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7139U - 一种码沓点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沓点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7139U
CN216547139U CN202122880201.3U CN202122880201U CN216547139U CN 216547139 U CN216547139 U CN 216547139U CN 202122880201 U CN202122880201 U CN 202122880201U CN 216547139 U CN216547139 U CN 216547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claw
gloves
dra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02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卓
刘学亮
李宪刚
邹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chuang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Hongchu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Hongchu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Hongchu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02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7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7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码沓点数机,属于手套摘取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装置、中转装置(4)、输出装置、承接装置(3)以及汇流装置(6),中转装置(4)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承接装置(3)设置在中转装置(4)与摘取装置之间,承接装置(3)连接有往复运动装置,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伸至中转装置(4)下侧,汇流装置(6)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本码沓点数机的汇流装置能够将输出装置输出的手套汇流,以方便手套的包装,由于展开后的手套直接由承接装置上下落至中转装置内,不存在手套随输送皮带的运动,使手套叠放更加整齐,中转装置和承接装置均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还能够完成手套的汇流。

Description

一种码沓点数机
技术领域
一种码沓点数机,属于手套摘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体手套在生产后需要将手套由手模上摘下,并将摘下的手套展开后进行码沓,以方便手套的包装。手套通常是通过摘取对辊摘取,并配合摘取对辊下侧的输送皮带实现手套的展开,输送皮带将展开的手套输送至输出端的中转盒内叠放。但是由于手套运动至中转盒内叠放依靠的是输送皮带输送过程中的惯性,因此中转盒内的手套叠放很不整齐,影响了手套后续的包装。此外这种码沓设备的中转盒需要设置在输送皮带的输出端一侧,以承接输送皮带输送的手套,使设备占用场地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手套叠放整齐,占用场地小,且能够完成手套汇流的码沓点数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装置、中转装置、输出装置、承接装置以及汇流装置,中转装置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承接装置设置在中转装置与摘取装置之间,承接装置连接有往复运动装置,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伸至中转装置下侧,汇流装置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摘取装置并排设置有若干组,承接装置、中转装置以及输出装置均与摘取装置一一对应。摘取装置设置有若干组,能够同时摘取多个手模上的手套,摘取速度快。
优选的,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输出皮带以及输出电机,输出电机与输出皮带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输出皮带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外齿。输出皮带上设置有若干向外的外齿,方便汇流装置抓取码沓好的手套。
优选的,所述的汇流装置包括平移装置、升降装置以及手套捞爪,平移装置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的上侧,升降装置安装在平移装置上,手套捞爪安装在升降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手套捞爪包括捞爪主体、捞取手指以及捞爪气缸,捞取手指有对称设置在捞爪主体两侧的两组,每组捞取手指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捞取手指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捞取部,捞取手指可摆动的安装在捞爪主体上,捞爪气缸同时与各捞取手指相连。捞爪气缸推动捞取手指摆动,以实现两侧的捞取手指的开合,进而实现了手套的捞取和放下。
优选的,所述的手套捞爪还包括同步杆以及捞爪连杆,同步杆有设置在捞爪主体两侧的两根,各捞取手指的顶部均与对应侧的同步杆可转动的连接,每根同步杆与捞爪气缸之间均设置有捞爪连杆,捞爪连杆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同步杆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捞爪气缸的活塞杆可转动的连接。捞爪气缸通过捞爪连杆与对应侧的同步杆相连,使两侧的捞取手指同步动作,保证手套捞取稳定。
优选的,所述的中转装置包括中转盒、托板以及开合装置,中转盒为长方体,中转盒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中转盒的底部两侧均可摆动的安装有托板,开合装置同时与中转盒两侧的托板相连。手套落在托板上,并在托板上完成码沓,当码沓至指定数量后,开合装置推动两侧的托板同步打开,使手套落至下侧的输出装置上,保证手套码沓整齐。
