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9401U -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9401U
CN216509401U CN202122934813.6U CN202122934813U CN216509401U CN 216509401 U CN216509401 U CN 216509401U CN 202122934813 U CN202122934813 U CN 202122934813U CN 216509401 U CN216509401 U CN 216509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tacking device
braided bag
woven bag
bag st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48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家浩
田宇
刘立德
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Ruil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uil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uil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uil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48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9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9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9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所属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辊轴、第一电机、第一皮带、第一让位孔、第一摩擦轮、转动架、第二辊轴、第二电机、第二皮带、第二摩擦轮、支撑架、电动推杆、第二支架、导向板、限位板、挡板和码放盒;第一支架上方呈水平面,对接传送带,盛接传送带运送的编织袋,通过第一摩擦轮对第一支架上的编织袋进行支撑和运输,带动编织袋运动。电动推杆伸缩带动转动架转动,使第二摩擦轮与编织袋的顶面接触,转动后增大对编织袋的摩擦力,达到防止编织袋传送打滑的目的。并设置导向结构,将传送的编织袋直接码放在码放盒内,便于集中运输和处理,代替人工码放,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一种塑料包装袋,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成装和包装用,在工业方面用途广泛。
编织袋由两片切割下来的编织布缝合而成。编织袋上的缝纫线被切断后,每个编织袋成为独立的个体,需要进行码放打包等操作,以便于运输。但是,编织袋相比于编织布硬度更高,无法与传动带完全贴合,传送时易打滑。编织袋在制作完成后,大多需要通过人工码放,才能打包运输至各地,这种方法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编织袋在运输的过程中易打滑,且需要人工码放,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通过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对编织袋进行夹紧,保证编织袋的传送效率,并对送出的编织袋进行导向,使编织袋码放整齐,便于打包和运输,降低人工成本。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辊轴、第一电机、第一皮带、第一让位孔、第一摩擦轮、转动架、第二辊轴、第二电机、第二皮带、第二摩擦轮、支撑架、电动推杆、第二支架、导向板、限位板、挡板和码放盒;两个所述第一辊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辊轴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同时绕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四个所述第一让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四个所述第一摩擦轮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且四个所述第一摩擦轮分别穿过四个所述第一让位孔;所述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辊轴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辊轴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动架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同时绕设在两个所述第二辊轴的外侧;四个所述第二摩擦轮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第二辊轴的外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且所述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且所述导向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倾斜;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挡板同时垂直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码放盒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板的倾角为40~5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一侧面呈弧形,且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容纳槽同时与四个所述让位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滚轮;四个所述滚轮同时设置在所述码放盒的底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滚轮为制动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卡槽和挡杆;两个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两侧壁的顶面上;所述挡杆同时嵌入两个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挡杆与所述挡板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宽度大于同一所述第一辊轴上两个所述第一摩擦轮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第一支架上方呈水平面,对接传送带,盛接传送带运送的编织袋,通过第一摩擦轮对第一支架上的编织袋进行支撑和运输,带动编织袋运动。