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8389U -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8389U
CN216558389U CN202122821973.XU CN202122821973U CN216558389U CN 216558389 U CN216558389 U CN 216558389U CN 202122821973 U CN202122821973 U CN 202122821973U CN 216558389 U CN216558389 U CN 216558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ooling tower
valv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19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健
钟志刚
郭凯
侯永涛
朱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19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8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8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8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可以提高冷却塔对冷却水的降温效果,减少冷却塔出现高压报警情况的发生。该通信机房的冷却塔包括:导风通道、与导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预冷盘管、设置在导风通道内的淋水填料结构和喷淋装置、冷却塔循环管路、与导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其中,预冷盘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用于通入待冷却的冷却水;喷淋装置用于向淋水填料结构喷淋冷却水;冷却塔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路,该第一回水管路一端与预冷盘管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喷淋装置连通;出风口位于淋水填料结构的出风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技术领域,数据中心作为通信技术中海量数据运算及存储的载体,数据中心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从而导致数据中心的能耗也越来越大。经研究发现,数据中心的通信机房(指数据中心放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地方)的制冷设备的能耗占数据中心总体能耗的40%左右,能耗较高。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现有技术通过冷却塔的冷却水将制冷设备制冷过程中生成的热量吸收,将室外风直接引入冷却塔,使室外风与喷淋装置喷淋的冷却水进行换热,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将冷却水的热量排放到室外。如此,冷却塔将通信机房的制冷设备的热量吸收并将其排放在大气中,降低了制冷设备对数据中心降温的能耗。
然而,在高温天气时,由于室外风的温度较高,冷却塔在将室外风与冷却水换热后,冷却水的温度过高、且冷却塔内的热量无法有效排放到冷却塔外,从而导致冷凝压力高,冷却塔出现高压报警,影响冷却塔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可以提高冷却塔对冷却水的降温效果,减少冷却塔出现高压报警情况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包括:导风通道、进风口、预冷盘管、淋水填料结构、喷淋装置、冷却塔循环管路和出风口;其中,出风口与导风通道连通;预冷盘管设置在进风口处,该预冷盘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用于通入待冷却的冷却水;淋水填料结构和喷淋装置均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喷淋装置用于向淋水填料结构喷淋冷却水;冷却塔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路,该第一回水管路一端与预冷盘管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喷淋装置连通;出风口与导风通道连通,出风口位于淋水填料结构的出风侧。
本申请通过在进风口处安装预冷盘管,室外风在从进风口进入时,可以与预冷盘管中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对冷却水的预降温。换热后的室外风的热量较高,由于将预冷盘管设置在进风口处(即预冷盘管靠近室外),从而换热后的室外风的部分热量可直接从进风口处散到室外,减少了聚集在冷却塔内的热量,从而降低冷却塔出现高压报警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室外风对预冷盘管中的冷却水换热后,室外风进入淋水填料结构区域,对喷淋装置喷淋在淋水填料结构上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由于第一回水管路将预冷盘管与喷淋装置连通(即喷淋装置喷淋的冷却水是经预冷盘管预冷的冷却水),如此室外风与淋水填料结构上的冷却水换热,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进一步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最终,与淋水填料结构上的冷却水换热后的室外风从出风口排出。这样一来,通过设置预冷盘管对冷却水进行预冷却,可以提高对冷却水的降温效果,并且可以使冷却水在两个位置(即预冷盘管和淋水填料结构)进行换热降温,从而避免冷却水的热量全部汇聚在淋水填料结构的位置,导致冷却塔散热不畅,引发冷却塔高温报警。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集水槽,该集水槽设置在导风通道内,该集水槽用于存储从淋水填料结构上落下的冷却水。
进一步地,冷却塔循环管路还包括:供水管路和第二回水管路,其中,供水管路的一端与集水槽连通,供水管路用于流出冷却后的冷却水;第二回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二回水管路用于导入待冷却的冷却水。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末端循环管路和换热器,其中,末端循环管路包括:末端热水环路和末端冷水环路;换热器用于将冷却塔循环管路与末端循环管路换热;换热器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末端水进口、末端水出口,冷却水进口与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水出口与第二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末端水进口与末端热水环路连通,末端水出口与末端冷水环路连通。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热回收装置,该热回收装置设置在末端热水环路上,用于回收末端热水环路中的热量。