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7669U -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7669U
CN216497669U CN202123086628.2U CN202123086628U CN216497669U CN 216497669 U CN216497669 U CN 216497669U CN 202123086628 U CN202123086628 U CN 202123086628U CN 216497669 U CN216497669 U CN 216497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unit
filter tank
water
tank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66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书文
朱兴华
佘文文
侯玉伟
李洪
王海鹏
周庆子
汪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66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7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7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7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属于高炉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池单元和水渣过滤池单元,其中过滤池单元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抽水单元、过滤单元和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过滤池单元底部通过闸门单元与水渣过滤池单元相连通,水渣过滤池单元内设有水渣过滤单元,并通过水渣排水单元将过滤后的水排至过滤池单元内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克服目前采用底滤法进行渣处理仍有部分水渣残留,影响滤池透水性能的问题,可以有效将滤水和抓渣分离,避免滤料与水渣反应产生板结层,从而保障滤池的滤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渣处理系统普遍采用底滤法渣处理系统,高炉水渣在冲渣点被高速水流击碎形成渣水混合物,再通过冲渣沟进入底滤池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冷却塔冷却,冷却后的水用作冲渣水进行冲渣作业。虽然底滤法渣处理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渣水分离,达到出干渣的要求,但是抓渣结束后仍有水渣留存在滤池内,长时间累积后,上层滤料和水渣反应形成板结层,大大影响滤池的透水性能,导致滤池生产效率降低。
经检索,公开号CN101265039A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底滤法高炉炉渣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描述了高炉炉渣底滤法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水渣粒化池,水渣粒化池包括粒化池入口装置和粒化池出口装置,粒化池入口装置上安装有粒化器,水渣粒化池内设置有粒化池冷凝喷淋装置,粒化池出口装置连接过滤池,过滤池下游通过上塔泵连接一个冷却塔。由于矿热炉铁合金渣相比于高炉渣有更大的粘度,更高的温度,该设备仅应用于高炉渣处理工艺中,在矿热炉铁合金渣处理工艺中未见应用,该装置设有冷却塔、粒化塔、入口装置、过滤池,建设投资费用高,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且该装置过滤池对于渣中含水率的改进效果不明显,水渣抓斗抓渣时存在的问题也未作改善。
又如申请号2019102663505的申请案公开了高炉熔渣处理装置及冲渣方法,装置包括:熔渣检测装置,设置在高炉渣沟末端,用于实时在线检测高炉输出的熔渣流量;水渣处理系统,采用冲渣水冲制粒化熔渣检测装置输出的熔渣形成渣水混合物,对渣水混合物进行渣水分离分别输出渣和热水;将热水通过热水泵输出至冷却装置冷却形成冲渣水,利用冲渣泵抽取冲渣水回流至冲制箱进行循环利用;闭环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熔渣流量与冲渣水量之间的渣水比按照实时检测的熔渣流量调节水渣系统内热水泵与冲渣泵的频率,使冲渣水量与变化的熔渣流量相匹配。该案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采用底滤法进行渣处理仍有部分水渣残留,影响滤池透水性能的问题,拟提供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将滤水和抓渣分离,避免滤料与水渣反应产生板结层,从而保障滤池的滤水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池单元和水渣过滤池单元,其中过滤池单元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抽水单元、过滤单元和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过滤池单元底部通过闸门单元与水渣过滤池单元相连通,水渣过滤池单元内设有水渣过滤单元,并通过水渣排水单元将过滤后的水排至过滤池单元内循环使用。
更进一步地,过滤池单元位于水渣过滤池单元上方,过滤池单元底部设有闸门单元与水渣过滤池单元的上部相通。
更进一步地,过滤单元采用夹心式过滤层。
更进一步地,过滤池单元内液面位于抽水单元上方2-3m处。
更进一步地,过滤池单元的滤池底部设有坡度,便于渣水混合物流入水渣过滤池单元。
更进一步地,水渣过滤单元采用滤料和水渣的复合层,底部为滤料,上部为水渣。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采用组合式过滤法将滤水和抓渣分离,分别设置滤水单元组和水渣分离单元组,滤水单元组只滤水,不存在滤料与水渣反应产生板结层而影响滤池的滤水性能,可保证滤池的滤水性能不下降。
(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抽水单元设置在过滤单元上面,且过滤单元采用夹心式过滤层,能够避免水渣进入过滤单元,以及避免抽水单元负压搅拌滤料。
(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在过滤池单元排渣过程中,过滤池单元的渣水混合物都会进入到水渣过滤池单元内,过程中的水在下行时,相当于再次清洗了滤料,保证了滤料极少有水渣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过滤池单元;101、抽水单元;102、过滤单元;103、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4、闸门单元;200、水渣过滤池单元;201、水渣过滤单元;202、水渣排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池单元100和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其中过滤池单元100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抽水单元101、过滤单元102和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3,过滤池单元100底部通过闸门单元104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相连通,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设有水渣过滤单元201,并通过水渣排水单元202将过滤后的水排至过滤池单元100内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102设置于抽水单元101下方,并位于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3上侧,采用夹心式过滤层填充,不仅避免水渣进入过滤单元102,也有助于避免抽水单元101 的负压搅动过滤单元102内的滤料。抽水单元101由抽水总管和抽水支管构成,用于抽取过滤池单元100滤池内的水,工作时,滤池液面在抽水单元101上方2-3m处。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3是过滤单元102与滤池底部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渣水混合物,一般设计容积在1-2 炉高炉水渣量。
