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8758U -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8758U
CN216498758U CN202122614969.6U CN202122614969U CN216498758U CN 216498758 U CN216498758 U CN 216498758U CN 202122614969 U CN202122614969 U CN 202122614969U CN 216498758 U CN216498758 U CN 216498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assembly
conveying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49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珍
邵晓妹
张慧
廖灵敏
周璐
李娟�
李林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angjiang Ke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angjiang Ke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angjiang Ke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filed Critical Wuhan Changjiang Ke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49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8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8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8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传送组件、以及沿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搅拌组件、进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用于输送外包装;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搅拌组件架设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方,用于将制得的修复剂导入至外包装中;所述进料组件用于添加物料至所述搅拌组件中;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从传送组件上取下;解决生产修复剂的过程非常繁琐,均需要人工操作,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耗时费力,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防护浆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凝土修复防护浆材是由环氧树脂、丙酮、糠醛以及耦合剂搅拌制成,广泛应用于大坝坝体以及桥梁桥体等的修复工作,为了得到良好品质的混凝土修复防护浆材,现大多通过自动搅拌机进行搅拌制得。
在生产混凝土修复防护浆材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为了对三种原材料(丙酮、糠醛、环氧树脂)以及耦合剂进行有效的搅拌混合,可采用现有市面上的搅拌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1165802.9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一种搅拌罐,能使上述原材料以及耦合剂进行有效的混合。
然而,在生产修复剂的过程非常繁琐,均需要人工操作,例如,环氧树脂需要加热后再导入至搅拌罐中,需要人工操作,再例如,制得的修复剂需要一个个人工装箱、搬运,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耗时费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用以解决生产修复剂的过程非常繁琐,均需要人工操作,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耗时费力,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传送组件、以及沿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搅拌组件、进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用于输送外包装;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搅拌组件架设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方,用于将制得的修复剂导入至外包装中;所述进料组件用于添加物料至所述搅拌组件中;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从传送组件上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具有一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且块均用于固定外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承重板、防侧倾件、弹性件以及夹持件,所述底板的底部贴于所述传送组件的输送面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板之间经由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防侧倾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设置,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夹紧或松放放置于所述承重板上的物料,所述承重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夹持件夹紧所述物料,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未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夹持件松放所述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垂直于输送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承重板在其承受的物料重力以及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防侧倾件为一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插杆的底端未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插杆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插杆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承重板可移进或移出所述定位槽;
所述防侧倾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侧倾件与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所述防侧倾件呈矩阵设于所述承重板的底部,所述传送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与多个所述防侧倾件一一对应;
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杆以及与两个所述夹杆一一对应的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夹杆相对设于所述承重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铰接,两个所述夹杆的顶端之间形成一夹持间隙,两个所述导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夹杆滑动铰接,两个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承重板铰接,所述承重板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转化为两个所述夹杆的相对转动,以用于调节夹持间隙的大小,两个所述夹杆的顶端均套设有一柔性筒,两个所述导杆的顶端均铰接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均与其铰接的所述导杆所对应的所述夹杆上开设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罐以及沿所述搅拌罐竖直向下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料件、第二进料件以及第三进料件,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进料件输入所述搅拌罐的物料依次与所述第二进料件输入的物料和所述第三进料件输入的物料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方向与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方向相反设置;
