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0037U -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0037U
CN216590037U CN202220029061.0U CN202220029061U CN216590037U CN 216590037 U CN216590037 U CN 216590037U CN 202220029061 U CN202220029061 U CN 202220029061U CN 216590037 U CN216590037 U CN 216590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air
briquetting
pneumatic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90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观臣
贾美俊
高宇
赵东
梁永贵
乔帅
韩钢城
傲骑
潘仁湖
沈汉平
江兴涛
贾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Hohhot Jinqiao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Hohhot Jinqiao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Hohhot Jinqiao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90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0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0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0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包括阀体,阀体两端分别开设有相通的两个进料口,阀体内设有阀杆和两个用于密封进料口的阀板,阀体一侧连有用于驱动阀杆沿其轴向移动的气动机构,气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阀板通过阀杆连接;阀体另一侧连有充气管,充气管连有用于对阀体内输送压缩气体的气泵,气泵与气动机构连接,充气管与气泵之间连有第一电磁阀;通过向阀体内输送小流量压缩气体,建立阀体内外压力平衡,实现阀板不被顶开的作用,降低了阀板和阀体内的磨损,安装简单且不需外接电源控制,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具有提高阀板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性、整体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属于机械设备领域里面较为通用的设备,因其成本低,相对可靠,使用范围广泛,在机械设备领域运用广泛;其中,气动双闸板阀门是由压力推动气缸内的活塞,活塞运动带动上、下两个阀板开启或关闭的阀门;目前,市场上很多气力输送装置上都配有双闸板阀门,用在仓泵的平衡口上当做平衡阀,然而,由于双闸板阀门内部两个阀板是靠弹簧密封,当仓泵充压,双闸板阀门关闭时,在仓泵内的压力作用下,极易出现因阀板弹簧弹力不够而导致阀板被朝内顶开,输送介质就会进入阀腔内部,导致阀腔内部堆满介质从而影响阀门的正常开关,加快阀板跟阀腔的磨损;造成降低了阀板的密封性和阀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利用小流量压缩气体,以建立阀板内外压力平衡,实现阀板不被顶开的作用,降低了阀板和阀体内的磨损,具有阀板使用寿命高、密封性好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相通的两个进料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和两个用于密封所述进料口的阀板,所述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沿其轴向移动的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阀板通过所述阀杆连接;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连接有用于对所述阀体内输送压缩气体的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动机构连接,所述充气管与气泵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设置: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阀板顶撑至所述进料口的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阀板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充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分管,所述第一输气分管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设置:所述阀杆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接有支座,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设置的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横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阀板的底端抵接,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竖端位于所述压缩弹簧内,所述支座中间开设有供所述压缩弹簧、上压块和下压块放置的通槽,所述支座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槽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分管。
进一步设置: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和进气管,所述气缸与所述阀体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气泵通过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进一步设置:所述充气管为PU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机构、气泵、阀杆和阀体,气泵输送压缩气体至气动机构处,实现阀板控制进料口关闭的作用;通过气泵、充气管和第一电磁阀,对阀体内输送小流量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将两个阀板顶撑至进料口处,避免因从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至阀板外部的压力将阀板朝内顶开,致使输送介质或者其他阀体外的介质跑到阀体内部,而造成阀体内部及阀板磨损,实现提高阀板、阀体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利用填充小流量的压缩气体,以保证阀板不被外部压力朝阀体内顶开,降低了阀板和阀体内的磨损,安装简单且不需外接电源控制,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具有提高阀板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性、整体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阀体;2、进料口;3、阀杆;4、阀板;5、气动机构;6、充气管;7、气泵;8、第一电磁阀;10、气囊;11、第一输气分管;13、支座;14、压缩弹簧;15、上压块;16、下压块;17、进气口;18、通槽;19、第二输气分管;20、气缸;21、连接座;22、进气管;