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38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381U
CN216557381U CN202122892766.3U CN202122892766U CN216557381U CN 216557381 U CN216557381 U CN 216557381U CN 202122892766 U CN202122892766 U CN 202122892766U CN 216557381 U CN216557381 U CN 216557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rol
air conditioner
wire
outle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27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慧敏
钟文滔
周柏松
詹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927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接水盘、电控组件和多根线缆,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多个出线口,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设有过线卡槽,所述电控组件设所述接水盘上,多根所述线缆与多个所述出线口一一对应,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或者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直接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线缆通过出线口伸出与电控组件相连,每个出线口对应空调器的各个零部件,方便空调器的安装走线。距离电控组件较远的零部件,其线缆均经过过线卡槽的导向与收纳整理之后,再连接到电控组件上,对后期空调器检修过程中排线、查线提供了便利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有诸多零部件,如风轮电机、水位开关、水泵等电器件,大部分电器件都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到电路板上,从而通过电路板对其进行控制,使空调器得以正常运转。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内的线缆较多,并且均经过接水盘后,从接水盘的各个位置穿出后连接到电路板上,不仅存在明线,还导致线缆布局混乱,不利于安装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线缆较多,并且线缆均经过接水盘后,从接水盘的各个位置穿出,线缆穿出接水盘的部分分布的较为杂乱,最终连接到电路板上,这样的布线方式不仅存在较多的明线,而且各个线缆布局混乱,不利于安装检修。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的各个线缆在接水盘上伸出后通过卡槽集中布线,各个线路分布合理,方便安装检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接水盘、电控组件和多根线缆,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多个出线口,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设有过线卡槽,所述电控组件设在所述接水盘上,多根所述线缆与多个所述出线口一一对应,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或者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直接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线缆通过出线口伸出与电控组件相连,每个出线口对应空调器的各个零部件,方便空调器的安装走线。距离电控组件较远的零部件,其线缆均经过过线卡槽的导向与收纳整理之后,再连接到电控组件上,对后期空调器检修过程中排线、查线提供了便利性,并且实现了集中布线的布线方式,线路简单明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接水盘相连,且所述导风圈的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过线卡槽上以将所述过线卡槽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导风圈相连,且所述电控组件的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过线卡槽上以将所述过线卡槽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和电路板,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导风圈相连,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电控盒内,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包括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和第三出线口,所述线缆包括电辅热线缆、电机线缆以及弱电线束,所述电辅热线缆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伸出,所述电机线缆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伸出,所述弱电线束从所述第三出线口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辅热线缆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延伸至所述电控盒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的周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电机线缆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延伸至所述电控盒的外周,并沿所述电控盒的外周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处,穿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辅热线缆和所述电机线缆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上设有过线孔,所述电控盒的边角处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弱电线束由所述第三出线口伸出后,穿过所述过线孔沿所述导风圈延伸至所述电控盒的边角,穿过所述第二缺口后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上还设有多个线卡,所述弱电线束卡设在所述线卡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盘内沿上,且所述出线口的开口大小在所述接水盘外沿向内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盘泡沫与接水盘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安装导风圈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安装电控组件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控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线缆的布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盘泡沫1;
接水盘2、出线口201、第一出线口2011、第二出线口2012、第三出线口2013、过线卡槽202;
电控组件3、电控盒301、第一缺口3011、第二缺口3012、电路板302;
线缆4、电辅热线缆401、电机线缆402、弱电线束403;
导风圈5、过线孔501、线卡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接水盘2、电控组件3和多根线缆4。
