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2279U -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2279U
CN216552279U CN202123051247.0U CN202123051247U CN216552279U CN 216552279 U CN216552279 U CN 216552279U CN 202123051247 U CN202123051247 U CN 202123051247U CN 216552279 U CN216552279 U CN 216552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er
shaft
leak detection
water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12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周旭辉
石敏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12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2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2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2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涉及地下管道检漏技术领域,包括检查井、观察器井筒、检漏管沟、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和集水坑;检漏管沟位于相邻的检查井之间,或者在防护距离内延伸至防护区外;检漏管沟内用于敷设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在检漏管沟的末端且位于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的一侧设置检漏观察器井筒,观察器井筒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集水坑,集水坑与观察器井筒的底部连通;观察器井筒的上端设有检漏观察器井盖及锁具,检测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漏水情况时,观察器井筒的内部用于放置测水部件或者眼睛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需要设置混凝土检漏井进行管道管沟检漏,减少地面检查井盖,施工方便,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管道检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面积存在,其特点是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在一定压力下遇水浸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强度显著降低,并产生显著附加速下沉,其产生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大大降低了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中(GB50025—2018)要求,湿陷等级高的自重场地,未设置地下室的建筑单体,其室内给排水及采暖管道均需设置在检漏管沟内,进出户管道和室外检查井或阀门井在连接前的检漏管沟均需增设检漏井;另一方面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室外埋地管道、排水沟、雨水明沟和水池等与建筑物之间的防护距离,当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防护距离时,应采取与建筑物类别相应的防水措施,在防护距离以内的给排水管道均应设置在检漏管沟内,检查井或阀门井之间的检漏管沟均需增设检漏井。在传统的设计中,室外总体通常都采用检查井和检漏井联建的方式布置,也就是通常说的两联井或三联井。
但是,常规的设置检漏井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会出现大量的检查井盖,直接影响小区的整体景观,并且增加施工成本、施工周期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混凝土检漏井会使得小区地面出现大量的检查井盖的状况发生,直接影响小区的整体景观效果,并且增加施工成本、施工周期和维护成本的问题,实现了不需要设置检漏井同样可以进行管道管沟检漏的目的,可以有效减少检漏井、双联井、三联井出现,同时相应的减少地面的检查井盖,施工方便,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包括包括检查井、观察器井筒、检漏管沟、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和集水坑;
所述检漏管沟位于建筑物防护区内相邻的所述检查井之间,或者在建筑单体进出户检漏管沟至室外防护区外检查井或阀门井前;在所述检漏管沟的下游端或位于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的一侧设置观察器井筒,所述观察器井筒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与所述观察器井筒的底部连通;
所述观察器井筒的上端设有检漏观察器井盖及锁具,检测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漏水情况时,通过检漏观察器观察或通过测水部件探测是否有漏水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漏管沟从远离所述集水坑的一端到靠近所述集水坑的一端呈下坡设置,且所述集水坑的底面与所述观察器井筒所在位置的上表面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观察器井筒的底端位于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排水管道的侧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漏管沟和所述集水坑的内围均采用砌体或混凝土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坑的深度为250-30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水部件采用延伸至所述集水坑底部的竹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观察器井筒采用DN200的给水球墨铸铁管或给水用塑料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坑的长度与所述检漏管沟的宽度一致,所述宽度为30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包括给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所述给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贯穿相邻的检查井之间直至延伸至防护区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查井内底部还设有室外给排水管道,所述室外给排水管道连接室外给排水系统管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检漏管沟的末端且位于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的一侧设置观察器井筒,观察器井筒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集水坑,且集水坑与观察器井筒的底部连通,观察器井筒的上端设有观察器井盖及锁具,在不需要检漏时,观察器井盖长期封闭,检漏视口检测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漏水情况时,观察器井筒的内部用于放置测水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体化成品检漏观察器井筒,避免设置大量的检漏井、双联井、三联井,可以使地面的井盖减少,减少施工周期,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检漏观察器结构平面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检漏观察器结构的剖面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检漏观察器结构平面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检漏观察器结构剖面图二。
图标:1-检查井;2-观察器井筒;3-检漏管沟;4-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5-集水坑;6-观察器井盖及锁具;7-室外给排水管道;8-防护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包括检查井1、观察器井筒2、检漏管沟3、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和集水坑5;
检漏管沟3位于建筑物防护区8内相邻的检查井1之间,或者在防护距离内延伸至防护区8外;检漏管沟3内用于布设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在检漏管沟3的末端且位于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一侧设置观察器井筒2,观察器井筒2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集水坑5,集水坑5与井筒2的底部连通;其中,观察器井筒2的口径远小于检查井1的口径;
