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6507U -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46507U CN216546507U CN202220158267.3U CN202220158267U CN216546507U CN 216546507 U CN216546507 U CN 216546507U CN 202220158267 U CN202220158267 U CN 202220158267U CN 216546507 U CN216546507 U CN 2165465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haped
- push
- arc
- steer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所述边三轮摩托车包括主车及边车,还包括一推拉件,所述推拉件具有一与前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主动端以及一与边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从动端,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与从动端之间至少有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均与边三轮摩托车连接,当主车的前轮转向时,带动所述推拉件对边轮进行推拉以控制边轮实现转向,前轮转向时,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随之转动,从而使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随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推动边轮,实现边轮转向,提高车辆稳定性,减少车辆侧翻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摩托车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大部分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不具备转向功能。当驾驶边三轮摩托车转弯时,除减速、缓转外,驾驶人员需要用自己身体的倾斜来控制车体的重心,使身体与车体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从而平稳的完成转弯,需要较熟练的驾驶技术。如果驾驶技术不熟练或者路况不佳,很容易因边轮无法转向而造成车辆侧翻,引起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边轮无法转向,容易造成车辆侧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所述边三轮摩托车包括主车及边车,所述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包括一推拉件,所述推拉件具有一与前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主动端以及一与边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从动端,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与从动端之间至少有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均与边三轮摩托车连接,当主车的前轮转向时,带动所述推拉件对边轮进行推拉以控制边轮实现转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所述推拉件的第一部位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与主车连接;以及
一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所述推拉件的第二部位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与边车或者主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车上并能够绕自身轴心水平旋转,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穿越的第一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穿越所述第一穿越空间后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车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一穿越部,所述第一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穿越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拆卸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及第二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二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及第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一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可拆卸安装孔;在将所述第一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一可拆座上的两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一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安装柱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可拆卸安装孔及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中,以使所述第一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座具有一第一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径相适配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底壁及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一轴承容置于其中的第一容置腔;
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一穿孔的第一轴杆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径的第一台柱,所述第一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一台柱的上端,所述第一轴杆外露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外螺纹;
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定螺母,所述第一锁定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杆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具有一第一钢性套管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钢性套管中并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连接的第一钢性拉头,所述第一钢性套管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与主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性套管安装于所述第一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一钢性套管外周布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穿越部朝向所述前轮转向系统的一侧具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穿越部远离所述前轮转向系统的一侧具有一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车或者边车上,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穿越的第二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穿越所述第二穿越空间后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边车上的第二安装座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外露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二穿越部,所述第二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二穿越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三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的第二拆卸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五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六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及第六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二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上端的第四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四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四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七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八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四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及第八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三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二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二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二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四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三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第一安装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及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轴承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座具有一第二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径相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底壁及所述第二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二轴承容置于其中的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二轴承及第二穿孔的第二轴杆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二轴杆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承内径的第二台柱,所述第二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二台柱的上端,所述第二轴杆外露于所述第二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外螺纹;
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锁定螺母,所述第二锁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轴杆上的第四外螺纹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具有一第二钢性套管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钢性套管中并与边轮转向系统连接的第二钢性拉头,所述第二钢性套管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主车或者边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具有第三穿越部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部设置有一第三穿越部,所述第三穿越部设置有第三穿越空间,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端的第五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上的第三拆卸座,所述第五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九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十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及第十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端的第六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六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三铰接座;所述第六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十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十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第六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及第十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五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三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三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六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第二安装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及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三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性套管安装于所述第二穿越空间或者第三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二钢性套管外周布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穿越部朝向所述边轮的一侧具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二穿越部远离所述边轮的一侧具有一第四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及第四螺母均与所述第三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两根减震器,所述下连接板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通过第一球头拉杆与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边车的减震器上设有一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二球头拉杆与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边轮转向系统具有一球接头,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通过此球接头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轮转向时,与主车连接的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跟随前轮转向系统进行随动,从而带动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随动,从而使推拉件做推拉动作,第二推拉固定机构带动边轮随前轮转向系统在一定转角范围内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转动,边轮具有转向功能,稳定性更佳,减少侧翻事故的发生。