电动推杆伸缩带动转动架转动,使第二摩擦轮与编织袋的顶面接触,转动后增大对编织袋的摩擦力,达到防止编织袋传送打滑的目的。并设置导向结构,将传送的编织袋直接码放在码放盒内,便于集中运输和处理,代替人工码放,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第一摩擦轮从第一支架的顶面露出,通过摩擦力带动编织袋运动,当转动架带动第二摩擦轮向下转动后,第二摩擦轮和第一摩擦轮同时与编织袋贴合,将编织袋夹紧,防止编织袋打滑,保证传送效率。
二、由于具有惯性,编织袋与第一摩擦辊和第二摩擦辊分离后,还会在第一支架上滑出一端距离,通过导向板略微改变编织袋运动的方向,使编织袋稍向上倾斜,并减少编织袋横向运动的距离,避免编织袋碰撞到挡板后回弹力过大,反向运动,从而确保编织袋码放的整齐性。
三、挡杆和卡槽卡接,便于调节编织袋的落点,从而使编织带准确落入码放盒中。
四、两个限位板上方距离较大,由上之下距离逐渐减小,在编织袋下落时,对编织袋导向,防止编织袋倾斜,保证码放的整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第一支架;12、第一辊轴;14、第一电机;16、第一皮带;18、第一让位孔;20、第一摩擦轮;22、转动架;24、第二辊轴;26、第二电机;28、第二皮带;30、第二摩擦轮;32、支撑架;34、电动推杆;36、第二支架;38、导向板;40、限位板;42、挡板;44、码放盒;46、容纳槽;48、滚轮;50、卡槽;52、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0、第一辊轴12、第一电机14、第一皮带16、第一让位孔18、第一摩擦轮20、转动架22、第二辊轴24、第二电机26、第二皮带28、第二摩擦轮30、支撑架32、电动推杆34、第二支架36、导向板38、限位板40、挡板42和码放盒44;两个第一辊轴12与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第一电机14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辊轴12相连接,且第一电机14与第一支架10相连接;第一皮带16同时绕设在两个第一辊轴12的外侧;四个第一让位孔18设置在第一支架10上;四个第一摩擦轮20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一辊轴12的外侧,且四个第一摩擦轮20分别穿过四个第一让位孔18;转动架22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辊轴24与转动架22转动连接;第二电机26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辊轴24相连接,且第二电机26与转动架22相连接;第二皮带28同时绕设在两个第二辊轴24的外侧;四个第二摩擦轮30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辊轴24的外侧;支撑架32与第一支架10相连接;电动推杆34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端与支撑架32相连接,且伸缩端与转动架22相连接;第二支架36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一端;导向板38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且导向板38向背离第一支架10的方向倾斜;两个限位板40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挡板42同时垂直于两个限位板40,且挡板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码放盒44放置在两个限位板40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使导向板38的倾角为40~50度,以对输送到第一支架10末端的编织袋进行导向,使编织袋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减小编织袋产生的横向距离。
本实施例通过使限位板40顶部的一侧面呈弧形,且限位板40的宽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实现对编织袋的导向功能,以使编织袋下落时,经过两个限位板40导向,落入码放盒44内,防止编织袋位置偏移。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容纳槽46;通过将容纳槽46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底面上,并使容纳槽46同时与四个让位孔相连通,以实现对第一辊轴12的容纳作用,只使四个第一摩擦轮20从第一支架10的顶面露出,与编织袋底面产生摩擦,带动编织袋运动,实现对编织袋传送后码放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滚轮48;通过将四个滚轮48同时设置在码放盒44的底面上,以便于将码放后的编织袋和码放盒44取出,便于转运和运输。
本实施例通过使滚轮48为制动滚轮48,确保码放盒44定位后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编织袋准确落入码放盒44内。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卡槽50和挡杆52;通过将两个卡槽50对称设置在第二支架36两侧壁的顶面上,并使挡杆同时嵌入两个卡槽50内,且挡杆与挡板42相连接,以便于拆装和调节挡板42,通过对挡板42在卡槽50内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编织袋下落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编织袋准确落入码放盒44内。
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端与支撑架32转动连接,并将伸缩端与转动架22转动连接,防止转动架22干涉电动推杆34伸长,确保转动架22转动的灵活性,从而使第二摩擦轮30在编织袋的上方施加摩擦力,防止编织袋打滑,保证输送和码放的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使支撑架32的宽度大于同一第一辊轴12上两个第一摩擦轮20之间的距离,防止支撑架32干涉编织袋传送,确保编织袋从传送装置上顺利被传送至第一支架10上,在通过第一摩擦轮20和第二摩擦轮30向码放盒44的方向传送,保证输送的连续性。
