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8240U -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8240U
CN216748240U CN202220201602.3U CN202220201602U CN216748240U CN 216748240 U CN216748240 U CN 216748240U CN 202220201602 U CN202220201602 U CN 202220201602U CN 216748240 U CN216748240 U CN 21674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pherical surface
less
convex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16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iz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16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一凸面球面与第二凹面球面;第二透镜为凹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三凹面球面与第四凹面球面;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五凸面球面与第六凸面球面;第四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七凸面球面与第八凹面球面;第五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九凸面球面与第十凹面球面,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减焦增光镜头,能够有效的缩短后焦,保证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是涉及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减焦镜在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将把原本在成像圈外的光线汇聚到较小画幅的成像圈内,从而让传感器获取更多的光线,提高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其通用性强,一环多用,可减少重复投资。国内很多摄影爱好者为了降低摄影成本,通过在中长焦镜头中加入减焦镜,实现视角变宽、增加亮度和清晰度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减焦镜的像质普遍不佳,且尺寸大,极大缩减后焦。因此,开发一款性价比高、像质较佳、后焦足够的减焦镜,是极有必要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焦增光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一方面,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减焦增光镜头,能够有效的缩短后焦,保证成像质量;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能够有效的保证镜头的成像质量;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其能够利用相机镜头进一步提高像质,更好的提升成像质量;一方面提供一种拍摄设备,其具有更高的像质,满足摄影爱好者对画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一凸面球面与第二凹面球面;第二透镜为凹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三凹面球面与第四凹面球面;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五凸面球面与第六凸面球面;第四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七凸面球面与第八凹面球面;第五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九凸面球面与第十凹面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凹面球面与所述第五凸面球面胶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组成第一透镜组U1;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成第二透镜组U2,满足以下关系式:
FU1/FU2<-0.39
其中,FU1为第一透镜组U1的总焦距,FU2为第二透镜组U2的总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总长度均小于20mm,后焦均小于14mm。
进一步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83小于2.06,色散大于25.5小于40;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50小于1.68,色散大于43小于64;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4小于2.0,色散大于26 小于47;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5小于2.0,色散大于19.5小于26.8;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 1.79小于2.05,色散大于25.5小于45.5。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进一步的,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上述减焦增光镜头,还包括搭配镜头,所述搭配镜头设置在所述光阑靠近物体的一侧,满足以下关系式:
f-d>36mm;
其中,F为所述搭配镜头的焦距;d为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一透镜的距离;
在使用所述镜头模组时,可通过调节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焦。。
第三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模组,包括上述镜头模组;及位于所述镜头模组像侧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经过所述镜头模组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第四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上述相机模组;及机壳,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通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缩短后焦,保证成像质量;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采用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控制加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镜头采用3 枚正负分离透镜以及一枚胶合镜片,较好的控制球差和轴向色差;
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镜头的前组和后组透镜采用合理的光焦度配比,缩小了镜头后端镜片的尺寸,光学玻璃总长度控制在20mm以内,后焦大于14mm,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镜头可用于搭配焦距为25mm到97mm的镜头,以实现增大光圈、减小焦距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焦增光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MTF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畸变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视场MTF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度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第一透镜,20-第二透镜,30-第三透镜,40-第四透镜,50-第五透镜,60--感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一透镜10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一凸面球面与第二凹面球面;第二透镜20为凹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三凹面球面与第四凹面球面;第三透镜30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五凸面球面与第六凸面球面;第四透镜40为凸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七凸面球面与第八凹面球面;第五透镜50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九凸面球面与第十凹面球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透镜10至第五透镜50全部为玻璃材料,全部采用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可有效的控制镜头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透镜的结构设计,对获取的光信号进行多重传输,仅采用5片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控制加工成本,通过针对于透镜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缩短后焦,保证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凹面球面与所述第五凸面球面胶合,镜头采用3枚正负分离透镜以及一枚胶合镜片,较好的控制球差和轴向色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0、所述第二透镜20以及所述第三透镜30组成第一透镜组U1;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成第二透镜组U2,满足以下关系式:
