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8061U -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8061U
CN216488061U CN202123284611.8U CN202123284611U CN216488061U CN 216488061 U CN216488061 U CN 216488061U CN 202123284611 U CN202123284611 U CN 202123284611U CN 216488061 U CN216488061 U CN 216488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
emitting
optical modul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846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宸科
张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846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8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8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8061U/zh
Priority to US18/098,340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338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涉及显示技术领域,LED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和发光模块,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且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均配置有出光面,且出光面的朝向相同;不同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该预设轴线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光学模块设置在出光面上并与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其用于接收自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预设出射角出射。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出射,避免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在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主要是将传统发光二极管进行微缩化和矩阵化,使单颗发光二极管的尺寸缩小至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并实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像素点的单独驱动发光。与传统的显示装置相比,由微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装置具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和能耗低等优点。
显示装置由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水平铺设在二维平面上而制成,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当将上述显示装置应用于发光角度较小的投影产品或者小视角显示产品时,需要在显示装置的出光侧设置光学模块,并利用光学模块缩小每个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由于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是按照预定线性方向水平铺设在二维平面上的,三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不一致,在经过光学模块后,三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仍存在差异,会存在仅有部分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混合的现象,易导致色散现象,并且因存在色散现象易导致显示影像在不同视角下存在颜色偏差,出现色差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并避免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其使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出射,可避免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在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
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其包括:
多个具有不同发光波长的微发光二极管,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均配置有出光面,且出光面的朝向相同;不同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该预设轴线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
光学模块,设置在出光面上并与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光学模块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光学模块用于接收自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预设出射角出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光面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出光区位于微发光二极管靠近A点的一侧,非出光区位于微发光二极管远离A点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小于等于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或者,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大于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介于1μm至100μm,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介于1μm至10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均匀地分设于圆周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相邻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12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90°,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18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重合;或者,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的夹角α1大于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LED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小于等于8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以及多个设置在基板上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为上述实施例中的LED像素单元,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光学模块位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远离基板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上述预设轴线均垂直于基板;或者,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基板,上述预设轴线与基板的夹角β1大于5°。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同一LED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且不同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该预设轴线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并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出射,避免了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进而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对于发光角度较小的LED像素单元来说效果尤其明显。
2)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出光区位于微发光二极管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当多个微发光二极管与光学模块配合时,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重合,可使LED像素单元近似于出射平行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LED像素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LED像素单元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LED像素单元的主视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LED像素单元的主视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用于车载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 基板 010 第一半导体层
2 微发光二极管 011 第一台面
3 光学模块 012 第二台面
10 微发光二极管 013 出光区
11 第一微发光二极管 014 非出光区
12 第二微发光二极管 020 有源层
13 第三微发光二极管 030 第二半导体层
20 光学模块 040 第一电极
30 隔板 050 第二电极
100 基板 060 绝缘层
200 像素单元
300 隔板
S1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营业,本申请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和“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还应该理解到,当某一层被称为“位于其它层或基板上”时,该层可以直接位于其它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2,例如,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红光微发光二极管、绿光微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微发光二极管三种。多个微型微发光二极管2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在基板1的上表面上。
