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4951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4951U
CN216494951U CN202123090245.2U CN202123090245U CN216494951U CN 216494951 U CN216494951 U CN 216494951U CN 202123090245 U CN202123090245 U CN 202123090245U CN 216494951 U CN216494951 U CN 216494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ssembly
guide rail
hole
f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02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纯
鲁永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02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4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4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4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机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开口,容纳腔的腔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炸锅组件,能够经开口插入或移出容纳腔,炸锅组件的底壁对应于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搅拌组件,设置在炸锅组件内,并经第二通孔外露;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腔的腔底壁的下方,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能够上升伸出,穿过第一通孔与搅拌组件相连接,连接器还能够下降以低于容纳腔的腔底壁的内表面。有利于通过搅拌组件搅拌炸锅组件内的食材,使食材充分翻滚,多方位均匀受热,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而且,便于用户横向拉出炸锅组件,避免炸锅组件与连接器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利用高速空气循环的原理,将空气变成“油”,快速加热和脆化食物,做出和油炸类似的美味食物。像肉类、海鲜类和已经腌制好的薯条类食品,不需要加油也可以做出极佳口感的美味。如果食物本身不含油,像新鲜蔬菜、薯条之类的,加一勺油就可以做出传统油炸做法的口感。因此,由于空气炸锅需油量少,烹饪出的食物更加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目前的空气炸锅,尤其是抽屉式空气炸锅,在烤制食材的过程中,食材无法自动翻转,特别是烤制大块食材或食材较多时,因热风从上向下吹向食材,受热面固定,很容易出现迎风面烤焦,背风面烤不熟的问题,烹饪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以解决烹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机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开口,容纳腔的腔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炸锅组件,能够经开口插入或移出容纳腔,炸锅组件的底壁对应于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搅拌组件,设置在炸锅组件内,并经第二通孔外露;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腔的腔底壁的下方,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能够上升伸出,穿过第一通孔与搅拌组件相连接,连接器还能够下降以低于容纳腔的腔底壁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炸锅组件,炸锅组件能够从机体侧壁上的开口处插入和移出容纳腔,实现抽屉式的安放方式,操作方便。而且,在炸锅组件内设置搅拌组件,有利于通过搅拌组件搅拌炸锅组件内的食材,使食材充分翻滚,多方位均匀受热,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避免食材出现迎面面焦糊,而背风面烤不熟的情况。此外,使驱动组件的连接器能够做升降运动,上升伸出第一通孔与搅拌组件相连接,便于通过连接器带动搅拌组件转动,实现搅拌功能。使连接器还能够下降至低于容纳腔的腔底壁的内表面的位置,便于用户横向拉出炸锅组件,避免炸锅组件与连接器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连接器的下方,并与连接器上下活动连接,驱动电机能够通过连接器驱动搅拌组件转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驱动电机和连接器上下活动连接,也即在连接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也与连接器保持连接状态,保证驱动电机能够准确驱动连接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拨动件,拨动件的第一端伸出机体的外表面,并能够沿机体的外表面移动;传动机构,连接在拨动件和连接器之间,传动机构能够在拨动件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器上下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拨动件和传动机构。使拨动件的一端伸出机体的外表面,方便用户拨动,从而调节连接器的位置。使传动机构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器上下移动,有利于减少驱动组件整体的高度,从而降低机体的高度,使空气炸锅体积小巧。此外,采用手动拨动的方式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连接器做升降运动,而非电控结构,无需电控布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拨动件包括拨动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连动件;拨动杆的第一端为拨动端,拨动杆的第二端与连动件相连接,拨动杆的中部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连动件能够在固定板上沿设定路径平移,连动件上设置有从上至下倾斜延伸的导轨;连接器连接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轨配合部;其中,拨动杆能够推动连动件在固定板上沿设定路径平移,以带动导轨配合部沿导轨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器做升降运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拨动件包括拨动杆,拨动拨动杆的第一端,使其第二端带动连动件移动,有利于通过拨动杆将作用力的施力点的引出到机体外表面的合适位置,便于用户操作。