所述第一进料件包括进料盘以及导管,所述进料盘固定设于所述搅拌罐的上方,所述进料盘上具有一容纳物料的空腔,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底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进料盘的顶部且位于空腔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一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沿向下的方向渐扩,所述锥形凸起与所述进料盘的内壁形成一环形凹槽,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导管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所述导管的底端为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所述导管的底端贴于所述搅拌罐的内壁设置,所述导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管沿所述进料盘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第二进料件包括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外接提升件,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料管沿所述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第三进料件包括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的一端外接提升件,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料管沿所述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提升件为提升泵。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工作台、加热件以及放料件,所述工作台上形成有一位于所述搅拌罐的进料端的上方的出料口,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加热件具有一加热区域,所述放料件包括抓取件、移动件以及钻孔件,所述抓取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抓取件具有一抓取端,用于抓取盛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抓取端连接,用以将抓取的罐体送至出料口的上方,所述钻孔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钻孔件的钻孔端位于所述出料口中,用以对出料口上方的罐体进行钻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为加热面,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为所述加热区域;
所述抓取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缸和两个夹板,两个所述气缸均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件连接,两个所述气缸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为所述抓取端,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形成一大小可调的夹紧间隙,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为一用以贴合罐体外壁的弧形面,两个所述气缸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滑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移动件包括电动推杆、连接板和两个拉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连接,用以带动两个所述滑板同步滑动;
所述钻孔件包括连接支架、顶升件以及钻孔器,所述连接之间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顶升件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孔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钻孔器沿穿过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移动,所述钻孔器的外壁上设置有半球型防护套;
还包括一传送件,所述传送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送件的输送方向由所述加热件朝靠近所述抓取件的方向设置;
所述工作台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工作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经由连接杆与工作板连接,所述加热件以及所述放料件均设于所述工作板上,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工作板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部分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分设于所述传送组件的两个末端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和/或所述下料组件为搬运机器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传送组件、以及沿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搅拌组件、进料组件和下料组件,能够实现整个修复剂的自动制备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整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整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图3中A-A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图3中B-B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钻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夹紧外包装的工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空置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传送组件100、以及沿传送组件1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200、搅拌组件300、进料组件400和下料组件500,其中,将空的外包装通过上料组件200放置于传送组件100上,传送组件100带动外包装移动至搅拌组件300的出料口的下方,此前,上料组件200将三种原材料加入至搅拌组件300中,经由搅拌组件300的搅拌功能,使三种原材料充分混合制得所需的修复剂,并经由搅拌组件300将制得的修复剂添加至外包装中,装满的外包装经由传送组件100送至靠近下料组件500的位置处,下料组件500可将装满修复剂的外包装从传送组件100上取下,从而完成自动制备且包装的功能。
本实施方案中的传送组件100用于输送外包装,上料组件200用于将外包装放置于传送组件100上;搅拌组件300架设于传送组件100上方,用于将制得的修复剂导入至外包装中;进料组件400用于添加物料至搅拌组件300中;下料组件500用于将外包装从传送组件100上取下。
为了防止输送外包装的过程中,外包装存在侧倾的可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传送组件100具有一输送面,输送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件110,多个连接件110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且块均用于固定外包装。
具体的,传送组件100为一输送带,其中,将连接件110放置于输送带上,在转移物料的过程中,将物料放置于连接件110上,物料自动被锁在输送带上,可有效的防止物料的侧倾。
本实施方案中的输送带具有一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面,输送带上开设有定位孔110。
