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2409U - 一种充电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2409U
CN215732409U CN202122108650.6U CN202122108650U CN215732409U CN 215732409 U CN215732409 U CN 215732409U CN 202122108650 U CN202122108650 U CN 202122108650U CN 215732409 U CN215732409 U CN 215732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wire
sleeved
waterproof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86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龙
宋明
刘云
付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exun Electronic 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exun Electronic 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exun Electronic 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exun Electronic 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86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2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2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2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充电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充电线,包括导电组件、防水组件、固定组件和保护壳,导电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的导线和连接器,连接器的接触区域设置有加强筋;防水组件包括防水层和热缩套管,防水层设置于电路板的外表面上,热缩套管套设于电路板与导线的连接处;固定组件包括线夹内模和固定件,线夹内模套设于导线朝向电路板的一端,固定件套设于防水组件和线夹内模上;保护壳套设于固定组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筋增强过电流能力和插拔稳定性,通过防水组件避免导电组件受潮,利用固定件包裹防水组件和线夹内模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上述各部件相互配合实现充电线过电流能力强,且保持长时间安全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充电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线。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型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广泛使用,且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完善和性能的优化,其功耗也越来越大;同时,消费型电子设备会经常被用户随身携带,这就使得与其匹配的充电线会经常暴露于户外环境或受到弯折等,在受到自然环境和弯折使用的影响下,充电线就会容易发生受潮或损坏而导致电源信号中断。因此,过电流性能稳定且安全性高的充电线成为消费型电子设备的标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线,实现了过电流能力强,又能够保持长时间安全使用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线,包括:
导电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导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接触区域设置有加强筋;
防水组件,包括防水层和热缩套管,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处;
固定组件,包括线夹内模和固定件,所述线夹内模套设于所述导线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防水组件和所述线夹内模上;
保护壳,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焊锡点和焊盘,所述导线焊接于所述焊锡点,所述连接器焊接于所述焊盘。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防水层夹设于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线夹内模上的多个芯线,多个所述芯线分别伸出所述线夹内模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电路板与多个所述芯线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连接端子,所述电路板伸入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接触臂,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接触臂作为所述接触区域,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
作为优选,沿朝向所述导线的方向,所述线夹内模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器上的铁壳,所述铁壳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其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卡扣于所述导线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包括相互连接于的第一套设部和第二套设部,所述第一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导线上,所述第二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护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线,通过导电组件将电源输送至电子设备中,其中连接器上通过设置加强筋来增强过电流能力和插拔稳定性;通过防水组件的防水层避免电路板受潮,保证电路板导电性能稳定,利用热缩套管防止潮气进入电路板与导线连接处,进而保证电路板与导线的电连接信号稳定;再通过固定组件的线夹内模固定住导线的位置,防止弯折动作对充电线的结构造成损坏,利用固定件包裹住防水组件和线夹内模,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利用保护壳在固定组件的外侧形成保护作用,以便用户安全拿取。