而且,使连动件能够在拨动杆的推动下沿设定路径平移,并在平移过程中,使导轨配合部能够沿连动件上的导轨移动,从而带动与导轨配合部连接的连接器做升降运动,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准确控制连接器的移动位置,保证连接器准确与搅拌组件连接,以及准确下降退出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压板,压板上设置有供连接器穿过的第三通孔,连接器的周向上设置有支撑台,压板压设在支撑台上,导轨配合部设置在压板上;复位弹簧,设置在连接器的下方,用于对连接器施加向上的挤压力。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压板压在连接器的支撑台上,并为连接器留有第三通孔,使连接器的一部分能够穿过第三通孔与搅拌组件连接,可有效避免连接器在上升过程中脱离驱动组件,甚至掉落出来,丢失或与炸锅组件发生干涉等。而且,将导轨配合部设置在压板上,从而在导轨配合部沿导轨向下移动时,压板能够下压连接器,推动连接器下降,有利于连接器平稳移动。而在导轨配合部沿导轨上移时,可通过复位弹簧推动连接器,使连接器的支撑台始终与压板保持抵接状态,直至连接器上升到与搅拌组件相连接的高度,有利于连接器平稳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套,传动套的底部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器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传动套的顶部插入第一插槽内,复位弹簧的底部设置在传动套内,复位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插槽的槽顶壁相抵接,传动套能够沿第一插槽上下移动。进一步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传动套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器转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传动套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将复位弹簧插设在传动套内,一方面提高了复位弹簧的安装稳定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限制复位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复位弹簧发生歪斜。而且,使连接器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使复位弹簧的顶部能够插入第一插槽内支撑连接器,支撑稳定,而且第一插槽也能够限制复位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复位弹簧发生歪斜而无法推动连接器上升。此外,使传动套能够沿第一插槽上下移动,实现了驱动电机与连接器的上下活动连接,并且驱动连接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与导轨配合部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无需设置复位弹簧,可直接通过导轨配合部和导轨的配合,带动连接器做升降运动,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和导轨配合部中一个为第一滑槽,另一个为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凸出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导轨的顶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一限位部,导轨的底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向相背的方向延伸。
无论导轨是滑槽还是凸出部,使导轨的两端相相背的方向水平延伸,则在导轨配合部移动导轨的一端,也即移动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时,并不会轻易地沿导轨中部上下倾斜延伸的部分滑移移位,从而有利于将连接器稳固保持在与搅拌组件相连接的位置,保证二者连接稳定性,以及使连接器稳定保持在容纳腔的腔底壁的下方,避免连接器干扰炸锅组件的移出。而在需要连接器做升降运动时,使连动件沿设定路径平移,带动导轨配合部移出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在位置,而后沿继续导轨滑移至设定位置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螺钉穿过第二滑槽插入固定板,螺钉能够在连动件移动的过程中沿第二滑槽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连动件移动的过程中,螺钉会沿着第二滑槽移动,通过螺钉和第二滑槽的配合,实现了对连动件移动路径的限制,实现连动件沿设定路径移动。而且有利于通过螺钉将连动件安装在固定板上,除实现导向功能外,兼具连接功能,简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拨动件还包括拨钮,拨钮穿过第三滑槽与拨动杆的第一端连接,并能够沿第三滑槽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拨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拨钮,方便用户握持拨钮而拨动拨动杆。而且在机体的外表面设置第三滑槽,有利于通过第三滑槽限制拨钮的移动路径,从而确保拨动杆准确带动连动件沿设定路径移动,进而准确控制连接器做升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底部具有供连接器插入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的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定位凸出部,每个定位凸出部从根部至头部逐渐变小,周向相邻的两个定位凸出部之间形成定位凹槽;连接器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周向分布在定位柱上的多个定位凸筋,多个定位凸筋延伸至定位柱的上表面并相互连接,多个定位凸出部围绕定位柱周向分布,每个定位凸筋插设在一个定位凹槽内。有利于保证连接器能够带动搅拌组件平稳转动。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炸锅组件移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连接器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连接器下降并移出炸锅组件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和容纳腔的腔底壁处于倒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在倒置状态下的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在连接器下降后的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在连接器上升后的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1附图标号说明:
10机体,110容纳腔,111开口,112第一通孔,120第三滑槽,
20炸锅组件,210第二通孔,
30搅拌组件,310第二插槽,320定位凸出部,330定位凹槽,
410连接器,411第一插槽,412定位柱,413定位凸筋,414支撑台,420驱动电机,430拨动件,431拨动杆,432拨钮,450固定板,451第四通孔,460连动件,461导轨,462第一限位部,463第二限位部,464第二滑槽,465螺钉,470压板,471导轨配合部,480复位弹簧,490传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本申请中的“上”、“下”、“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均是基于空气炸锅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正立放置时的方位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此外,在示例的描述中,当认为公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将引起对本实用新型的模糊解释时,将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设置有容纳腔110,机体10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纳腔110的开口111,容纳腔110的腔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12;炸锅组件20,能够经开口111插入或移出容纳腔110,炸锅组件20的底壁对应于第一通孔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210;搅拌组件30,设置在炸锅组件20内,并经第二通孔210外露;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下方,用于驱动搅拌组件30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器410,连接器410能够上升伸出,穿过第一通孔112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连接器410还能够下降以低于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0和炸锅组件20,炸锅组件20能够从机体10侧壁上的开口111处插入和移出容纳腔110,实现抽屉式的安放方式,操作方便。而且,在炸锅组件20内设置搅拌组件30,有利于通过搅拌组件30搅拌炸锅组件20内的食材,使食材充分翻滚,多方位均匀受热,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避免食材出现迎面面焦糊,而背风面烤不熟的情况。此外,使驱动组件的连接器410能够做升降运动,上升伸出第一通孔112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如图3所示),便于通过连接器410带动搅拌组件30转动,实现搅拌功能。使连接器410还能够下降至低于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内表面的位置(如图2和图4所示),便于用户横向拉出炸锅组件20,避免炸锅组件20与连接器410发生干涉。
可选地,搅拌组件30的一部分伸出第二通孔210,使得连接器410无需穿过第二通孔210便可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有利于减少连接器410的升降行程,减小驱动组件的占用空间。
对于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420,设置在连接器410的下方,并与连接器410上下活动连接,驱动电机420能够通过连接器410驱动搅拌组件30转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驱动电机420和连接器410上下活动连接,也即在连接器41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420也与连接器410保持连接状态,保证驱动电机420能够准确驱动连接器4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拨动件430,拨动件430的第一端伸出机体10的外表面,并能够沿机体10的外表面移动;传动机构,连接在拨动件430和连接器410之间,传动机构能够在拨动件430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器410上下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拨动件430和传动机构。使拨动件430的一端伸出机体10的外表面,方便用户拨动,从而调节连接器410的位置。使传动机构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器410上下移动,有利于减少驱动组件整体的高度,从而降低机体10的高度,使空气炸锅体积小巧。此外,采用手动拨动的方式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而非电控结构,无需电控布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拨动件430包括拨动杆431,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板450和设置在固定板450上的连动件460;拨动杆431的第一端为拨动端,拨动杆431的第二端与连动件460相连接,拨动杆431的中部与固定板450转动连接;连动件460能够在固定板450上沿设定路径平移,连动件460上设置有从上至下倾斜延伸的导轨461;连接器410连接有与导轨461相配合的导轨配合部471;其中,拨动杆431能够推动连动件460在固定板450上沿设定路径平移,以带动导轨配合部471沿导轨461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拨动件430包括拨动杆431,拨动拨动杆431的第一端,使其第二端带动连动件460移动,有利于通过拨动杆431将作用力的施力点的引出到机体10外表面的合适位置,便于用户操作。而且,使连动件460能够在拨动杆431的推动下沿设定路径平移(其中,图6至图8中位于连动件460一侧的箭头所指方向即为连动件460沿设定路径的移动方向,图6中位于拨动件430一侧的箭头所指方向,即为拨动件430的移动方向),并在平移过程中,使导轨配合部471能够沿连动件460上的导轨461移动,从而带动与导轨配合部471连接的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准确控制连接器410的移动位置,保证连接器410准确与搅拌组件30连接,以及准确下降退出容纳腔110。