当将上述显示装置应用于发光角度较小的投影产品或者小视角显示产品时,需在微发光二极管2远离基板1的一侧设置光学模块3,该光学模块3可调整微发光二极管2的出射光线,并调整每个像素单元、显示装置的发光角度。但是,由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2以自左至右的方式依次铺设在基板1的上表面上,不同微发光二极管2之间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微发光二极管2的出射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3,则不同微发光二极管2的出射光线也以不同角度自光学模块3出射,会存在仅有部分微发光二极管2的出射光线混合的现象,易出现色散现象,且显示影像在不同视角下存在颜色偏差,也就是所谓的色差。若图1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2自左至右依次为红光微发光二极管、绿光微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微发光二极管,则红光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更靠右,蓝光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更靠左,这就导致同一像素单元中靠右区域的显示颜色更加偏红或偏黄,而靠左区域的显示颜色更加偏蓝,颜色一致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将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且不同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该预设轴线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能够减小多个微发光二极管之间出射光线的差异,有效避免像素单元所存在的色差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参见图2和图4,该LED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和光学模块20。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长度、宽度均为1~100μm。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且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配置有出光面,且出光面的朝向相同,此处的出光面平行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上述预设轴线I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光学模块20设置在出光面上并与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光学模块20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上述垂向投影指的是在平行于预设轴线I的投影方向的投影。光学模块20用于接收自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预设出射角出射,上述预设出射角即为LED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LED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优选为小于等于80°。
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形成有遮光层,遮光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黑胶,黑胶具体由黑色染料分子或者奈米碳粒子分散于环氧树脂、压克力或者硅胶内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能够被独立地驱动。
在同一LED像素单元中,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上述结构,可使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20,并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20出射,能够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并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这种效果对于发光角度较小的LED像素单元来说尤其明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6,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所对应的出光面均包括出光区013和非出光区014,出光区013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非出光区014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A点的一侧。出光区013距A点的距离为d1,出光区013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为d2,其中,d1≤d2,或者,d1>d2。d1和d2的取值均介于1μm至100μm。
在本实施例中,d1优选为小于d2,d1的取值优选为2~4μm,d2的取值优选为8~15μm。上述出光区013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d1的取值具体为2μm,d2的取值具体为10μm。
较佳地,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出光区013的面积相同,可保证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上述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能够重合,进而保证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的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包括在预设轴线I所在的方向上顺序排列的第一半导体层010、有源层020和第二半导体层030,其中,第一半导体层010为P型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030为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020为多层量子阱层,其可提供红光或者绿光或者蓝光的辐射。P型半导体层、多层量子阱层、N型半导体层仅是微发光二极管10的基本构成单元,在此基础上,微发光二极管10还可以包括其他对微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具有优化作用的功能结构层。
在上述微发光二极管10中,第二半导体层030远离第一半导体层010的表面为出光面,与出光面背对的表面上配置有第一台面011和第二台面012。第一台面011为第一半导体层010远离第二半导体层030的表面,其与出光面的发光区013对应,且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第二台面012露出第二半导体层030,其与出光面的非发光区014对应,且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A点的一侧。上述第一台面011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
较佳地,第一台面01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040,第一电极040与第一半导体层010电性连接。第二台面012上形成有第二电极050,第二电极050与第二半导体层030电性连接。
较佳地,第一台面011和第二台面012上覆盖有绝缘层060,绝缘层060为单层绝缘层或者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当绝缘层060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时,其采用诸如电子束蒸镀或者离子束溅射等技术使多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以交替层叠成多层的方式所制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的材料优选为SiO2、TiO2、ZnO2、ZrO2、Cu2O3、Al2O3等不同材料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匀地分设于圆周线上。该LED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120°。
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分别为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的发光波长不同,且均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微发光二极管1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优选为红光LED芯片,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优选为绿光LED芯片,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优选为蓝光LED芯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分别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仅是示例性描述,本申请对于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依次分设于圆周线上。该LED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90°,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1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与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之间的夹角呈90°,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与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之间的夹角呈90°,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与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之间的夹角呈18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总宽度小于等于光学模块20的宽度,这是由光学模块20对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作用决定的。同时,为了避免相邻LED像素单元之间产生干涉,光学模块20的宽度需小于等于LED像素单元的宽度。
同样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总长度小于等于光学模块20的长度,这是由光学模块20对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作用决定的。同时,为了避免相邻LED像素单元之间产生干涉,光学模块20的长度需小于等于LED像素单元的长度。
