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7359U -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7359U
CN216487359U CN202123206699.1U CN202123206699U CN216487359U CN 216487359 U CN216487359 U CN 216487359U CN 202123206699 U CN202123206699 U CN 202123206699U CN 216487359 U CN216487359 U CN 21648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re
original
core
lug
sect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66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曹大友
李国荣
姜国均
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ping Nanjing Co ltd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yard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ping Nanjing Co ltd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yard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ping Nanjing Co ltd,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yard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Jinling Shipping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66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7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包括偶数根原线芯和扩展线芯,每根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两端套设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由弯折的导电片和导电片底部连接的线芯帽组成,所述导电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线芯帽分别套设在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上;所述原线芯每两根形成一组,通过接线片并联;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之间通过圆环柱形导电体连接,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的内孔和原线芯接线片线芯帽、扩展线芯接线片线芯帽上的第一通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所述原线芯和扩展线芯并联。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并联结构实现线芯扩展,可以省去定制专用扩展接线汇流排,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美观地完成线芯并接,而且完全满足电气连接性能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功率的不断增大,电源电缆的截面积也随之增加,当一根电源电缆的载流量不能满足电气设备的使用需求时,通常会采用同种规格的多根电缆并接使用的方法,而通常的做法是定制专用的扩展接线汇流排,从原有的接线端子处延伸出来,以方便电缆线芯并接,但此类结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电气设备的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包括偶数根原线芯和扩展线芯,每根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两端套设接线片;
所述接线片由弯折的导电片和导电片底部连接的线芯帽组成,所述导电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线芯帽分别套设在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上;
所述原线芯每两根形成一组,通过接线片并联;原线芯和扩展线芯之间通过圆环柱形导电体连接,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的内孔和原线芯接线片线芯帽、扩展线芯接线片线芯帽上的第一通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所述原线芯和扩展线芯并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材质为紫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和接线片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为圆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和接线片接触面的宽度,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的内孔直径略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便于螺栓穿过圆环柱形导电体的内孔固定所述并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穿过内孔和第一通孔将所述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固定于接线汇流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汇流排上设有和螺栓相适应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汇流排上设有和螺栓螺纹尺寸相匹配的螺帽。
在并接线芯的数量为2至4芯,且接线空间有限,以及相邻两相接线端子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并联结构实现线芯扩展,可以省去定制专用扩展接线汇流排,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美观地完成线芯并接,而且完全满足电气连接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线芯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环柱形导电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线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线芯并联结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包括偶数根原线芯1和一个扩展线芯2,每根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两端套设接线片3;接线片由弯折的导电片32和导电片底部连接的线芯帽31组成,所述导电片32上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线芯帽31分别套设在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上。
所述原线芯1每两根形成一组,通过接线片3并联;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之间通过圆环柱形导电体4连接,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内孔41和原线芯接线片线芯帽、扩展线芯接线片线芯帽上的第一通孔31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使所述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并联,优选的,螺栓5和接线片之间设有圆环结构的垫片6。
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和接线片3接触面的宽度,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内孔41直径略大于第一通孔31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材质为紫铜。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穿过内孔41和第一通孔31将所述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固定于接线汇流排7上。接线汇流排7上设有和螺栓5相适应的内螺纹,或和螺栓5螺纹尺寸相匹配的螺帽。
在扩展线芯为两个时,可将两个扩展线芯按照图中原线芯1的方式并联,再将并联的扩展线芯通过圆环柱形导电体4和一组原线芯1并联。继续增加扩展线芯时,可参照同样的方式增设圆环柱形导电体4。
本实用新型目前已经在具体的滚装船项目的脱硫系统停泊供给泵控制箱开始应用,在接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美观地完成了3根3×70mm2电缆线芯并接,节省了额外定制专用扩展接线汇流排的开销。

Claims (9)

1.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包括偶数根原线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展线芯(2),每根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两端套设接线片(3);
所述接线片由弯折的导电片(32)和导电片底部连接的线芯帽(31)组成,所述导电片上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线芯帽(31)分别套设在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上;
所述原线芯(1)每两根形成一组,通过接线片(3)并联;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之间通过圆环柱形导电体(4)连接,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内孔(41)和原线芯接线片线芯帽、扩展线芯接线片线芯帽上的第一通孔(33)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所述原线芯(1)和扩展线芯(2)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材质为紫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和接线片之间设有垫片(6);所述垫片(6)为圆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和接线片(3)接触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柱形导电体(4)的内孔(41)直径略大于第一通孔(33)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穿过内孔(41)和第一通孔(33)将所述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固定于接线汇流排(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汇流排(7)上设有和螺栓(5)相适应的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汇流排(7)上设有和螺栓(5)螺纹尺寸相匹配的螺帽。
CN202123206699.1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Active CN21648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6699.1U CN2164873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6699.1U CN2164873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7359U true CN21648735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6699.1U Active CN2164873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7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87359U (zh) 一种大截面电缆线芯并联结构
CN105609204A (zh) ±320kV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电力电缆
CN202495835U (zh) 一种电机用的接线装置
CN202259796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电源分配器
CN203406428U (zh) 导电线缆连接装置
CN201590497U (zh) 一种带法兰盘端子及端子连接体
CN103532064A (zh) 一种低压中空母线槽
CN201044267Y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02709717A (zh) 单芯线连接器端子
CN203536897U (zh) 一种低压中空母线槽
CN202564582U (zh) 铜铝接线端子
CN217823331U (zh) 一种新型铜端子
CN212343286U (zh) 一种三分裂变二分裂线夹
CN212182593U (zh) 一种双孔接线鼻
CN209962937U (zh) 一种教学用闸刀开关
CN206726940U (zh) 一种新型油浸正立式电流互感器导电装置
CN203026654U (zh) 大电流设备连接过渡板
CN210040787U (zh) 一种铜铝线转换的电线束
CN209843279U (zh) 铝合金柔性绞线
CN202423583U (zh) 单芯线连接器端子
CN202978165U (zh) 六分裂组合式耐张线夹
CN2129480Y (zh) 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
CN208939188U (zh) 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
CN214755418U (zh) 一种电缆固定线夹
CN210692788U (zh) 一种直流电源导流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