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3560U -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3560U
CN216563560U CN202220010824.7U CN202220010824U CN216563560U CN 216563560 U CN216563560 U CN 216563560U CN 202220010824 U CN202220010824 U CN 202220010824U CN 216563560 U CN216563560 U CN 216563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wire
plug
wire structure
conductive sleeve
body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08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志斌
蒲柳燕
贾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kexin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kexin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kexin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kexin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08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3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3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3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包括套壳及设置于套壳内部的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接线槽,套壳内还套接有与接线柱电连接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导电套筒,导电套筒与接线柱之间通过接触位直接导电接触连接,导电套筒一端电连接连接有插头,插头中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脱落的外扩加强筋,插头一端设置有触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联线结构不具备防脱落结构,以及内部采用直接焊接结构造成的易脱落及易损坏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设备线材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医疗设备之间是通过各种线材进行数据传输,这类线材比一般生活用电设备线材的数据、信号传输稳定,且具备耐用性较强。例如目前用于心电监测或脑电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它采用直插式结构,将两台设备互相连接,其内部采用导线直接与设置在一端的插头焊接连接,插头部分为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直筒插头。这类插头在插接后,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防脱落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插孔中脱出,且内部的焊接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脱焊断裂,且复原的可能性较小,在损坏之后直接丢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物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联线结构不具备防脱落结构,以及内部采用直接焊接结构造成的易脱落及易损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包括套壳及设置于套壳内部的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接线槽,套壳内还套接有与接线柱电连接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导电套筒,导电套筒与接线柱之间通过接触位直接导电接触连接,导电套筒一端电连接连接有插头,插头中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脱落的外扩加强筋,插头一端设置有触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壳一端设有用于防止导线弯折的尾部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壳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滑脱的防滑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触位为导电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套筒与插头之间通过线挡进一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挡一侧设有用于适配多种设备的适配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头与外扩加强筋及导电套筒为一体式铜接头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壳为绝缘塑胶壳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通过设置的内部直接接触式导电结构,避免了因焊接结构造成的使用寿命不高、易断裂、脱焊的问题,且在插头处设置的外扩加强筋,使连接好的插头易从用电设备插孔中脱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套壳、接头组件及各部件整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插头上各部件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表】
Figure BDA0003456683280000021
Figure BDA000345668328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包括套壳1及设置于套壳1内部的接线柱13,接线柱13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导线11的接线槽14,套壳1内还套接有与接线柱13电连接的接头组件2,接头组件2包括导电套筒20,导电套筒20与接线柱13之间通过接触位21直接导电接触连接,导电套筒20一端电连接连接有插头23,插头23中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脱落的外扩加强筋231,插头23一端设置有触头230。
通过设置的内部直接接触式导电结构,避免了因焊接结构造成的使用寿命不高、易断裂、脱焊的问题,且在插头23处设置的外扩加强筋231,使连接好的插头23易从用电设备插孔中脱出。
导线11的电流通过接线柱13传导至接触位21,及与接触位21电连接的导电套筒20、插头23,实现电连接。由于插头23不直接与导线11焊接,而是通过直接接触式的接触位21与接线柱13连接,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导线11是始终固定在接线柱13上的,不收到插头23的影响,所以提高了使用寿命。
参照图1,优选地,套壳1一端设有用于防止导线11弯折的尾部弹簧10。
尾部弹簧10是使用外部的塑胶塑封,尾部弹簧10可防止导线11在使用过程中弯折,可进一步保持直线,避免打劫。
参照图1,优选地,套壳1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滑脱的防滑凹槽12。
参照图1,优选地,接触位21为导电胶。
参照图1,优选地,导电套筒20与插头23之间通过线挡22进一步固定。
参照图1,优选地,线挡22一侧设有用于适配多种设备的适配凹槽24。
目前很多用电设备接孔处设有凸出的LED或外置罩壳,若直接插接,则会产生缝隙。
参照图1、图2,优选地,插头23与外扩加强筋231及导电套筒20为一体式铜接头结构。
参照图1,优选地,套壳1为绝缘塑胶壳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导线11的电流通过接线柱13传导至接触位21,及与接触位21电连接的导电套筒20、插头23,实现电连接。由于插头23不直接与导线11焊接,而是通过直接接触式的接触位21与接线柱13连接,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导线11是始终固定在接线柱13上的,不收到插头23的影响,所以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内部直接接触式导电结构,避免了因焊接结构造成的使用寿命不高、易断裂、脱焊的问题,且在插头23处设置的外扩加强筋231,使连接好的插头23易从用电设备插孔中脱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壳及设置于所述套壳内部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导线的接线槽,所述套壳内还套接有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套筒与所述接线柱之间通过接触位直接导电接触连接,所述导电套筒一端电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中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脱落的外扩加强筋,所述插头一端设置有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一端设有用于防止导线弯折的尾部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滑脱的防滑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位为导电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筒与所述插头之间通过线挡进一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挡一侧设有用于适配多种设备的适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与所述外扩加强筋及所述导电套筒为一体式铜接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为绝缘塑胶壳体。
CN202220010824.7U 2022-01-05 2022-01-05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Active CN216563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0824.7U CN216563560U (zh) 2022-01-05 2022-01-05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0824.7U CN216563560U (zh) 2022-01-05 2022-01-05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3560U true CN21656356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0824.7U Active CN216563560U (zh) 2022-01-05 2022-01-05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3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63560U (zh) 用于人体监测设备上的导联线结构
EP1215758A3 (en) A device for joining cables to an appliance connection
CN202259809U (zh) 具有侦测功能的电连接器
CN106877032B (zh) 一种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1115747C (zh) 刺破型电连接器
CN212011375U (zh) 一种插接式连接器
CN201004522Y (zh) 电连接器
CN111108654B (zh) 一种数据线
CN210142767U (zh) 电动车用连接器
CN204190004U (zh) 电连接器
CN209804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7442122U (zh) 一种防水性好且具有盲插功能的扁形连接头
US8070503B2 (en) Charging interface for rechargeable devices
CN204348988U (zh) 端子
CN218275425U (zh) 带温控开关的转换器
CN215732409U (zh) 一种充电线
CN2098049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1958000U (zh) 一种便于端子与连接器连接的结构
CN209786375U (zh) 一种改良式组合数据线
CN211958022U (zh) 一种端子和保护套的组合结构
CN216958613U (zh) 一种简易型连接器
CN220155785U (zh) 一种插头内架、插头
CN214754260U (zh) 电连接器
CN204333362U (zh) 具有缆线的探针式连接器
CN219801282U (zh) 数据中心线缆用的大电流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