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端”和“顶端”指的是朝向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气动机构5、气泵7、阀杆3和阀体1,气泵7输送气体至气动机构5处,实现阀板4控制进料口2关闭的作用;通过气泵7、充气管6和第一电磁阀8,对阀体1内输送压缩气体,直至阀体1内部压力大于阀体1外部的压力,压缩气体将两个阀板4顶撑至进料口2处,避免因从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至阀板4外部的压力将阀板4朝内顶开,致使输送介质或者其他阀体1外的介质跑到阀体1内部,而造成阀体1内部及阀板4磨损,实现提高阀板4、阀体1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向阀体1内输送小流量的压缩气体,以建立阀体1内外压力平衡,实现阀板4不被顶开的作用,降低了阀板4和阀体1内的磨损,安装简单且不需外接电源控制,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具有提高阀板4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性、整体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相通的两个进料口2,阀体1内设置有阀杆3和两个用于密封进料口2的阀板4,阀体1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阀杆3沿其轴向移动的气动机构5,气动机构5的驱动端与阀板4通过阀杆3连接;阀体1的另一侧连接有充气管6,充气管6连接有用于对阀体1内输送压缩气体的气泵7,气泵7与气动机构5连接,充气管6与气泵7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8。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时,首先,通过气动机构5、气泵7、阀杆3和阀体1,气泵7输送气体至气动机构5处,气动机构5启动,气动机构5驱动阀杆3沿阀杆3的轴向朝靠近进料口2的方向移动,实现阀板4控制进料口2关闭的作用;然后,通过气泵7、充气管6和第一电磁阀8,启动第一电磁阀8打开,气泵7输送压缩气体经充气管6从阀体1的另一侧进入阀体1内,直至阀体1内部压力大于阀体1外部的压力,压缩气体将两个阀板4顶撑至进料口2处,避免因从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至阀板4外部的压力将阀板4朝内顶开,致使输送介质或者其他阀体1外的介质跑到阀体1内部,而造成阀体1内部及阀板4磨损,实现提高阀板4、阀体1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之后,当仓泵或者输送装置输送完介质后,阀板4复位,进料口2打开,阀体1内的压缩气体经进料口2排出至仓泵或者输送装置内,实现自动排放阀体1内压缩气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向阀体1内输送小流量的压缩气体,以建立阀体1内外压力平衡,实现阀板4不被顶开的作用,降低了阀板4和阀体1内的磨损,安装简单且不需外接电源控制,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具有提高阀板4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性、整体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的:阀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阀板4顶撑至进料口2的气囊10,气囊10位于阀板4之间,气囊10与充气管6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分管11,第一输气分管11连接有第二电磁阀23。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阀板4外部受到的压力较大时,通过气囊10、第一输气分管11和第二电磁阀23,打开第一电磁阀8和第二电磁阀23,部分压缩气体经充气管6直接进入阀体1内,另一部分压缩气体从第一输气分管11进入气囊10内,气囊10在压缩气体的填充作用下,直至阀体1内的压缩气体和气囊10分别将阀板4顶撑至阀板4与进料口2贴合,避免因从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至阀板4外部的压力将阀板4朝内顶开,实现进一步提高阀板4、阀体1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当阀板4外部受到的压力较小时,打开第二电磁阀23,压缩气体经第一输气分管11进入气囊10内,直至气囊10内充满压缩气体,气囊10将阀板4顶撑至阀板4与进料口2贴合,实现保证利用小流量压缩气体,保证阀板4密封性的同时,减少整体耗气量的作用。
进一步的:阀杆3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连接有支座13,阀板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设置的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的横端分别与两个阀板4的底端抵接,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的竖端位于压缩弹簧14内,支座13中间开设有供压缩弹簧14、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放置的通槽18,支座13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7,进气口17与通槽18连接,气囊10与进气口17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分管19。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阀板4受到磨损时,通过上压块15、下压块16和压缩弹簧14,保证进料口2处良好的密封效果,起到阀板4压力可调节的作用;通过进气口17和第二输气分管19,进入气囊10内的压缩气体从第二输气分管19经进气口17进入通槽18内,直至通槽18内的压缩气体顶撑至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分别将两个阀板4推至阀板4与进料口2紧紧贴合,实现再次进一步提高阀板4和阀体1内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
进一步的:气动机构5包括气缸20、连接座21和进气管22,气缸20与阀体1的上端之间通过连接座21连接,气缸20与气泵7通过进气管22连接,进气管22连接有第三电磁阀24。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需要关闭进料口2时,首先,通过气缸20、连接座21、进气管22和第三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4打开,气泵7将压缩气体经进气管22输至气缸20内,气缸20的顶杆伸长,带动阀杆3和阀板4朝靠近进料口2的方向移动,直至阀板4将进料口2关闭,实现自动控制阀板4关闭进料口2的功能。
进一步的:充气管6为PU管。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充气管6均采用PU管,利用PU管耐磨,耐化学性,耐撕裂和抗压的性能,避免充气管6破损而影响压缩气体的输送率,起到提高充气管6的使用寿命和进一步保证阀板4使用寿命的作用。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为: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相通的两个进料口2,阀体1内设置有阀杆3和两个用于密封进料口2的阀板4,阀体1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阀杆3沿其轴向移动的气动机构5,气动机构5的驱动端与阀板4通过阀杆3连接;
