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6010U -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6010U
CN216546010U CN202122654628.1U CN202122654628U CN216546010U CN 216546010 U CN216546010 U CN 216546010U CN 202122654628 U CN202122654628 U CN 202122654628U CN 216546010 U CN216546010 U CN 216546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upport
vehicle
motor
pull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46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洪杰
羊军
王从斌
姜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46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6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6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6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包括: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屏,使所述显示屏可横向旋转;平移单元,包括设于车辆的中控台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曲线滑轨、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下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一拉绳、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上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二拉绳,所述旋转单元安装于所述曲线滑轨,使所述旋转单元可被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牵引沿所述曲线滑轨做曲线平移运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通过平移单元,实现显示屏的升降,能适应不同身高和坐姿的驾驶员,使不同坐姿的驾驶员都很容易的看见显示屏。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车辆人机交互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车载显示屏的功能也日益丰富。因为车辆人员坐姿和观察角度的不同,为了使人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需要对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进行调节,然而,现有的车载显示屏在调节角度时较为不便,会对用户体验以及行车安全造成影响,且结构复杂,需要占用车内较多空间。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能上下滑移、自体旋转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包括:
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屏,使所述显示屏可横向旋转;
平移单元,包括设于车辆的中控台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曲线滑轨、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下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一拉绳、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上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二拉绳,所述旋转单元安装于所述曲线滑轨,使所述旋转单元可被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牵引沿所述曲线滑轨做曲线平移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可沿所述曲线滑轨做直线平移运动;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可跟随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做直线平移运动,所述第二支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卷帘机构,所述卷帘机构包括:
卷帘件,所述卷帘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的下端连接,用以在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上运动时遮蔽所述曲线滑轨;
卷轴件,所述卷轴件安装于所述曲线滑轨的底端,所述卷轴件与所述卷帘件的后端连接用以牵引缠绕所述卷轴件。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件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卷帘件的后端连接;
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进而牵引缠绕所述卷帘件。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中控台内;
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与所述第一拉绳的后端连接且被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第一支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座体内且能沿所述曲线滑轨做曲线平移运动,所述第一拉绳的前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一线轮牵引所述第一拉绳,进而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用以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扭矩变大或变小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中控台内;
第二线轮,所述第二线轮与所述第二拉绳的后端连接且被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二拉绳的前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二线轮牵引所述第二拉绳,进而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容纳槽;
所述第二支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前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用以使所述第二支座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还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且能被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二电机能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显示屏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通过平移单元,实现显示屏的升降,能适应不同身高和坐姿的驾驶员,同时能适应座椅的不同调节位置,使不同坐姿的驾驶员都很容易的看见显示屏;通过旋转单元,使显示屏能在水平与竖直状态之间切换,提高显示屏在娱乐模式时的用户体验;通过将实现显示屏旋转功能的旋转单元与实现显示屏升降功能的平移单元独立设置,结构简单可靠,占用中控台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在滑块位于曲线滑轨上另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在A-A视角下隐藏显示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将显示屏10与车辆的中控台20连接,包括平移单元30和旋转单元40。旋转单元40连接显示屏10,使显示屏10可横向旋转,平移单元30连接旋转单元40,使显示屏10和旋转单元40可沿上下方向做直线平移运动。
