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3263U -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3263U
CN216563263U CN202122862563.XU CN202122862563U CN216563263U CN 216563263 U CN216563263 U CN 216563263U CN 202122862563 U CN202122862563 U CN 202122862563U CN 216563263 U CN216563263 U CN 216563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soft
electric cylinder
plate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25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一虎
黄保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25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3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3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3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包括传送带,传送带内部的两端均设有主动轴,两个主动轴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侧板,两个侧板的顶部共同设有顶板,顶板的底部设有切割片和隔热板,隔热板的底部设有加热条,两个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辊轴,辊轴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辊轴对包装膜进行缠绕,而后在封装过程中根据软包电芯的尺寸对软包电芯的外部进行包裹,而后再利用切割片对包装膜进行切断,从而使得包装膜的尺寸适应软包电芯的同时,不需要提前对包装膜进行裁切。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软包电芯、方形铝壳电芯、圆柱电芯三种类型,软包电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封装,在封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软包电芯进行顶封和侧封两道封装工序,现有技术中的封装设备在顶封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软包电芯的尺寸提前对包装膜的尺寸进行裁剪,从而增加了封装工序,造成使用不便的同时,降低了封装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部的两端均设有主动轴,左侧所述主动轴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右侧所述主动轴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左右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切割片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底部设有加热条,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辊轴,所述辊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对应侧均设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夹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主动轴通过转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壁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与外部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移动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间位置活动插接有柱形杆,所述柱形杆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侧板的对应侧均嵌设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T形块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电机,其中一个所述T形块的一端穿过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电缸和第三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切割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的辊轴对包装膜进行缠绕,而后在封装过程中根据软包电芯的尺寸对软包电芯的外部进行包裹,而后再利用第二电缸的活塞杆推动切割片对包装膜进行切断,从而使得包装膜的尺寸适应软包电芯的同时,不需要提前对包装膜进行裁切,且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对封装后的软包电芯进行输送,从而节省了人工对封装后软包电芯的搬运工序,以便提高封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座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传送带1;主动轴11;转动轴111;
第一支撑座2;移动槽21;第一电机22;限位块23;柱形杆231;定位块2311;
第二支撑座3;
侧板4;T形块41;第一电缸411;夹块4111;第二电机42;
顶板5;第二电缸51;第三电缸52;切割片53;隔热板54;加热条541;
辊轴6;连接杆61;定位槽6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内部的两端均设有主动轴11,左侧主动轴11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右侧主动轴11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3,左右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之间通过侧板4固定连接,两个侧板4的顶部通过顶板5固定连接,顶板5的底部设有切割片53和隔热板54,隔热板54位于切割片53的右侧,隔热板54的底部设有加热条541,两个第二支撑座3之间设有辊轴6,辊轴6通过连接杆61与第二支撑座3转动连接,两个侧板4的对应侧均设有第一电缸411,第一电缸411的活塞杆端部设有夹块4111。
需要补充的是,辊轴6外壁缠绕有包装膜,以便通过辊轴6外壁的包装膜对软包电芯进行封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两个主动轴11通过转动轴111分别与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22,其中一个转动轴111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座2并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支撑座2的外壁且位于第一电机22的下方设有第一承重板,通过增设第一承重板对第一电机22进行支撑,以便增加第一电机22与第一支撑座2之间的稳固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第一支撑座2的内壁均开设有与连接杆6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21,移动槽21的上端与外部相通,便于通过连接杆61与移动槽21的滑动连接,将连接杆61从第一支撑座2内部取出,而后对辊轴6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2的顶部且位于移动槽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的中间位置活动插接有柱形杆231,柱形杆231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2311,其中一个连接杆61的外壁开设有与定位块2311滑动连接的定位槽611,其中柱形杆231的直径小于限位块23的直径,以便通过限位块23对柱形杆231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避免柱形杆231滑动过程中与限位块23分离。
值得说明的是,夹块4111远离第一电缸411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片,通过增设橡胶垫片,便于减少对软包电芯所造成的磨损,同时,还可增加与软包电芯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了对软包电芯夹持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两个侧板4的对应侧均嵌设有T形块41,T形块41与侧板4转动连接,第一电缸411与T形块4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其中一个侧板4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电机42,其中一个T形块41的一端穿过侧板4并与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侧板4的外壁且位于第二电机42的下方设有第二承重板,通过增设第二承重板对第二电机42进行支撑,以便增加侧板4与第二电机42之间的稳固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顶板5的顶部设有第二电缸51和第三电缸52,第二电缸51的活塞杆端部穿过顶板5并与切割片53固定连接,第三电缸52的活塞杆端部穿过顶板5并与隔热板54固定连接,此外,顶板5的顶部且位于第二电缸51和第三电缸52的一侧均设有L形固定板,通过增设L形固定板,便于增加第二电缸51和第三电缸52与顶板5之间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