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1419U - 摩托车用后尾灯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用后尾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1419U
CN216521419U CN202123142382.6U CN202123142382U CN216521419U CN 216521419 U CN216521419 U CN 216521419U CN 202123142382 U CN202123142382 U CN 202123142382U CN 216521419 U CN216521419 U CN 216521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signal lamp
wall
lampshad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23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一鸣
张业军
樊荣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nde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nde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nde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nde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23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1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1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1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它包括壳体、外灯罩、灯座、第一信号灯和第二信号灯;其中,所述外灯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灯罩与所述壳体之间包围形成有内腔;所述灯座安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灯座中设有分隔环壁;所述第一信号灯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的内侧;所述第二信号灯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两种信号灯合为一体,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摩托车用后尾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摩托车的后方至少需要安装两种信号灯,一种为刹车灯,另一种为转向灯。现有的刹车灯和转向灯多为分体式的,因此刹车灯和转向灯需要分开生产制造,因此需要两条生产线,并且刹车灯和转向灯各自都需要定制专用的零部件,导致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它能够将两种信号灯合为一体,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它包括:
壳体;
外灯罩,所述外灯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灯罩与所述壳体之间包围形成有内腔;
灯座,所述灯座安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灯座中设有分隔环壁;
第一信号灯,所述第一信号灯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的内侧;
第二信号灯,所述第二信号灯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包括第一内灯罩和第二内灯罩;其中,
所述第一内灯罩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
所述第二内灯罩连接在所述灯座上并罩住所述第二信号灯。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灯座的具体结构,所述灯座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的下端部的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的外周壁上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部;其中,
所述底壁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柱;
所述第一信号灯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
所述第二信号灯连接在所述侧翼部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内灯罩和所述第二内灯罩的连接方式,所述分隔环壁的内周壁上设有内配合部,所述分隔环壁的外周壁上设有外配合部;
所述第一内灯罩的外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内配合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内灯罩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
所述第二内灯罩包括轴向罩部和径向罩部,所述径向罩部的外周部与所述轴向罩部的上端部相连,所述径向罩部的内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外配合部上,所述轴向罩部的下端部与所述侧翼部相抵。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腔中的托环;其中,
所述托环的外周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配合抵接;
所述壳体中设有至少一个适于抵住所述托环的下端部的支承部;
所述侧翼部位于所述托环的上方,所述侧翼部与所述托环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外灯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侧翼部的上端部相抵以将所述侧翼部压紧在所述托环上进而将所述托环压紧在所述支承部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外灯罩与所述壳体的具体连接方式,所述外灯罩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包括轴向槽部以及与所述轴向槽部相连的周向槽部;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对应的卡子,所述卡子适于沿所述外灯罩的轴向滑入所述轴向槽部中然后沿所述外灯罩的周向滑入所述周向槽部中并与所述周向槽部的槽壁相抵以将所述外灯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为了防止所述外灯罩和所述壳体松脱,所述卡子上设有防脱凹槽,所述周向槽部的槽壁上设有适于卡入所述防脱凹槽中的防脱凸起。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包括连接座;其中,
所述壳体中设有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管部中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座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连接孔中并伸入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座的伸入所述内腔中的一端部上设有插接槽;
所述托环上连接有适于插入所述插接槽中以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壳体锁定连接的插配部。
进一步,所述灯座中设有供所述第一信号灯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一导线孔和供所述第二信号灯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二导线孔;
