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3508U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3508U
CN216493508U CN202122213278.5U CN202122213278U CN216493508U CN 216493508 U CN216493508 U CN 216493508U CN 202122213278 U CN202122213278 U CN 202122213278U CN 216493508 U CN216493508 U CN 216493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heat
width
assembly
annu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32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32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3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3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3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包括储液腔、发热体和发热体密封件;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发热体靠近储液腔的表面;发热体密封件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具有通孔,使发热体与储液腔流体连通;环形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在发热体密封件的环形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起,改善发热体密封件偏置时受力不均的问题,从而防止发热体密封件偏置时翻边,进而使发热体密封件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的主要功能由雾化组件实现,雾化组件将内部存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被用户吸食。基于所需要的功能,雾化组件中通常具有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以及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的发热体。为了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发热体的侧面泄露,在发热体靠近储液腔的表面设置有发热体密封件,以密封发热体与储液腔之间的结构间隙。然而,现有的超薄电子雾化装置中,还是会出现漏液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薄产品漏液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储液腔、发热体和发热体密封件;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用于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表面;所述发热体密封件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具有通孔,使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所述环形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凸起。
其中,所述环形本体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和两个相对的短边,两个所述长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凸起。
其中,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长边的中间位置。
其中,所述凸起的长度与所述长边的长度比值为1:5~1:1.5;和/或,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短边的长度比值为1:20~1:5。
其中,所述长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短边的宽度,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长边的宽度之和为第一值,所述短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值比值为 1:0.5~1:1.5。
其中,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发热体密封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环形侧壁的端面,所述发热体密封件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
其中,两个所述长边上的凸起的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环形本体为矩形环;沿着所述凸起的高度方向,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其中,两个所述长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长边间隔设置且高度相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组件的工作提供能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雾化组件包括储液腔、发热体和发热体密封件;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发热体靠近储液腔的表面;发热体密封件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具有通孔,使发热体与储液腔流体连通;环形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在发热体密封件的环形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起,改善发热体密封件偏置时受力不均的问题,从而防止发热体密封件偏置时翻边,进而使发热体密封件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雾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提供的雾化组件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发热体密封件在雾化组件中偏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在雾化组件中偏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与发热体装配俯视图;
图8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又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超薄电子雾化装置中出现漏液的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发热体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单侧偏置导致外侧易翻边,无法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液态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组件1和电源组件2。雾化组件1与电源组件2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雾化组件1用于存储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是药液、植物草叶类液体等液态基质;雾化组件1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等。电源组件2包括电池(图未示)、气流传感器(图未示)以及控制器(图未示)等元件;电池用于为雾化组件1供电,以使得雾化组件1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中气流变化,控制器根据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变化以及预设程序控制雾化组件1是否工作。
请参阅图2a和图2b,图2a是图1中雾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提供的雾化组件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1包括壳体10、发热座11、底座12、发热体13。壳体10具有收容腔100,发热座11和底座12设置于收容腔100中。发热座11靠近底座1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11,底座12 靠近发热座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21,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 配合形成安装腔(图未示),发热体13设置于该安装腔中,同发热座 11和底座12一起设置于收容腔100中。
壳体10与发热座11配合形成储液腔14,储液腔14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即发热座11形成储液腔14的底壁。壳体10还形成有出气通道15,出气通道15的中轴线与雾化组件1的中轴线重合,储液腔 14环绕出气通道15设置;即储液腔14的侧壁为壳体10。
在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下液通道1111和一个出气孔 1112,两个下液通道1111设置于出气孔1112的两侧,下液通道1111与储液腔14连通,出气孔1112与出气通道15连通。在发热体13与第二凹槽12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雾化腔16,即底座12上设置有雾化腔16,且出气孔1112与雾化腔16连通。在第二凹槽121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气通道17,进气通道17的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另一端与雾化腔16连通。
储液腔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通道1111进入发热体13,被发热体13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释放在雾化腔16中;也就是说,发热体13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外界大气经进气通道17进入雾化腔16,携带雾化腔16中的气溶胶,经出气孔1112进入出气通道15到达用户口中被吸食。
