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4423U -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4423U
CN216584423U CN202123172186.3U CN202123172186U CN216584423U CN 216584423 U CN216584423 U CN 216584423U CN 202123172186 U CN202123172186 U CN 202123172186U CN 216584423 U CN216584423 U CN 216584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ir
pipe
jar body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21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庆峰
陈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ckla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ckla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ckla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ckla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721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4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4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44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和气浮装置;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和溶气罐;溶气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出水口,罐体内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一端伸出罐体外,罐体上还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伸出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水管一端和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气管一端均连接到混合管一端,混合管另一端设置有溶气管,溶气管内设置有填料,溶气管连接出液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溶气罐中的混合管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一次混合,通过溶气管内的填料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二次混合,通过出液管的实现对污水和空气的第三次混合,通过多次混合,使得污水溶气效率大大提高,节省时间和资源,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正常排放。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包括气浮工艺。气浮工艺是专门为去除工业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以及悬浮物而设计的,溶气罐是气浮工艺中最关键的部分,其作用是实现水和空气的充分接触,加速空气溶解。现有的溶气罐结构简单,通过吸气管吸入空气,但是溶气罐中过量的空气不能溶解到水中,将以大气泡的形式排除,溶气效率较低,大大降低了水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和气浮装置;所述调节池入口处设有格栅,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潜污泵和浮球液位开关;所述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和溶气罐;
所述溶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出罐体外,所述罐体上还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出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水管一端和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气管一端均连接到混合管一端,所述混合管另一端设置有溶气管,所述溶气管内设置有填料,所述溶气管连接出液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多个上扰流板和多个下扰流板,所述上扰流板和所述下扰流板间隔设置;
所述上扰流板自混合管内壁顶端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上扰流板与混合管内壁底端间留有就间距,所述下扰流板自混合管内壁底端向上延伸设置,且所述下扰流板与混合管内壁顶端间留有间距,所述上扰流板和所述下扰流板间形成S型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与溶气管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直径大于所述自由端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溶气板装置,所述溶气板装置包括上溶气板和下溶气板,所述上溶气板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壁上,另一端垂直向出液管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出液管间留有间距,所述下溶气板一端设置在出液管上,另一端垂直向罐体内壁方向延伸设置且与罐体内壁间留有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气浮装置连接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池和消毒出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溶气罐中的混合管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一次混合,通过溶气管内的填料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二次混合,通过出液管的实现对污水和空气的第三次混合,通过多次混合,使得污水溶气效率大大提高,节省时间和资源,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溶气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扰流装置和溶气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调节池;101.格栅;102.潜污泵;103.浮球液位开关;200.气浮池;300.溶气罐;301.罐体;302.进水管;303.进气管;304.混合管;3041.上扰流板;3042.下扰流板;305.溶气管;306.填料;307.出液管;308.出水口;309.液位浮球接口;310.安全气阀;311.压力表;312a.上溶气板;312b.下溶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00和气浮装置;调节池100入口处设有格栅101,用于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和漂浮杂质;调节池100内设有潜污泵102和浮球液位开关103,将污水提升至后续污水处理设备;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200和溶气罐300;气浮装置还包括空压机和溶气泵;气浮池内顶端上设有链条传动刮板;气浮装置是专门为去除工业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以及悬浮物而设计的;溶气罐是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其作用是实现水和空气的充分接触,加速空气溶解;空气通过空压机送入溶气罐,在0.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致密的微气泡群,并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使悬浮物和高稳定胶体料子在气泡表面取集,并随气泡浮上水面;气池体上部的刮板由传动链条带动转动,不断将上浮的浮渣刮到收渣槽内,自流进污泥池内,从而达到除去SS和COD等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溶气罐300包括罐体301,罐体301上设有出水口308,罐体301内设置有进水管302,且进水管302一端伸出罐体301外,罐体301上还设有进气管303,进气管303一端伸出罐体301,设置在罐体301内的进水管302一端和设置在罐体301内的进气管303一端均连接到混合管304一端,混合管304另一端设置有溶气管305,溶气管305内设置有填料306,溶气管305连接出液管307。
污水由进水管302进入罐体301中的混合管304,空气经罐体301外的进气管303一端进入混合管304,污水和空气在混合管304内进行第一次混合,由于混合管304连接溶气管305,溶气管305内有填料,水流和空气经填料进行二次混合,经二次混合后的水气混合物经出水口308排出。罐体301上通过液位浮球接口309安装有液位浮球,液位达到一定标准后控制进水量;罐体301上还设置安全气阀310和压力表311,当溶气罐内压力过大时,安全气阀310开启,避免事故危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提高溶气效率。