平移单元30包括曲线滑轨31、第一支座32、第一拉绳33、第二拉绳34、第一定滑轮35、第一电机36、第一线轮37、第二定滑轮38、卷帘机构(未画出)和第一蜗轮(未画出)。曲线滑轨31、第一电机36、第一线轮37、第一定滑轮35、第二定滑轮38和第一蜗轮均安装于中控台20内。曲线滑轨31沿中控台20上下方向布置,第一支座32可沿曲线滑轨31做曲线平移运动。第一线轮37位于曲线滑轨31的下方,第一定滑轮35位于曲线滑轨31的上方。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与第一蜗轮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蜗轮的输出端带动第一线轮37转动。第一线轮37通过第一蜗轮降低从第一电机36传递来的回转数。
第一支座32包括座体321、滑块322和动滑轮323,滑块322和动滑轮323均安装于座体321内。滑块322可沿曲线滑轨31做曲线平移运动,动滑轮323位于滑块322下方且能跟随所述滑块322运动。
第一拉绳33、第二拉绳34的后端连接一体形成一根拉绳后套设于第一线轮37的外缘曲面。第一拉绳33的前端绕过动滑轮323的外缘曲面后与中控台20固定连接,连接点位于曲线滑轨31的下方。第一拉绳33被向下牵引时带动动滑轮32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滑块322沿曲线滑轨31向下做曲线平移运动。
第二拉绳34的前端绕过定滑轮38的外缘曲面后与座体321相连,第二拉绳34被向上牵引时带动动座体321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滑块322沿曲线滑轨31向上做曲线平移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绳33、第二拉绳34还绕过第二定滑轮38,用以改变拉力方向,方便拉绳在中控台20内的位置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布置更多地定滑轮38,进一步改变拉力的方向。
第一拉绳33、第二拉绳34被第一线轮37同步驱动,第一线轮37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第一拉绳33牵引所述第一支座32向下运动,第一线轮37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第二拉绳34牵引第一支座32向上运动。第一线轮37驱动第一拉绳33、第二拉绳34的方式可以为皮带-皮带轮的摩擦力形式或是链条、齿盘相互啮合的机械力形式。
本实施例通过平移单元30,实现显示屏10的升降,且显示屏10在曲线滑轨31的不同位置时,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也不同,能适应不同身高和坐姿的驾驶员,同时能适应座椅的不同调节位置,使不同坐姿的驾驶员都很容易的看见显示屏10。通过定滑轮38改变拉力的方向,通过动滑轮323省力,多个滑轮协同作用实现一个线轮同步控制显示屏10的上升与下降,结构简单可靠,占用中控台20空间较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轮37也可以布置在其他位置,再通过多个定滑轮38改变拉力的方向。第一支座32的上下两端也均可以设置动滑轮323,进一步省力,进而降低第一电机36的输出扭矩需求。
第一电机36上设有霍尔传感器(未画出),当显示屏10在升降过程中遇到阻力,例如人手阻挡,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上扭矩会发生变化。霍尔传感器在感应导第一电机36的扭矩发生变化时,关闭第一电机36,避免第一电机36堵转。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机36上还可添加打滑或离合机构,在显示屏10运行过程中遇到阻力时避免第一电机36的损坏。
卷帘机构包括卷轴件(未画出)和卷帘件,卷帘件为长条形可缠绕的结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塑料等。卷轴件布置于中控台20内,卷帘机构一端与第一支座32的底部连接,一端与卷轴件连接。卷轴件包括旋转轴和扭簧,旋转轴与卷帘件的后端连接,扭簧与旋转轴连接用以驱动旋转轴旋转,进而牵引缠绕卷帘件。
第一支座32沿曲线滑轨31向上运动时,可拉扯展开卷帘件将曲线滑轨31遮盖,避免曲线滑轨31外露影响美观。第一支座32沿曲线滑轨31向下运动时,卷轴件拉扯卷帘件缠绕回收。
卷帘件上可喷涂不同的纹理色彩,提升内饰视觉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扭簧也可以被电机替代,由电机驱动旋转轴牵引缠绕卷帘件。
请参考图3,旋转单元40包括第二支座41、第一齿轮42、轴承43、定位销圆盘44、第二电机(未画出)和第二蜗轮(未画出)。座体321上设有容纳槽(未标示),第二支座41设有旋转轴(未标示),旋转轴的前端容纳于容纳槽内,显示屏10通过定位销圆盘44固定在旋转轴的后端。轴承43位于容纳槽与旋转轴之间,用以使第二支座41能相对于第一支座32横向旋转,进而使显示屏10能相对于第一支座32横向旋转。
第二电机和第二蜗轮安装于第一支座32上,第一齿轮42与第二支座41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2与第二蜗轮的输出端啮合,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蜗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蜗轮降低回转数后,驱动第一齿轮42旋转,进而驱动第二支座41相对于第一支座32横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相对于第二支座41旋转的角度在0-90°之间,可实现显示屏10在横向显示效果与竖向显示效果之间的切换。
请参考图1,曲线滑轨31为圆弧形滑轨,凸面朝向车辆的前方,凹面朝向车辆的后方。曲线滑轨31顶端的切线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使得第一支座32位于曲线滑轨31顶端时,显示屏10的显示屏垂直于水平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车辆内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机36、第二电机均连接。驾乘人员能通过人机交互及ECU内的算法,控制第一电机36、第二电机的启停及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显示屏10的升降以及旋转,方便不同高度不同坐姿的驾驶员及副驾驶员观看及操作显示屏10。
又通过曲线滑轨31实现显示屏10的升降,在升降过程中,显示屏10的显示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也会改变。例如,在娱乐模式时,第一电机36驱动显示屏10升到曲线滑轨31的顶端,同时第三电机51驱动显示屏10旋转90度。此时,显示屏10处于横屏模式,且显示面垂直水平面,在播放视频、游戏等娱乐信息时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平移单元30,实现显示屏10的升降,且显示屏10在曲线滑轨31的不同位置时,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也不同,能适应不同身高和坐姿的驾驶员,同时能适应座椅的不同调节位置,使不同坐姿的驾驶员都很容易的看见显示屏10。通过定滑轮38改变拉力的方向,通过动滑轮323省力,多个滑轮协同作用实现一个线轮同步控制显示屏10的上升与下降,结构简单可靠,占用中控台20空间较小。通过显示屏10与旋转单元40的活动连接,使显示屏10能在水平与竖直状态之间切换,提高显示屏10在娱乐模式时的用户体验。通过将实现显示屏10旋转的功能的旋转单元40与实现显示屏10升降功能的平移单元30独立设置,结构简单可靠,占用车内空间较小。曲线滑轨31凹面朝向车辆后方,且顶端切线与水平面垂直,使显示屏10位于最顶端时显示面与水平面垂直,提高显示屏10在娱乐模式时的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平移单元30’还包括第二线轮39、第二蜗轮(未画出)、第三电机(未画出)。第二线轮39、第二蜗轮和第三电机均安装于中控台20内,第二线轮39位于曲线滑轨31’的上方。
第一拉绳33’的后端与第一线轮37’连接,第一拉绳33’在第一线轮37’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可缠绕在第一线轮37’上。第一线轮37’可通过牵引缠绕第一拉绳33’,进而牵引第一支座32’沿曲线滑轨31’向下运动。第二拉绳34’的后端与第二线轮39连接,第二拉绳34’在第二线轮39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可缠绕在第二线轮39上。第二线轮39可通过牵引缠绕第二拉绳34’,进而牵引第一支座32’沿曲线滑轨31’向上运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蜗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蜗轮的输出端带动第二线轮39转动。第二线轮39通过第二蜗轮降低从第三电机传递来的回转数。
ECU同时与第一电机36’、第三电机相连,ECU控制第一线轮37’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牵引缠绕第一拉绳33’时,同时控制第二线轮39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使第二拉绳34’伸长,第一支座32’向下运动。ECU控制第二线轮39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牵引缠绕第二拉绳34’时,同时控制第一线轮37’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使第一拉绳33’伸长,第一支座32’向上运动。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设置在”或“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屏,使所述显示屏可横向旋转;