接水盘2设在底盘泡沫1内,接水盘2上设有多个出线口201,接水盘2的上表面设有过线卡槽202,电控组件3设在接水盘2上,多根线缆4与多个出线口201一一对应,线缆4从出线口201伸出后经过线卡槽202与电控组件3相连,或者线缆4从出线口201伸出后直接与电控组件3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内的诸多零部件(如风轮电机、水位开关、水泵等电器件)经过线缆4与电控组件3相连,通过电控组件3来控制空调器内各部分零部件的运行。各根线缆4经接水盘2上的多个出线口201伸出,然后其中一部分的线缆4经过过线卡槽202与电控组件3相连,另一部分的线缆4伸出出线口201后直接与电控组件3相连。采用不同线缆4对应不同出线口201的布线结构,将各根线缆4统一规划,简单明了,使得安装和检修过程中方便寻找空调器内各零部件的接线,并且通过过线卡槽202对伸出出线口201部分的线缆4进行规整处理,使接水盘2上的布线均匀清晰,从而解决线缆4较多导致的线路分布混乱、安装检修麻烦复杂的问题。
如图3所示,接水盘2上设有多个出线口201,多个出线口201均设置在接水盘2的内沿处,各个出线口201将接水盘2上方的空间与接水盘2下方的空间连通。接水盘2的上设有过线卡槽202,过线卡槽202按照一定的路径设置在接水盘2的上表面。电控组件3位于接水盘2上方。多根线缆4与多个出线口201一一对应,线缆4的一端与空调器内部的零部件相连,线缆4的另一端与电控组件3相连。
进一步地,其中一部分零部件的线缆4从出线口201伸出后,由于距离电控组件3较远,为了不使线缆4杂乱无章的排布,需要先经过过线卡槽202的导向和规整再与电控组件3相连,从而使得布线方式简单明了,方便后续的安装和检修。另一部分零部件的线缆4伸出出线口201后,由于距离电控组件3较近,故不需要经过过线卡槽202,可以直接与电控组件3相连。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接水盘2上设有多个出线口201,接水盘2上设有多个过线卡槽202,出线口201的数量大于过线卡槽202的数量,其中部分出线口201与多个过线卡槽202一一对应,电控组件3设在接水盘2上,多根线缆4与多个出线口201一一对应。换言之,多根线缆4中的部分线缆4与多个过线卡槽202一一对应,与多个过线卡槽202一一对应的部分线缆4从出线口201伸出后,经过过线卡槽202与电控组件3相连,其余部分线缆4伸出出线口201后,直接与电控组件3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线缆4通过出线口201伸出与电控组件3相连,每个出线口201对应空调器的各个零部件,方便空调器的安装走线。距离电控组件3较远的零部件,其线缆4均经过过线卡槽202的导向与收纳整理之后,再连接到电控组件3上,对后期空调器检修过程中排线、查线提供了便利性,并且实现了集中布线的布线方式,线路简单明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导风圈5,导风圈5设在接水盘2的进风口,且导风圈5的至少部分压设在过线卡槽202上以将过线卡槽202封闭,电控组件3与导风圈5相连,且电控组件3的至少部分压设在过线卡槽202上以将过线卡槽202封闭。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上导风圈5和电控组件3后,导风圈5和电控组件3将过线卡槽202遮挡封闭,从而将过线卡槽202中的各个线缆4隐藏在导风圈5与接水盘2之间,解决了电控组件3上出现明线的弊端,实现了隐藏式布线。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导风圈5设在接水盘2的上方,导风圈5与接水盘2螺栓连接,过线卡槽202为多个,导风圈5压设在多个过线卡槽202上方并将过线卡槽202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电控组件3包括电控盒301和电路板302,电控盒301与导风圈5相连,电路板302设在电控盒301内,线缆4与电路板302相连。
具体地,电控盒301与导风圈5的上表面相连,电路板302与电控盒301的上表面相连,线缆4与电路板302相连,空调器内的零部件通过线缆4与电路板302相连,电路板302控制空调器内各部分零部件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出线口201包括第一出线口2011、第二出线口2012和第三出线口2013,线缆4包括电辅热线缆401、电机线缆402以及弱电线束403,电辅热线缆401从第一出线口2011伸出,电机线缆402从第二出线口2012伸出,弱电线束403从第三出线口2013伸出。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线缆402为强电线,弱电线束403由空调器内弱电零部件的线缆4组成,电机线缆402与弱点线束分别通过不同的出线口201伸出,从而实现了空调器布线的强弱电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电辅热线缆401从第一出线口2011伸出后,经过线卡槽202延伸至电控盒301邻近电路板302的一侧并与电路板302相连。进一步地,电控盒301的周侧设有第一缺口3011,电机线缆402从第二出线口2012伸出后,经过线卡槽202延伸至电控盒301的外周,并沿电控盒301的外周延伸至第一缺口3011处,穿过第一缺口3011与电路板302相连。
可选地,过线卡槽202为两个,两个过线卡槽202分别为第一过线卡槽和第二过线卡槽。电辅热线缆401从第一出线口2011伸出后,经第一过线卡槽延伸至电控盒301邻近电路板302的一侧并与电路板302相连。电机线缆402从底盘泡沫1和第二出线口2012伸出后,经第二过线卡槽延伸至电控盒301的外周,并沿电控盒301的外周延伸至第一缺口3011处,穿过第一缺口3011与电路板302相连。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过线卡槽的路径长度小于第二过线卡槽的路径长度,且第一过线卡槽位于第二过线卡槽的左侧。第一过线卡槽的路径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过线卡槽的第一段和第一过线卡槽的第二段,第一过线卡槽的第一段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过线卡槽的第二段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过线卡槽的路径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二过线卡槽的第一段和第二过线卡槽的第二段,第二过线卡槽的第一段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过线卡槽的第二段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过线卡槽第一段的长度与电控盒301左侧边的长度近乎相同,第二过线卡槽第二段的长度与电控盒301后侧边长度的一半近乎相同。第一缺口3011开设于电控盒301后侧边的中间位置,并与第二过线卡槽第二段的右端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辅热线缆401和电机线缆402相对设置在电控盒301宽度方向(如图6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电辅热线缆401和电机线缆402相对设置在电控盒30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将电辅热线缆401和电机线缆402分开设置,不易混淆,提高电控盒301布线的整齐度和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安装检修的便利性。
具体地,如图所示,电辅热线缆401设置在电控盒301的前侧,电机线缆402设置在电控盒301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风圈5上设有过线孔501,电控盒301的边角处设有第二缺口3012,弱电线束403由第三出线口2013伸出后,穿过过线孔501沿导风圈5延伸至电控盒301的边角,穿过第二缺口3012后与电路板302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弱电线束403不需要经过线卡槽202与电路板302相连,进一步地实现了空调器内的强弱电分离,防止强弱电距离太近相互影响,从而导致空调器出现不良后果。
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导风圈5上设有过线孔501,过线孔501位于电控盒301下方,电控盒301右侧边的后端设有第二缺口3012,弱电线束403通过第三出线口2013伸出后,弱电线束403先穿过过线孔501并置于导风圈5的上方,再朝向第二缺口3012延伸,最后通过第二缺口3012与电路板302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圈5的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线卡502,弱电线束403卡设在线卡502内。
可以理解的是,弱电线束403卡设在线卡502内,采用线卡502固定的方式,将弱电线束403卡固在接水盘2上,线卡502不仅对弱电线束403导向和规整,还防止弱电线束403相对于接水盘2发生大幅度的移动,拉扯弱电线束403与电路板302之间的连接关系,导致接触不良的不良影响。