优选的,所述的托板有沿承接装置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每组托板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中转盒两侧的两块,每组托板均连接有开合装置。托板沿承接装置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有两组,每组托板均连接有开合装置,在承接装置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两个单向运动行程都可以承接手套,并分别将展开的手套放置在对应侧的托板上,提高了承接装置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气缸以及开合连杆,开合气缸设置在两侧的托板之间,开合连杆有对称设置在开合气缸两侧的两根,开合连杆的一端与对应侧的托板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开合气缸的活塞杆可转动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码沓点数机的往复运动装置带动承接装置往复运动,并与摘取装置相配合,将摘取的手套展开,中转装置承接展开后的手套,展开后的手套在中转装置内码沓至指定数量后,再落至下侧的输出装置上,并由输出装置送出,汇流装置能够将输出装置输出的手套汇流,以方便手套的包装,由于展开后的手套直接由承接装置上下落至中转装置内,不存在手套随输送皮带的运动,使手套叠放更加整齐,中转装置和承接装置均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还能够完成手套的汇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码沓点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承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中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汇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 2、摘取辊 3、承接装置 4、中转装置 5、输出皮带 6、汇流装置 7、外齿 8、安装架 9、往复电机 10、往复同步带 11、翻板电机 12、往复架导轨 13、往复架 14、翻板 15、中转架 16、中转盒 17、托板 18、开合气缸 19、开合连杆 20、龙门架 21、平移电机 22、平移同步带 23、升降气缸 24、平移导轨 25、手套捞爪 26、平移架 27、捞爪主体28、捞爪气缸 29、捞取手指 2901、捞取部 30、捞爪连杆 31、捞爪推杆 32、同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码沓点数机,包括摘取装置、中转装置4、输出装置、承接装置3以及汇流装置6,中转装置4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承接装置3设置在中转装置4与摘取装置之间,承接装置3连接有往复运动装置,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伸至中转装置4下侧,汇流装置6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本码沓点数机的往复运动装置带动承接装置3往复运动,并与摘取装置相配合,将摘取的手套展开,中转装置4承接展开后的手套,展开后的手套在中转装置4内码沓至指定数量后,再落至下侧的输出装置上,并由输出装置送出,汇流装置能够将输出装置输出的手套汇流,以方便手套的包装,由于展开后的手套直接由承接装置3上下落至中转装置4内,不存在手套随输送皮带的运动,使手套叠放更加整齐,中转装置4和承接装置3均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还能够完成手套的汇流。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本码沓点数机还包括机架1,摘取装置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承接装置3和中转装置4由上至下安装在机架1的下部,且承接装置3位于摘取装置和中转装置4之间,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伸至中转装置4的下侧。摘取装置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在本实施例中,摘取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组。中转装置4、承接装置3以及输出装置均与摘取装置一一对应,汇流装置6横跨两个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设置,能够同时摘取两个手模上的手套,并分别对手套进行码沓以及输出。汇流装置6能够同时对两输出装置上的手套进行汇流。
摘取装置包括摘取辊2以及摘取电机,摘取辊2成对设置,每对的两个摘取辊2均同轴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传动齿轮相啮合,使两摘取辊2同步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实现了手套的摘取。摘取辊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摘取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摘取电机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摘取辊2相连,并带动其转动。摘取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与摘取辊2相连,也可以通过链条与摘取辊2相连。
输出装置包括输出架、输出电机以及输出皮带5,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皮带5为同步带,输出架的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有同步带轮,输出皮带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同步带轮相啮合。输出架的一端伸至对应的中转装置4的下侧,另一端安装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输出轴对应侧的同步带轮相连,并带动其转动。
输出皮带5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外齿7,外齿7沿输出皮带5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并在相邻的两外齿7之间形成供捞爪伸入的间隔,方便汇流装置6抓取手套。
如图4~5所示:承接装置3和往复推动装置均安装在安装架8上,安装架8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1上。
承接装置3包括往复架13、翻板14以及翻板电机11,往复架13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框架,翻板14并排设置有两块,翻板14的中部通过铰接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往复架13上,两翻板14相配合将往复架13封闭,翻板电机11与翻板14一一对应,翻板电机11安装在翻板架13上,翻板电机11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翻板14的铰接轴相连,并带动翻板14转动。
两翻板14的内侧用于承接手套,待手套展开在两翻板14的内侧时,两翻板电机11带动两翻板14摆动,使两翻板14的内侧同步向下摆动,展开的手套水平落下,并落至下侧的中转装置4内码沓。手套落下后,翻板电机11带动对应的翻板14复位,并再次承接摘取装置摘取的手套。