其中,导轨配合部471既可以与连接器410固定成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8所示,传动机构还包括:压板470,压板470上设置有供连接器410穿过的第三通孔,连接器410的周向上设置有支撑台414,压板470压设在支撑台414上,导轨配合部471设置在压板470上;复位弹簧480,设置在连接器410的下方,用于对连接器410施加向上的挤压力。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压板470压在连接器410的支撑台414上,并为连接器410留有第三通孔,使连接器410的一部分能够穿过第三通孔与搅拌组件30连接,可有效避免连接器410在上升过程中脱离驱动组件,甚至掉落出来,丢失或与炸锅组件20发生干涉等。而且,将导轨配合部471设置在压板470上,从而在导轨配合部471沿导轨461向下移动时,压板470能够下压连接器410,推动连接器410下降,有利于连接器410平稳移动。而在导轨配合部471沿导轨461上移时,可通过复位弹簧480推动连接器410,使连接器410的支撑台414始终与压板470保持抵接状态,直至连接器410上升到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的高度,有利于连接器410平稳上升。
为方便与压板470相配合,可以将固定板450设置在容纳腔110的腔底壁上,使固定板450上设置有供连接器410穿过的第四通孔451。例如图9所示,通过螺钉将固定板450安装在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下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9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套490,传动套490的底部套设在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上,连接器4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411,传动套490的顶部插入第一插槽411内,复位弹簧480的底部设置在传动套490内,复位弹簧480的顶部与第一插槽411的槽顶壁相抵接,传动套490能够沿第一插槽411上下移动。进一步地,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能够驱动传动套490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器410转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传动套490套设在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上,将复位弹簧480插设在传动套490内,一方面提高了复位弹簧480的安装稳定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限制复位弹簧480的伸缩方向,避免复位弹簧480发生歪斜。而且,使连接器4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411,使复位弹簧480的顶部能够插入第一插槽411内支撑连接器410,支撑稳定,而且第一插槽411也能够限制复位弹簧480的伸缩方向,避免复位弹簧480发生歪斜而无法推动连接器410上升。此外,使传动套490能够沿第一插槽411上下移动,实现了驱动电机420与连接器410的上下活动连接,并且驱动连接器410转动。
可选地,传动套490的底部内侧壁的横截面为非回转体,并与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相适配,例如横截面呈D字型。传动套490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非回转体,并与第一插槽411相适配,例如横截面呈D字型。确保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能够带动连接器410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组件30转动。而且也能够避免连接器410水平旋转,保证连接器410与搅拌组件30准确对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410与导轨配合部471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无需设置复位弹簧480,可直接通过导轨配合部471和导轨461的配合,带动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结构简单。此时,为保证驱动电机420与连接器410上下活动连接,可采用上述传动套490和第一插槽411的连接结构,而无需在传动套490和第一插槽411内设置复位弹簧4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461和导轨配合部471中一个为第一滑槽,另一个为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凸出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导轨461的顶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一限位部462,导轨461的底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二限位部463,第一限位部462和第二限位部463向相背的方向延伸。
无论导轨461是滑槽还是凸出部,使导轨461的两端相相背的方向水平延伸,则在导轨配合部471移动导轨461的一端,也即移动到第一限位部462或第二限位部463时,并不会轻易地沿导轨461中部上下倾斜延伸的部分滑移移位,从而有利于将连接器410稳固保持在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的位置,保证二者连接稳定性,以及使连接器410稳定保持在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下方,避免连接器410干扰炸锅组件20的移出。而在需要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时,使连动件460沿设定路径平移,带动导轨配合部471移出第一限位部462或第二限位部463所在位置,而后沿继续导轨461滑移至设定位置即可。
