角部导风板,面板本体上设有位于其角部位置的角部出风口;角部导风板设置于角部出风口内,角部导风板被配置为调节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面板本体上的角部出风口设置有角部导风板,角部导风板对角部出风口内的气流具有导向作用,并且角部导风板还可以调节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从而可以与面板本体上的主出风口的摆风方向相适配,从而使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主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协调,从而形成环形风幕,有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角部出风口内,以调节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角部导风板转动安装于面板本体上的角部出风口处,仅需要转动角部导风板,便可以实现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导风板转动方式实现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调节方式简单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部导风板的延伸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孔;面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部,每个轴部对应插设于一个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角部导风板的两侧具有连接孔,连接孔套设于轴部,从而便于角部导风板与轴部之间实现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部导风板包括叶片以及设置于叶片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部,连接孔设置于连接部,连接部与轴部之间设有阻尼结构,以增大角部导风板与轴部之间的阻尼。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叶片的连接部上,连接部与轴部之间设有阻尼结构,阻尼结构可以使得叶片与轴部之间转动具有阻尼,从而使得角部导风板转动调节后的角度维持和固定,避免因角部导风板的角度固定不稳,而出现角部导风板随意转动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包括凸起和凹槽,凸起和凹槽中的一者设置于连接部,另一者设置于轴部插设于连接孔的一端,凸起被配置为在角部导风板相对面板本体转动时卡入或退出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凸起与凹槽相互卡紧配合,可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利用静摩擦力从而实现叶片与轴部之间的阻尼,使得叶片转动调节后的角度维持,从而使得角部出风口的风向调节后能维持该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设于叶片,且凸起靠近叶片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叶片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凹槽的形状与凸起的形状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凸起从小端到大端的抗变形能力逐渐增强,当叶片相对于轴部转动时,凸起的小端更易发生轻微变形,从而与凹槽配合,满足叶片的阻尼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上设有多个凸起;和/或轴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条形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圆锥形的凸起与条形槽之间卡紧配合,当叶片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使得圆锥形的凸起的小端发生轻微变形,并与凹槽上的不同的条型槽可相互卡紧,从而条形槽给圆锥形的凸起提供支撑力,增加了凸起与凹槽之间得扭矩,相应增加了摩擦力,使得叶片的角度调节后能够维持在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为弧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叶片设为弧形板,弧形板在安装至面板本体中时,先施加外力使弧形板沿其弧度方向变形,叶片安装至轴部后,弧形板的形变释放恢复,该恢复力可以使得连接孔与轴部之间紧密接触,当凸起卡入轴部上的对应凹槽时,也能够初步卡紧,并且凸起与凹槽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角部导风板在整机运输过程中也不会轻易变动方向,利用该摩擦力,在调节角部导风板方向时,也能及时对叶片转动后进行定位,避免叶片出现随意转动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部出风口为弧形,叶片沿所述角部出风口的弧形轨迹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弧形的角部出风口与面板本体上的主出风口配合,可以使面板本体上的出风口的排布更加合理紧凑,而且,弧形的角部出风口可以降低对面板组件对气流的干扰作用,提高了角部出风口气流流出的流畅性。另外,弧形的角部出风口可以提高室内机的外观美观性。叶片与角部出风口的弧形轨迹相适配,从而便于叶片能够对角部出风口的气流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叶片的宽度方向上,叶片的厚度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叶片设置为中部较厚两侧较薄的弧形结构,可以更为顺畅的保证角部出风口的出风,避免角部导风板在角部出风口出风时产生紊流,从而还可以降低角部出风口出风时的气流流动噪声,提高了室内机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本体上设有多个角部出风口,多个角部出风口沿面板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角部出风口间隔分布面板本体的周向上,从而可以与主出风口一起配合出风,从而实现室内机的环形出风,保证出风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本体的中部设有进风口,多个角部出风围设在进风口的外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角部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的外周,从而使得进风口与角部出风口合理分区,避免进风和出风之间形成干扰,保证室内机的出风和进风的相对独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前述的室内机面板。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角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角部导风板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角部导风板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角部导风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空调器;10-面板本体;11-进风口;12-主出风口;13-角部出风口;14-装配部;140-轴部;141-凹槽;20-主导风板;30-角部导风板;31-叶片;310-连接部;311-连接孔;312-凸起;40-回风格栅;5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面板,请参阅图1至图5,室内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10和角部导风板30,面板本体10上设有主出风口12,面板本体10还设有位于其角部位置的角部出风口13;角部导风板30设置于角部出风口13内,角部导风板30被配置为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面板本体10上的角部出风口13设置有角部导风板30,角部导风板30对角部出风口13内的气流具有导向作用,并且角部导风板30还可以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从而可以与面板本体10上的主出风口12的摆风方向相适配,从而使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与主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相协调,从而形成环形风幕,有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角部出风口13处的角部导风板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两个或者多个。从面板本体10的中部到面板本体10的边缘的方向为面板本体10的径向方向,在角部导风板30的数量设为多个时,多个角部导风板30沿空调器100的径向间隔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角部出风口13内的角部导风板30的数量设为一个,一个角部导风板30将角部出风口13分割成两个子出风口。