观察器井筒2的上端设有观察器井盖及锁具6,检测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漏水情况时,观察器井筒2的内部用于放置测水部件或者在检测时用眼睛观察。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单体建筑在出户管道多的情况下,相应的检漏管沟3、检漏井、检查井1众多,双联井、三联井会大量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缺点是:小区有大量检漏井、双联井、三联井;小区地面有大量井盖,影响环境美观;施工方便周期长,投资大;后期维护管理麻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检漏管沟3的末端且位于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一侧设置观察器井筒2,观察器井筒2的上端设有观察器井盖及锁具6,观察器井筒2的口径远小于检查井1的口径,不需要检查漏水情况时,可以将观察器井盖盖住且平时加锁封闭,由于观察器井筒2的口径远小于检查井1的口径,即便将观察器井盖盖住也不能对于外界的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需要检测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出现明显的泄露水的情况时,水流向集水坑5,可以将观察器井盖及锁具6打开,将测水部件放入观察器井筒2内部,通过观察测水部件,进而观察检漏管沟3内的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是否出现泄露水的情况,方便检查;测水部件采用能触及到集水坑5的底部的长度,且见水后便于观察的材料,或者在观察器井筒2深度较浅时,通过光照观察是否有反光的现象,如果有则有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方式对于单体建筑有多个出户管尤其适用,直接将原有的检漏井改为检修孔(观察器井筒2所在的孔)的方式,可以不用设置口径较大的检漏井,每个出户管道均节省了检漏井,同时相应的减少地面的井盖,降低施工难度、成本和施工周期。
可选的,检漏管沟3从远离集水坑5的一端到靠近集水坑5的一端呈下坡设置,且集水坑5的底面与观察器井筒2所在位置的上表面平行。当远离集水坑5的一端的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出现漏水情况时,水能够更好的从远离集水坑5的一端流向集水坑5,这样方便漏出的水快速的收集,也防止了当远离集水坑5的一端的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出现小的损坏,避免少量的漏水不能及时或者不能到达集水坑5,出现对于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漏水处漏检的情况。
可选的,观察器井筒2的底端位于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4的侧上方。如果观察器井筒2的底端刚到达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4处或者在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下方,那么测水部件在伸入观察器井筒2内时,由于观察器井筒2在测水部件外围,观察器井筒2延伸在集水坑5内,漏水较多时,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测水部件不能有效的测到集水坑5中水的量,而且观察器井筒2自身可能也会受较多漏水的影响。
可选的,检漏管沟3和集水坑5的内围均采用砌体或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既有加固地基的作用,还有集水方便的作用,那么当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4出现漏水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将水流集中流向集水坑5。
可选的,集水坑5的深度为250-300mm。集水坑5的深度不宜过深,不然测量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漏水情况较难检测到或者检测麻烦,同时较深的集水坑5会影响检漏管沟3的受力和建筑单体出户排水管道4的受力效果。
可选的,测水部件采用延伸至集水坑5底部的竹竿。竹竿可以很明显的可以表现出集水坑5内水的量多量少的情况,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现有技术中测水部件所使用的材料。
可选的,观察器井筒2采用DN200的给水球墨铸铁管或给水塑料管。球墨铸铁管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可扩展性、抗侵蚀性,安装、施工方便、工程造价经济,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如塑料材质的直埋防腐管材。
可选的,集水坑5的大小为,集水坑5的长度同检漏管沟3的宽度,集水坑5的宽度为300mm,实现有效集水。
可选的,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包括给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贯穿相邻的检查井1之间直至延伸至防护区8外。
可选的,检查井1的内底部还设有室外给排水管道7,室外给排水管道7连接室外给排水系统管道。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查井(1)、观察器井筒(2)、检漏管沟(3)、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和集水坑(5);
所述检漏管沟(3)位于建筑物防护区(8)内相邻的所述检查井(1)之间,或者在防护距离内延伸至防护区(8)外;
所述检漏管沟(3)内用于敷设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在所述检漏管沟(3)的末端且位于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一侧设置观察器井筒(2),所述观察器井筒(2)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集水坑(5),所述集水坑(5)与所述观察器井筒(2)的底部连通;
所述观察器井筒(2)的上端设有检漏观察器井盖及锁具(6),检测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漏水情况时,所述观察器井筒(2)的内部用于放置测水部件或者在检测时用眼睛观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管沟(3)从远离所述集水坑(5)的一端到靠近所述集水坑(5)的一端呈下坡设置,且所述集水坑(5)的底面与所述观察器井筒(2)所在位置的上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器井筒(2)的底端位于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的侧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管沟(3)和所述集水坑(5)的内围均采用砌体或混凝土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5)的深度为25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水部件采用延伸至所述集水坑(5)底部的竹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器井筒(2)采用DN200的给水球墨铸铁管或给水用塑料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5)的大小为,所述集水坑(5)的长度同检漏管沟(3)的宽度,所述宽度为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单体进出户管道(4)包括给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所述排水管道或压力管道贯穿相邻的检查井(1)之间直至延伸至防护区(8)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漏观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1)内底部还设有室外给排水管道(7),所述室外给排水管道(7)连接室外给排水系统管道。
CN202123051247.0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Active CN216552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1247.0U CN2165522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1247.0U CN2165522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2279U true CN21655227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1247.0U Active CN2165522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2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6285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CN112144584A (zh) 自流排水限压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22862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抗浮的自动泄压装置
CN216552279U (zh) 一种检漏观察器结构
CN106368239A (zh)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伸缩缝处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60875U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排水系统
CN207017319U (zh) 一种不透水或弱透水场地建筑基坑的防水结构
CN210687751U (zh) 新型直埋蒸汽管道钢制疏水地埋箱
CN206346222U (zh) 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综合管廊
CN214657275U (zh) 自流排水限压抗浮结构
CN206873610U (zh) 地下无人值守管道式单元组合泵站
CN201751474U (zh) 双集水井地下室排水系统
CN214402966U (zh) 一种隔震建筑
CN108755724A (zh) 综合管廊体外疏排水防水方法
CN113175351A (zh) 双洞长隧道集约型废水泵房布置及排水系统
CN211816350U (zh) 一种用于控制潜水止水降水的结构
CN107905262A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排水系统
CN114293578A (zh) 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2562153A (zh) 一种电力隧道辅助系统的设置方法
CN208088346U (zh) 封闭式复合型塑料水表井
CN111576334A (zh) 河道截污岸墙结构
CN215566096U (zh) 双洞长隧道集约型废水泵房布置及排水系统
CN219100250U (zh) 一种新型室外电缆井排水结构
CN2447392Y (zh) 地下涵井
CN216238917U (zh) 一体化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