往复推动装置包括往复电机9、往复同步带10以及往复架导轨12,往复架导轨12有对称设置在安装架8两侧的两根,往复架13的两侧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对应侧的往复架导轨12上。安装架8的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有同步带轮,往复同步带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同步带轮相啮合,往复电机9的安装在安装架8上,往复电机9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同步带轮相连,并带动其转动。往复架13与往复同步带10的上侧固定连接,并随往复同步带10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往复同步带10有对称设置在安装架8两侧的两根,往复架13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往复同步带10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往复同步带10同一端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轴相连,使两往复同步带10同步运动,使往复架13的运动更加平稳。
如图6~7所示:中转装置4包括中转盒16、托板17以及开合装置,中转盒16为沿往复架13的运动方向设置的长方体,中转盒16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中转盒16的顶部安装在中转架15上,中转架15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1上。中转盒16的两侧均可摆动的安装有托板17,两侧的托板17相配合将中转盒16的底部封闭,由翻板14上下落的手套落至托板17上,并在托板17上码沓。开合装置同时与两侧的托板17相连,并带动两侧的托板17同步摆动,以使两侧的托板17将中转盒16的底部打开或封闭。当托板17上的手套码沓至指定数量后,开合装置带动托板17摆动并将中转盒16的底部打开,使手套落至下侧的输出皮带5上。
托板17沿中转盒16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组,每组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中转盒16两侧的两块。开合装置有设置在中转盒16两端的两个,每个开合装置分别与对应侧的一组托板17相连。
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气缸18以及开合连杆19,开合气缸18竖向安装在中转盒16上,开合气缸18的活塞杆朝上设置,开合气缸18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开合推板,开合连杆19有对称设置在开合气缸18两侧的两根,开合连杆19的下端与对应侧的托板17铰接,上端与开合推板的对应侧铰接,以使两侧的托板17同步打开或同步关闭。
如图8~9所示:汇流装置6包括龙门架20、平移装置、升降装置以及手套捞抓25,龙门架20垂直于输出皮带5设置,龙门架25横跨两输出皮带5设置。平移装置安装在龙门架20的横梁上,升降装置与平移装置相连,并随平移装置水平运动,升降装置与手套捞爪25相连,并带动其升降。
平移装置包括平移架26、平移电机21以及平移同步带22,龙门架20的顶部安装有水平的平移导轨24,平移架26可滑动的安装在平移导轨24上,龙门架20的顶部两端均可转动安的安装有同步带轮,平移同步带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同步带轮相啮合,平移电机21安装在龙门架20上,平移电机21的输出轴与龙门架20任意一端的同步带轮相连,并带动其转动,平移架26与平移同步带22的一侧固定连接,并随其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为升降气缸23,升降气缸23竖向设置,升降气缸23安装在平移架26上,并随其同步运动。手套捞爪25安装在升降气缸23的活塞杆上,并随其同步升降。
手套捞爪25包括捞爪主体27、捞取手指29、捞爪气缸28、捞爪连杆30以及同步杆32,捞爪主体27安装在升降气缸23的活塞杆上,并随其同步升降,捞爪主体27的底部水平设置。捞取手指29有对称设置在捞爪主体27两侧的两组,每组捞取手指29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根,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捞取手指29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五根。捞取手指29的底部向内弯折,形成位于捞爪主体27下侧的捞取部2901。各捞取手指29的上部均可转动的安装在捞爪主体27的对应侧。捞爪气缸28安装在捞爪主体27的顶部,捞爪气缸28的活塞杆朝下竖向设置,捞爪气缸28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捞爪推杆31,同步杆32有对称设置在捞爪主体27两侧的连根,同步杆32水平设置,各捞取手指29的顶端均与对应侧的同步杆32可转动的连接。捞爪连杆30有对称设置在捞爪气缸28两侧的两根,捞爪连杆30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同步杆32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捞爪推板31的对应侧可转动的连接,使两侧的捞取手指29同步摆动。
本码沓点数机的工作过程如下:摘取辊2将手套摘下,摘下的手套在落至两翻板14上时,往复电机9通过往复同步带10带动往复架13运动,在手套逐渐下落的同时,将手套水平展开在两翻板14的内侧。当往复架13在往复运动时,每个单程的运动均展开并承接一只手套。
手套落至翻板14上以后,翻板电机11带动两翻板14的内侧同步向下摆动,使手套水平下落至中转盒16底部的托板17上,此时手套位于两托板17的内侧。手套在托板17上码沓,待中转盒16内的手套码沓至指定数量后,开合气缸18通过开合连杆19推动两托板17的内侧同步向下摆动,使码沓好的手套落至下侧的输出皮带5上。
输出皮带5将手套输送至汇流装置6处。捞爪气缸28的活塞杆通过捞爪连杆30推动捞取手指29的底部向外摆动,升降气缸23带动捞爪主体27向下运动,到捞爪主体27运动到位后,捞爪气缸28通过捞爪连杆30带动捞取手指29的底部向内摆动,捞取手指29的捞取部2901恰好伸入到相邻两外齿7之间的间隔内,并将输出皮带5上的手套捞起。