较佳地,LED像素单元的边缘设置有隔板30,在隔板30的阻挡作用下,到达光学模块20的出射光线的角度优选为小于等于1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重合。由于同一LED像素单元所对应的出光区013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则该LED像素单元可被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重合时,可使LED像素单元近似于出射平行光。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的夹角α1大于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模块20包括微型透镜、微型棱镜或者微型反射镜。微型透镜包括但不限于是菲涅尔透镜、扩散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微型反射镜包括但不限于是凹面镜和凸面镜。光学模块20用于调整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改变出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以缩小、放大或者改变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光学模块20包括多焦点透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7~图10,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00以及多个设置在基板100上的像素单元200,每个像素单元200均为上述实施例中的LED像素单元。基板10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玻璃、石英、硅、蓝宝石、有机聚合物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基板100用于设置像素单元200的表面上还配置有线路部分及驱动部件,以将发光信号和控制电压施加到像素单元200。
以下根据图2~图6所示的结构图来对像素单元200的结构进行阐述:
参见图2和图4,每个像素单元200均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和光学模块20。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长度、宽度均为1~100μm。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且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表面为出光面,且出光面的朝向相同,此处的出光面平行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上述预设轴线I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光学模块20设置位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并与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光学模块20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上述垂向投影指的是在平行于预设轴线I的投影方向的投影。光学模块20用于接收自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预设出射角出射,上述预设出射角即为像素单元200、显示面板的发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像素单元200、显示面板的发光角度优选为小于等于80°。
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形成有遮光层,遮光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黑胶,黑胶具体由黑色染料分子或者奈米碳粒子分散于环氧树脂、压克力或者硅胶内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能够被独立地驱动。
在同一像素单元200中,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上述结构,可使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20,并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20出射,能够避免像素单元200出现色散现象,并避免像素单元200出现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这种效果对于发光角度较小的像素单元200、显示面板来说尤其明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6,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所对应的出光面均包括出光区013和非出光区014,出光区013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非出光区014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A点的一侧。出光区013距A点的距离为d1,出光区013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为d2,其中,d1≤d2,或者,d1>d2。d1和d2的取值均介于1μm至100μm。
在本实施例中,d1优选为小于d2,d1的取值优选为2~4μm,d2的取值优选为8~15μm。上述出光区013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像素单元200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d1的取值具体为2μm,d2的取值具体为10μm。
较佳地,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出光区013的面积相同,可保证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上述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能够重合,进而保证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的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每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包括在预设轴线I所在的方向上顺序排列的第一半导体层010、有源层020和第二半导体层030,其中,第一半导体层010为P型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030为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020为多层量子阱层,其可提供红光或者绿光或者蓝光的辐射。P型半导体层、多层量子阱层、N型半导体层仅是微发光二极管10的基本构成单元,在此基础上,微发光二极管10还可以包括其他对微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具有优化作用的功能结构层。
在上述微发光二极管10中,第二半导体层030远离第一半导体层010的表面为出光面,与出光面背对的表面上配置有第一台面011和第二台面012。第一台面011为第一半导体层010远离第二半导体层030的表面,其与出光面的发光区013对应,且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第二台面012露出第二半导体层030,其与出光面的非发光区014对应,且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远离A点的一侧。上述第一台面011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像素单元200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
较佳地,第一台面01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040,第一电极040与第一半导体层010电性连接。第二台面012上形成有第二电极050,第二电极050与第二半导体层030电性连接。
较佳地,第一台面011和第二台面012上覆盖有绝缘层060,绝缘层060为单层绝缘层或者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当绝缘层060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时,其采用诸如电子束蒸镀或者离子束溅射等技术使多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以交替层叠成多层的方式所制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的材料优选为SiO2、TiO2、ZnO2、ZrO2、Cu2O3、Al2O3等不同材料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均匀地分设于圆周线上。该LED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120°。
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分别为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的发光波长不同,且均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微发光二极管1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优选为红光LED芯片,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优选为绿光LED芯片,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优选为蓝光LED芯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分别为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仅是示例性描述,本申请对于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和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依次分设于圆周线上。该LED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微发光二极管10,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90°,部分相邻微发光二极管10之间的夹角呈1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与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之间的夹角呈90°,第一微发光二极管11与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之间的夹角呈90°,第二微发光二极管12与第三微发光二极管13之间的夹角呈18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总宽度小于等于光学模块20的宽度,这是由光学模块20对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作用决定的。同时,为了避免相邻像素单元200之间产生干涉,光学模块20的宽度需小于等于像素单元200的宽度。
同样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总长度小于等于光学模块20的长度,这是由光学模块20对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作用决定的。同时,为了避免相邻像素单元200之间产生干涉,光学模块20的长度需小于等于像素单元200的长度。