在使用时,将软包电芯放置在两个夹块4111之间,而后通过第一电缸411的活塞杆推动夹块4111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软包电芯被两个夹块4111夹持固定,然后将缠绕在辊轴6外部的包装膜一端粘贴在软包电芯的外部,而后再通过第三电缸52的活塞杆推动隔热板54和加热条541下移,使得加热条541的下端与包装膜的外壁相接触,从而使得包装膜的端部与软包电芯相贴合,然后再将柱形杆231向上拉动,使得下方的定位块2311从定位槽611内部脱离,然后再转动限位块23,使得柱形杆231等部件从移动槽21内部转离,此时连接杆61失去定位块2311的限制,然后再通过第三电缸52的活塞杆拉动隔热板54和加热条541上移,而后再通过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带动T形块41进行转动,从而拉动缠绕在辊轴6外部的包装膜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辊轴6和连接杆61进行转动,当包装膜将软包电芯外壁全部包裹后,再将限位块23转动至与侧板4相平行,此时,柱形杆231与定位块2311与定位槽611中心位置相对应,然后再推动柱形杆231下移,使得下端的定位块2311没入定位槽611内部,而后再通过第二电缸51的活塞杆推动切割片53进行下移并将包装膜切断,紧接着通过第三电缸52的活塞杆推动隔热板54和加热条541下移,使得加热条541合拢时压在包装膜上,而后使得包装膜的PP层熔化,从而使得包装膜与软包电芯黏结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第一电缸411的活塞杆拉动夹块4111进行移动,使得封装后的软包电芯失去夹块4111的夹持固定并落在传送带1上,而后通过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1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主动轴1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传送带1移动并对封装后的软包电芯进行输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包括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内部的两端均设有主动轴(11),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主动轴(11)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右侧所述主动轴(11)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3),左右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支撑座(3)之间通过侧板(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4)的顶部通过顶板(5)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的底部设有切割片(53)和隔热板(54),所述隔热板(54)的底部设有加热条(54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3)之间设有辊轴(6),所述辊轴(6)通过连接杆(61)与所述第二支撑座(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4)的对应侧均设有第一电缸(411),所述第一电缸(411)的活塞杆端部设有夹块(4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动轴(11)通过转动轴(111)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支撑座(3)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22),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1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2)并与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内壁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6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21),所述移动槽(21)的上端与外部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移动槽(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中间位置活动插接有柱形杆(231),所述柱形杆(231)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231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61)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2311)滑动连接的定位槽(6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4)的对应侧均嵌设有T形块(41),所述T形块(41)与所述侧板(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缸(411)与所述T形块(4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4)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电机(42),其中一个所述T形块(41)的一端穿过所述侧板(4)并与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顶部设有第二电缸(51)和第三电缸(52),所述第二电缸(51)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所述顶板(5)并与所述切割片(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缸(52)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所述顶板(5)并与所述隔热板(54)固定连接。
CN202122862563.X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Active CN216563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2563.XU CN2165632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2563.XU CN2165632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3263U true CN21656326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2563.XU Active CN2165632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3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613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惠州市迅大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电池封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613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惠州市迅大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电池封装设备
CN117525613B (zh) * 2024-01-05 2024-04-02 惠州市迅大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电池封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0304B2 (en) Pack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216563263U (zh)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设备
JPWO2012020658A1 (ja) 電極巻き取り方法
CN112838260B (zh) 一种叠片装置
KR101849421B1 (ko) 배터리 셀의 절연 테이프 자동 부착 장치
CN108306055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一次成型叠片机
CN111354983A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112310487A (zh) 叠片方法
CN107053320A (zh) 一种三轴超薄铜箔分切机及其分切方法
CN213921632U (zh) 一种包膜机
CN113517465A (zh) 叠片设备、电芯及电芯的制备方法
CN218731187U (zh) 叠片装置
CN116683014A (zh) 提前备膜的方壳电池包膜方法
CN111146506A (zh) 电芯卷绕装置及方法
CN216084972U (zh) 叠片设备及电芯
CN107826308B (zh) 蓄电池高效包膜工艺
CN216597679U (zh) 一种尾卷装置及电芯加工设备
CN114243084B (zh) 电芯包装设备
CN214733144U (zh) 接带机构及自动换卷装置
CN211182419U (zh) 电芯卷绕装置及电芯生产系统
US20240181581A1 (en) Roll replacing device and tab welding apparatus
CN219553694U (zh) 一种圆柱形软包电池贴胶装置
CN217035740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极耳包胶机
CN117039111B (zh) 卷绕装置
CN112259922A (zh) 一种锂电池包极耳贴胶机的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