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2427U -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2427U
CN216542427U CN202123337915.6U CN202123337915U CN216542427U CN 216542427 U CN216542427 U CN 216542427U CN 202123337915 U CN202123337915 U CN 202123337915U CN 216542427 U CN216542427 U CN 21654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rotating shaft
base
gea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379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惜
冯磊
刘海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Xiaguang Optical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Xiaguang Optical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Xiaguang Optical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Xiaguang Optical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379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反射镜加工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放置机构包括托板、转轴一和驱动电机,托板连接于转轴一的上端,转轴一轴接于基座,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转轴一下端传动连接;压紧机构位于放置机构正上方,压紧机构包括转轴二、气缸一和压板,转轴二轴接于基座;传动机构用以驱动转轴二与转轴一保持同步转动;抛光机构包括支架、抛光辊、抛光电机和气缸二,支架滑动连接于基座,抛光辊下端轴接于支架,抛光辊上端与抛光电机输出轴连接,气缸二固定端固接于基座,气缸二伸缩端固接于支架。该抛光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射镜进行侧边抛光,无需另开模具,从而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反射镜采用模具制备后需要对其侧边进行抛光处理后方便安装,而对于侧边为不规则型的反射镜来说,不同型号的反射镜需采用不同的抛光模具。
而针对每个型号定制抛光模具的成本较高,且抛光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镜侧边抛光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包括:
基座;
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托板、转轴一和驱动电机,所述托板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的上端,所述转轴一轴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一下端传动连接;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放置机构正上方,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轴二、气缸一和压板,所述转轴二轴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气缸一固定端固接于所述转轴二,所述压板固接于所述气缸一伸缩端;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传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保持同步转动;
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机构侧方,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架、抛光辊、抛光电机和气缸二,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抛光辊下端轴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抛光辊上端与所述抛光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抛光电机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气缸二固定端固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气缸二伸缩端固接于所述支架。
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气缸一推动下托板上下位移用以配合压板夹持反射镜,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用以驱动转轴一及转轴二同步转动,从而转动反射镜,在气缸二推动下支架左右位移,从而使得抛光辊不断位移对反射镜不规则侧边进行抛光处理。该抛光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射镜进行侧边抛光,无需另开模具,从而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可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一、齿轮组一、连接轴、齿轮组二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分别固接于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齿轮组一和齿轮组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所述连接轴轴接于所述基座。实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同步转动。
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侧板和顶板,所述抛光辊和抛光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所述底座和顶板相对面分别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分别设置有T型滑块和压簧一,所述压簧一一端与对应所述T型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抛光辊轴接于所述底座内的所述T型滑块,所述抛光电机固接于所述顶板内的所述T型滑块。抛光辊和抛光电机受力后可沿T型滑槽滑动,从而避免损伤反射镜。
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一上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托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簧二。托板受力后可向下移动,避免压板压紧反射镜时压坏反射镜。
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和所述压板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保护反射镜的同时保障反射镜的夹持效果。
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外凸弧形橡胶垫,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内凹弧形橡胶垫。更贴合反射镜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该抛光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射镜进行侧边抛光,无需另开模具,从而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1.基座、2.放置机构、21.托板、22.转轴一、23.驱动电机、24.导向槽、25.导向柱、26.压簧二、3.压紧机构、31.转轴二、32.气缸一、33.压板、4.传动机构、41.齿轮一、42.齿轮组一、43.连接轴、44.齿轮组二、45.齿轮二、5.抛光机构、51.支架、52.抛光辊、53.抛光电机、54.气缸二、55.T型滑块、56.压簧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镜侧边抛光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包括:基座1、放置机构、压紧机构、传动机构和抛光机构。
