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8889U -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8889U
CN216558889U CN202220040939.0U CN202220040939U CN216558889U CN 216558889 U CN216558889 U CN 216558889U CN 202220040939 U CN202220040939 U CN 202220040939U CN 216558889 U CN216558889 U CN 216558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protective housing
high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09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德民
颜泽华
任秋雨
何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u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u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u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09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8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8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8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箱的右侧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监测装置本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防护箱,将监测装置本体通过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升降组件收纳在防护箱内,通过防护箱配合防护套对监测装置本体进行防护,提高运输时的安全性,避免从作业人员手部脱落,导致监测装置损坏的情况,确保监测装置能够安全正常使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携带,且调整便利,防护性高,便于作业人员操作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道路建设过程中,山区地带边坡失稳现象时有发生,对道路安全行车造成严重的威胁,边坡失稳已成为山区道路安全主要隐患之一,高路堤边坡的失稳是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同时边坡深部位移动和坡体表面滑动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
现有的边坡监测技术主要有,大地精密测量法等,大地精密测量法需要采用大量高精度光学和光电测量仪器,其都通过支架连接,但一般都是裸露在外界,携带运输时,如果工作人员不慎,容易导致装置掉落,导致零部件出现脱落,甚至造成监测仪损坏,影响工作人员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边坡变形监测装置暴露在外,携带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箱的右侧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监测装置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箱,将监测装置本体通过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升降组件收纳在防护箱内,通过防护箱配合防护套对监测装置本体进行防护,提高运输时的安全性,避免从作业人员手部脱落,然后导致监测装置损坏的情况,确保监测装置能够安全正常使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携带。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驱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锥,所述主动齿锥的左侧设有从动齿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驱动杆在第一轴承上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上的主动齿锥带动从动齿锥转动,进而可以使传动组件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下侧内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设有齿带,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带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动组件,当驱动组件工作后,第二转杆开始转动工作,第二转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通过齿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二轴承上的第一转杆与第三轴承上的第二转杆能够同步转动,进而可使升降组件带动安装架进行升降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上的限位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升降组件再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防护箱的侧壁内部,所述丝杆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侧与防护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升降组件,两组丝杆使得安装架移动更加稳定,丝杆外表面螺纹有升降板,且升降板滑动在防护箱的内侧壁,从而使得升降板能够上升或下降,进而可带动安装架内的监测装置本体升降,下降后通过防护箱对监测装置本体进行防护,上升时可调整监测装置本体的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升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承载座的内部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杆的一侧与升降板连接,便于带动承载座上升或下降,承载座为透明钢化玻璃制成,不影响监测装置监测,且通过将监测装置转动连接在承载座内,便于调整仪器的探测角度。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铰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设有三组,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基座及基座下铰接的螺纹管,支腿外表面设有螺纹,螺纹管方便支腿伸缩,避免携带时带有螺纹的支腿影响到作业人员,螺纹支腿便于安装在土基上。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孔内的密封条,安装架收纳在防护箱内后,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的后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提手,便于作业人员携带。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底端与底座的上端贴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座上的防护套,防护套为橡胶基体制成,可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加强防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设置防护箱,将监测装置本体通过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升降组件收纳在防护箱内,通过防护箱配合防护套对监测装置本体进行防护,提高运输时的安全性,避免从作业人员手部脱落,然后导致监测装置损坏的情况,确保监测装置能够安全正常使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携带;