所述连接座中还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线束通道。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信号灯和所述第二信号灯的具体方案,所述第一信号灯和所述第二信号灯分别为LED灯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外灯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包围形成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置一个具有分隔环壁的灯座,并将第一信号灯安装在所述分隔环壁的内侧,将所述第二信号灯安装在所述分隔环壁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灯可以作为转向灯,所述第二信号灯可以作为刹车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两种信号灯合为一体,进而在生产时只需要生产一个灯,只需要一条生产线,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后尾灯的装配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后尾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座、第一内灯罩和第二内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槽和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连接座和托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它包括:
壳体1;
外灯罩2,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外灯罩2与所述壳体1之间包围形成有内腔3;
灯座4,所述灯座4安装在所述内腔3中,所述灯座4中设有分隔环壁5;
第一信号灯6,所述第一信号灯6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5的内侧;
第二信号灯7,所述第二信号灯7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灯6可以作为转向灯,所述第二信号灯7可以作为刹车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两种信号灯合为一体,进而在生产时只需要生产一个灯,只需要一条生产线,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外形更加美观。具体的,所述分隔环壁5可以为圆柱形结构。
如图1~3所示,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可以包括第一内灯罩8和第二内灯罩9;其中,
所述第一内灯罩8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6;
所述第二内灯罩9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罩住所述第二信号灯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灯罩8可以为黄色,所述第二内灯罩9可以为红色。
如图1~3所示,所述灯座4中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下端部的底壁10以及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周壁上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部11;其中,
所述底壁1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柱12;
所述第一信号灯6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2上;
所述第二信号灯7连接在所述侧翼部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灯6通过螺钉锁紧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2上,所述第二信号灯7通过螺钉锁紧连接在所述侧翼部11上。
如图2、3所示,所述分隔环壁5的内周壁上设有内配合部,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周壁上设有外配合部;
所述第一内灯罩8的外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内配合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内灯罩8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6;
所述第二内灯罩9包括轴向罩部13和径向罩部14,所述径向罩部14的外周部与所述轴向罩部13的上端部相连,所述径向罩部14的内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外配合部上,所述轴向罩部13的下端部与所述侧翼部11相抵,以使所述第二内灯罩9罩住所述第二信号灯7。
如图1、2、3、5所示,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腔3中的托环15;其中,
所述托环15的外周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配合抵接;
所述壳体1中设有至少一个适于抵住所述托环15的下端部的支承部16;
所述侧翼部11位于所述托环15的上方,所述侧翼部11与所述托环15之间设有密封圈17;
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侧翼部11的上端部相抵以将所述侧翼部11压紧在所述托环15上进而将所述托环15压紧在所述支承部1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1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承部16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
如图1、4所示,所述外灯罩2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18,所述卡接槽18包括轴向槽部19以及与所述轴向槽部19相连的周向槽部20;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18对应的卡子21,所述卡子21适于沿所述外灯罩2的轴向滑入所述轴向槽部19中然后沿所述外灯罩2的周向滑入所述周向槽部20中并与所述周向槽部20的槽壁相抵以将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1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槽18沿所述外灯罩2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卡子21与所述卡接槽18一一对应。
如图4所示,所述卡子21上设有防脱凹槽22,所述周向槽部20的槽壁上设有适于卡入所述防脱凹槽22中的防脱凸起23。
如图1、2、5所示,所述摩托车用后尾灯还可以包括连接座24;其中,
所述壳体1中设有连接管部25,所述连接管部25中设有与所述内腔3连通的连接孔26;
所述连接座24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连接孔26中并伸入所述内腔3中,所述连接座24的伸入所述内腔3中的一端部上设有插接槽27;
所述托环15上连接有适于插入所述插接槽27中以将所述连接座24和所述壳体1锁定连接的插配部28。
如图2、3所示,所述灯座4中可以设有供所述第一信号灯6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一导线孔29和供所述第二信号灯7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二导线孔30;
所述连接座24中还可以设有与所述内腔3连通的线束通道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灯6上的线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线孔29和所述线束通道31,所述第二信号灯7上的线束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线孔30和所述线束通道31。具体的,所述连接座24中还设有螺纹套,所述连接座24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摩托车上。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信号灯6和所述第二信号灯7分别可以为LED灯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灯6为圆盘形LED灯板,所述第二信号灯7为圆环形LED灯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壳体1包围形成内腔3,在所述内腔3中设置一个具有分隔环壁5的灯座4,并将第一信号灯6安装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内侧,将所述第二信号灯7安装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灯6可以作为转向灯,所述第二信号灯7可以作为刹车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两种信号灯合为一体,进而在生产时只需要生产一个灯,只需要一条生产线,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外形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壳体(1);