FU1/FU2<-0.39
其中,FU1为第一透镜组U1的总焦距,FU2为第二透镜组U2的总焦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的总长度均小于20mm,后焦均小于14mm,通过针对于透镜的大小控制,有效的保证了镜头的大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的折射率大于1.83小于2.06,色散大于25.5小于40;第二透镜20的折射率大于1.50小于1.68,色散大于43小于64;第三透镜30的折射率大于1.74小于2.0,色散大于26小于47;第四透镜40的折射率大于1.75小于2.0,色散大于19.5小于26.8;第五透镜 50的折射率大于1.79小于2.05,色散大于25.5小于45.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10的物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透镜的参数选择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487241790000041
Figure BDA0003487241790000051
表1为减焦增光镜头在搭配一焦距为96.94mm的镜头时各个透镜的具体参数选择,
本发明提供的减焦增光镜头的焦距系数为0.7,镜头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
图2为本实施例中镜头的MTF曲线,可以看出在空间频率为30处,中心视场的MTF值在0.8 以上,镜头成像清晰,性能优越。
图3为本实施例中镜头的场曲和畸变曲线,可以看出子午场曲和弧矢场曲大于负0.12,小于正0.04,最大畸变小于0.6%,均满足成像性能的要求。
图4为本实施例中镜头在全视场角内分别在空间频率为10、30处的MTF曲线。可以看出 MTF曲线从中心视场到视场边缘整体变化平缓,镜头性能稳定。
图5为本实施例中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可以看出边缘的相对照度大于37%,不会造成暗角,满足成像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上述减焦增光镜头,还包括搭配镜头,所述搭配镜头设置在所述光阑靠近物体的一侧,满足以下关系式:
f-d>36mm;
其中,F为所述搭配镜头的焦距;d为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一透镜10的距离;
在使用所述镜头模组时,可通过调节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10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焦。
在本方案中,镜头的前组和后组透镜采用合理的光焦度配比,缩小了镜头后端镜片的尺寸,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镜头的大小,且搭配不同焦距的镜头可实现0.7倍的减焦增光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模组,包括权利要求上述镜头模组;及位于所述镜头模组像侧的感光元件60,所述感光元件60用于接收经过所述镜头模组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上述相机模组;及机壳,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
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一凸面球面与第二凹面球面;
第二透镜为凹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三凹面球面与第四凹面球面;
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五凸面球面与第六凸面球面;
第四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负透镜,包括第七凸面球面与第八凹面球面;
第五透镜为凸面朝向物向的正透镜,包括第九凸面球面与第十凹面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面球面与所述第五凸面球面胶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组成第一透镜组U1;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成第二透镜组U2,满足以下关系式:
FU1/FU2<-0.39
其中,FU1为第一透镜组U1的总焦距,FU2为第二透镜组U2的总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总长度均小于20mm,后焦均小于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83小于2.06,色散大于25.5小于40;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50小于1.68,色散大于43小于64;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4小于2.0,色散大于26小于47;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5小于2.0,色散大于19.5小于26.8;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9小于2.05,色散大于25.5小于4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焦增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8.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减焦增光镜头,还包括搭配镜头,所述搭配镜头设置在所述光阑靠近物体的一侧,满足以下关系式:
f-d>36mm;
其中,F为所述搭配镜头的焦距;d为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一透镜的距离;
在使用所述镜头模组时,可通过调节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焦。
9.一种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镜头模组;及位于所述镜头模组像侧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经过所述镜头模组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0.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组,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
CN202220201602.3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Active CN21674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1602.3U CN21674824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1602.3U CN21674824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8240U true CN216748240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1602.3U Active CN21674824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8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99433B1 (en) Variable power lens systems for producing small images
KR101412627B1 (ko) 왜곡이 보정된 광각 촬영 렌즈 시스템
CN108303785B (zh) 微型摄像镜头
KR20150033321A (ko) 왜곡이 보정된 광각 촬영 렌즈 시스템
CN114578530A (zh) 光学镜头
CN110850558A (zh) 超广角摄像镜头
KR100463133B1 (ko) 광각 렌즈
CN117233924A (zh) 一种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748240U (zh) 一种减焦增光镜头、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113703139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5509011A (zh) 光学模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11554453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具有其的取像装置、电子装置
CN210864174U (zh) 超广角摄像镜头
CN211375169U (zh) 一种全玻全金属安防镜头
CN215986698U (zh) 一种鱼眼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WO2021003714A1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CN216748262U (zh) 一种相机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07529007U (zh) 标准可交换式定焦镜头
CN216526483U (zh) 一种aps-c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20509203U (zh) 一种鱼眼镜头和摄像装置
CN201011536Y (zh) 一种影像摄取透镜模组
CN216561187U (zh) 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7606166U (zh) 一种85mmF1.8全画幅镜头
CN216526482U (zh) 一种大光圈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CN213581566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高像素广角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