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多通阀,该多通阀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该多通阀设置在第一回水管路上;其中,第一阀门与连通预冷盘管的第一回水管路连通,第二阀门与连通喷淋装置的第一回水管路连通,第三阀门与供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均电连接,该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室外温度检测装置,室外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塔外部;控制器根据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开启、第三阀门关闭;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均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进一步地,该冷却水为乙二醇溶液。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还包括:风机,该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用于将导风通道内的室外风排出。
进一步地,进风口、预冷盘管组成导风降温段,冷却塔有两组导风降温段,两组导风降温段分别位于冷却塔的两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导风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喷头在冷却塔中的分布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却塔;1-导风通道;2-进风口;3-预冷盘管;31-进水口;32-出水口;4-淋水填料结构;5-喷淋装置;51-喷头;6-冷却塔循环管路;7-出风口; 8-第一回水管路;9-风机;10-集水槽;11-供水管路;12-第二回水管路;13- 末端循环管路;14-换热器;141-冷却水进口;142-冷却水出口;143-末端水进口;144-末端水出口;15-末端热水环路;16-末端冷水环路;17-冷凝器;171- 冷却水入口;172-冷却水流出口;173-热媒进口;174-冷媒出口;18-冷媒循环管路;19-热媒环路;20-冷媒环路;21-热回收装置;22-多通阀;221-第一阀门;222-第二阀门;223-第三阀门;23-喷淋泵;24-控制器;25-室外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该冷却塔100是用于将制冷设备中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冷却水水温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冷却塔100包括:导风通道1、进风口 2、预冷盘管3、淋水填料结构4、喷淋装置5、冷却塔循环管路6和出风口7。
其中,进风口2与导风通道1连通,出风口7也与导风通道1连通,图2 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冷却塔100的导风方向示意图,如图2 所示,室外风通过进风口2进入冷却塔100,沿导风通道1流动,经过临水填料结构4,最终从出风口7排出。
该导风通道1、进风口2和出风口7它们与导风方向垂直的面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择的,导风通道1、进风口2和出风口7它们与导风方向垂直的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正方形,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如图1所示,预冷盘管3设置在进风口2处,该预冷盘管3包括: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该进水口31用于通入待冷却的冷却水,即室外风首先和预冷盘管3中的待冷却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带走冷却水中的热量。淋水填料结构4和喷淋装置5均设置在导风通道1内,喷淋装置5用于向淋水填料结构4喷淋冷却水;出风口7位于淋水填料结构4的出风侧。也就是说室外风经过预冷盘管3后,与喷淋装置5喷淋在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带走冷却水中的热量并从出风口7排出。
此外,冷却塔循环管路6包括:第一回水管路8。该第一回水管路8一端与预冷盘管3的出水口32连通,另一端与喷淋装置5连通,即该第一回水管路8用于流通冷却水,且喷淋装置5喷淋的冷却水是经预冷盘管3预冷的。
本申请通过在进风口2处安装预冷盘管3,室外风在从进风口2进入时,可以与预冷盘管3中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对冷却水的预降温,室外风带走冷却水中的部分热量。换热后的室外风的热量较高,由于将预冷盘管3设置在进风口2处(即预冷盘管3靠近室外),从而换热后的室外风的部分热量可直接从进风口2处散到室外,减少了聚集在冷却塔100内的热量,从而降低冷却塔100出现高压报警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室外风对预冷盘管3中的冷却水换热后,室外风进入淋水填料结构4区域,对喷淋装置5喷淋在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由于第一回水管路8将预冷盘管3与喷淋装置5连通(即喷淋装置5喷淋的冷却水是经预冷盘管3预冷的冷却水),如此室外风与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换热,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进一步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最终,与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换热后的室外风从出风口7排出。这样一来,通过设置预冷盘管3对冷却水进行预冷却,可以提高对冷却水的降温效果,并且可以使冷却水在两个位置(即预冷盘管3和淋水填料结构4)进行换热降温,从而避免冷却水的热量全部汇聚在淋水填料结构4的位置,导致冷却塔100散热不畅,引发冷却塔100高温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风口2处可以设置进风格栅。进风格栅具有较好的防雨性能,可以避免雨水从进风口2进入冷却塔100中,影响冷却塔100 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却塔100还可以包括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1内,该过滤装置位于淋水填料结构4的进风侧。这样一来,过滤装置可以过滤点室外风中的粉尘,减少粉尘进入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数量,减少粉尘对冷却水的污染。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冷却塔100还可以包括风机9,该风机9位于出风口7处,风机9将导风通道1内的室外风排出。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导风通道1内室外风的出风量,从而提高冷却塔100的散热性能。
其中,该风机9可以为电子换相(electrical commutation,EC)风机。EC 风机具有高智能、高节能、高效率、寿命长、振动小和噪声低的特点。EC风机在节电和降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通信机房的耗能。