其中,发热体13包括导液件和发热件。在一实施方式中,发热件设置于导液件远离储液腔14的表面,导液件利用其毛细作用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引至发热件所在的表面,发热件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导液件可以是多孔陶瓷、多孔致密基体等,发热件可以是发热膜、发热丝、发热网、发热线路等。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结合图2b-图4,雾化组件1还包括发热体密封件18,发热体密封件18设置于发热体13靠近储液腔14的表面,具体地,发热体密封件 18设置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与发热体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体密封件18仅设置于发热体13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之间,发热体 13的侧面与第一凹槽111的侧壁之间并未设置有发热体密封件18,以利于雾化组件1的超薄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发热体密封件18部分设置于发热体13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之间,部分设置于发热体13的侧面与第一凹槽111的侧壁之间;设置于发热体13侧面部分发热体密封件18并未覆盖整个发热体13侧面,覆盖面积越少越好,能够实现装配过程中对其自身的限位即可,以利于雾化组件1的超薄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体密封件18包括环形本体181,环形本体 181具有通孔1811,使得发热体13与储液腔14流体连通。即,储液腔 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通道1111、通孔1811进入发热体13。环形本体181的主体为平板结构(如图4所示);具体地,环形本体181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图未示)和第二表面(图未示),第一表面用于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抵接,第二表面用于与发热体13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为平面。可以理解,环形本体181 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也可为弧面等其他结构,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发热体13配合设置,实现对发热体13的密封即可。
在环形本体181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82,凸起182沿着垂直于环形本体181内表面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凸起182使得部分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加宽,改善发热体密封件18偏置时受力不均的问题,从而防止发热体密封件18偏置时翻边,进而使发热体密封件18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可以理解,在环形本体181的内表面未设置凸起182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为环形本体181的宽度;在环形本体181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182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为环形本体181的宽度与凸起182的高度之和。通过设置凸起182使部分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加宽,以改善发热体密封件18偏置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具体将在图5和图6对比中进行介绍。其中,由于凸起182沿着垂直于环形本体181内表面的方向延伸,凸起182的高度为凸起182 的顶面与环形本体181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即,凸起182的高度为凸起182远离环形本体181的一端的端面与环形本体181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本体181为矩形环,且外角和内角处均设计呈弧形。具体地,环形本体181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 1812和两个相对的短边1813,在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凸起 182,凸起182的厚度与环形本体181的厚度相同。可选的,凸起182 与环形本体18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为环形本体181的通孔1811的孔壁,即,在环形本体181的通孔1811的孔壁对应于两个长边1812处均设置有凸起18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本体181也可以为平行四边形环等其他环体结构,与发热体13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发热体13的密封即可。
请参阅图5和6,图5是现有的发热体密封件在雾化组件中偏置的示意图,图6是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在雾化组件中偏置的示意图。其中,图5和图6均是沿着图2a中雾化组件B-B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的发热体密封件为现有的,图6中的发热体密封件18是本申请提供的。
参阅图5,由于发热体密封件仅设置于发热体13靠近储液腔14的表面,发热体密封件在密封的同时需要保证储液腔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顺畅的下液至发热体13中,因此在雾化组件1的厚度方向上,发热体密封件的单边胶位较少,即,发热体密封件长边上的宽度较窄。具体参见图5中虚线圈出的E区域,当发热体密封件单侧偏置时,发热体密封件外侧漏空、内侧局部受到发热座11和发热体13挤压的力,导致受力不平衡,外侧易翻边,导致无法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参阅图6,本申请通过在发热体密封件18的环形本体181的长边的内表面设置凸起182,环形本体181维持原设计尺寸;也就是说,在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均设置凸起182。具体参见图6中虚线圈出的F区域,发热体密封件18单侧偏置时,发热体密封件18外侧漏空,内侧的凸起182增大受力面积,可受力支撑,缓解原受力不平衡现象,防止外侧翻边。同时,只在环形本体181的长边上设置凸起181,使得环形本体181上除了设置凸起181处还维持原设计尺寸,避免减小通孔1811 尺寸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在该处形成油膜,以此保证下液顺畅,降低发生抽吸焦味的风险。且在环形本体181的两个长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凸起181,使得在雾化组件1的厚度方向上,发热体密封件18无论是向哪一侧偏置,均能防止翻边。
在一实施方式中,凸起182的一端与短边1813抵接;具体地,可以是两个凸起182均与同一短边1813抵接;也可以是一个凸起182抵接一个短边1813,一个凸起182抵接另一个短边1813,具体参见图9 及其相关介绍。在一实施方式中,凸起182与两个短边1813均间隔设置,优选的,凸起182设置于长边1812的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通常而言,雾化组件1整体为扁平状,发热体密封件18在其长边上的受力要大于其短边上的受力,其长边中间位置的受力要大于其长边两端的受力,因此,在发热体密封件18的中间位置设置凸起182可以避免受力不均、防止翻边,且对通孔1811的尺寸减小量较少,有利于对发热体13的充足供液。
在一实施方式中,凸起182的长度与长边1812的长度比值为 1:5~1:1.5;和/或凸起182的高度与短边1813的长度比值为1:20~1:5。通过对凸起182的长度和/或高度进行如上设计,可以在实现防止发热体密封件18翻边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同时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在通孔1811 处形成油膜阻碍下液。
在一实施方式中,长边1812的宽度小于短边1813的宽度,凸起182 的高度与长边1812的宽度之和为第一值,短边1813的宽度与第一值比值为1:0.5~1:1.5。通过对长边1812的宽度、短边1813的宽度和凸起182 的高度进行如上设计,可以在实现防止发热体密封件18翻边的基础上,同时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在通孔1811处形成油膜阻碍下液。其中,凸起182沿着垂直于环形本体181内表面的方向延伸,凸起182的高度与长边1812的宽度之和为凸起182的顶面与长边181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7,图7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与发热体装配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靠近发热体密封件18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131,发热体密封件18设置于第三凹槽131的环形侧壁的端面,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不大于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可以理解,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包括其长边1812的宽度和短边1813的宽度。即,发热体密封件18的通孔1811使第三凹槽131的开口完全暴露,保证下液的顺畅性及供液速度,防止出现抽吸焦味的现象。具体地,第三凹槽 131的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沿其周向上是均一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短边1813的宽度均一,且不大于第三凹槽131的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凸起182的高度在其延伸方向上是均一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长边1812的宽度均一,凸起182的高度和长边1812的宽度之和不大于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热体密封件18可以遮挡部分第三凹槽131 的开口,能够满足发热体13的供液需求即可。例如,发热体密封件18 的短边1813的宽度等于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凸起182的高度和长边1812的宽度之和大于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