其中,输送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用于输送物料的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的输送带为皮带式传送装置,可以理解的是,皮带经由滚筒驱动机构转动,经由转动的皮带和与其接触的物料之间的摩擦力来输送物料。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连接件110包括底板111、承重板112、防侧倾件113、弹性件114以及夹持件115,底板111的底部贴于输送带的输送面设置,底板111的顶部与承重板112之间经由弹性件114连接,防侧倾件113的一端与承重板112连接,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穿过底板111设置,夹持件115设于承重板112上、用于夹紧或松放放置于承重板112上的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11是用于与上述皮带之间产生摩擦力的结构,从而来带动输送承重板112上的物料移动的结构,当物料放置于承重板112上使,防侧倾件113插入至输送带上的定位孔110中,在输送带启停的过程中,能有效的对底板111进行加速和减速,同时,还设置有一夹持件115,由于承重板112受到物料的重量向下运动,此时,可带动夹持件115自动夹紧物料,进一步防止物料侧倾。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承重板11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一位置时,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孔110设置,夹持件115夹紧物料,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二位置时,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未穿过定位孔110设置,夹持件115松放物料。
其中,当承重板112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114受到挤压,承重板112向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物料存在两种情况,其中一种为未盛装浆材的外包装,另一种为盛装有浆材的外包装,应当理解的是,当承重板112仅受到未盛装浆材的外包装的重力时,上述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就应当穿过定位孔110,随着外包装内不断加入浆材时,承重板112继续向下运动,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不断向下运动,同时,夹持件115夹紧外包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垂直于输送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承重板112在其承受的物料重力以及弹性件114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无需其他控制,仅在物料的重量下,可自动夹紧物料,取出时,沿远离输送面的方向提起物料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防侧倾件113为一插杆,插杆的顶端与底板111固定连接,插杆的底端穿过底板111、并与底板111滑动连接,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一位置时,插杆的底端穿过定位孔110设置,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二位置时,插杆的底端未穿过定位孔110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防侧倾件11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代替,只要能够与定位孔110配合来带动底板111快速响应即可,并不限于上述结构。
其中,插杆垂直于输送面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
为了使承重板112与底板111在平行于输送面的平面内不发生位移,本实施例中的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承重板112可移进或移出定位槽。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14为弹簧,弹簧设于插杆上,弹簧的顶端与承重板112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底板111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侧倾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防侧倾件113的数量为多个,弹性件1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侧倾件113与多个弹性件114一一对应,防侧倾件113呈矩阵设于承重板112的底部,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0,多个定位孔110与多个防侧倾件113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件115包括两个夹杆115a以及与两个夹杆115a一一对应的两个导杆115b,两个夹杆115a相对设于承重板112的两侧,两个夹杆115a的底端均与底板111铰接,两个夹杆115a的顶端之间形成一夹持间隙,两个导杆115b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夹杆115a滑动铰接,两个导杆115b的另一端均与承重板112铰接,承重板112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转化为两个夹杆115a的相对转动,以用于调节夹持间隙的大小。
为了使夹杆115a的另一端渐进式的夹紧物料,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夹杆115a的顶端均套设有一柔性筒115c,具体的,随着外包装中盛装的浆材不断增多,柔性筒115c不断挤压变形,从而使柔性筒115c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夹紧效果更好。
其中,两个导杆115b的顶端均铰接有一滑块,滑块均与其铰接的导杆115b所对应的夹杆115a上开设滑槽115d滑动连接。
搅拌组件是用于对三种原材料进行搅拌的结构,为了缩短三种原材料在搅拌罐中混合所需的时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罐以及沿搅拌罐竖直向下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料件310、第二进料件320以及第三进料件330,其中,第一进料件310、第二进料件320和第三进料件330分别用于将环氧树脂、丙酮、糠醛这三种物料添加至搅拌罐,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搅拌混合所需的时间,现对第一进料件310、第二进料件320和第三进料件330进行改进,以实现上述功能,下面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本实施方案中的第一进料件310的进料端与搅拌罐相连通,第一进料件310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竖直向下设置。
其中,第一进料件310是用于将环氧树脂添加至搅拌罐中的结构。
本实施方案中的第二进料件320的进料端与搅拌罐相连通,第二进料件320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第三进料件330的进料端与搅拌罐相连通,第三进料件330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
其中,第二进料件320和第三进料件330分别用于将丙酮、糠醛添加至搅拌罐中的结构。
在添加的过程中,第一进料件310输入搅拌罐的物料依次与第二进料件320输入的物料和第三进料件330输入的物料混合,在搅拌罐未工作前,三种物料在进入搅拌罐的过程中即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混合,缩短了搅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第二进料件320的进料方向与第三进料件330的进料方向相反设置,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进料件320的进料方向与第三进料件330的进料方向相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进料件320以及第三组件的进料方向只要沿着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阐述的“搅拌罐的切线方向”即默认为圆筒状的搅拌罐的横截面的环形内壁的切线方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进料件310包括进料盘311以及导管312,进料盘311固定设于搅拌罐的上方,进料盘311上具有一容纳物料的空腔,导管312的顶端与空腔相连通,导管312的底端与搅拌罐相连通,以便于将物料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导入至搅拌罐中,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进料结构代替,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沿竖直方向的进料方式即可。