该风机9还可以为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风机。AC风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AC风机使用的为交流电,在使用时不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本申请对冷却塔100采用的风机9的类型不作限定。
另外,该风机9的转速可以为750转/分,也可以为500转/分,可以理解的是,风机9的转速越高,风机9的风量越大,从而冷却塔100的散热效果越好,但对于同一类型风机9来说,风机9的转速越高,风机9的能耗越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配置合适的风机转速,本申请对风机9的具体转速不作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喷淋装置5包括多个喷头51。如此,多个喷头51 喷出的冷却水水雾更密集,密度较高的冷却水水雾与室外风的换热效果更高。从而提高冷却塔10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喷头51位于淋水填料结构4上方、且沿垂直于导风通道1的导风方向间隔分布,多个喷头51喷出的冷却水水雾方向与导风通道1的导风方向相反。如此,喷头51喷出的冷却水水雾与室外风发生对流,强化了冷却水水雾与室外风换热,从而提高了冷却塔100对冷却水的散热效果。
图4示出了多个喷头51在冷却塔100中另一种可能的分布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喷头51位于淋水填料结构4上方、且沿平行于导风通道1的导风方向间隔分布,多个喷头51初始喷出的冷却水水雾方向与导风通道1的导风方向垂直。如此,可以减少喷淋装置5喷淋到淋水填料结构4时,冷却水发生飞溅的可能,造成未完成冷却的冷却水飞溅出淋水填料结构4外,造成冷却塔100对冷却水的换热效果不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冷却水可以是水,水的成本较低,这样可以节省冷却塔100的开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冷却水还可以为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溶液的挥发性较低、且有较低的凝固点。如此,冷却塔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可以降低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结冰情况的发生。
其中,为节省成本,乙二醇溶液中乙二醇的含量不宜超过百分之60。可以理解的是,当乙二醇溶液中乙二醇的含量为百分之60时,乙二醇溶液的凝固点为-48.3,而若乙二醇溶液中乙二醇的含量超过百分之60时,乙二醇溶液的凝固点反而会上升。因此在配置乙二醇溶液浓度时,可参考冷却塔100所在地的历史最低气温,配置合适浓度的乙二醇溶液,本申请对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冷却塔100还包括集水槽10,该集水槽10设置在导风通道1内,该集水槽10用于存储从淋水填料结构4上落下的冷却水。这样,可以使淋水填料结构4上的冷却水汇集到集水槽10中,避免冷却水流到冷却塔100的导风通道1的其他地方,造成冷却水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冷却塔循环管路6还包括:供水管路11和第二回水管路12。该供水管路11的一端与集水槽10连通,该供水管路11用于流出冷却后的冷却水。第二回水管路12的一端与进水口31连通,第二回水管路12用于导入待冷却的冷却水。这样一来,通过设置供水管路11和第二回水管路12,可以与制冷设备进行换热,保证冷却水的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中的热水直接通过换热器与冷却塔100中的冷却水进行换热,从而使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带走热水的热量,进而使制冷设备中的热水温度降低。如图3所示,该冷却塔100还包括:末端循环管路13 和换热器14。其中,末端循环管路13包括:末端热水环路15和末端冷水环路16;换热器14用于将冷却塔循环管路6与末端循环管路13换热。换热器 14包括:冷却水进口141、冷却水出口142、末端水进口143、末端水出口144,冷却水进口141与供水管路11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水出口142与第二回水管路12的另一端连通;末端水进口143与末端热水环路15连通,末端水出口 144与末端冷水环路16连通。即末端设备(制冷设备)的热水出口与末端热水环路15连通,末端设备中的热水从热水出口进入末端热水环路15,然后从末端水进口143进入换热器14中,之后热水经换热器14与冷却塔循环管路6 中冷却后的冷却水换热后,热水温度降低,从末端水出口144流出进入末端冷水环路16,最终流入末端设备的冷水进口。而在冷却塔100一侧冷却水的流动为:冷却后的冷却水从集水槽10进入供水管路11,然后从冷却水进口 141进入换热器14中,与末端设备流入换热器14中的热水换热,冷却水换热后温度升高,从冷却水出口142流出,进入第二回水管路12,然后经过预冷盘管3和喷淋装置5等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这样一来,实现了两条循环管路的换热过程,可以保证两条循环管路中的循环水不相同,从而可以使两条循环管路根据各自循环管路特点选择合适的循环水。并且仅通过冷却塔100与换热器14实现对末端设备中热水的降温,在该降温过程中,无需高耗能设备 (如压缩机等)参与,降低了通信机房的能耗。
其中,该换热器14可以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制作方便、价格低等特点。这样一来,使用板式换热器可以节省通信机房的成本,且保证了换热效果。
该换热器14还可以为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具有高效节能、使用寿命长、传导快、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这样一来,使用壳管式换热器可以使冷却塔100长期稳定运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中的热水通过制冷系统降温,即制冷设备中的热水首先通过膨胀阀和蒸发器将热水转化为低压热蒸气,然后低压热蒸气进入压缩机转化为高压热蒸气,最终高压热蒸气进入冷凝器遇到冷却塔100 中的冷却后的冷凝水,从而高压热蒸气冷凝降温,热量由冷却水将其带走。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冷却塔100还可以包括:冷凝器17和冷媒循环管路18。其中,冷媒循环管路18包括:热媒环路19和冷媒环路20;冷凝器17用于将冷媒循环管路18中的高温热蒸气遇冷(即冷却塔循环管路6中冷却后的冷却水)冷凝降温。冷凝器17包括:冷却水入口171、冷却水流出口172、热媒进口173和冷媒出口174,冷却水入口171与供水管路11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水流出口172与第二回水管路12的另一端连通;热媒进口173与热媒环路 19连通,冷媒出口174与冷媒环路20连通。即高压热蒸气(即热媒)通过热媒环路19进入冷凝器17中,遇到冷却塔循环管路6流入的冷却后的冷却水,从而高压热蒸汽冷凝温度降低并从冷媒出口174流出,高压热蒸气中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冷却水温度升高且冷却水流出口172流出。