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6483U -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6483U
CN216526483U CN202122816253.4U CN202122816253U CN216526483U CN 216526483 U CN216526483 U CN 216526483U CN 202122816253 U CN202122816253 U CN 202122816253U CN 216526483 U CN216526483 U CN 216526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ps
picture
cemented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62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62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6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6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6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该APS‑C画幅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fU1满足:‑1.13f<fU1<0.76f;其中,f为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焦距,通过针对于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五透镜组的焦距设计,通过透镜的结构设计,对获取的光信号进行多重传输,仅采用7片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控制加工成本,且通过将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合成胶合透镜,并针对于该胶合透镜的焦距设计,提供一款超大光圈、成本低廉、且成像像质优异的APS‑C画幅镜头。

Description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是涉及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APS-C画幅镜头相较于全画幅镜头而言,传感器尺寸较小,其能够容纳的像素数也较少,在拍摄范围以及景深均不占优势。但是随着摄影技术发展迅速,行业对相机镜头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除了具备卓越的清晰度之外,拥有小畸变、大光圈、轻便小巧等特点的镜头也备受专业人员的青睐。其中大光圈镜头因其较短的景深和足够的通光量使得拍摄出的照片背景虚化,主体鲜明细腻,具有一定的风格趣味,在摄影市场热度也很高。
基于此,提供一款具有超大光圈、成本低廉、且成像像质优异的APS-C画幅镜头,成为一部分镜头供应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思路。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一方面,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APS-C画幅镜头,具有超大光圈、成本低廉、且成像像质优异的特点;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其能够利用相机镜头进一步提高像质,更好的提升成像质量;一方面提供一种拍摄设备,其具有更高的像质,满足摄影爱好者对画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PS-C画幅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fU1满足:-1.13f<fU1<0.76f;其中,f为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均为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均为负透镜。
进一步的,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凸面均朝向物向;所述第五透镜的凹面均朝向物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组成第二胶合透镜,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fU2满足:2f<fU2<21f。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满足:1.50<N3<N4-0.25;N4<1.93;其中,N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满足:1.66<N5<N6-0.2;N6<2.05;其中,N5为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6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第七透镜为弯月透镜。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模组,包括上述APS-C画幅镜头;及位于所述APS-C画幅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经过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第三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上述相机模组;及机壳,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通过结构设计,仅采用7片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控制加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镜头通过采用双胶合透镜和单透镜结合的双高斯结构,有效校正色差和轴外像差,并能控制镜头的畸变在2.5%以内,实现0.95的大光圈;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光阑后组采用新型胶合透镜平衡场曲,各个镜片采用合理的材质搭配,镜头的成像像质较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PS-C画幅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MTF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畸变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视场MTF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度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第一透镜,20-第二透镜,30-第三透镜,40-第四透镜,50-第五透镜,60-第六透镜,70-第七透镜,80-感光元件,91-第一胶合透镜,92-第二胶合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PS-C画幅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第七透镜70;所述第三透镜30与所述第四透镜40组成第一胶合透镜91,所述第一胶合透镜91的焦距fU1满足:-1.13f<fU1<0.76f;其中,f为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焦距。
具体的,第一透镜10至第七透镜70全部为玻璃材料,全部采用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可有效的控制镜头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透镜的结构设计,对获取的光信号进行多重传输,仅采用7片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控制加工成本,且通过将所述第三透镜30与所述第四透镜40组合成胶合透镜,并针对于该胶合透镜的焦距设计,提供一款超大光圈、成本低廉、且成像像质优异的APS-C画幅镜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0、所述第二透镜20、所述第三透镜30、所述第六透镜60、所述第七透镜70均为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0、所述第五透镜50均为负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40与第五透镜50之间设置有光阑。