继续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长边1812上的凸起182的高度相同;沿着凸起182的高度方向,凸起18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可以理解,两个长边1812上的凸起182的高度也可以不相同,只需使气溶胶生成基质在设置有这两个凸起182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无法形成油膜即可;凸起182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矩形、弧形等,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可以理解,上述介绍的凸起182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结合,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8,图8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与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凸起182,多个凸起 182沿着长边1812间隔设置且高度相同。多个凸起182可以沿着整个长边1812间隔设置,也可以只沿着长边1812的中间位置间隔设置,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多个凸起182的高度设置与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相同,不再赘述。图8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与第三凹槽 131环形侧壁的端面宽度之间的关系,同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与第三凹槽131环形侧壁的端面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图2b中发热体密封件又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与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凸起182,一个凸起182 与两个短边1813中的一个抵接,一个凸起182与两个短边1813中的另一个抵接,两个凸起182以发热体密封件18的中心中心对称设置。凸起182的长度大于长边1812长度的一半,优选,大于2/3。图9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上凸起182的厚度、高度同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 18的厚度、高度相同;图9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与第三凹槽 131环形侧壁的端面宽度之间的关系,同图3提供的发热体密封件18的宽度与第三凹槽131环形侧壁的端面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同,不再赘述。
在雾化组件1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1并不包括发热座11,发热体13通过底座12固定,发热体密封件18设置于储液腔14的腔壁端部与发热体13之间,发热体密封件18上的通孔1811使储液腔14与发热体13直接流体连通;其中,发热体密封件18的结构与上述介绍相同,不再赘述。雾化组件1中的其他结构做相应改变。
本申请中的雾化组件1包括储液腔14、发热体13和发热体密封件 18;储液腔14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13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密封件18设置于发热体13靠近储液腔14的表面;发热体密封件18包括环形本体181,环形本体181具有通孔1811,使发热体13与储液腔14流体连通;环形本体181的主体为平板结构;环形本体181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1812和两个相对的短边1813,其中,两个长边181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凸起182;凸起182的厚度与环形本体 181的厚度相同。通过在发热体密封件18的环形本体181上设置凸起 182,改善发热体密封件18偏置时受力不均的问题,从而防止发热体密封件18偏置时翻边,进而使发热体密封件18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
发热体,用于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表面;所述发热体密封件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具有通孔,使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所述环形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和两个相对的短边,两个所述长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长边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长度与所述长边的长度比值为1:5~1:1.5;和/或,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短边的长度比值为1:20~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短边的宽度,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长边的宽度之和为第一值,所述短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值比值为1:0.5~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发热体密封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发热体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环形侧壁的端面,所述发热体密封件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端面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上的所述凸起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为矩形环;沿着所述凸起的高度方向,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长边间隔设置且高度相同。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组件的工作提供能量。
CN202122213278.5U 2021-09-13 2021-09-13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6493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78.5U CN216493508U (zh) 2021-09-13 2021-09-13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78.5U CN216493508U (zh) 2021-09-13 2021-09-13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3508U true CN21649350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3278.5U Active CN216493508U (zh) 2021-09-13 2021-09-13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3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95771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9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EP4151099A1 (en) Atomization device
CN21501357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1359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931955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8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493508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12705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81437U (zh)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93196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64692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85155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0135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0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4369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0042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422219U (zh) 雾化装置
CN2204586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