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9638U -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9638U
CN216549638U CN202122330691.XU CN202122330691U CN216549638U CN 216549638 U CN216549638 U CN 216549638U CN 202122330691 U CN202122330691 U CN 202122330691U CN 216549638 U CN216549638 U CN 216549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generator
air guide
heat dissipation
inner electrod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06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306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9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9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9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包括支架、臭氧发生器和风扇,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一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内腔相连通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上方安装有所述风扇。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支架上的风扇不仅对臭氧发生器的外部进行散热,还通过导风结构对臭氧发生器的内部进行散热,能够将臭氧发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保证超氧水生成装置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流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超氧水生成装置包括导风体、电磁阀、臭氧发生器、电源、水流传感器以及射流器等,臭氧发生器在高压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易散发,散热效率不高,散热效果不佳,影响超氧水生成装置的正常运行。
因此,现有技术中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保证超氧水生成装置正常运行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包括支架、臭氧发生器和风扇,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一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内腔相连通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上方安装有所述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内电极、套设于所述内电极外侧的玻璃管、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玻璃管的两端用以固定两者的硅胶固定帽以及包裹于所述玻璃管外侧的锡纸,所述内电极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在所述玻璃管与所述内电极形成臭氧发生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锡纸的外侧以及所述内电极的一端均外套有线耳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体,所述导风体通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导风通道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内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风体具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的底部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所述导风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扇的下方还设有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电源仓,所述电源仓内设有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设置于支架上的风扇不仅对臭氧发生器的外部进行散热,还通过导风结构对臭氧发生器的内部进行散热,能够将臭氧发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保证超氧水生成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0-支架,20-臭氧发生器,30-风扇,40-导风结构;
41-导风体,42-导风通道,43-导风槽,44-导风口;
11-电源仓,12-电源;
21-内电极,22-玻璃管、23-硅胶固定帽、24-锡纸、25-线耳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二特征在第一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包括支架10、臭氧发生器20和风扇30,所述支架10上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器20,具体地说,臭氧发生器20嵌置于支架10上;所述臭氧发生器20一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臭氧发生器20的内腔相连通的导风结构40,具体地说,所述导风结构40包括导风体41,所述导风体41具有导风槽43,所述导风槽43的底部设有导风口44,所述导风口44与设置于所述支架10上的所述导风通道42相连通;所述导风通道42与所述臭氧发生器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导风结构40的上方安装有所述风扇30,具体地说,支架上设有安装支柱,风扇通过螺丝安装于安装支柱上。
请参见图3,所述臭氧发生器20包括内电极21、套设于所述内电极21外侧的玻璃管22、所述内电极21和所述玻璃管22的两端用以固定两者的硅胶固定帽23以及包裹于所述玻璃管22外侧的锡纸24,所述内电极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在所述玻璃管22与所述内电极21形成臭氧发生腔,所述锡纸24的外侧以及所述内电极21的一端分别外套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线耳卡扣25,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内电极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不仅能够实现快速散热,而且节约材料,具有环保节能之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风扇30工作时产生的风一部分对臭氧发生器的外部进行散热,另一部风通过导风孔44中经导风通道42进入臭氧发生器20的内腔,快速将臭氧发生器20内腔中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保证超氧水生成装置的正常运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30的下方还设有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的电源仓11,所述电源仓11内设有电源12,使得风扇也能对电源进行散热,提高其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具有设计合理、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佳等特点。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臭氧发生器和风扇,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一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内腔相连通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上方安装有所述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内电极、套设于所述内电极外侧的玻璃管、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玻璃管的两端用以固定两者的硅胶固定帽以及包裹于所述玻璃管外侧的锡纸,所述内电极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在所述玻璃管与所述内电极形成臭氧发生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纸的外侧以及所述内电极的一端均外套有线耳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体,所述导风体通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导风通道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具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的底部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所述导风通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下方还设有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电源仓,所述电源仓内设有电源。
CN202122330691.X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Active CN216549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0691.XU CN21654963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0691.XU CN21654963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9638U true CN21654963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0691.XU Active CN216549638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9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49638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CN211907517U (zh) 高安全性的电芯壳体
CN206743709U (zh) 可拆卸型滤波器外壳
CN220138468U (zh) 电池单体及电源装置
CN20974733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容器
CN206349858U (zh) 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
CN214477635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CN220857213U (zh) 一种可重新充气的二氧化碳激光管
CN216367441U (zh) 一种新型超氧水生成装置
CN220382255U (zh) 一种蓄电池托架
CN211719639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锂电池组
CN217691331U (zh) 一种轻型动力电池系统
CN213278189U (zh) 一种长续航电池用防护散热结构
CN214099799U (zh) 一种汽车用新能源电池组
CN214543230U (zh) 一种全绝缘充气式环网开关设备
CN2205115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壳体总成
CN22030647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接触点杆
CN215269272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车载逆变器
CN219873157U (zh) 一种高散热性电力补偿电容器
CN208874004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电源插口结构
CN209709028U (zh) 一种电池裸电芯保护结构及其电池
CN218352782U (zh) 一种吹气式静电消除棒
CN217574874U (zh) 一种氢能车辆氢气泄漏监测装置
CN218274964U (zh) 单体电池与电池模组
CN215220349U (zh) 一种带散热腔道的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