这样一来,通过冷凝降温可以显著提高降温效果,并将制冷设备中的热量有效转移到冷却塔 100中,以通过冷却塔100将其热量散到室外。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回水管路8、供水管路11、第二回水管路12、末端热水环路15、末端冷水环路16、冷媒环路20和热媒环路19的管道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本申请中第一回水管路8、供水管路11、第二回水管路12、末端热水环路15、末端冷水环路16、冷媒环路20和热媒环路19的管道材质可以为聚乙烯管、聚丙烯管、铝塑复合管等,在选择管道材料时可以根据管道内流通的物质属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末端热水环路15或热媒环路19上设置热回收装置21,该热回收装置21用于回收末端热水环路15或热媒环路19中的热量。这样一来,可以将热量回收利用,将热量转移到需要用热的地方,减少了能耗。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冷却塔100还包括多通阀22,该多通阀22包括:第一阀门 221、第二阀门222和第三阀门223,多通阀22设置在第一回水管路8上,第一阀门221与连通预冷盘管3的第一回水管路8连通,第二阀门222与连通喷淋装置5的第一回水管路8连通,第三阀门223与供水管路11连通。如此,通过多通阀22分别将预冷盘管3、喷淋装置5和供水管路11连通,这样一来,可以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控制多通阀22阀门的开闭,使冷却水无需通过喷淋装置5喷淋,直接进入供水管道11中,由于喷淋装置5无需工作,从而降低了通信机房的能耗,同时也避免了温度较低时淋水填料结构4上冷却水结冰情况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回水管路8上还设置由喷淋泵23,其中,如图 6所示,若冷却塔100中存在上述多通阀22,则该喷淋泵23位于多通阀22 与喷淋装置5之间,若冷却塔100不存在上述多通阀22,则该喷淋泵23位于预冷盘管3与喷淋装置5之间;该喷淋泵23可以为喷淋装置5提供压力,以避免喷淋装置5的水压不稳定,从而造成喷淋装置5喷淋的水流量过少,影响冷却塔100的制冷效率。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冷却塔100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如图7所示,该冷却塔100还包括控制器24,该控制器24与第一阀门 221、第二阀门222、第三阀门223均电连接,该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第二阀门222和第三阀门223开启或关闭。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第二阀门222和第三阀门223的开启或关闭,方便用户的操作。
然而,人为的通过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第二阀门222和第三阀门223的开启或关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室外温度忽然降温或忽然升高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在第一时间调整多通阀22的开启或关闭情况,从而影响冷却塔100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100还可以包括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设置在冷却塔100的外部,用于检测室外的温度。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与控制器24电连接,控制器24根据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控制第一阀门221、第二阀门222、第三阀门223开启或关闭。这样一来,冷却塔100可以根据室外温度自动控制第一阀门221、第二阀门222和第三阀门223开启或关闭,实现了冷却塔100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力的浪费。
示例性的,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二阀门222均开启、第三阀门223关闭;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三阀门223均开启、第二阀门222关闭。
例如,若第一预设温度为15摄氏度,则当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为10摄氏度,则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二阀门222均开启、第三阀门223关闭;当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为20摄氏度时,则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三阀门223均开启、第二阀门222 关闭。
可以理解的时,上述“小于”也可包括“小于或等于”这一情形,上述“大于”也可包括“大于或等于”这一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一数值的一侧区间取值包括“等于”该数值时,另一侧区间不可以包括“等于”该数值。例如,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二阀门222均开启、第三阀门223关闭;若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5检测的室外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24控制第一阀门221和第三阀门223均开启、第二阀门222关闭。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的具体数值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本申请对第一预设数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 所示,该进风口2、预冷盘管3组成导风降温段,冷却塔100有两组导风降温段,两组导风降温段分别位于冷却塔100的两侧。即在冷却塔100的另一侧也设置进风口2和预冷盘管3,这样使冷却塔100的冷却效果、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避免单侧设置的导风降温段无法满足冷却水的降温需求,造成冷却水的温度过高。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100还设置有两组风机9、两组出风口7、两组喷淋泵23等上述描述的冷却塔100中可能出现的组件,该冷却塔100的两侧对称设置,并通过管道与多通阀22将冷却塔的各部分(如喷淋装置5、预冷盘管3等)连通。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通过设置多通阀22将待冷却的冷却水分别导入冷却塔100两侧的预冷盘管3中,通过在冷却塔100的两侧各设置多通阀22将两侧的预冷盘管3与两侧的喷淋装置5以及供水管路11连通。其具体各部分有益效果可参考上述描述各单一部分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
导风通道;