为了便于将物料导入至导管312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如图4所示,进料盘311的顶部且位于空腔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一锥形凸起313,锥形凸起313沿向下的方向渐扩,锥形凸起313与进料盘311的内壁形成一环形凹槽314,导管312的顶端与环形凹槽314相连通。
其中,导管312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导管312的底端为第一进料件310的进料端,导管312的底端贴于搅拌罐的内壁设置。
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料量,导管3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管312沿进料盘311周向均匀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进料件320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外接第一提升组件,第一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搅拌罐相连通。
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料量,第一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进料管沿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进料件330包括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一端外接第二提升组件,第二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搅拌罐相连通。
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料量,第二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进料管沿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提升组件以及第二提升组件均为提升泵。
为了便于自动对盛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加热,并导入至搅拌罐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料组件包括工作台410、加热件420以及放料件430,其中,工作台410将加热件420以及放料件430抬升至搅拌罐的上方,加热件420对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进行加热,放料件430将加热完成的环氧树脂送至搅拌罐的进料端的上方,并可将环氧树脂送至搅拌罐中,下面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本实施方案中的工作台410上形成有一位于搅拌罐的进料端的上方的出料口411,以便于盛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中的环氧树脂经由出料口411落入搅拌罐中。
本实施方案中的加热件420设于工作台410上,加热件420具有一加热区域,以便于对成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进行加热处理。
如图7-8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放料件430包括抓取件431、移动件432以及钻孔件433,抓取件431设于工作台410上,抓取件431具有一抓取端,用于抓取盛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移动件432设于工作台410上,移动件432与抓取端连接,用以将抓取的罐体送至出料口411的上方,钻孔件433设于工作台410上,钻孔件433的钻孔端位于出料口411中,用以对出料口411上方的罐体进行钻孔。
其中,抓取件431能够抓取盛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并在移动件432的作用下,将罐体送至出料口411的上方,通过钻孔件433对罐体进行钻孔,罐体内的环氧树脂经由其上的孔、出料口411落至搅拌罐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件4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加热板,两个加热板之间为加热面,两个加热板之间为加热区域。具体的,加热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热电阻丝,多个加热电阻丝形成加热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加热件420只要能够实现对盛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进行加热的功能即可,本实用新型对加热件420的形式不受限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抓取件4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缸和两个夹板,两个气缸均与工作台410滑动连接,两个气缸与移动件432连接,两个气缸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夹板连接,两个夹板为抓取端,两个夹板之间形成一大小可调的夹紧间隙。通常罐体为筒状,为了有效的夹紧罐体,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为一用以贴合罐体外壁的弧形面。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抓取件431也可以采用机械手等,抓取件431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受限制,只要能够抓取罐体即可。
其中,两个气缸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滑板,滑板与工作台410滑动连接,移动件432的输出端与滑板连接,用以驱动滑板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移动件432包括电动推杆、连接板和两个拉杆,电动推杆固定设于工作台410上,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两个拉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板连接,用以带动两个滑板同步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钻孔件433包括连接支架433a、顶升件433b以及钻孔器433c,连接支架433a与工作台410固定连接,顶升件433b位于出料口411的下方,顶升件433b与连接支架433a固定连接,顶升件433b的输出端与钻孔器433c连接,用以驱动钻孔器433c沿穿过出料口411的方向移动。
为了防止环氧树脂粘附在顶升件433b上,钻孔器433c的外壁上设置有半球型防护套。
为了便于将罐体从加热件420送至放料件43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工作平台还包括一传送件440,传送件440设于工作台410上,传送件440的输送方向由加热件420朝靠近抓取件431的方向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工作台410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工作板,支撑板的上方经由连接杆与工作板连接,加热件420以及放料件430均设于工作板上,出料口411设于工作板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支撑板的部分上。
本实施例中的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分设于传送组件的两个末端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料组件200和下料组件500均为搬运机器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上料组件200和下料组件5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代替,只要能够搬运连接件和外包装即可。
防侧倾原理:将连接件110放置于输送带上,使插杆正对着输送带上的定位孔110,将空的外包装放置于承重板112上,承重板112受到外包装的重力向下运动,插杆插入至定位孔110中,同时,导杆115b带动对应的夹杆115a转动,初步夹紧外包装,随着传输带的输送,使外包装移动至搅拌管的出料口的下方,搅拌管对外包装添加浆材,随着浆材的不断添加,承重板112不断向下移动,柔性筒115c不断挤压,对外包装的夹紧力不断增大,直至添加完成后,外包装随着输送带完成后续的拧盖、打标等工作,取出时,向上提起外包装即可。
