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4737U -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4737U
CN216504737U CN202123224531.3U CN202123224531U CN216504737U CN 216504737 U CN216504737 U CN 216504737U CN 202123224531 U CN202123224531 U CN 202123224531U CN 216504737 U CN216504737 U CN 216504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gula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housing
automat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45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小群
左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Norbe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Norbe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Norbe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Norbe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245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4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4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4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属于飞轮壳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与第一调节板的背面铰接。该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固定杆、第三调节板、第四调节板、转轴和电机,使得第三调节板带动固定杆并沿着第一滑槽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对第二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二调节板通过固定杆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将飞轮壳拿取并对其进行定位装配,无需工作人员对飞轮壳进行抬起并扶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保障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背景技术
飞轮壳是保护发动机飞轮的壳体,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在对飞轮壳进行装配时,需要工作人员对飞轮壳拿取并对其进行定位装配,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解决了在对飞轮壳进行装配时,需要工作人员对飞轮壳拿取并对其进行定位装配,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与第一调节板的背面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板内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内卡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调节板,所述第三调节板的正面与第四调节板的背面铰接,所述第四调节板内卡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右侧面与夹取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与四个移动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放置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调节板的背面与第一支撑块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正面与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右侧面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后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正面与第二支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进气壳体,所述进气壳体的左侧面与第二调节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壳体的上表面与气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动装置的右侧面与管道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进气壳体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进气壳体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吸附盘。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固定杆、第三调节板、第四调节板、转轴和电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调节板进行转动,使得第四调节板对第三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三调节板带动固定杆并沿着第一滑槽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对第二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二调节板通过固定杆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将飞轮壳拿取并对其进行定位装配,无需工作人员对飞轮壳进行抬起并扶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保障了工作效率。
2、该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通过设置进气壳体、气动装置、管道和吸附盘,启动气动装置,使得气动装置通过管道和进气壳体将吸附盘吸附成真空装置,从而能够对飞轮壳进行吸附固定,进而保证了飞轮壳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飞轮壳出现掉落的情况。
3、该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通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固定杆,能够对第二调节板的移动建立轨迹,使得第二调节板沿着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了第二调节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取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移动支撑柱、3放置盘、4支撑板、5固定板、6第一滑槽、7第一调节板、8第二滑槽、9第二调节板、10固定杆、11第三调节板、12第一支撑块、13第四调节板、14转轴、15第二支撑块、16电机、17夹取装置、1701进气壳体、1702气动装置、1703管道、1704吸附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4,能够对固定板5进行固定,支撑板4的上表面与固定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5,能够对第一调节板7、第二调节板9和固定杆10建立轨迹,固定板5的正面与第一调节板7的背面铰接,第一调节板7内开设有第二滑槽8,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板7和第二滑槽8,使得第二调节板9沿着第二滑槽8的轨迹在第一调节板7内进行移动,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第二滑槽8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板9,第二调节板9内卡接有固定杆10,通过设置固定杆10,能够对第一调节板7和第二调节板9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了第二调节板9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将飞轮壳拿取并对其进行定位装配,无需工作人员对飞轮壳进行抬起并扶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保障了工作效率,固定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调节板11,通过设置第三调节板11,能够对固定杆10的位置进行移动并进行支撑,避免固定杆10出现掉落的情况,第三调节板11的正面与第四调节板13的背面铰接,第四调节板13内卡接有转轴14,通过设置转轴14,能够带动第四调节板13沿着转轴14的运动轨迹进行转动,以便进行后续工作,第二调节板9的右侧面与夹取装置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台1的下表面与四个移动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移动支撑柱2,能够对工作台1进行支撑并对其进行移动,工作台1的上表面与放置盘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放置盘3,能够对飞轮壳进行放置,第三调节板11的背面与第一支撑块12的正面铰接,第一支撑块12的正面与固定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块12,能够对第三调节板11的移动进行支撑,避免第三调节板11出现掉落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转轴1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5,第二支撑块15的右侧面与固定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支撑块15,能够对转轴14的转动提供一个支撑点,从而保证了支撑板4在转动过中的稳定性,转轴14的后端与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6的正面与第二支撑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内开设有第一滑槽6,固定杆10设置在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8内,通过设置第一滑槽6,能够对的固定杆10的移动建立轨迹。