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预冷盘管,所述预冷盘管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预冷盘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通入待冷却的冷却水;
淋水填料结构和喷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淋水填料结构喷淋冷却水;
冷却塔循环管路,所述冷却塔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一端与所述预冷盘管的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
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淋水填料结构的出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集水槽用于存储从所述淋水填料结构上落下的冷却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循环管路还包括:
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供水管路用于流出冷却后的冷却水;
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用于导入待冷却的冷却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末端循环管路,所述末端循环管路包括:末端热水环路和末端冷水环路;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冷却塔循环管路与所述末端循环管路换热;
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末端水进口、末端水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与所述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末端水进口与所述末端热水环路连通,所述末端水出口与所述末端冷水环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末端热水环路上,用于回收所述末端热水环路中的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多通阀,所述多通阀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多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与连通所述预冷盘管的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阀门与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的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外部,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开启、所述第三阀门关闭;
若所述室外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室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为乙二醇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将所述导风通道内的室外风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预冷盘管组成导风降温段,所述冷却塔有两组所述导风降温段,两组所述导风降温段分别位于所述冷却塔的两侧。
CN202122821973.X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Active CN216558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1973.XU CN216558389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1973.XU CN216558389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8389U true CN21655838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1973.XU Active CN216558389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8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619B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CN201163076Y (zh) 风冷制冷设备节能器
CN108278767B (zh) 一种蒸发冷却/风冷换热复合式冷凝器
CN101788174B (zh) 蒸发冷却和风冷热泵式复合冷热水机组
CN111442576B (zh)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方法
CN109855218B (zh) 一体化闭式蒸发冷却-冷凝冷水机组
CN213841224U (zh) 一种空调
CN102967019A (zh) 直接蒸发一体式热管换热器
CN113669810B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CN106679015A (zh) 一种空气换热蓄冷空调系统
CN111457509B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216558389U (zh) 一种通信机房的冷却塔
CN202133042U (zh) 一种改进室外机换热器的水冷却家用空调
CN2830985Y (zh) 蓄冰空调系统
CN214307326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5637696U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机组冷凝器再冷却系统
CN210425382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及自然冷源利用的室外机
CN113324297A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05354U (zh) 一种整体式双冷源复合换热盘管
CN201199078Y (zh) 空调器
CN218888919U (zh) 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与冰蓄冷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CN215723780U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环控系统
CN211429866U (zh) 一种高效节能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6058077U (zh) 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改造系统
CN217441849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中央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