进料原理:在进料的过程中,第一进料件310、第二进料件320以及第三进料件330分别将环氧树脂、丙酮、糠醛添加至搅拌罐中,添加进入搅拌罐中的环氧树脂从搅拌罐的顶部向下运动、并依次经由从第二进料件320以及第三进料件330进入搅拌罐中的丙酮和糠醛,环氧树脂先与丙酮混合后再与糠醛混合,从而实现有效的混合功能,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进料件320以及第三进料件330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均沿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可使三种物料的混合物在搅拌罐中分散的更加均匀。
需要加热的环氧树脂的进料原理:将多个盛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沿传送件440的传送方向依次放置于传送件440上、且位于加热件420远离放料件430的一侧,随着传送件440的传送,其中一罐体移动两个加热板之间,加热板对位于其中的罐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加热完成的罐体随着传送件440传送至两个夹板之间,两个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相对运动,直至夹紧罐体,并在移动件432的带动下,使夹紧的罐体运动至出料口411的上方,钻孔器开启,并在顶升件的作用下,钻孔器向上运动,直至与罐体的底部接触,罐体的底部被钻开一出料孔,环氧树脂在自重下从出料孔、出料口411落入至搅拌罐上的进料盘311中,从而完成了自动添加环氧树脂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
1)通过设置传送组件100、以及沿传送组件1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200、搅拌组件300、进料组件400和下料组件500,能够实现整个修复剂的自动制备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输送带上开设有定位孔110、防侧倾件113的一端与承重板112连接,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穿过底板111设置,夹持件115设于承重板112上、用于夹紧或松放放置于承重板112上的物料,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一位置时,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孔110设置,夹持件115夹紧物料,当承重板112位于第二位置时,防侧倾件113的另一端未穿过定位孔110设置,夹持件115松放物料,将物料放置于承重板112上,即可实现物料与输送带之间的相对固定,操作简单,在输送带需要频繁启停下,也能有效的避免物料倾倒。
3)通过设置第一进料件310输入搅拌罐的物料依次与第二进料件320输入的物料和第三进料件330输入的物料混合,在搅拌罐工作前,即可一定程度的完成三种物料的搅拌工作,缩短搅拌罐工作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4)通过设置放料件430包括抓取件431、移动件432以及钻孔件433,抓取件431设于工作台410上,抓取件431具有一抓取端,用于抓取盛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移动件432设于工作台410上,移动件432与抓取端连接,用以将抓取的罐体送至出料口411的上方,钻孔件433设于工作台410上,钻孔件433的钻孔端位于出料口411中,用以对出料口411上方的罐体进行钻孔,环氧树脂在自重下从出料口411落入至搅拌罐中,从而完成了自动添加环氧树脂的功能,省时省力,便于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以及沿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搅拌组件、进料组件和下料组件;
所述传送组件用于输送外包装;
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
所述搅拌组件架设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方,用于将制得的修复剂导入至外包装中;
所述进料组件用于添加物料至所述搅拌组件中;
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外包装从传送组件上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具有一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且块均用于固定外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承重板、防侧倾件、弹性件以及夹持件,所述底板的底部贴于所述传送组件的输送面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板之间经由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防侧倾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设置,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承重板上、用于夹紧或松放放置于所述承重板上的物料,所述承重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夹持件夹紧所述物料,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侧倾件的另一端未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夹持件松放所述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垂直于输送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承重板在其承受的物料重力以及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防侧倾件为一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当所述承重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插杆的底端未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插杆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插杆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承重板可移进或移出所述定位槽;
所述防侧倾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侧倾件与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所述防侧倾件呈矩阵设于所述承重板的底部,所述传送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与多个所述防侧倾件一一对应;
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杆以及与两个所述夹杆一一对应的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夹杆相对设于所述承重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铰接,两个所述夹杆的顶端之间形成一夹持间隙,两个所述导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夹杆滑动铰接,两个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承重板铰接,所述承重板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转化为两个所述夹杆的相对转动,以用于调节夹持间隙的大小,两个所述夹杆的顶端均套设有一柔性筒,两个所述导杆的顶端均铰接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均与其铰接的所述导杆所对应的所述夹杆上开设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罐以及沿所述搅拌罐竖直向下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料件、第二进料件以及第三进料件,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端的进料方向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进料件输入所述搅拌罐的物料依次与所述第二进料件输入的物料和所述第三进料件输入的物料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件的进料方向与所述第三进料件的进料方向相反设置;