本实施例中过滤池单元100位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上方,过滤池单元100底部设有闸门单元104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的上部相通。具体地,闸门单元104设置在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3一侧,当出渣结束,抽水单元101停止工作,闸门单元104打开,渣水混合物流至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渣水混合物流尽后,闸门单元104关闭。且对应地,过滤池单元 100的滤池底部设有一定坡度,便于渣水混合物流入水渣过滤池单元200。
本实施例中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的水渣过滤单元201采用滤料和水渣的复合层,底部为滤料,上部为水渣。水渣层可被行车抓取,用刚生产出来的水渣代替,保证了水渣过滤单元201的透水性。水渣排水单元202采用一台抽水泵结构,将水渣过滤池单元200过滤后的水排至过滤池单元100内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渣处理系统,采用组合式过滤法将滤水和抓渣分离,分别设置滤水单元组和水渣分离单元组,即过滤池单元100和水渣过滤池单元200,过滤池单元100只滤水,不存在滤料与水渣反应产生板结层而影响滤池的滤水性能,可保证滤池的滤水性能不下降;且由于抽水单元101设置在过滤单元102上面,且过滤单元102采用夹心式过滤层,能够避免水渣进入过滤单元102,以及避免抽水单元101负压搅拌滤料;另外在过滤池单元100排渣过程中,过滤池单元100的渣水混合物都会进入到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过程中的水在下行时,相当于再次清洗了滤料,保证了滤料极少有水渣残留。进入水渣过滤池单元200的渣水混合物,由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体积设计比过滤池单元100更大,以及水渣被拦截在水渣过滤单元201上,水会渗透到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出渣必是干渣,达到生产要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池单元(100)和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其中过滤池单元(100)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抽水单元(101)、过滤单元(102)和渣水混合物储存单元(103),过滤池单元(100)底部通过闸门单元(104)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相连通,水渣过滤池单元(200)内设有水渣过滤单元(201),并通过水渣排水单元(202)将过滤后的水排至过滤池单元(100)内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单元(100)位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上方,过滤池单元(100)底部设有闸门单元(104)与水渣过滤池单元(200)的上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单元(102)采用夹心式过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单元(100)内液面位于抽水单元(101)上方2-3m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单元(100)的滤池底部设有坡度,便于渣水混合物流入水渣过滤池单元(2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渣过滤单元(201)采用滤料和水渣的复合层,底部为滤料,上部为水渣。
CN202123086628.2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497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6628.2U CN21649766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6628.2U CN21649766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7669U true CN21649766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6628.2U Active CN21649766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7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0832Y (zh) 输送带式过滤装置
CN204411852U (zh) 一种反冲式管道过滤器
CN216497669U (zh) 一种组合式渣处理系统
CN201164748Y (zh) 一种过滤罐
CN107151714A (zh) 一种具有底部热量回收功能的底滤法水冲渣装置及工艺
CN208747692U (zh) 阀冷系统外冷离子罐树脂清洗更换装置
CN213853369U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08717125U (zh) 一种高效氢氧化镍滤饼卸料及浆化除杂一体化装置
CN209512376U (zh) 一种硫冷却器
CN209188197U (zh) 一种具有水嘴清理装置的废水站碱性初沉池
CN203429499U (zh) 一种防堵塞制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7845358U (zh) 一种全自动化固液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CN219914055U (zh) 一种初冷器喷淋装置
CN108911039A (zh) 阀冷系统外冷离子罐树脂清洗更换装置
CN220012675U (zh) 一种具有水渣沉淀结构的冲渣水池
CN209699550U (zh) 加料仓排水系统
CN215464446U (zh) 一种用于硫铁矿石制酸的氧化反应炉
CN208553325U (zh) 新型过滤装置
CN218106849U (zh) 一种水渣处理系统
CN202724780U (zh) 一种重力无阀滤池
CN217001727U (zh) 一种双液位控制系统
CN215505629U (zh) 海水直排用消泡剂自动加药装置
CN218520623U (zh) 一种制粒机真空吸料装置
CN215332737U (zh) 一种泥浆净化成套装置
CN209873050U (zh) 一种调节槽液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