另外推拉件与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或者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的固定位置可调节,调节后可使边轮与前轮保持一致性,使边轮和前轮转向配合更协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性套管和第二钢性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整车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推拉件、110-第一钢性套管、111-第一钢性拉头、112-第一球头拉杆、120-第二钢性套管、121-第二钢性拉头、200-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10-第一安装座、211-第一轴承座、212-第一容置腔、213-第一轴承、220-第一转动支架、221-第一固定座、222-第一拆卸座、2210-第一U形/弧形口、2211-第一可拆卸安装孔、2212-安装柱、224-第一台柱、223-第一轴杆、240-第一锁定螺母、300-前轮转向系统、310-方向柱、311-第一连接支架、3110-连接杆、320-下连接板、330-减震器、400-边轮、410-边轮转向系统、420-球接头、430-边车、500-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10-第二安装座、511-第二轴承座、512-第二容置腔、513-第二轴承、520-第二转动支架、521-第三固定座、522-第二拆卸座、5210-第五U形/弧形口、5211-第三可拆卸安装孔、5212-第一安装螺栓、523-第二轴杆、524-第二台柱、540-第二锁定螺母、610-第一螺母、620-第二螺母、710-第三螺母、720-第四螺母、800-固定支架、810-五固定座、811-第九U形/弧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所述边三轮摩托车包括主车及边车430。所述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推拉件100,所述推拉件100具有一与前轮转向系统300连接的主动端以及一与边轮转向系统410连接的从动端,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与从动端之间至少有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均与边三轮摩托车连接,当主车的前轮转向时,带动所述推拉件100对边轮400进行推或拉以控制边轮400实现转向。
所述边轮随动转向系统还包括一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所述推拉件100的第一部位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与主车连接;以及,一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所述推拉件100的第二部位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与边车430或者主车连接。
所述推拉件100可以是拉索结构,拉索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以及耐磨损等作用,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还能具有操控灵活的优点。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接受前轮转向系统300的转向控制并带动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随之转向,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与边车430转动连接,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在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的带动下,推拉件100做推拉动作,驱使边轮400跟随前轮转动,实现边轮400的转向。
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设置于所述主车上并能够绕自身轴心水平旋转,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穿越的第一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穿越所述第一穿越空间后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300活动连接。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车上的第一安装座210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上的第一转动支架220,所述第一转动支架220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一穿越部,所述第一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穿越部处。
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220上端的第一固定座221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21上的第一拆卸座222,所述第一固定座22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2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222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21连接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及第二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
如图7所示,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穿越部可以为其他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220上端的第二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及第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
所述第一固定座221上位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可拆卸安装孔2211,所述第一拆卸座2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可拆卸安装孔2211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可拆卸安装孔。在将所述第一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21连接时,使所述第一可拆座上的两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一可拆卸安装孔2211对准,采用安装柱2212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可拆卸安装孔2211及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中,安装柱2212可以是螺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拆卸座2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21上。
所述第一安装座210包括第一轴承座2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211内的第一轴承213,所述第一转动支架220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一轴承213内。
所述第一轴承座211具有一第一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一轴承213内径相适配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底壁及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一轴承213容置于其中的第一容置腔212。
所述第一转动支架2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一轴承213及第一穿孔的第一轴杆223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一轴杆223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213内径的第一台柱224,所述第一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一台柱224的上端,所述第一轴杆223外露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外螺纹。
所述第一推拉件100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定螺母240,所述第一锁定螺母240与所述第一轴杆223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配合。
如图8所示,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具有一第一钢性套管110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钢性套管110中并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300连接的第一钢性拉头111,所述第一钢性套管110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与主车连接。
所述第一钢性套管110安装于所述第一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一钢性套管110外周布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穿越部朝向所述前轮转向系统300的一侧具有第一螺母610,所述第一穿越部远离所述前轮转向系统300的一侧具有一第二螺母620,所述第一螺母610及第二螺母620均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当第一钢性套管110被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固定后,前轮转向系统300在进行转向时,第一钢性拉头111会在第一钢性套管110内往返伸缩,以实现前轮转向系统300的转向。主动端运动时,以第一转动支架220为例,转向时,第一转动支架220随着与第一轴承213配合,水平旋转,此好处在于推拉件100的走线更美观,不堆积。
如图9-图11所示,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设置于所述主车或者边车430上,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100的从动端穿越的第二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100的从动端穿越所述第二穿越空间后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410活动连接。所述边轮转向系统430具有一球接头420,所述推拉件100的从动端通过此球接头420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430转动连接。相当于推拉件100带动边轮400转向的此端,转向灵活,使边轮400也能够灵活转向,不再轻易因边轮400不具转向功能而侧翻,减少事故发生。另外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也可以通过转轴或者抱箍的方式设置于边车430或者主车上。
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能够绕自身轴心水平旋转,以下以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安装于边车430为例。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边车430上的第二安装座510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510上的第二转动支架520,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20外露于所述第二安装座510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二穿越部,所述第二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二穿越部处。
所述第二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20上端的第三固定座521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521上的第二拆卸座522,所述第三固定座52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五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522上对应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六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522与所述第三固定座521连接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及第六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