所述第一进料件包括进料盘以及导管,所述进料盘固定设于所述搅拌罐的上方,所述进料盘上具有一容纳物料的空腔,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底端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进料盘的顶部且位于空腔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一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沿向下的方向渐扩,所述锥形凸起与所述进料盘的内壁形成一环形凹槽,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导管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所述导管的底端为所述第一进料件的进料端,所述导管的底端贴于所述搅拌罐的内壁设置,所述导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管沿所述进料盘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第二进料件包括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外接提升件,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料管沿所述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第三进料件包括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的一端外接提升件,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另一端沿所述搅拌罐的切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料管沿所述搅拌罐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提升件为提升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工作台、加热件以及放料件,所述工作台上形成有一位于所述搅拌罐的进料端的上方的出料口,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加热件具有一加热区域,所述放料件包括抓取件、移动件以及钻孔件,所述抓取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抓取件具有一抓取端,用于抓取盛放有环氧树脂的罐体,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抓取端连接,用以将抓取的罐体送至出料口的上方,所述钻孔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钻孔件的钻孔端位于所述出料口中,用以对出料口上方的罐体进行钻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加热板,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为加热面,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为所述加热区域;
所述抓取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缸和两个夹板,两个所述气缸均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件连接,两个所述气缸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为所述抓取端,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形成一大小可调的夹紧间隙,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为一用以贴合罐体外壁的弧形面,两个所述气缸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滑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移动件包括电动推杆、连接板和两个拉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连接,用以带动两个所述滑板同步滑动;
所述钻孔件包括连接支架、顶升件以及钻孔器,所述连接之间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顶升件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孔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钻孔器沿穿过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移动,所述钻孔器的外壁上设置有半球型防护套;
还包括一传送件,所述传送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送件的输送方向由所述加热件朝靠近所述抓取件的方向设置;
所述工作台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工作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经由连接杆与工作板连接,所述加热件以及所述放料件均设于所述工作板上,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工作板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分设于所述传送组件的两个末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和/或所述下料组件为搬运机器人。
CN202122614969.6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Active CN216498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4969.6U CN216498758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4969.6U CN216498758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8758U true CN21649875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4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4969.6U Active CN216498758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8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1816U (zh) 一种香菇菌种自动接种设备
CN211729664U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砌块生产线
CN216498758U (zh)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CN208592636U (zh)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
CN20728733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粉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9869335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装置
CN114100424A (zh) 一种化学灌浆浆材自动生产装置
CN106315157B (zh) 一种上下料输送机构
CN108274622A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输送机
CN212739693U (zh) 混凝土块搬运及抗压测试系统
CN211098628U (zh) 一种银耳菌种培养基搅拌灌装装置
CN113928785A (zh) 一种生产化学灌浆浆材用的物料转移装置
CN216778718U (zh) 一种生产化学灌浆浆材用的工作平台
CN115977726A (zh) 一种排布煤矸石骨料的煤矿胶结充填装置及方法
CN111137520B (zh) 集装箱内衬袋卸货装置及卸货方法
CN211886687U (zh) 染液助剂自动配送装置
CN109455329B (zh) 一种软包装胶印油墨专用灌装生产设备
CN207221738U (zh) 一种强度高质量轻建筑材料生产混合装置
CN219486707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四柱龙门压机
CN206690298U (zh) 一种砖块成型装置
CN214452478U (zh) 一种冰淇淋灌装机的下料机构
CN214915458U (zh) 一种自动化三维运动混合机
CN219942511U (zh) 一种水溶性暂堵剂生产加工设备
CN209775160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结构
CN113119433B (zh) 一种应用于管材智能制造系统的智能供料系统及供料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