放置机构包括托板21、转轴一22和驱动电机23,托板21连接于转轴一22的上端,转轴一22轴接于基座1,驱动电机23固接于基座1,驱动电机23输出轴与转轴一22下端传动连接;连接轴43一上端设置有导向槽24,托板21下端设置有与导向槽24对应的导向柱25,导向柱25与导向槽24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簧二26。
压紧机构位于放置机构正上方,压紧机构包括转轴二31、气缸一32和压板33,转轴二31轴接于基座1,气缸一32固定端固接于转轴二31,压板33固接于气缸一32伸缩端。
传动机构设置于基座1内,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一41、齿轮组一42、连接轴43、齿轮组二44和齿轮二45,齿轮一41和齿轮二45分别固接于转轴一22和转轴二31,齿轮组一42和齿轮组二44分别设置于连接轴43两端并分别与齿轮一41和齿轮二45啮合,连接轴43轴接于基座1,传动机构用以驱动转轴二31与转轴一22保持同步转动。
抛光机构设置于放置机构侧方,抛光机构包括支架51、抛光辊52、抛光电机53和气缸二54,支架51滑动连接于基座1,支架51包括底座、侧板和顶板,底座和顶板相对面分别设置有T型滑槽,T型滑槽内分别设置有T型滑块55和压簧一56,压簧一56一端与对应T型滑块55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连接,抛光辊52和抛光电机53设置于底座和顶板之间,抛光辊52下端轴接于底座内的T型滑块55,抛光辊52上端与抛光电机53输出轴连接,抛光电机53固接于顶板内的T型滑块55,气缸二54固定端固接于基座1,气缸二54伸缩端固接于支架51。
可选的,托板上设置有外凸弧形橡胶垫,压板上设置有内凹弧形橡胶垫。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该抛光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反射镜进行侧边抛光,无需另开模具,从而降低了侧边抛光成本,提高了抛光效率。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托板、转轴一和驱动电机,所述托板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的上端,所述转轴一轴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一下端传动连接;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放置机构正上方,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轴二、气缸一和压板,所述转轴二轴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气缸一固定端固接于所述转轴二,所述压板固接于所述气缸一伸缩端;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传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保持同步转动;
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机构侧方,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架、抛光辊、抛光电机和气缸二,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抛光辊下端轴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抛光辊上端与所述抛光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抛光电机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气缸二固定端固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气缸二伸缩端固接于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一、齿轮组一、连接轴、齿轮组二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分别固接于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齿轮组一和齿轮组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所述连接轴轴接于所述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侧板和顶板,所述抛光辊和抛光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所述底座和顶板相对面分别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分别设置有T型滑块和压簧一,所述压簧一一端与对应所述T型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抛光辊轴接于所述底座内的所述T型滑块,所述抛光电机固接于所述顶板内的所述T型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一上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托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簧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和所述压板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外凸弧形橡胶垫,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内凹弧形橡胶垫。
CN202123337915.6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Active CN21654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7915.6U CN21654242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7915.6U CN21654242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2427U true CN21654242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37915.6U Active CN21654242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2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42427U (zh) 一种反射镜侧边抛光装置
CN210335394U (zh) 一种加工塑料零件的平面磨床
CN212762576U (zh) 一种工业车辆转轴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2891135U (zh) 一种贴膜设备
CN217225690U (zh) 一种具有夹持机构的升降切割架
CN212762693U (zh) 一种碑石打磨装置
CN211805352U (zh) 橡胶条打磨装置
CN212555100U (zh) 一种贴合装置
CN211444321U (zh) 一种用于折页机的纸张传送装置
CN110034325B (zh) 一种电芯头部贴成型胶机
CN210387062U (zh) 一种自动板材折弯机
CN219600707U (zh) 一种双重覆膜机
CN217315333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挤压装置
CN215616525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夹紧台
CN219504505U (zh) 一种销轴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763548U (zh) 一种标签纸压膜机
CN215473091U (zh) 一种镜片覆膜机用双面贴膜机构
CN214642432U (zh) 一种透镜加工用铣磨装置
CN212446006U (zh) 一种非球面透镜的压型模具上的送料结构
CN217291222U (zh)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外壳压紧装置
CN216759435U (zh) 一种柔性石墨填料环抛光装置
CN217860015U (zh) 一种惰轮齿轮的夹持工装
CN220575470U (zh) 一种吸塑成型制品毛刺打磨机构
CN211053443U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叶片外形打磨用固定夹具
CN214723041U (zh) 一种手机外壳整形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