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1693U -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1693U
CN216541693U CN202122394032.2U CN202122394032U CN216541693U CN 216541693 U CN216541693 U CN 216541693U CN 202122394032 U CN202122394032 U CN 202122394032U CN 216541693 U CN216541693 U CN 216541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ube bundle
installing
limiting frame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40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向东
张永盛
张昱
侯文献
杨陈静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Baiy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Baiy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Baiy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Baiy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40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1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1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1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包括两组矫正组件和两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来将矫正组件安装在管束抽装机机架上,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尾部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矫正组件,用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包括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侧壁倾斜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杆,通过矫正组件和安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管束的推回过程中,存在不能一次推入的问题,从而减少用户的工作难度,进而提高使用感受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束抽装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装备。由于需要定期检修所以需要在现场反复抽装,但因换热器管束施工中存在长度长、重量大、高空作业等问题,在管束抽装操作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而管束抽装机就是目前换热器管束抽装过程中用到主要设备。在管束从换热器壳体抽出和推回的两个过程需要使用抽装机不同的部件。
在管束的推回过程中,存在不能一次推入的现象,使得抽装机要多次吊装与换热管束重新定位夹紧,使得工期加长给施工带来麻烦,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包括两组矫正组件和两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来将矫正组件安装在管束抽装机机架上,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尾部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矫正组件,用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包括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侧壁倾斜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辅助杆和驱动杆连接处通过连接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驱动驱动杆进行移动的驱动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伸缩杆、延长杆和横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延长杆与驱动杆远离辅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与安装板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两端的连接环分别与延长杆和横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横杆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连接轴用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提高安装架支撑强度的倾斜杆,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多个便于螺丝穿过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限位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限位架端部设有测量第二输送辊与管束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伸缩杆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杆和驱动杆连接处设有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厚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输送辊和第一输送辊上均设有延长使用寿命的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矫正组件和安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管束的推回过程中,存在不能一次推入的问题,从而减少用户的工作难度,进而提高使用感受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当管束移动到第一输送辊上时,通过启动伸缩杆,使伸缩杆通过延长杆带动驱动杆沿着连接轴转动,从而使与驱动杆连接的辅助杆带动第二限位架移动,当第二限位架上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第二输送辊与管束之间的距离小于既定数值时,则伸缩杆停止伸缩,从而将管束限制在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通过第二输送辊和第一输送辊辅助管束推回,以达到对管束进行校正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距离传感器的设置,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便于用户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安装板;12,安装架;13,倾斜杆;14,安装孔;15,固定板;16,连接孔;17,连接杆;18,第一输送辊;19,第一限位架;20,第二限位架;21,第二输送辊;22,距离传感器;23,辅助杆;24,连接轴;25,驱动杆;26,延长杆;27,连接环;28,伸缩杆;2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包括两组矫正组件和两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来将矫正组件安装在管束抽装机机架上,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尾部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通过矫正组件和安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管束的推回过程中,存在不能一次推入的问题,从而减少用户的工作难度,进而提高使用感受和工作效率。