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连动件460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压板47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出部。在拨动件4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如图2所示,拨钮432处于开启位置,连动件460如图7所示沿设定路径平移,使第一导向凸出部位于第二限位部463所在位置,由于图7为大致从下至上观察的视角,因此第一导向凸出部处于此视角下的导轨461的“顶部”,可使连接器410被压板470下压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使连接器410下降低于容纳腔110的腔底壁,从而方便用户如图2所示取出炸锅组件20。而在拨动件43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此时如图1所示,拨钮432处于关闭位置,连动件460如图8所示沿设定路径平移,使第一导向凸出部位于第一限位部462所在位置,由于图8为大致从下至上观察的视角,因此第一导向凸出部处于此视角下的导轨461的“底部”,压板470上移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复位弹簧480推动连接器410上升与搅拌组件30相连接,从而方便驱动搅拌组件30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连动件46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464,螺钉465穿过第二滑槽464插入固定板450,螺钉465能够在连动件460移动的过程中沿第二滑槽464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连动件460移动的过程中,螺钉465会沿着第二滑槽464移动,通过螺钉465和第二滑槽464的配合,实现了对连动件460移动路径的限制,实现连动件460沿设定路径移动。而且有利于通过螺钉465将连动件460安装在固定板450上,除实现导向功能外,兼具连接功能,简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20,拨动件430还包括拨钮432,拨钮432穿过第三滑槽120与拨动杆431的第一端连接,并能够沿第三滑槽120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拨动杆431的第一端设置拨钮432,方便用户握持拨钮432而拨动拨动杆431。而且在机体10的外表面设置第三滑槽120,有利于通过第三滑槽120限制拨钮432的移动路径,从而确保拨动杆431准确带动连动件460沿设定路径移动,进而准确控制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搅拌组件30的底部具有供连接器410插入的第二插槽310,第二插槽310的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定位凸出部320,每个定位凸出部320从根部至头部逐渐变小,周向相邻的两个定位凸出部320之间形成定位凹槽330;连接器410上设置有定位柱412和周向分布在定位柱412上的多个定位凸筋413,多个定位凸筋413延伸至定位柱412的上表面并相互连接,多个定位凸出部320围绕定位柱412周向分布,每个定位凸筋413插设在一个定位凹槽330内。有利于保证连接器410能够带动搅拌组件30平稳转动。
可选地,定位凹槽330的数量与定位凸筋413的数量相同,或者定位凹槽330的数量为定位凸筋413的数量的整数倍。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内设置有容纳腔(110),所述机体(10)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110)的开口(111),所述容纳腔(110)的腔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12);
炸锅组件(20),能够经所述开口(111)插入或移出所述容纳腔(110),所述炸锅组件(20)的底壁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210);
搅拌组件(30),设置在所述炸锅组件(20)内,并经所述第二通孔(210)外露;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30)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器(410),所述连接器(410)能够上升伸出,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2)与所述搅拌组件(30)相连接,所述连接器(410)还能够下降以低于所述容纳腔(110)的腔底壁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驱动电机(420),设置在所述连接器(410)的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器(410)上下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器(410)驱动所述搅拌组件(30)转动;
拨动件(430),所述拨动件(430)的第一端伸出所述机体(10)的外表面,并能够沿所述机体(10)的外表面移动;
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拨动件(430)和所述连接器(410)之间,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在所述拨动件(430)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器(410)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430)包括拨动杆(43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板(450)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50)上的连动件(460);
所述拨动杆(431)的第一端为拨动端,所述拨动杆(43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动件(460)相连接,所述拨动杆(431)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450)转动连接;
所述连动件(460)能够在所述固定板(450)上沿设定路径平移,所述连动件(460)上设置有从上至下倾斜延伸的导轨(461);
所述连接器(410)连接有与所述导轨(461)相配合的导轨配合部(471);
其中,所述拨动杆(431)能够推动所述连动件(460)在所述固定板(450)上沿设定路径平移,以带动所述导轨配合部(471)沿所述导轨(461)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器(410)做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