第二、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锥转动,主动齿锥带动从动齿锥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通过第一齿轮、齿带、第二齿轮使第一转杆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外表面螺纹有升降板,且升降板滑动在防护箱的内侧壁,从而带动升降板进行升降工作,进而使得安装架向上或向下移动,能够对监测装置本体进行防护,同时也能够调整监测装置本体的高度,安装架上的承载座为透明钢化玻璃,且监测装置本体转动在承载座上,可调整监测装置本体的探测角度,以便精准的得到高速公路两侧的山体高边坡的变形数据,故该装置,调整便利,防护性高,便于作业人员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防护箱,2、安装架,21、连接杆,22、承载座,3、监测装置本体,4、驱动组件,41、第一轴承,42、驱动杆,43、把手,44、主动齿锥,45、从动齿锥,5、传动组件,51、第二轴承,52、齿带,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55、第一转杆,56、第二转杆,57、第三轴承,6、升降组件,61、丝杆,62、升降板,7、限位块,8、基座,9、防护套,10、提手,11、通孔,12、密封条,13、螺纹管,14、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包括防护箱1,防护箱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1,防护箱1的右侧设有驱动组件4,防护箱1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传动组件5,防护箱1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升降组件6,防护箱1的内部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一侧设有监测装置本体3,通过设置防护箱1,将监测装置本体3通过驱动组件4、传动组件5、升降组件6收纳在防护箱1内,通过防护箱1配合防护套9对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防护,提高运输时的安全性,避免从作业人员手部脱落,然后导致监测装置损坏的情况,确保监测装置能够安全正常使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携带,且操作简单,调整便利,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2
参考图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调整监测装置本体3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对驱动组件4、传动组件5、升降组件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轴承41,第一轴承41固定连接在防护箱1的右侧内部,第一轴承41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2,驱动杆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3,驱动杆4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锥44,主动齿锥44的左侧设有从动齿锥45,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57,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57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箱1的下侧内部,第二轴承51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55,第三轴承57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56,第一转杆5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4,第二转杆5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的外侧设有齿带52,第二齿轮54通过齿带52与第一齿轮53传动连接,第一转杆55和第二转杆5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升降组件6包括丝杆61,丝杆61的一端与限位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防护箱1的侧壁内部,丝杆61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62,升降板62的一侧与防护箱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把手43,把手43带动驱动杆42在第一轴承41上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42上的主动齿锥44带动从动齿锥45转动,进而可以使传动组件5进行工作,通过设置传动组件5,当驱动组件4工作后,第二转杆56开始转动工作,第二转杆56带动第一齿轮53转动,从而通过齿带52动第二齿轮54转动,此时第二轴承51上的第一转杆55与第三轴承57上的第二转杆56能够同步转动,进而可使升降组件6带动安装架2进行升降工作,通过设置第一转杆55与第二转杆56上的限位块7,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升降组件6再向下移动,通过设置升降组件6,两组丝杆61使得安装架2移动更加稳定,丝杆61外表面螺纹有升降板62,且升降板62滑动在防护箱1的内侧壁,从而使得升降板62能够上升或下降,进而可带动安装架2内的监测装置本体3升降,下降后通过防护箱1对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防护,上升时可调整监测装置本体3的工作位置。
参考图2,为了达到支撑和升降的目的,本实施例安装架2包括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一端与升降板6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座22,监测装置本体3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承载座22的内部一侧;通过设置连接杆21的一侧与升降板62连接,便于带动承载座22上升或下降,承载座22为透明钢化玻璃制成,不影响监测装置监测,且通过将监测装置转动连接在承载座22内,便于调整仪器的探测角度。
参考图1,为了达到防护的目的,本实施例防护箱1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9,防护套9的底端与底座的上端贴合连接;通过设置防护座上的防护套9,防护套9为橡胶基体制成,可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加强防护。
实施例3
参考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安装的目的,本实施例防护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8,基座8的底端铰接有螺纹管13,螺纹管13设有三组,螺纹管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腿14;通过设置基座8及基座8下铰接的螺纹管13,支腿14外表面设有螺纹,螺纹管13方便支腿14伸缩,避免携带时带有螺纹的支腿14影响到作业人员,螺纹支腿14便于安装在土基上。
参考图2,为了达到密封的目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孔11内的密封条12,安装架2收纳在防护箱1内后,起到密封的作用;通过设置通孔11内的密封条12,安装架2收纳在防护箱1内后,起到密封的作用。
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携带的目的,本实施例防护箱1的后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10,提手10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带有防滑纹的提手10,便于作业人员携带。