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线通过导电组件、防水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过电流能力强,又能够保持长时间安全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导线和线夹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导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导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连接端子和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线的热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导电组件;11-电路板;111-焊锡点;112-焊盘;113-电子元件;12-导线;121-芯线;1211-电源线;1212-接地线;122-线皮;13-连接器;131-加强筋;132-绝缘本体;133-连接端子;1331-连接部;1332-接触臂;
2-防水组件;21-防水层;22-热缩套管;221-套管;222-热烘胶;
3-固定组件;31-线夹内模;32-固定件;33-铁壳;331-卡扣件;
4-保护壳;41-第一护套;411-第一套设部;412-第二套设部;42-第二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线,包括导电组件1、防水组件2、固定组件3和保护壳4,导电组件1包括电路板11以及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11的导线12和连接器13,连接器13的接触区域设置有加强筋131;防水组件2包括防水层21和热缩套管22,防水层21设置于电路板11的外表面上,热缩套管22套设于电路板11与导线12的连接处;固定组件3包括线夹内模31和固定件32,线夹内模31套设于导线12朝向电路板11的一端,固定件32套设于防水组件2和线夹内模31上;保护壳4套设于固定组件3上。
本实施例的充电线,通过导电组件1将电源输送至电子设备中,其中连接器13上通过设置加强筋131来增强过电流能力和插拔稳定性;通过防水组件2的防水层21避免电路板11受潮,保证电路板11导电性能稳定,利用热缩套管22防止潮气进入电路板11与导线12连接处,进而保证电路板11与导线12的电连接信号稳定;再通过固定组件3的线夹内模31固定住导线12的位置,防止弯折动作对充电线的结构造成损坏,利用固定件32包裹住防水组件2和线夹内模31,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利用保护壳4在固定组件3的外侧形成保护作用,以便用户安全拿取。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线通过导电组件1、防水组件2和固定组件3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过电流能力强,又能够保持长时间安全使用的效果。
参见图1,电路板11上间隔设置有焊锡点111和焊盘112,焊锡点111和焊盘112分别位于电路板11的两端,导线12焊接于焊锡点111,以保证导线12与电路板11电连接牢固且电信号稳定传输,连接器13焊接于焊盘112,以保证连接器13与电路板11电连接牢固且电信号稳定传输。
参见图1,电路板11上设置有电子元件113,防水层21夹设于电子元件113与固定件32之间以使防水层21无缝隙地隔绝电子元件113与外界水汽,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提升电路板11使用寿命。
可选地,防水层21为环氧树脂,使用紫外线光谱照射后固化,起到防水作用。
可选地,固定件32为聚乙烯内膜,便于操作人员利用聚乙烯内膜将防水层21、热缩套管22和线夹内膜31包裹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可选地,电子元件113包括集成于电路板11上的电源管理、电阻、电容、ID识别功能、PD(Power Delivery)功率传输功能等器件,可达到120W的输出功率。
参见图1和图4,导线12包括间隔设置于线夹内模31上的多个芯线121,多个芯线121分别伸出线夹内模31电连接于电路板11,实现将电源供电至电子设备;热缩套管22套设于电路板11与多个芯线121的连接处,实现密封电路板11与多个芯线121的连接处,起到保护和防水的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5和图6,导线12包括线皮122,多个芯线121包裹于线皮122中,可选地,多个芯线121包括两根电源线1211和两根接地线1212,电源线1211和接地线1212的规格均为22AWG,材质为镀锡铜线。
可选地,参见图8,热缩套管22包括套管221和设置于套管221的内壁上的热烘胶222,在热缩套管22受热后,套管221收缩,且其内壁上的热烘胶222受热液化流动,流动的热烘胶222能够无缝隙密封电路板11上与芯线121焊接连接处的焊锡点111,冷却后固化,起到防水保护作用。
参见图1和图2,连接器13包括绝缘本体132和设置于绝缘本体132上的连接端子133,电路板11伸入绝缘本体132,连接端子133电连接于电路板11,以实现连接器13与电路板11电路连通。可选地,连接端子133采用C18400高导铜材质,厚度为0.4mm,提升低阻抗耐大电流的效果。加强筋131设置于连接端子133上,增强连接端子133结构强度,保证其与电源连接插口反复插拔后依旧稳定性较好,同时提升自身过电流能力。
可选地,连接端子133的表面电镀金、镍,在实现电流及信号桥接的同时,还能抗氧化,耐磨性好。
参见图7,连接端子13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331和接触臂1332,连接部1331连接于电路板11,接触臂1332用于与电源实现电连接;同时接触臂1332作为接触区域,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31,多个加强筋131增大了电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连接端子133的过电流能力和插拔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2,沿朝向导线12的方向,线夹内模31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便适配导线12的端口形状,保证多个芯线121在导线12端口处的结构稳定性,将多个芯线121对称固定后方便焊锡;同时还能减少线夹内膜31的材料耗费,节省成本。
参见图2和图3,固定组件3还包括套设于连接器13上的铁壳33,用于保护连接器13,同时能够配合连接器13与电源插口进行插拔;铁壳33位于固定件32的外侧,其上设置有卡扣件331,卡扣件331卡扣于导线12的外表面,便于操作人员组装铁壳33,同时保证铁壳33与导线12连接稳定性好,延长使用寿命。
参见图2和图3,保护壳4包括第一护套41,第一护套41包括相互连接于的第一套设部411和第二套设部412,第一套设部411套设于导线12上,第二套设部412套设于固定组件3上,铁壳33背离导线12的一端伸出第二套设部412,用于与电源插口进行插拔连接。通过第一护套41的第一套设部411和第二套设部412的设置,解决了导线12与电路板11之间连接处容易被弯折损坏的问题,以供充电线耐摇摆使用。
参见图2和图3,保护壳4还包括第二护套42,第二护套42套设于第一护套41上,铁壳33伸出第二护套42,用于与电源插口进行插拔连接。通过第一护套41和第二护套42配合形成多重保护层,提升导线12、电路板11和连接器13之间的结构连接强度,以保证充电线电信号传输质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组件(1),包括电路板(11)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1)的导线(12)和连接器(13),所述连接器(13)的接触区域设置有加强筋(131);