压板(470),所述压板(470)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器(410)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器(410)的周向上设置有支撑台(414),所述压板(470)压设在所述支撑台(414)上,所述导轨配合部(471)设置在所述压板(470)上;
复位弹簧(480),设置在所述连接器(410)的下方,用于对所述连接器(410)施加向上的挤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传动套(490),所述传动套(490)的底部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接器(4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411),所述传动套(490)的顶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411)内,所述复位弹簧(480)的底部设置在所述传动套(490)内,所述复位弹簧(480)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插槽(411)的槽顶壁相抵接,所述传动套(490)能够沿所述第一插槽(411)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能够驱动所述传动套(490)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器(41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410)与所述导轨配合部(471)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61)和所述导轨配合部(471)中一个为第一滑槽,另一个为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凸出部;
所述导轨(461)的顶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一限位部(462),所述导轨(461)的底部水平弯折构造成第二限位部(463),所述第一限位部(46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63)向相背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46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464),螺钉(465)穿过所述第二滑槽(464)插入所述固定板(450),所述螺钉(465)能够在所述连动件(460)移动的过程中沿所述第二滑槽(464)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20),所述拨动件(430)还包括拨钮(432),所述拨钮(432)穿过所述第三滑槽(120)与所述拨动杆(431)的第一端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三滑槽(120)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0)的底部具有供所述连接器(410)插入的第二插槽(310),所述第二插槽(310)的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定位凸出部(320),每个所述定位凸出部(320)从根部至头部逐渐变小,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凸出部(320)之间形成定位凹槽(330);
所述连接器(410)上设置有定位柱(412)和周向分布在所述定位柱(412)上的多个定位凸筋(413),所述多个定位凸筋(413)延伸至所述定位柱(412)的上表面并相互连接,所述多个定位凸出部(320)围绕所述定位柱(412)周向分布,每个所述定位凸筋(413)插设在一个所述定位凹槽(330)内。
CN202123090245.2U 2021-12-09 2021-12-09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6494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0245.2U CN216494951U (zh) 2021-12-09 2021-12-09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0245.2U CN216494951U (zh) 2021-12-09 2021-12-09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4951U true CN21649495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9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0245.2U Active CN216494951U (zh) 2021-12-09 2021-12-09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4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5064B (zh) 垂直和水平烤箱
CN216494951U (zh) 空气炸锅
CN105832188B (zh) 烤盘能升降煎烤器
CN200998178Y (zh) 掀盖式煎烤器
CN212521492U (zh) 升降锅及烹饪器具
CN107280514B (zh) 一种快速装盘油炸锅
CN217885793U (zh) 一种抬杆式牛排机
CN103356079A (zh) 一种多士炉
CN108095572A (zh) 一种可升降电烤炉
CN210748855U (zh) 煎烤机
CN209644630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的承接装置
CN210582237U (zh) 一种烤架可升降的煎烤炉
CN110432797B (zh) 煎烤机
CN108852036B (zh) 一种手动升降机构
CN111493692B (zh) 煎烤机
CN208598197U (zh) 一种可升降电烤炉
CN201727394U (zh) 单槽多仕炉
CN201033029Y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煎烤装置
CN215502564U (zh) 一种烤炉
CN114532830B (zh) 自动炒菜机
CN217338273U (zh) 一种煎烤机
CN218419480U (zh) 一种通过机械升降调节火力的烹饪器具
CN209574416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的送料装置
CN214284600U (zh) 烹饪器具
CN21126993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加热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