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穿越部也可以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20上端的第四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四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四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七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八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四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及第八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
所述第三固定座521上位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三可拆卸安装孔5211,所述第二拆卸座5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5211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二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521连接时,使所述第二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四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三可拆卸安装孔5211对准,采用第一安装螺栓5212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5211及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拆卸座5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521上。
所述第二安装座510包括第二轴承座51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座511内的第二轴承513,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20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二轴承513内。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轴承座511具有一第二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二轴承513内径相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底壁及所述第二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二轴承513容置于其中的第二容置腔512。
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二轴承513及第二穿孔的第二轴杆523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二轴杆523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承513内径的第二台柱524,所述第二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二台柱524的上端,所述第二轴杆523外露于所述第二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外螺纹。
第二推拉件100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锁定螺母540,所述第二锁定螺母540与所述第二轴杆523上的第四外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推拉件100的从动端具有一第二钢性套管120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钢性套管120中并与边轮转向系统410连接的第二钢性拉头121,所述第二钢性套管120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主车或者边车430连接。
如图15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包括具有第三穿越部的固定支架800,固定支架800可直接与主车或者边车430固接。所述固定支架800上端部设置有一第三穿越部,所述第三穿越部设置有第三穿越空间,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支架800上端的第五固定座810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810上的第三拆卸座。所述第五固定座810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九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十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810连接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及第十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
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穿越部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支架800上端的第六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六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三铰接座。所述第六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十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十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第六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及第十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
所述第五固定座810上位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五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三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810连接时,使所述第三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六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第二安装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及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三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810上。如果采用固定支架800与边车430或者主车固接,相当于固定支架800不再绕自身轴心转动,而与固定支架800配合能够将推拉件100固定的第三拆卸座的结构与第二拆卸座522结构一致,而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左座的结构一致。
边轮400跟随前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绕同一瞬时转动时,例如,前轮左转,从动端与边轮400转向系统连接的第二钢性拉头121从第二钢性套管120内伸出,此时为“推”的动作,推动边轮400跟随前轮左转;当前轮右转,第二钢性拉头121回缩进入第二钢性套管120内,此时为“拉”的动作,拉动边轮400跟随前轮右转,推拉件100通过推拉动作来实现边轮400转向,跟随前轮随动。另外,当边车430的车架设计以上相反的一侧时,所操作的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反。
所述第二钢性套管120安装于所述第二穿越空间或者第三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二钢性套管120外周布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穿越部朝向所述边轮400的一侧具有第三螺母710,所述第二穿越部远离所述边轮400的一侧具有一第四螺母720,所述第三螺母710及第四螺母720均与所述第三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第二钢性套管120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二钢性套管120的被固定的位置能够改变,当第三螺母710与第二钢性套管120朝向边轮400的此端端部之间距离越短,边轮400的调整角度越大;反之,第三螺母710与第二钢性套管120朝向边轮400此端端部之间的距离越长,边轮400的调整角度越小,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边轮400与从动端连接处有磨损,便可通过调节第二钢性套管120的位置,以此来实现边轮400始终保持与前轮配合的一致性。
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前轮转向系统300包括方向柱310、上连接板、下连接板320及两根减震器330,所述下连接板320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支架311,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支架下方设置连接杆3110,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11通过第一球头拉杆112与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转动连接。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支架311,直接在下连接板320下方设置连接杆3110与第一球头拉杆112转动连接。第一球头拉杆112采用鱼眼杆端关节轴承,装配效果更佳。靠近所述边车430的减震器330上设有一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二球头拉杆与所述推拉件100的主动端转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前轮转向时,与主车连接的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跟随前轮转向系统300的方向进行随动,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跟随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随动,推拉件100与边轮400球头连接,带动边轮400随前轮在一定转角范围内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转动,边轮400具有转向功能,稳定性更佳,减少侧翻事故的发生。另外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200和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500还具有调节边轮400角度的作用,能够让边轮400始终与前轮保持配合的一致性,实用性更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所述边三轮摩托车包括主车及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包括一推拉件,所述推拉件具有一与前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主动端以及一与边轮转向系统连接的从动端,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与从动端之间至少有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均与边三轮摩托车连接,当主车的前轮转向时,带动所述推拉件对边轮进行推或拉以控制边轮实现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所述推拉件的第一部位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与主车连接;以及,
一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所述推拉件的第二部位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与边车或者主车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车上并能够绕自身轴心水平旋转,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穿越的第一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穿越所述第一穿越空间后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车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一穿越部,所述第一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穿越部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拆卸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拆卸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及第二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一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二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三U形/弧形口及第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一穿越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一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一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可拆卸安装孔;在将所述第一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一可拆座上的两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一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安装柱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可拆卸安装孔及第二可拆卸安装孔中,以使所述第一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座具有一第一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径相适配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底壁及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一轴承容置于其中的第一容置腔;