另外,角部导风板30在角部出风口13处的调节出风方向可以是多种方式进行调节,譬如,可以是角部导风板30转动安装于角部出风口13,通过角部导风板30的转动,从而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当然,角部导风板30也可以采用变形材料或者感温材料制成,通过施力或温度变化,使角部导风板30发生形变,从而也可以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角部导风板30可转动地设置于角部出风口13内,以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通过将角部导风板30转动安装于面板本体10上的角部出风口13处,仅需要转动角部导风板30,便可以实现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可调,导风板转动方式实现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可调,调节方式简单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和图11,角部导风板3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孔311;面板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部140,每个轴部140对应插设于一个连接孔311。通过在角部导风板30的两侧具有连接孔311,连接孔311套设于轴部140,从而便于角部导风板30与轴部140之间实现转动连接。
其中,角部导风板30的转动可以是手动施力于角部导风板30,使角部导风板30转动,也可以是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驱动角部导风板3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角部导风板30可采用为手动施力转动,从而调节角部导风板30与角部出风口13的角度,从而调节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8和图9,角部导风板30包括叶片31以及设置于叶片31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部310,连接孔311设置于连接部310,连接部310与轴部140之间设有阻尼结构,以增大角部导风板30与轴部140之间的阻尼。
通过将连接孔311设置在叶片31的连接部310上,连接部310与轴部140之间设有阻尼结构,阻尼结构可以使得叶片31与轴部140之间转动具有阻尼,从而使得角部导风板30转动调节后的角度维持和固定,避免因角部导风板30的角度固定不稳,而出现角部导风板30随意转动的现象。
其中,阻尼结构可以是多种结构,譬如,连接部310和轴部140之间设有阻尼层,或者连接孔311和轴部140采用阻尼材料制成,使得两者的摩擦力大,从而保证连接部310与轴部140相对转动后能够实现定位。当然,连接部310与轴部140之间还可以采用凸起312与凹槽141卡接的形式实现阻尼,从而限制叶片31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包括凸起312和凹槽141,凸起312和凹槽141中的一者设置于连接部310,另一者设置于轴部140插设于连接孔311的一端,凸起312被配置为在角部导风板30相对面板本体10转动时卡入或退出凹槽141。
通过凸起312与凹槽141相互卡紧配合,可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利用静摩擦力从而实现叶片31与轴部140之间的阻尼,使得叶片31转动调节后的角度维持,从而使得角部出风口13的风向调节后能维持该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312设于叶片31,且凸起312靠近叶片31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叶片31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凹槽141的形状与凸起312的形状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凸起312从小端到大端的抗变形能力逐渐增强,当叶片31相对于轴部140转动时,凸起312的小端更易发生轻微变形,从而与凹槽141配合,满足叶片31的阻尼转动。
可选地,请参阅图10和图11,凸起312为圆锥形,凸起312具有大端和小端,大端连接于叶片31,凹槽141用于容纳小端。
通过将凸起312的形状设置为圆锥形,圆锥形的凸起312从小端到大端的抗变形能力逐渐增强,当叶片31相对于轴部140转动时,凸起312的小端更易发生轻微变形,从而与凹槽141配合,满足叶片31的阻尼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至图14,连接部310上设有多个凸起312;和/或轴部14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条形槽。圆锥形的凸起312与条形槽之间卡紧配合,当叶片31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使得圆锥形的凸起312的小端发生轻微变形,并与凹槽141上的不同的条型槽可相互卡紧,从而条形槽给圆锥形的凸起312提供支撑力,增加了凸起312与凹槽141之间得扭矩,相应增加了摩擦力,使得叶片31的角度调节后能够维持在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叶片31为弧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叶片31设为弧形板,弧形板在安装至面板本体10中时,先施加外力使弧形板沿其弧度方向变形,叶片31安装至轴部140后,弧形板的形变释放恢复,该恢复力可以使得连接孔311与轴部140之间紧密接触,当凸起312卡入轴部140上的对应凹槽141时,也能够初步卡紧,并且凸起312与凹槽14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角部导风板30在整机运输过程中也不会轻易变动方向,利用该摩擦力,在调节角部导风板30方向时,也能及时对叶片31转动后进行定位,避免叶片31出现随意转动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部出风口13为弧形,叶片31沿所述角部出风口13的弧形轨迹延伸。弧形的角部出风口13与面板本体10上的主出风口12配合,可以使面板本体10上的出风口的排布更加合理紧凑,而且,弧形的角部出风口13可以降低对面板组件对气流的干扰作用,提高了角部出风口13气流流出的流畅性。另外,弧形的角部出风口13可以提高室内机的外观美观性。叶片31与角部出风口13的弧形轨迹相适配,从而便于叶片31能够对角部出风口13的气流导向。
其中,角部出风口13可以设置在方形进风口11的圆滑顶点的位置处,角部出风口13可以设置为与圆滑顶点相适配的扇形或弧形。叶片31的形状可以与角部出风口13的开口相配,这样,当角部导风板30转动至于角部出风口13所在面平行时,角部导风板30还可以实现对角部出风口13进行封闭,从而可以避免灰尘或者小的颗粒物从角部出风口13进入到室内机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沿叶片31的宽度方向上,叶片31的厚度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减小。通过将叶片31设置为中部较厚两侧较薄的弧形结构,可以更为顺畅的保证角部出风口13的出风,避免角部导风板30在角部出风口13出风时产生紊流,从而还可以降低角部出风口13出风时的气流流动噪声,提高了室内机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本体10上设有多个角部出风口13,多个角部出风口13沿面板本体10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角部出风口13间隔分布面板本体10的周向上,从而可以与主出风口12一起配合出风,从而实现室内机的环形出风,保证出风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本体10的中部设有进风口11,多个角部出风围设在进风口11的外周。通过将多个角部出风口13设置在进风口11的外周,从而使得进风口11与角部出风口13合理分区,避免进风和出风之间形成干扰,保证室内机的出风和进风的相对独立。