所述矫正组件,用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包括第一限位架19和第二限位架20,所述第一限位架19通过连接杆17与固定板15侧壁倾斜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20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23,所述辅助杆23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杆25,所述辅助杆23和驱动杆25连接处通过连接轴24与固定板1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1一侧设有驱动驱动杆25进行移动的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伸缩杆28、延长杆26和横杆29,所述伸缩杆28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环27,所述延长杆26与驱动杆25远离辅助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9与安装板11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伸缩杆28两端的连接环27分别与延长杆26和横杆29转动连接,驱动部件的设置,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横杆29的安装孔14,所述固定板15上设有安装连接轴24用的连接孔16。
所述安装架12上设有提高安装架12支撑强度的倾斜杆13,所述安装架12上还设有多个便于螺丝穿过的穿孔,便于用户将安装架12安装在管束抽装机机架上。
所述第一限位架1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18,所述第二限位架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21,所述第二限位架20端部设有测量第二输送辊21与管束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22,所述距离传感器22与伸缩杆28电性连接,通过将管束限制在第一输送辊18和第二输送辊21之间,再通过第二输送辊21和第一输送辊18辅助管束推回,以达到对管束进行校正的目的,距离传感器22的设置,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便于用户进行使用。
所述辅助杆23和驱动杆25连接处设有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厚层,所述第二输送辊21和第一输送辊18上均设有延长使用寿命的耐磨层,提高了使用寿命,便于用户长时间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当管束移动到第一输送辊18上时,通过启动伸缩杆28,使伸缩杆28通过延长杆26带动驱动杆25沿着连接轴24转动,从而使与驱动杆25连接的辅助杆23带动第二限位架20移动,当第二限位架20上的距离传感器22检测到第二输送辊21与管束之间的距离小于既定数值时,则伸缩杆28停止伸缩,从而将管束限制在第一输送辊18和第二输送辊21之间,通过第二输送辊21和第一输送辊18辅助管束推回,以达到对管束进行校正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距离传感器22的设置,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便于用户进行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包括两组矫正组件和两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用来将矫正组件安装在管束抽装机机架上,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尾部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
所述矫正组件,用来对管束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包括第一限位架(19)和第二限位架(20),所述第一限位架(19)通过连接杆(17)与固定板(15)侧壁倾斜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20)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23),所述辅助杆(23)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杆(25),所述辅助杆(23)和驱动杆(25)连接处通过连接轴(24)与固定板(1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1)一侧设有驱动驱动杆(25)进行移动的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伸缩杆(28)、延长杆(26)和横杆(29),所述伸缩杆(28)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环(27),所述延长杆(26)与驱动杆(25)远离辅助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9)与安装板(11)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伸缩杆(28)两端的连接环(27)分别与延长杆(26)和横杆(2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横杆(29)的安装孔(14),所述固定板(15)上设有安装连接轴(24)用的连接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2)上设有提高安装架(12)支撑强度的倾斜杆(13),所述安装架(12)上还设有多个便于螺丝穿过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架(1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18),所述第二限位架(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21),所述第二限位架(20)端部设有测量第二输送辊(21)与管束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22),所述距离传感器(22)与伸缩杆(28)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23)和驱动杆(25)连接处设有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厚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辊(21)和第一输送辊(18)上均设有延长使用寿命的耐磨层。
CN202122394032.2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Active CN216541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4032.2U CN21654169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4032.2U CN21654169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1693U true CN21654169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4032.2U Active CN21654169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1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1213U (zh) 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视觉检测装置
CN216541693U (zh) 一种具有管束校正结构的管束抽装机
CN21085960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单法兰传动轴
CN208966717U (zh) 一种工业风扇用安装架
CN210586494U (zh) 一种金属棒矫直装置
CN219011890U (zh) 一种脚手架辅助安装结构
CN216216177U (zh) 一种管束抽装机用油泵电机连接机构
CN221087478U (zh) 一种高压横担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0600035U (zh) 一种方便进行拆卸的短节距精密滚子链
CN218108928U (zh) 一种新型金属弯管矫直设备
CN109639070A (zh) 一种铜排和绕线转子拔线装置
CN220675887U (zh) 一种滚筒擦窗机
CN217351841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平压装置
CN218262672U (zh) 一种圆锥衬板的水韧处理装置
CN215766495U (zh) 一种钢管预热炉进管台架增量装置
CN220679010U (zh) 一种h型钢矫正机
CN216721831U (zh) 安全性高的火电厂凝汽器抽真空机组
CN221047014U (zh) 一种方矩管折弯装置
CN211109578U (zh) 一种自纠偏牵引机
CN215844975U (zh) 一种钢卷整平送料机的入料口压料机构
CN215916568U (zh) 一种铝加工轧机板式过滤器换纸装置
CN212800572U (zh) 一种印刷版辊用夹紧装置
CN216178102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管束抽装机小车
CN218253347U (zh) 一种节能型交流点焊机
CN220991276U (zh) 茶叶静电除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