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一穿孔的第一轴杆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径的第一台柱,所述第一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一台柱的上端,所述第一轴杆外露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外螺纹;
所述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定螺母,所述第一锁定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杆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配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具有一第一钢性套管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钢性套管中并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连接的第一钢性拉头,所述第一钢性套管通过第一推拉件固定机构与主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性套管安装于第一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一钢性套管外周布有第二外螺纹,第一穿越部朝向所述前轮转向系统的一侧具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穿越部远离所述前轮转向系统的一侧具有一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均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车或者边车上,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具有一供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穿越的第二穿越空间,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穿越所述第二穿越空间后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活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边车上的第二安装座以及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外露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二穿越部,所述第二穿越空间设于所述第二穿越部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上端的第三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的第二拆卸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五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六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拆卸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及第六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二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上端的第四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四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四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七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八U形/弧形口,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四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七U形/弧形口及第八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二穿越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五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三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二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二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二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四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三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第一安装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可拆卸安装孔及第四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轴承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下端转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具有一第二环形侧壁以及一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下端连接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一内径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径相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底壁及所述第二环形侧壁围合形成供所述第二轴承容置于其中的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二轴承及第二穿孔的第二轴杆以及一设于所述第二轴杆上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承内径的第二台柱,所述第二穿越部设于所述第二台柱的上端,所述第二轴杆外露于所述第二穿孔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外螺纹;
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锁定螺母,所述第二锁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轴杆上的第四外螺纹螺纹配合。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具有一第二钢性套管以及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钢性套管中并与边轮转向系统连接的第二钢性拉头,所述第二钢性套管通过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主车或者边车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拉件固定机构包括具有第三穿越部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部设置有一第三穿越部,所述第三穿越部设置有第三穿越空间,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固定支架上端的第五固定座以及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上的第三拆卸座,所述第五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九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下的第十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连接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及第十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或者,
所述第三穿越部包括一体成型于固定支架上端的第六固定座以及一与所述第六固定座一侧铰接的第三铰接座;所述第六固定座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第十三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对应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的位置处具有一第十四U形/弧形口,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第六固定座合拢并后,所述第十三U形/弧形口及第十四U形/弧形口合拢形成一圆形的所述第三穿越空间。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固定座上位于所述第九U形/弧形口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五可拆卸安装孔,所述第三拆卸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在将第三可拆卸座与所述第五固定座连接时,使所述第三可拆卸座上的两个第六可拆卸安装孔与两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对准,采用第二安装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五可拆卸安装孔及第六可拆卸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三拆卸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五固定座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性套管安装于第二穿越空间或者第三穿越空间中,所述第二钢性套管外周布有第三外螺纹,第二穿越部朝向所述边轮的一侧具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二穿越部远离所述边轮的一侧具有一第四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及第四螺母均与所述第三外螺纹螺纹配合,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穿越部的两侧面抵接。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两根减震器,所述下连接板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通过第一球头拉杆与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转动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边车的减震器上设有一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二球头拉杆与所述推拉件的主动端转动连接。
23.如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具有一球接头,所述推拉件的从动端通过此球接头与所述边轮转向系统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58267.3U CN216546507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58267.3U CN216546507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46507U true CN216546507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6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58267.3U Active CN216546507U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46507U (zh) |
-
2022
- 2022-01-20 CN CN202220158267.3U patent/CN2165465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137476A1 (en) |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s | |
EP3007918B1 (en) | Leaning vehicle | |
EP1578625B1 (en) | Integrated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 |
TW201522154A (zh) | 帶有後輪彈簧之兩輪車 | |
US20100200322A1 (en) | All Wheel Drive Motorcycle | |
CN208325447U (zh) | 一种机器人差动轮辅助越障装置 | |
WO2019154150A1 (zh) | 轨道车辆的非驱动桥、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DE202010010521U1 (de) | Motorunterstütztes Fahrrad | |
CN101648573A (zh) | 轮边综合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 | |
CN108622190A (zh) | 一种安防机器人前轮转向底盘 | |
CN216546507U (zh) |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随动转向系统 | |
CN202847372U (zh) | 自动侧倾悬架 | |
US11634191B2 (en) | Electric motorcycle with novel swing arm configuration | |
CN209776538U (zh) | 一种舵轮结构及使用该舵轮的agv | |
DE102016010147A1 (de) | Elektrofahrrad als Pedelec mit Mittelmotor | |
CN110450899B (zh) | 一种踏板式电动车刹车装置 | |
CN218055353U (zh) | 清洁车四轮转向机构 | |
CN112849261A (zh) | 带有操舵功能的轮毂单元 | |
CN215475564U (zh) | 骑行机动车安全减震前叉 | |
CN212797060U (zh) | 一种用于全地形车的转向装置 | |
CN214420156U (zh) |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驱动转向轮的悬架结构及电动车 | |
CN219077395U (zh) | 一种滑板减震装置 | |
CN114132131A (zh) | 一种车轮大行程调节转向的模块化底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436781U (zh) | 一种自行车拖车减震驻车二合一装置 | |
CN214397086U (zh) | 一种自行车电动辅助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