具体地,如图3制图6所示,线卡502为四个,四个线卡502设置在导风圈5的上表面,四个线卡502分别为第一线卡、第二线卡、第三线卡和第四线卡,第一线卡设在靠近过线孔501的位置,第一线卡与第二线卡、第三线卡和第四线卡的设置方向垂直,第二线卡、第三线卡和第四线卡沿过线孔501朝第二缺口3012的方向均匀布置在导风圈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出线口201设置在接水盘2内沿上,出线口201与接水盘2的进风口相通,且出线口201的开口大小在接水盘2外沿向内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若出线口201设置在接水盘2上,出线口201沿接水盘2的厚度方向贯穿接水盘2。此种出线口201的设置方式,在布线的过程中,线缆4与电路板302相连的一端需要从接水盘2下方穿过出线口201才能到达接水盘2上方,出线口201对线缆4的位置上的限制较强,不方便后续布线的调整。若出线口201设置在接水盘2内沿上,在布线过程中,当线缆4已经与电路板302连接完成后,需要向空调器内添加安装相关零部件时,线缆4可以从出线口201中取出,不影响调整修改工作。在后期检修过程中,解决了线缆4让位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检修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出线口201的开口大小在接水盘2外沿向内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出线口201开口的最小处的口径小于线缆4的直径,从而起到了对线缆4的卡固作用,防止线缆4在非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脱离出线口201。
具体地,如图2和图6所示,出线口201的开口与接水盘2内沿相接的部分呈弧形面,在线缆4伸出出线口201后,若线缆4与出线口20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二者之间的摩擦造成线缆4的损伤较低,从而降低线缆4的磨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多个出线口,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设有过线卡槽;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在接水盘上;
多根线缆,多根所述线缆与多个所述出线口一一对应;
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或者所述线缆从所述出线口伸出后直接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接水盘相连,且所述导风圈的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过线卡槽上以将所述过线卡槽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导风圈相连,且所述电控组件的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过线卡槽上以将所述过线卡槽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和电路板,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导风圈相连,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电控盒内,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包括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和第三出线口,所述线缆包括电辅热线缆、电机线缆以及弱电线束,所述电辅热线缆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伸出,所述电机线缆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伸出,所述弱电线束从所述第三出线口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线缆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延伸至所述电控盒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周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电机线缆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伸出后,经所述过线卡槽延伸至所述电控盒的外周,并沿所述电控盒的外周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处,穿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线缆和所述电机线缆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上设有过线孔,所述电控盒的边角处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弱电线束由所述第三出线口伸出后,穿过所述过线孔沿所述导风圈延伸至所述电控盒的边角,穿过所述第二缺口后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上还设有多个线卡,所述弱电线束卡设在所述线卡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盘内沿上,且所述出线口的开口大小在所述接水盘外沿向内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CN202122892766.3U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 Active CN216557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2766.3U CN2165573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2766.3U CN2165573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381U true CN21655738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2766.3U Active CN2165573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93329A (en) Manifolding means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and/or pneumatic control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8963807B (zh) 具有侧壁入口和弯曲的接线引导件的端子箱设备
CN216557381U (zh) 空调器
EP3557149A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1819753A (zh) 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DE102019212751B4 (de) Kabelbaum
CN109193109B (zh) 一种天线固定架、gprs模块及空调器
EP3660307A1 (en) Compressor and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1098008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连接线的走线结构
CN215175497U (zh) 吊顶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1567523B (zh) 离子发生器
CN211345732U (zh) 电气箱体互感模块安装结构及空调
CN218033626U (zh) 一种空调器用走线结构及整体式空调器
US10988090B2 (en) Wire harness system
EP3793040B1 (en) Couple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appliance, and electric appliance
CN208015305U (zh) 一种带t形导电排的滑触式母线槽
CN111405828A (zh) 一种bbu集中柜
CN211503189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4100206U (zh) 一种工具类电机控制器卡线装置
CN218526573U (zh) 一种机柜
CN218750642U (zh) 集成式电气盒
CN210867339U (zh) 电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0128459U (zh) 除湿机
CN213931406U (zh) 壳体组件、分歧箱及多联空调器
EP1428727A1 (en) Wiring structure using wiring harness for automob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