平移单元,包括设于车辆的中控台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曲线滑轨、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下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一拉绳、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用以向上牵引所述旋转单元的第二拉绳,所述旋转单元安装于所述曲线滑轨,使所述旋转单元可被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牵引沿所述曲线滑轨做曲线平移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单元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可沿所述曲线滑轨做直线平移运动;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可跟随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做直线平移运动,所述第二支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卷帘机构,所述卷帘机构包括:
卷帘件,所述卷帘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的下端连接,用以在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上运动时遮蔽所述曲线滑轨;
卷轴件,所述卷轴件安装于所述曲线滑轨的底端,所述卷轴件与所述卷帘件的后端连接用以牵引缠绕所述卷轴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件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卷帘件的后端连接;
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进而牵引缠绕所述卷帘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中控台内;
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与所述第一拉绳的后端连接且被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第一支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座体内且能沿所述曲线滑轨做曲线平移运动,所述第一拉绳的前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一线轮牵引所述第一拉绳,进而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下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用以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扭矩变大或变小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中控台内;
第二线轮,所述第二线轮与所述第二拉绳的后端连接且被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二拉绳的前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二线轮牵引所述第二拉绳,进而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支座沿所述曲线滑轨向上运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容纳槽;
所述第二支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前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用以使所述第二支座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还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且能被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二电机能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显示屏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横向旋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
CN202122654628.1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546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4628.1U CN2165460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4628.1U CN2165460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6010U true CN21654601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4628.1U Active CN2165460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6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6942B1 (en) Motorized window shade
US5605370A (en) Window shade and vehicle window combination
KR20080084705A (ko) 케이블 구동기를 구비한 측면 윈도우 롤러 블라인드
US20090085383A1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mounted thereon
EP1659032B1 (e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CN108698490A (zh)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遮光系统
CN216546010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KR102336409B1 (ko) 차량의 이동식 테이블 유닛
CN116848570A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控制系统
US11472269B1 (en) Vehicle window screen
US20120145339A1 (en) Vehicular shade assembly
WO2023070601A1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US8262158B2 (en) Convenience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rear seats
US20200001686A1 (en) Shading device for a window of a motor vehicle
JP2009001267A (ja) 電動の側面窓巻上日よけ
KR20190016169A (ko) 자유롭게 이동하는 블라인드
KR101417596B1 (ko) 도어용 글라스와 커튼 일체형 레귤레이터 장치
KR100974506B1 (ko) 차량용 선바이저 장치
KR20220006886A (ko) 차량용 전동커튼 장치
CN113479140B (zh) 车辆内部部件和包括车辆内部部件的车辆
KR101855862B1 (ko) 롤러 블라인드에 패브릭 샤프트 회전 모듈과 패브릭 블레이드 이동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선 루프
JP4532260B2 (ja) 収納式モニターの駆動機構
CN105909113B (zh) 玻璃升降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090242151A1 (en) Whole-covered sunshade assembly
CN220865180U (zh) 遮阳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1

Address after: 315336 zone B, building I, No. 7, Zhongchuang Second Road, Hangzhou Bay New Area,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Smart motor Automob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