如图1所示,阀体1的另一侧连接有充气管6,充气管6为PU管;充气管6连接有用于对阀体1内输送压缩气体的气泵7,气泵7与气动机构5连接,充气管6与气泵7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8;气动机构5包括气缸20、连接座21和进气管22,气缸20与阀体1的上端之间通过连接座21连接,气缸20与气泵7通过进气管22连接,进气管22连接有第三电磁阀24。
如图1和图2所示,阀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阀板4顶撑至进料口2的气囊10,气囊10位于阀板4之间,气囊10与充气管6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分管11,第一输气分管11连接有第二电磁阀23。
如图1和图2所示,阀杆3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连接有支座13,阀板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设置的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的横端分别与两个阀板4的底端抵接,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的竖端位于压缩弹簧14内,支座13中间开设有供压缩弹簧14、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放置的通槽18,支座13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7,进气口17与通槽18连接,气囊10与进气口17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分管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阀板4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性高、整体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通过气动机构5、气泵7、阀杆3和阀体1,气泵7输送气体至气动机构5处,实现阀板4控制进料口2关闭的作用;通过气泵7、充气管6和第一电磁阀8,对阀体1内输送小流量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将两个阀板4顶撑至进料口2处,避免因从仓泵或输送装置充压至阀板4外部的压力将阀板4朝内顶开,致使输送介质或者其他阀体1外的介质跑到阀体1内部,而造成阀体1内部及阀板4磨损,实现进一步提高阀板4、阀体1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利用填充小流量的压缩气体,以保证阀板4不被外部压力朝阀体1内顶开,降低了阀板4和阀体1内的磨损率,安装简单且不需外接电源控制,整体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相通的两个进料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和两个用于密封所述进料口的阀板,所述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沿其轴向移动的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阀板通过所述阀杆连接;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连接有用于对所述阀体内输送压缩气体的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动机构连接,所述充气管与气泵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阀板顶撑至所述进料口的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阀板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充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分管,所述第一输气分管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接有支座,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设置的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横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阀板的底端抵接,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竖端位于所述压缩弹簧内,所述支座中间开设有供所述压缩弹簧、上压块和下压块放置的通槽,所述支座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槽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和进气管,所述气缸与所述阀体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气泵通过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为PU管。
CN202220029061.0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Active CN216590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9061.0U CN216590037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9061.0U CN216590037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0037U true CN216590037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9061.0U Active CN216590037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0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04545U (zh) 一种中央供气系统
CN114592819B (zh) 抽油机井口高分子复合颗粒多级密封装置
JPS6253412B2 (zh)
CN216590037U (zh) 一种双闸板阀门用辅助装置
CN105156371A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蓄能器
CN100557241C (zh) 矿用乳化液泵站节能卸载装置
CN207080423U (zh) 一种内置稳压气囊结构水泵
CN210178531U (zh) 一种能互换进出气的内循环空气泵
CN216240675U (zh) 一种分段式巷道密封注浆装置
CN205956522U (zh) 一种高度阀
CN211118237U (zh) 一种管道输送系统自适应脉冲缓冲装置
CN212868685U (zh) 一种排气阀控制机构及排气阀
CN111288180A (zh) 一种膨胀止回器及带有膨胀止回器的流体输配控制结构
CN208519011U (zh) 一种循环利用气体的增压泵
CN211924940U (zh) 一种膨胀止回器及带有膨胀止回器的流体输配控制结构
CN2578586Y (zh) 组件式水锤泵
US7963750B2 (en) Hydraulic pump
CN206682372U (zh) 一种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CN106224239B (zh) 泵体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CN211737602U (zh) 一体化水轮机调速系统自动补气装置
CN216842494U (zh) 一种重载液压缸
CN212960121U (zh) 灌装机下料角座阀
CN207331857U (zh) 一种二次供水系统的稳压罐
CN220319965U (zh) 一种增压阀
CN220816099U (zh) 一种节能型一体化油源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