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通过拉住提手10携带该装置,通过防护箱1配合防护套9对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防护,避免从作业人员手部脱落,然后导致监测装置损坏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暴露在外容易损坏的可能性,进而提高运输时的安全性,当需要使用监测装置本体3时,工作人员转动把手43,把手43带动驱动杆42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锥44转动,主动齿锥44带动从动齿锥45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杆56转动,第二转杆56带动第一齿轮53转动,从而通过齿带52动第二齿轮54转动,此时第二轴承51上的第一转杆55与第三轴承57上的第二转杆56能够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丝杆61转动,丝杆61外表面螺纹有升降板62,且升降板62滑动在防护箱1的内侧壁,从而带动升降板62进行升降工作,可调整监测装置本体3的探测高度,监测装置本体3转动在承载座22上,可调整监测装置本体3的探测角度,进而提高监测装置本体3探测时的高效性,以便精准的得到高速公路两侧的山体高边坡的变形数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箱(1),所述防护箱(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1),所述防护箱(1)的右侧设有驱动组件(4),所述防护箱(1)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传动组件(5),所述防护箱(1)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升降组件(6),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设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一侧设有监测装置本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轴承(41),所述第一轴承(41)固定连接在防护箱(1)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轴承(41)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2),所述驱动杆(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3),所述驱动杆(4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锥(44),所述主动齿锥(44)的左侧设有从动齿锥(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57),所述第二轴承(51)和第三轴承(57)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箱(1)的下侧内部,所述第二轴承(51)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55),所述第三轴承(57)的内圈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56),所述第一转杆(5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4),所述第二转杆(5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54)的外侧设有齿带(52),所述第二齿轮(54)通过齿带(52)与第一齿轮(5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55)和第二转杆(5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丝杆(61),所述丝杆(61)的一端与限位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防护箱(1)的侧壁内部,所述丝杆(61)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62),所述升降板(62)的一侧与防护箱(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包括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与升降板(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座(22),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承载座(22)的内部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8),所述基座(8)的底端铰接有螺纹管(13),所述螺纹管(13)设有三组,所述螺纹管(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腿(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后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10),所述提手(10)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9),所述防护套(9)的底端与底座的上端贴合连接。
CN202220040939.0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Active CN216558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0939.0U CN21655888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0939.0U CN21655888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8889U true CN21655888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0939.0U Active CN216558889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8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58889U (zh) 一种高边坡变形监测装置
CN111412889A (zh) 一种建筑物沉降实时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8915229B (zh) 一种多功能装修施工架
CN212433164U (zh) 一种矿山地质测量装置
CN215215524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工程造价测绘装置
CN218153414U (zh) 一种隧道监控量测辅助定位装置
CN115326015A (zh) 用于输电杆塔的倾斜度检测装置
CN211824975U (zh) 一种防滑电梯门强度检测装置
CN210426322U (zh) 一种土方计体装置
CN210683124U (zh) 一种承重座可旋转的高空作业平台
CN210154603U (zh) 一种公路工程专用测量装置
CN111795659A (zh) 一种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754170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市政房建工程质量检测尺
CN218117161U (zh) 一种建筑爬架用升降装置
CN219201236U (zh) 工程质量验收装置
CN221049698U (zh)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仪用辅助装置
CN219432967U (zh) 一种公路工程道路测量工具
CN219013780U (zh) 一种地形图测绘用可调式测绘架
CN213685944U (zh) 一种金属成像仪支架
CN21329941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激光水平仪
CN219161194U (zh) 一种楼梯吊模工具尺
CN216643626U (zh) 一种粮仓测温器的安装装置
CN220018510U (zh) 一种建筑水平测量仪
CN220540728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测量装置
CN21329934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