较佳地,相邻像素单元200之间设置有隔板300,在隔板300的阻挡作用下,到达光学模块20的出射光线的角度优选为小于等于1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重合。也就是说,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上述预设轴线I均垂直于基板100。由于同一像素单元200所对应的出光区013均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则该像素单元200可被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重合时,可使像素单元200近似于出射平行光。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的夹角α1大于5°。也就是说,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基板100,上述预设轴线I与基板100的夹角β1大于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模块20包括微型透镜、微型棱镜或者微型反射镜。微型透镜包括但不限于是菲涅尔透镜、扩散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微型反射镜包括但不限于是凹面镜和凸面镜。光学模块20用于调整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改变出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以缩小、放大或者改变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中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光学模块20包括多焦点透镜。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不仅适用于发光角度小于等于80°的情况,还可适用于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偏置于基板100上,也就是上述预设轴线I与基板100之间的夹角大于5°的情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通过使同一像素单元200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且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可避免像素单元200、显示面板出现色散现象,并避免出现色差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屏。
如图11所示,其显示了显示屏S1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应用场景,显示屏S1可设置于汽车内驾驶者所观察的视野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通常情况下汽车内驾驶者观察显示屏S1时,并非是正对显示屏S1,存在一个偏角度或小角度的观察视角,同时,汽车内的乘客也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显示屏S1。使用本申请中的显示屏S1,可很好地避免色散导致的色差问题,在不同视角下均具有较好的颜色一致性,给车内人员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此外,还可以在车顶布置显示屏S1,由于不存在色差问题,即使驾驶者以极小的角度观察显示屏S1,仍可获得较佳的观看效果。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同一LED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且不同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I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该预设轴线I经过A点,且垂直于圆周线所在的平面。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射光线能够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20,并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20出射,避免了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进而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对于发光角度较小的LED像素单元来说效果尤其明显。
进一步地,微发光二极管10的出光面包括出光区013和非出光区014,出光区013位于微发光二极管10靠近A点的一侧,且与A点的距离d1较小,可将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配置为类似于点光源的结构,避免LED像素单元出现色散现象,以及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当多个微发光二极管10与光学模块20配合时,光学模块20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预设轴线I重合,可使LED像素单元近似于出射平行光。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具有不同发光波长的微发光二极管,分设于一条以A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线上;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均配置有出光面,且出光面的朝向相同;不同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绕预设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重合,所述预设轴线经过A点,且垂直于所述圆周线所在的平面;
光学模块,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并与所述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所述光学模块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所述光学模块用于接收自所述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预设出射角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所述出光区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靠近A点的一侧,所述非出光区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远离A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小于等于所述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或者,所述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大于所述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距A点的距离d1介于1μm至100μm,所述出光区在半径方向上的长度d2介于1μm至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均匀地分设于所述圆周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部分相邻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90°,部分相邻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夹角呈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预设轴线重合;或者,所述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预设轴线的夹角α1大于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小于等于80°。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光学模块位于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所述预设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基板;或者,所述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基板的夹角β1大于5°。
1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屏。
CN202123284611.8U 2021-12-24 2021-12-24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Active CN216488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4611.8U CN216488061U (zh) 2021-12-24 2021-12-24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US18/098,340 US20230223384A1 (en) 2021-12-24 2023-01-18 Led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scre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4611.8U CN216488061U (zh) 2021-12-24 2021-12-24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8061U true CN21648806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84611.8U Active CN216488061U (zh) 2021-12-24 2021-12-24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3384A1 (zh)
CN (1) CN21648806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23384A1 (en)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9939B2 (ja) マルチカラーマイクロledアレイ光源
CN112437894B (zh) 照明设备
US7878689B2 (en) Light source package structure
US7942537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brightness enhancing layer
CN111781771B (zh) 背光模组及其设计方法、显示装置
EP2881783B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package as light source
US1087731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237156Y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及使用该光源装置的液晶投影设备
US20070111347A1 (en) Surface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90268460A1 (en) Light collimation and mixing of remote light sources
CN113253379A (zh) 发光模块以及面状光源
US11079095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WO2022188107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1639195A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及使用该光源装置的液晶投影设备
CN216488061U (zh)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KR101208142B1 (ko) 조명장치 및 표시장치
KR20190081848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램프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5259364U (zh) 一种光源装置
US20240128305A1 (en) Led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screen
JP2023542832A (ja) 一体型オフアクシス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14326206B (zh) 显示装置
WO2023103008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CN11393656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14963B1 (ko)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3141892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