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光阑设置在第四透镜40与所述第五透镜50之间,是指光阑可以设置第四透镜40上,或,光阑可以设置在第五透镜50上,或者光阑可以设置在第四透镜40与所述第五透镜50之间间隔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0、所述第二透镜20、所述第三透镜30、所述第四透镜40、所述第六透镜60、所述第七透镜70的凸面均朝向物向;所述第五透镜50的凹面均朝向物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50与所述第六透镜60组成第二胶合透镜92,所述第二胶合透镜92的焦距fU2满足:2f<fU2<21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30与所述第四透镜40的折射率满足:1.50<N3<N4-0.25;N4<1.93;其中,N3为第三透镜30的折射率,N4为第四透镜40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50与所述第六透镜60的折射率满足:1.66<N5<N6-0.2;N6<2.05;其中,N5为第五透镜50的折射率,N6为第六透镜60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透镜70为弯月透镜。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透镜10为凸向物方球面正透镜,包括第一凸面球面与第二凹面球面;第二透镜20为凸向物方球面正透镜,包括第三凸面球面与第四凹面球面;第三透镜30为凸向物方球面正透镜,包括第五凸面球面与第六凹面球面,第六凹面球面与第七凸面球面胶合;第四透镜40为凸向物方球面负透镜,包括第七凸面球面与第八凹面球面;第五透镜50为凹向物方球面负透镜,包括第九凹面球面与第十凹面球面,第十凹面球面与第十一凸面球面胶合;第六透镜60为凸向物方球面正透镜,包括第十一凸面球面与第十二凸面球面;第七透镜70为凸向物方球面正透镜,包括第十三凸面球面与第十四凹面球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透镜的参数选择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359508220000041
Figure BDA0003359508220000051
表1为各个透镜的具体参数选择,每个透镜提供两组具体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APS-C画幅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50mm,相对孔径为F=0.95,镜头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
图2为本实施例中镜头0-0.8视场的MTF曲线,可以看出在空间频率为12处,中心视场的MTF值在0.7以上,0-0.8视场的MTF值在0.5以上,镜头成像清晰,性能优越。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场曲和畸变曲线,可以看出子午场曲和弧矢场曲大于负0.1,小于正0.3,最大畸变大于-2.5%,均满足成像性能的要求。
图4为本实施例中在全视场角内分别在空间频率为10、20、30处的MTF曲线。可以看出MTF曲线从中心视场0°到0.8视场整体变化平缓,镜头性能稳定。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相对照度曲线,可以看出边缘的相对照度大于42%,摄影时不会造成暗角,满足成像性能要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模组,包括上述APS-C画幅镜头;及位于所述APS-C画幅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80,所述感光元件80用于接收经过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感光元件80可采用常规现有技术中的感光元件80,这里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相机模组;及机壳,相机模组设于机壳。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第七透镜70和感光元件80可采用卡接、粘接的方式与机壳连接,此为本领域常规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fU1满足:
-1.13f<fU1<0.76f;
其中,f为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均为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均为负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凸面均朝向物向;所述第五透镜的凹面均朝向物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组成第二胶合透镜,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fU2满足:2f<f U2<21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满足:1.50<N3<N4-0.25;N4<1.93;其中,N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满足:1.66<N5<N6-0.2;N6<2.05;其中,N5为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6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PS-C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七透镜为弯月透镜。
9.一种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APS-C画幅镜头;及位于所述APS-C画幅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经过所述APS-C画幅镜头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0.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组;及机壳,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
CN202122816253.4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Active CN216526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6253.4U CN21652648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6253.4U CN21652648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6483U true CN21652648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6253.4U Active CN21652648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6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6374B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26487B (zh)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10848A (zh) 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05526A (zh) 攝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37226A (zh)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752826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303785B (zh) 微型摄像镜头
TWI678571B (zh) 五片式廣角鏡片組
CN105204137B (zh) 微小型光学影像撷取模块
TWI724919B (zh)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CN216526483U (zh)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6526482U (zh) 一种大光圈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113589495B (zh) 外置镜头
CN215264208U (zh) 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物镜系统
CN215986698U (zh) 一种鱼眼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1528808U (zh) 一种7片式广角高像素摄像镜头
CN104765134B (zh) 一种微距镜头
CN216748240U (zh)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6561187U (zh) 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6748262U (zh) 一种相机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21101133U (zh) 一种数码微单相机半画幅镜头
CN217902156U (zh) 一种标准焦距f1.4半画幅镜头
CN106199920B (zh) 一种摄影镜头以及摄影设备
CN217606166U (zh) 一种85mmF1.8全画幅镜头
JP4248956B2 (ja) 3群4枚構成の撮像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