本实施例装置试应用在某编织袋生产车间,将导向板38的角度设置为45度,此角度为中间值,既可确保不会阻碍编织袋向前方运动,又能减小编织袋运动的速度,防止编织袋撞击在挡板42上反弹。同时,调节挡杆在卡槽50的位置,编织袋运动轨迹变化减少,编织袋可准确落入码放盒44中,码放整齐。此结构自动化更高,使用时无需工人码放,只需定期对码放箱进行更换,生产成本降低约12%。
具体的,由于编织袋质量较小,在编织袋的撞击下,挡板42在容纳槽46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实施例2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0、第一辊轴12、第一电机14、第一皮带16、第一让位孔18、第一摩擦轮20、转动架22、第二辊轴24、第二电机26、第二皮带28、第二摩擦轮30、支撑架32、电动推杆34、第二支架36、导向板38、限位板40、挡板42和码放盒44;两个第一辊轴12与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第一电机14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辊轴12相连接,且第一电机14与第一支架10相连接;第一皮带16同时绕设在两个第一辊轴12的外侧;四个第一让位孔18设置在第一支架10上;四个第一摩擦轮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一辊轴12的外侧,且四个第一摩擦轮20分别穿过四个第一让位孔18;转动架22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辊轴24与转动架22转动连接;第二电机26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辊轴24相连接,且第二电机26与转动架22相连接;第二皮带28同时绕设在两个第二辊轴24的外侧;四个第二摩擦轮30分别套装在两个第二辊轴24的外侧;支撑架32与第一支架10相连接;电动推杆34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端与支撑架32相连接,且伸缩端与转动架22相连接;第二支架36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一端;导向板38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且导向板38向背离第一支架10的方向倾斜;两个限位板40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挡板42同时垂直于两个限位板40,且挡板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码放盒44放置在两个限位板40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使导向板38的倾角为40~50度,以对输送到第一支架10末端的编织袋进行导向,使编织袋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减小编织袋产生的横向距离。
本实施例通过使限位板40顶部的一侧面呈弧形,且限位板40的宽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实现对编织袋的导向功能,以使编织袋下落时,经过两个限位板40导向,落入码放盒44内,防止编织袋位置偏移。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容纳槽46;通过将容纳槽46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底面上,并使容纳槽46同时与四个让位孔相连通,以实现对第一辊轴12的容纳作用,只使四个第一摩擦轮20从第一支架10的顶面露出,与编织袋底面产生摩擦,带动编织袋运动,实现对编织袋传送后码放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滚轮48;通过将四个滚轮48同时设置在码放盒44的底面上,以便于将码放后的编织袋和码放盒44取出,便于转运和运输。
本实施例通过使滚轮48为制动滚轮48,确保码放盒44定位后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编织袋准确落入码放盒44内。
本实施例的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卡槽50和挡杆52;通过将两个卡槽50对称设置在第二支架36两侧壁的顶面上,并使挡杆同时嵌入两个卡槽50内,且挡杆与挡板42相连接,以便于拆装和调节挡板42,通过对挡板42在卡槽50内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编织袋下落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编织袋准确落入码放盒44内。
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端与支撑架32转动连接,并将伸缩端与转动架22转动连接,防止转动架22干涉电动推杆34伸长,确保转动架22转动的灵活性,从而使第二摩擦轮30在编织袋的上方施加摩擦力,防止编织袋打滑,保证输送和码放的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使支撑架32的宽度大于同一第一辊轴12上两个第一摩擦轮20之间的距离,防止支撑架32干涉编织袋传送,确保编织袋从传送装置上顺利被传送至第一支架10上,在通过第一摩擦轮20和第二摩擦轮30向码放盒44的方向传送,保证输送的连续性。
本实施例装置试应用在某编织袋生产车间,不论第一摩擦轮20与第二摩擦轮30位置是否重合,编织袋都能在第一摩擦轮20和第二摩擦轮30的夹持下运动,当第一摩擦轮20与第二摩擦轮30重合时,防滑效果更好,杜绝了编织袋运输打滑的情况。编织袋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且不会阻碍后方编织袋的传送,相比于现有运输装置,每日时产量可提高22%左右。

Claims (10)

1.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10);
第一辊轴(12),两个所述第一辊轴(12)与所述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辊轴(12)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14)与所述第一支架(10)相连接;
第一皮带(16),所述第一皮带(16)同时绕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辊轴(12)的外侧;