捞起手套后,升降气缸23复位,平移电机21带动平移架26运动,并带动手套捞爪25运动至指定的汇流输送带上,以完成手套的汇流,方便后续手套的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装置、中转装置(4)、输出装置、承接装置(3)以及汇流装置(6),中转装置(4)设置在摘取装置的下侧,承接装置(3)设置在中转装置(4)与摘取装置之间,承接装置(3)连接有往复运动装置,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伸至中转装置(4)下侧,汇流装置(6)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摘取装置并排设置有若干组,承接装置(3)、中转装置(4)以及输出装置均与摘取装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输出皮带(5)以及输出电机,输出电机与输出皮带(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皮带(5)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外齿(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装置(6)包括平移装置、升降装置以及手套捞爪(25),平移装置设置在输出装置的输出端的上侧,升降装置安装在平移装置上,手套捞爪(25)安装在升降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捞爪(25)包括捞爪主体(27)、捞取手指(29)以及捞爪气缸(28),捞取手指(29)有对称设置在捞爪主体(27)两侧的两组,每组捞取手指(29)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捞取手指(29)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捞取部(2901),捞取手指(29)可摆动的安装在捞爪主体(27)上,捞爪气缸(28)同时与各捞取手指(29)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捞爪(25)还包括同步杆(32)以及捞爪连杆(30),同步杆(32)有设置在捞爪主体(27)两侧的两根,各捞取手指(29)的顶部均与对应侧的同步杆(32)可转动的连接,每根同步杆(32)与捞爪气缸(28)之间均设置有捞爪连杆(30),捞爪连杆(30)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同步杆(32)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捞爪气缸(28)的活塞杆可转动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装置(4)包括中转盒(16)、托板(17)以及开合装置,中转盒(16)为长方体,中转盒(16)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设置,中转盒(16)的底部两侧均可摆动的安装有托板(17),开合装置同时与中转盒(16)两侧的托板(17)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17)有沿承接装置(3)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每组托板(17)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中转盒(16)两侧的两块,每组托板(17)均连接有开合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码沓点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气缸(18)以及开合连杆(19),开合气缸(18)设置在两侧的托板(17)之间,开合连杆(19)有对称设置在开合气缸(18)两侧的两根,开合连杆(19)的一端与对应侧的托板(17)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开合气缸(18)的活塞杆可转动的连接。
CN202122880201.3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码沓点数机 Active CN21654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0201.3U CN216547139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码沓点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0201.3U CN216547139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码沓点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7139U true CN21654713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0201.3U Active CN216547139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码沓点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7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5567B (zh) 塑料袋对折装包机
CN104925306A (zh) 手套正反码沓运输捞取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03803113B (zh) 一种自动装箱机
CN109264387A (zh) 一种食用菌菌包菌棒自动上架机与配套的输送机
CN107094553B (zh) 一种水果自动套袋机械手及套袋方法
CN107278617B (zh) 一种双工位食用菌培养袋全自动套环、装框机
CN204737076U (zh) 手套正反码沓运输捞取装置
CN108313378A (zh) 一种手套码沓点数机
CN104085574A (zh) 抓包破包机
CN102718090A (zh) 龙门式双臂码垛机器人及带有该机器人的瓦楞纸码垛设备
CN108557143A (zh) 一种水果采摘套袋机
CN103832624A (zh) 双层袋整理装置
CN201694411U (zh) Pvc及丁腈手套脱落、码叠机
CN216547139U (zh) 一种码沓点数机
CN208699166U (zh) 一种单机台自动装箱机
CN209617634U (zh) 一种新型给袋式包装机
CN212074575U (zh) 一种自动上袋取袋机构
CN210914418U (zh) 一种袋装物叠包机的码包机构
CN208102515U (zh) 一种自动装箱设备
CN209650727U (zh) 一种手套叠放装置
CN108528815B (zh) 一种食品自动装包封口装置
CN214059095U (zh) 一种手套转运汇总装置
CN210503525U (zh) 一种手套叠放装置
CN210192776U (zh) 挂袋平铺输送装置
CN204210782U (zh) 条形物料全自动智能排序集成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808, building a, advanced ceramic industry innovation park, No. 125, Liuquan Road, high tech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5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ongchuang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5000 1808, block a, advanced ceramic industry innovation park, No. 125, Liuquan Road, high tech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IBO HONGCHUANG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