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5381U -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5381U
CN216565381U CN202220019488.2U CN202220019488U CN216565381U CN 216565381 U CN216565381 U CN 216565381U CN 202220019488 U CN202220019488 U CN 202220019488U CN 216565381 U CN216565381 U CN 21656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frame
elastic
wall
mounting part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9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雨芬
林敏宏
张龙清
樊为
郭玉宝
陈伟雄
余明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9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中框结构包括背板、若干弹性件和中框;所述背板的四周向上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若干弹性件位于所述背板的外侧,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框的内壁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连接;所述中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上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接触,所述卡槽的侧壁凸起并伸入所述卡槽或所述卡槽卡入所述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背板设置可拆卸连接的弹性件,可用于安装不容易变形的中框和较容易变形的中框;使得同背板可装配两种不同结构的中框,节约了调模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背板的通用性,加快生产效率;避免因生产计划调整导致的背板呆料问题。

Description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产品一般采用金属或塑料中框,但近几年的产品设计要求同时兼容金属和塑胶中框;因塑料中框和金属中框的结构不同,因此当装配不同的中框的时候,模组背板也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冲压厂家切换背板模组的上模镶件,而通常切换镶件周期较长,且在更换镶件过程中容易造成模具配合关系的变化,需要反复调模才能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因此具有周期长和费用高的问题;同时因不同中框所需要的背板结构不同,在后续量产过程中,若量产计划进行调整,也会造成背板模组的呆料问题。因此,需要兼容塑胶中框和金属中框的中框装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中框装配结构和显示装置,旨在提供可兼容塑料中框和金属中框的装配结构,同时可解决背板的呆料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框装配结构,包括背板、若干弹性件和中框;所述背板的四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若干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外侧,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框的内壁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连接;所述中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上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接触,所述卡槽的侧壁凸起并伸入所述卡槽或所述卡槽卡入所述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凸起卡入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向内侧折弯并形成挂钩,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挂钩挂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侧面;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弹性结构受外力产生形变后可回弹。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
优选地,所述中框的内壁设置有伸出部和限位块,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内壁的下部,所述伸出部与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中框为金属中框,所述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中框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中框的内壁垂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块的顶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中框为塑料中框,所述塑料中框的限位块卡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凸起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限位块的最宽处卡入所述凹槽的上部。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中框装配结构,还包括有发光件、反射片、扩散板、膜片以及液晶玻璃;所述背板的所述安装部围绕并形成腔体,所述发光件、反射片、扩散板、膜片依次层叠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液晶玻璃设置于所述伸出部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背板设置可拆卸连接的弹性件,可用于安装不容易变形的中框和较容易变形的中框;当需要安装不容易变形的中框时,安装部需要安装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安装部的外侧,能够卡入中框的内壁上的卡槽内;弹性件与背板连接后,中框通过弹性件与背板卡接;当需要拆卸时,借助外部零件将弹性件压向安装部,使得弹性件远离卡槽;当弹性件从卡槽内退出,此时将中框上移并与背板分离;当安装较容易变形的中框时,将弹性件从背板上拆下,通过利用卡槽伸入卡槽的侧壁凸起,使得卡槽与凹槽的卡接,最终中框与背板实现卡接;需要拆卸时,施加外力,使得中框产生变形,破坏卡槽与凹槽的卡接状态,将中框与背板拆分;一种背板可装配两种不同结构的中框,置换需要装配的中框时不需要更换背板,节约了调模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背板的通用性,加快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生产计划调整导致的背板呆料问题,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框装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框装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框装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框装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中框装配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背板 1 卡槽 31
安装部 11 伸出部 32
凹槽 111 限位块 33
安装凸起 112 固定部 34
断裂结构 113 发光件 4
弹性件 2 反射片 5
通孔 21 扩散板 6
挂钩 22 膜片 7
弹性结构 23 液晶玻璃 8
中框 3 泡棉双面胶 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中框装配结构。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中框装配结构包括背板1、若干弹性件2和中框3;背板1的四周设置有安装部11,安装部1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凹槽111;若干弹性件2,设置于背板1的外侧,与安装部11可拆卸连接;中框3,内壁与安装部11的外侧连接;中框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31;卡槽31的顶部与安装部的上端接触,卡槽的侧壁凸起并伸入卡槽或卡槽可卡入所述弹性件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背板1设置可拆卸连接的弹性件2,用于安装不容易变形的中框和容易变形的中框;当需要安装不容易变形的中框3时,例如金属中框;安装部11需要安装弹性件2,弹性件2设置于安装部11的外侧,能够卡入中框3的内壁上的卡槽31内;弹性件2与背板1连接,中框3通过弹性件2与背板1卡接;当需要拆卸时,借助薄片插入弹性件2与中框的内壁之间,滑动薄片,使得将弹性件2压向安装部11,弹性件2从卡槽31内退出,此时将中框3上移并与背板1分离;当安装容易变形的中框3时,例如塑料中框;将弹性件2从背板1拆下,通过利用卡槽31伸入凹槽的侧壁凸起,使得卡槽31与凹槽111的卡接,最终中框3与背板1实现卡接;需要拆卸时,施加外力,使得中框3产生变形,破坏卡槽31与凹槽111的卡接状态,将中框3与背板1拆分;一种背板1可装配两种不同结构的中框3,置换需要装配的中框时不需要更换背板1,节约了调模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背板1的通用性,加快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生产计划调整导致的背板1的呆料问题,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地,在安装部11上通过局部冲压形成断裂结构113,断裂结构113内凹并形成凹槽111,便于加工。