第一让位孔(18),四个所述第一让位孔(1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上;
第一摩擦轮(20),四个所述第一摩擦轮(20)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辊轴(12)的外侧,且四个所述第一摩擦轮(20)分别穿过四个所述第一让位孔(18);
转动架(22),所述转动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0)转动连接;
第二辊轴(24),两个所述第二辊轴(24)与所述转动架(22)转动连接;
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辊轴(24)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6)与所述转动架(22)相连接;
第二皮带(28),所述第二皮带(28)同时绕设在两个所述第二辊轴(24)的外侧;
第二摩擦轮(30),四个所述第二摩擦轮(30)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第二辊轴(24)的外侧;
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与所述第一支架(10)相连接;
电动推杆(34),所述电动推杆(34)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32)相连接,且所述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架(22)相连接;
第二支架(36),所述第二支架(3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的一端;
导向板(38),所述导向板(3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且所述导向板(38)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架(10)的方向倾斜;
限位板(40),两个所述限位板(40)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
挡板(42),所述挡板(42)同时垂直于两个所述限位板(40),且所述挡板(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36)两侧面的内壁相连接;
码放盒(44),所述码放盒(44)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38)的倾角为40~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40)顶部的一侧面呈弧形,且所述限位板(40)的宽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
容纳槽(46),所述容纳槽(4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的底面上;
其中,所述容纳槽(46)同时与四个所述让位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
滚轮(48),四个所述滚轮(48)同时设置在所述码放盒(44)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48)为制动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还包括:
卡槽(50),两个所述卡槽(5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6)两侧壁的顶面上;
挡杆(52),所述挡杆同时嵌入两个所述卡槽(50)内,且所述挡杆与所述挡板(4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32)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架(22)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32)的宽度大于同一所述第一辊轴(12)上两个所述第一摩擦轮(20)之间的距离。
CN202122934813.6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Active CN216509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4813.6U CN216509401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4813.6U CN216509401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9401U true CN21650940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4813.6U Active CN216509401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9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8213B (zh) 一种点数包装机
CN212268590U (zh) 重型一体式皮带机
CN216509401U (zh) 一种夹紧传送编织袋码放装置
CN212126986U (zh) 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叠放装置
CN105084020A (zh) 带码袋定位功能的机器人抓手
CN212581038U (zh) 一种纸盒加工用自动送纸装置
CN207089820U (zh) 一种包装袋打包封口机
CN219468160U (zh) 一种瓦楞纸板输送码垛一体装置
CN204568949U (zh) 自动接叠袋装置
CN208132341U (zh) 一种拉链颗粒齿装配机
CN218840000U (zh) 一种新型自动给袋填充包装机
CN104773587A (zh) 自动计数接叠袋设备
CN210653921U (zh) 一种粘袋机
CN208103459U (zh) 翻转输纸装置
CN114890211A (zh) 一种编织袋自动整理收集机
CN211869845U (zh) 一种包装袋上料结构
CN210682699U (zh) 片状物料分路传输装置
CN218949639U (zh) 一种装盒机的纸盒存储输送机构
CN112919209A (zh) 一种塑编包装袋的印刷整齐叠放装置
CN209835185U (zh) 一种毯料出料装置
CN214493620U (zh) 一种条烟预分拣装置
CN209600912U (zh) 饲料打包堆叠装置
CN219447462U (zh) 一种用于贺卡纸片打包的堆叠设备
CN215625345U (zh) 一种码垛装置
CN212654666U (zh) 推带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