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夹取装置17包括进气壳体1701,进气壳体1701的左侧面与第二调节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进气壳体1701的上表面与气动装置17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动装置1702的右侧面与管道1703的左端相连通,管道1703的另一端与进气壳体1701的右侧面相连通,进气壳体1701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吸附盘1704,通过设置进气壳体1701、气动装置1702、管道1703和吸附盘1704,启动气动装置1702,使得气动装置1702通过管道1703和进气壳体1701将吸附盘1704吸附成真空装置,从而能够对飞轮壳进行吸附固定,进而保证了飞轮壳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飞轮壳出现掉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通过移动支撑柱2下表面的万向轮将工作台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飞轮壳放置在放置盘3内进行限位,再启动电机16,使得电机16带动转轴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调节板13沿着转轴14的运动轨迹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三调节板11的位置进行调整;
S2、使得第三调节板11带动固定杆1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板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夹取装置17向下移动直至吸附盘1704的下表面与飞轮壳的上表面贴合,然后启动气动装置1702,使得气动装置1702通过管道1703和进气壳体1701将吸附盘1704吸附成真空装置,从而能够对飞轮壳进行吸附固定;
S3、然后通过第三调节板11带动固定杆10沿着第一滑槽6的轨迹向上并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板9沿着第二滑槽8的轨迹在第一调节板7内向上移动,然后通过固定杆10带动第一调节板7和第二调节板9沿着第一滑槽6的轨迹向右移动,随后第三调节板11带动固定杆10和第二调节板9沿着第二滑槽8的轨迹在第一调节板7内向右移动,从而将飞轮壳进行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与固定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正面与第一调节板(7)的背面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板(7)内开设有第二滑槽(8);
所述第二滑槽(8)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板(9),所述第二调节板(9)内卡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调节板(11),所述第三调节板(11)的正面与第四调节板(13)的背面铰接,所述第四调节板(13)内卡接有转轴(14),所述第二调节板(9)的右侧面与夹取装置(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与四个移动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与放置盘(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板(11)的背面与第一支撑块(12)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2)的正面与固定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5),所述第二支撑块(15)的右侧面与固定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4)的后端与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6)的正面与第二支撑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内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固定杆(10)设置在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17)包括进气壳体(1701),所述进气壳体(1701)的左侧面与第二调节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壳体(1701)的上表面与气动装置(17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动装置(1702)的右侧面与管道(1703)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管道(1703)的另一端与进气壳体(1701)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进气壳体(1701)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吸附盘(1704)。
CN202123224531.3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Active CN216504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4531.3U CN21650473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4531.3U CN21650473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4737U true CN21650473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4531.3U Active CN21650473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4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2713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焊接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39887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板材打磨装置
CN211728051U (zh) 一种汽车后桥焊接夹具
CN115319273A (zh) 一种带有实时清理焊接面的激光焊接设备
CN216504737U (zh) 一种用于飞轮壳自动装配的治具
CN116984811B (zh) 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的夹紧装置
CN220347612U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自动压焊装置
CN211866728U (zh) 一种建筑管道切割装置
CN219379574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搬运焊接夹具
CN208744000U (zh) 一种变位机
CN115032835B (zh) 背光基板的组装方法及设备
CN211681298U (zh) 一种保温杯装配生产线
CN111015055B (zh) 一种建筑设备机械零件用焊接固定机构的工作方法
CN218461927U (zh) 一种广告牌制作用固定夹具
CN217890623U (zh) 一种光学镜片研磨夹具
CN218696761U (zh) 一种发动机飞轮壳打磨用降尘装置
CN215238840U (zh) 用于机器人焊接的夹具
CN21266546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切削加工夹具
CN217596378U (zh) 可调节方向的电池盖组装机构
CN219317365U (zh) 一种手机装饰片对位粘贴设备
CN221064746U (zh) 一种氢氧钎焊机
CN220680258U (zh) 一种高精度轴承端面精密磨床
CN110900087B (zh) 一种建筑设备机械零件用焊接固定机构
CN215671199U (zh) 一种建筑环保墙板安装装置
CN220613505U (zh) 一种伺服马达表面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