其中,面板本体10可以为矩形结构或正方形结构,角部出风口13的数量可以设为四个,四个角部出风口13可分布在面板本体10的四个角部位置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100包括前述的室内机面板,请参阅图6,空调器100包括面板本体10、主导风板20、角部导风板30、保温层50和回风格栅40等。
其中,面板本体10的中部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的轮廓被构造为方形,方形的相邻的两条边之间圆滑过渡连接。回风格栅40上安装有过滤网,回风格栅40设于面板本体10上与进风口11相对的位置处,回风格栅40与过滤网配合,可对从进风口11进入空调器的气流起到过滤的作用。
面板本体10上沿进风口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主出风口12,每相邻的两个主出风口12之间设有一个角部出风口13。主出风口12邻近方形的进风口11的边设置,角部出风口13邻近方形进风口11的顶点设置,角部出风口13被构造为扇形或弧形。主出风口12处设有调节气流流向的主导风板20,主导风板20与面板本体10可枢转地连接。
面板本体10上在主出风口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装配部14,主导风板20与装配部14枢接。相应地,供角部导风板30装配的轴部140设于装配部14上,并朝向于角部出风口13一侧,角部导风板30的连接部310与轴部140连接。
保温层50位于回风格栅40与面板之间,保温层50可以是泡沫件,保温层50呈方形件,沿进风口11周向围设,保温层50可以对进风口与进风口11之间的缝隙阻隔,并起到保温作用,从而提高了空调器内气流的保温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上设有位于其角部位置的角部出风口;
角部导风板,设置于所述角部出风口内,所述角部导风板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角部出风口内,以调节所述角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导风板的延伸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孔;
所述面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部,每个所述轴部对应插设于一个所述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导风板包括叶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部之间设有阻尼结构,以增大所述角部导风板与所述轴部之间的阻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另一者设置于所述轴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所述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角部导风板相对所述面板本体转动时卡入或退出所述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叶片,且所述凸起靠近所述叶片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所述叶片的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凸起的形状适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凸起;和/或所述轴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条形槽。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弧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出风口为弧形,所述叶片沿所述角部出风口的弧形轨迹延伸。
10.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叶片的厚度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本体上设有多个角部出风口,多个所述角部出风口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中部设有进风口,多个所述角部出风口围设在所述进风口的外周。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面板。
CN202122994960.2U 2021-11-30 2021-11-30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Active CN216592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4960.2U CN216592201U (zh) 2021-11-30 2021-11-30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4960.2U CN216592201U (zh) 2021-11-30 2021-11-30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2201U true CN216592201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5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4960.2U Active CN216592201U (zh) 2021-11-30 2021-11-30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2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1716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omprising a wind-visor for air discharge opening
JP387201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840343B2 (ja)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EP2698543B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5402874B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WO2006022129A1 (ja) 床置き型空気調和機
CN216592201U (zh) 室内机面板及空调器
CN209028554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AU744720B2 (en) Domestic appliance
JP6739656B2 (ja) 羽根車、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3750298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10887146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JP5263335B2 (ja)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1182689A (ja) 送風機用羽根車
JP2004011423A (ja) 送風部の気流制御構造
CN215675463U (zh) 空调器
CN210373775U (zh) 导风组件、风机和空调器
JP3893840B2 (ja) 吹出し気流の旋回成分補正方法及び送風装置
CN210772701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组件
CN210861635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114198831A (zh) 风扇头及冷风扇
JP3806513B2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
CN113048640A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1345666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EP2597316B1 (en)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