安装部11上设置有安装凸起112,弹性件2上设置有通孔21,安装凸起112卡入通孔21。上述结构中,安装部11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安装凸起112,通孔21与安装凸起112的设置位置与数量相适配;弹性件2的通孔21通过与安装凸起112卡接,使得弹性件2与背板1连接。
具体地,安装凸起112设置有两个以上,同时以弹性件2的中心为轴线,数量与位置均为对称设置,通孔21与安装凸起112的设置位置和数量相对应,使得弹性件2与背板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弹性件2的上端向内侧折弯并形成挂钩22,弹性件2通过挂钩22挂在安装部11上,通孔21设置在挂钩22的壁上,安装凸起11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的两侧;弹性件2的下端设置有弹性结构23,弹性结构23可入凹槽111;弹性结构23受外力产生形变可回弹。上述结构中,弹性件2通过挂钩22挂在安装部11的上端,安装部11与挂钩22接触的的面设置有安装凸起112,挂钩22设置有与安装凸起112相对应的通孔21,使得挂钩22挂在安装部11上端时,可以与背板1连接;弹性结构23向远离安装部11的一侧倾斜,施加外力按压,弹性结构23发生形变并靠近安装部11;撤去外力,弹性结构23回弹复原。
弹性件2为金属弹片。上述结构中,中框3与背板1通过利用金属弹片卡入卡槽31以建立连接关系,然后借助金属弹片的回弹性能,为中框3的拆卸与安装提供便利;对金属弹片施加外力,使得金属弹片产生变形,使得金属弹片的弹性结构23从中框3的卡槽31内移出,将中框3与背板1分离;弹性件2采用金属弹片,在反复按压和回弹的过程中,具有不容易产生断裂、更加耐用的优点。
中框3的内壁设置有伸出部32和限位块33,伸出部32位于内壁的上部,限位块33位于内壁的下部,伸出部32与限位块33之间形成卡槽31。上述结构中,伸出部32与中框3的内壁垂直,当中框3盖在背板1上时,伸出部32位于安装部11的顶部;同时伸出部32与限位块33之间形成用于与中框3卡接的卡槽31,卡槽31内可卡入弹性件2。
中框3为金属中框3,伸出部3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部34,安装部11位于固定部34与中框3的内壁之间;弹性件2位于卡槽31与固定部之间。上述结构中,固定部34和内壁之间形成可供安装部11卡入的槽,具有限制金属中框3产生左右移动的作用,避免影响安装精度。
限位块33设置于中框3的内部的下端,且与中框3的内壁垂直;弹性件2的弹性结构23的下端与限位块33的顶部相抵。上述结构中,弹性件2的弹性结构23与限位块33相抵,使得中框3较难与背板1分离;限位块33与中框3的内壁垂直,使得弹性件2产生形变时,具有足够的空间。
参照图3-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卡槽31与凹槽111卡接;中框3为塑料中框3,塑料中框3的限位块33卡入凹槽111内。
上述结构中,将弹性件2从背板1上拆下,卡槽31与凹槽111卡接;使得塑料中框3与背板1卡接;需要拆卸时,施加外力,使得塑料中框3产生变形,破坏卡槽31与凹槽111的卡接状态,将塑料中框3与背板1拆开。
限位块33的凸起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限位块33的最宽处卡入凹槽111的上部。上述结构中,限位块33的凸起宽度使得限位块33的最宽处卡入凹槽111内,以此来建立塑料中框3与背板1之间的连接。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中框装配结构,还包括有发光件4、反射片5、扩散板6、膜片7以及液晶玻璃8;背板1的安装部11围绕并形成腔体,发光件4、反射片5、扩散板6、膜片7依次层叠并设置于腔体内;液晶玻璃8设置于伸出部32的顶部。
具体地,发光件4设置在腔体底部,反射片5叠设在发光件4上,扩散板6叠设在反射片5上;中框3盖在背板1上时,伸出部32位于反射片5上方,然后液晶玻璃8设置于伸出部32上,同时伸出部32与液晶玻璃8之间通过泡棉双面胶9黏连来实现整体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四周向上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凹槽;
若干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外侧,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中框,内壁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连接;所述中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上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接触,所述卡槽的侧壁凸起并伸入所述卡槽或所述卡槽卡入所述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凸起卡入所述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向内侧折弯并形成挂钩,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挂钩挂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侧面;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弹性结构受外力产生形变后可回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内壁设置有伸出部和限位块,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内壁的上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内壁的下部,所述伸出部与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为金属中框,所述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中框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中框的内壁垂直;所述弹性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块的顶部相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为塑料中框,所述塑料中框的限位块卡入所述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凸起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限位块的最宽处卡入所述凹槽的上部。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发光件、反射片、扩散板、膜片以及液晶玻璃;所述背板的所述安装部围绕并形成腔体,所述发光件、反射片、扩散板、膜片依次层叠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液晶玻璃设置于所述中框的顶部。
CN202220019488.2U 2022-01-04 2022-01-04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56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9488.2U CN2165653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9488.2U CN2165653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5381U true CN21656538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9488.2U Active CN2165653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5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0458U (zh)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1111610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007489A1 (en) Suppor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216565381U (zh) 中框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4442217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8952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378199U (zh) 显示主体及包含其的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105911733B (zh) 曲面显示装置结构
CN211702598U (zh) 一种使用卡扣连接的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JP2011013506A (ja) 表示装置
CN110602904A (zh) 一种使用卡扣连接的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5340622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488477U (zh) 显示装置及支架
CN107105180B (zh) 无边框液晶电视
CN211555739U (zh) 一种开关组件
CN219811295U (zh) 一种侧光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925774A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
CN21643734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14897340U (zh) 一种全面屏背板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0800039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按键拆卸系统
CN212987761U (zh) 一种显示屏支架、冰箱门体、冰箱
CN221079141U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921138U (zh) 汽车仪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