如图3所示,混合管304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多个上扰流板3041和多个下扰流板3042,上扰流板3041和下扰流板3042间隔设置;上扰流板3041自混合管304内壁顶端向下延伸设置,且上扰流板3041与混合管304内壁底端间留有就间距,下扰流板3042自混合管304内壁底端向上延伸设置,且下扰流板3042与混合管304内壁顶端间留有间距,上扰流板和所述下扰流板间形成S型通道。通过上下扰流板实现对污水和空气阻挡,污水和空气在混合管内沿S型通道行走,使得污水和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实现第一次混合,提高混合效率,提高溶气效率。
出液管307与溶气管305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端直径大于自由端直径,出液管管径变小,使得污水和空气混合后在越靠近出液管307自由端的压力越大,充分实现水流和气体第三次混合。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溶气板装置,溶气板装置包括上溶气板312a和下溶气板312b,上溶气板312a一端设置在罐体301内壁上,另一端垂直向出液管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出液管间留有间距,下溶气板312b一端设置在出液管307上,另一端垂直向罐体内壁方向延伸设置且与罐体内壁间留有间距;通过上下溶气板实现对自出液管出来的污水和空气的阻挡,从而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四次混合,提高溶气效率。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装置还包括与气浮装置连接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池和消毒出水池;厌氧池是以反硝化过程为主的设施,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NH3-N和降解有机磷;好氧池是利用自养型好氧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的设施。功能是对污水中溶解的含碳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来自厌氧池已被初步降解了氨氮污水进行氨化反应即由于氨化菌的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沉淀池采用平流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流到沉淀池,沉淀处理腐化脱落的生物膜,污水在此得到澄清,沉淀下来的污泥采用气提装置提升至污泥池进行外运处理;沉淀池沉淀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提升至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污泥池内的污泥定期由业主用抽吸泵抽吸外运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溶气罐中的混合管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一次混合,通过溶气管内的填料实现污水和空气的第二次混合,通过出液管的一端大一端小的渐变式管径实现对污水和空气的第三次混合,最后通过上下溶气板实现对空气和污水的第四次混合,混合充分,溶气效率大大提高,节省时间和资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和气浮装置;所述调节池入口处设有格栅,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潜污泵和浮球液位开关;所述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和溶气罐;
所述溶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出罐体外,所述罐体上还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出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水管一端和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气管一端均连接到混合管一端,所述混合管另一端设置有溶气管,所述溶气管内设置有填料,所述溶气管连接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多个上扰流板和多个下扰流板,所述上扰流板和所述下扰流板间隔设置;
所述上扰流板自混合管内壁顶端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上扰流板与混合管内壁底端间留有就间距,所述下扰流板自混合管内壁底端向上延伸设置,且所述下扰流板与混合管内壁顶端间留有间距,所述上扰流板和所述下扰流板间形成S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与溶气管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直径大于所述自由端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气板装置,所述溶气板装置包括上溶气板和下溶气板,所述上溶气板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壁上,另一端垂直向出液管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出液管间留有间距,所述下溶气板一端设置在出液管上,另一端垂直向罐体内壁方向延伸设置且与罐体内壁间留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气浮装置连接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池和消毒出水池。
CN202123172186.3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84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2186.3U CN216584423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2186.3U CN216584423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4423U true CN21658442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218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84423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4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9213A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8529834A (zh) 一种Fenton—SMAD—BB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63537B (zh) 一种二级生化系统污泥回流处理系统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104341021A (zh) 序进式气浮装置
KR200385782Y1 (ko) 고농도 슬러지 수집 및 교반장치
CN203613075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5917142U (zh) 一种一体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6584423U (zh) 一种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CN207525100U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2249463B (zh) 一种环氧树脂废水预处理装置
CN103570131B (zh) 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5502869B (zh) 一种污泥减量同时回收磷的工艺
CN210711167U (zh) 一种物化与生化分离式mbr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204058056U (zh) 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
CN106673372A (zh) 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18810921U (zh) 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06486397U (zh) 一种餐消废水处理装置
CN213202527U (zh) 一种集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7628043U (zh) 一种高浓度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
CN214829808U (zh) 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
CN216997853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16890299U (zh) 一种兼具污泥高效混合与泥水分离功能的水解酸化池
CN216711838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mbr一体化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