外灯罩(2),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外灯罩(2)与所述壳体(1)之间包围形成有内腔(3);
灯座(4),所述灯座(4)安装在所述内腔(3)中,所述灯座(4)中设有分隔环壁(5);
第一信号灯(6),所述第一信号灯(6)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5)的内侧;
第二信号灯(7),所述第二信号灯(7)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位于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内灯罩(8)和第二内灯罩(9);其中,
所述第一内灯罩(8)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6);
所述第二内灯罩(9)连接在所述灯座(4)上并罩住所述第二信号灯(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4)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下端部的底壁(10)以及连接在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周壁上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部(11);其中,
所述底壁(1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柱(12);
所述第一信号灯(6)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2)上;
所述第二信号灯(7)连接在所述侧翼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环壁(5)的内周壁上设有内配合部,所述分隔环壁(5)的外周壁上设有外配合部;
所述第一内灯罩(8)的外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内配合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内灯罩(8)罩住所述第一信号灯(6);
所述第二内灯罩(9)包括轴向罩部(13)和径向罩部(14),所述径向罩部(14)的外周部与所述轴向罩部(13)的上端部相连,所述径向罩部(14)的内周部紧配卡接在所述外配合部上,所述轴向罩部(13)的下端部与所述侧翼部(11)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腔(3)中的托环(15);其中,
所述托环(15)的外周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配合抵接;
所述壳体(1)中设有至少一个适于抵住所述托环(15)的下端部的支承部(16);
所述侧翼部(11)位于所述托环(15)的上方,所述侧翼部(11)与所述托环(15)之间设有密封圈(17);
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侧翼部(11)的上端部相抵以将所述侧翼部(11)压紧在所述托环(15)上进而将所述托环(15)压紧在所述支承部(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灯罩(2)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18),所述卡接槽(18)包括轴向槽部(19)以及与所述轴向槽部(19)相连的周向槽部(20);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18)对应的卡子(21),所述卡子(21)适于沿所述外灯罩(2)的轴向滑入所述轴向槽部(19)中然后沿所述外灯罩(2)的周向滑入所述周向槽部(20)中并与所述周向槽部(20)的槽壁相抵以将所述外灯罩(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21)上设有防脱凹槽(22),所述周向槽部(20)的槽壁上设有适于卡入所述防脱凹槽(22)中的防脱凸起(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24);其中,
所述壳体(1)中设有连接管部(25),所述连接管部(25)中设有与所述内腔(3)连通的连接孔(26);
所述连接座(24)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连接孔(26)中并伸入所述内腔(3)中,所述连接座(24)的伸入所述内腔(3)中的一端部上设有插接槽(27);
所述托环(15)上连接有适于插入所述插接槽(27)中以将所述连接座(24)和所述壳体(1)锁定连接的插配部(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座(4)中设有供所述第一信号灯(6)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一导线孔(29)和供所述第二信号灯(7)上的线束穿过的第二导线孔(30);
所述连接座(24)中还设有与所述内腔(3)连通的线束通道(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灯(6)和所述第二信号灯(7)分别为LED灯板。
CN202123142382.6U 2021-12-14 2021-12-14 摩托车用后尾灯 Active CN216521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382.6U CN216521419U (zh) 2021-12-14 2021-12-14 摩托车用后尾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382.6U CN216521419U (zh) 2021-12-14 2021-12-14 摩托车用后尾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1419U true CN21652141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2382.6U Active CN216521419U (zh) 2021-12-14 2021-12-14 摩托车用后尾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1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00006U (zh) 一种新型串灯
CN216521419U (zh) 摩托车用后尾灯
CN101916488B (zh) 指挥标识灯
CN214728480U (zh) 高位制动灯
CN20462924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潮灯
CN220770902U (zh) 一种转向灯具
CN220958092U (zh) 一种防水车灯
CN201284973Y (zh) 汽车前大灯
CN101561102B (zh) 车灯装置
CN105444054A (zh)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led巷道灯
CN220506596U (zh) 一种防水型吸顶灯
CN212950920U (zh) 电动车、摩托车发光锁盖
CN2135134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头壁灯
CN216244131U (zh) 一种可向上拔出灯头更换灯珠的灯具
CN216131836U (zh) 一种led筒灯
CN215764990U (zh) 一种防水灯具
CN213930610U (zh) 一种拉索灯结构
CN219867650U (zh) 一种车灯装配结构
CN210485586U (zh) 一种旗杆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629163U (zh) 一种防潮灯的接线安装装置
CN212273936U (zh) 灯具安装盘
CN210107335U (zh) 一种高性能防水灯罩
CN214948841U (zh) 一种可置换灯珠的灯具
CN214468361U (zh) 一种摩托车用前转向灯
CN212719584U (zh) 便装型灯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ar tail lamp for motorcy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Pledgee: China Zheshang Bank Co.,Ltd. Changzhou Branch

Pledgor: CHANGZHOU HANDE LOCOMOTIV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897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