防水组件(2),包括防水层(21)和热缩套管(22),所述防水层(2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的外表面上,所述热缩套管(22)套设于所述电路板(11)与所述导线(12)的连接处;
固定组件(3),包括线夹内模(31)和固定件(32),所述线夹内模(31)套设于所述导线(12)朝向所述电路板(11)的一端,所述固定件(32)套设于所述防水组件(2)和所述线夹内模(31)上;
保护壳(4),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上间隔设置有焊锡点(111)和焊盘(112),所述导线(12)焊接于所述焊锡点(111),所述连接器(13)焊接于所述焊盘(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上设置有电子元件(113),所述防水层(21)夹设于所述电子元件(113)与所述固定件(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2)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线夹内模(31)上的多个芯线(121),多个所述芯线(121)分别伸出所述线夹内模(31)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1),所述热缩套管(22)套设于所述电路板(11)与多个所述芯线(121)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3)包括绝缘本体(132)和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32)上的连接端子(133),所述电路板(11)伸入所述绝缘本体(132),所述连接端子(133)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1),所述加强筋(131)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1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3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331)和接触臂(1332),所述连接部(1331)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1),所述接触臂(1332)作为所述接触区域,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沿朝向所述导线(12)的方向,所述线夹内模(31)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器(13)上的铁壳(33),所述铁壳(33)位于所述固定件(32)的外侧,其上设置有卡扣件(331),所述卡扣件(331)卡扣于所述导线(12)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包括第一护套(41),所述第一护套(41)包括相互连接于的第一套设部(411)和第二套设部(412),所述第一套设部(411)套设于所述导线(12)上,所述第二套设部(412)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还包括第二护套(42),所述第二护套(42)套设于所述第一护套(41)上。
CN202122108650.6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充电线 Active CN215732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8650.6U CN215732409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充电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8650.6U CN215732409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充电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2409U true CN21573240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8650.6U Active CN215732409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充电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2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337001B2 (en) Over-temperatur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power plug
US7121899B2 (en) Plug connec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DE60130241D1 (de) Trennvorrichtung mit sicherung
WO2014151536A2 (en) Magneti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M526216U (zh) 具過熱保護結構的連接器纜線
CN215732409U (zh) 一种充电线
CN210517259U (zh) 一种type-c转接器
CN207282790U (zh) Usb连接器
CN105553043B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EP1414112A3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load to an insulated power supply cable
CA2704721C (en) Improved charging interface for rechargeable devices
CN213936715U (zh) 一种模块式总线控制系统
CN206332248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1958022U (zh) 一种端子和保护套的组合结构
CN216648786U (zh) 一种三相插头电源线缆及用电设备
CN218414998U (zh) 一种柔性5g天线
CN214673252U (zh) 一种提供额外接地方式的雷电线
CN220368261U (zh) 一种同轴转接头连接器
CN21858686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温度监测电缆接头装置
CN212751246U (zh) 一种可进行线缆卡束的带头线缆
CN217115577U (zh) 一种列车用高压电缆终端的预制式连接结构
CN211182710U (zh) 一种带保险丝的汽车线束
CN210111196U (zh) 电连接器
CN216120970U (zh) 一种具有防水的连接器
CN101459293A (zh) 一种过流保护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