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9282U - 跨接管吊装撑杆 - Google Patents

跨接管吊装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9282U
CN216479282U CN202122790870.1U CN202122790870U CN216479282U CN 216479282 U CN216479282 U CN 216479282U CN 202122790870 U CN202122790870 U CN 202122790870U CN 216479282 U CN216479282 U CN 216479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bar
jumper
main body
stay
ho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08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彪
杨盛
刘毅
汪智峰
檀晓光
曹晨磊
张艺凡
杨转
丁永海
贾义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Shenzhen Oce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EC Subs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EC Subse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EC Subs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08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9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9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9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跨接管吊装撑杆,包括撑杆主体,可拆卸安装于撑杆主体轴向端部的连接撑杆;撑杆主体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撑杆主体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撑杆主体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管,相邻的第一限位管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撑杆主体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一ROV把手,撑杆主体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连接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件,撑杆主体的相背周向侧面沿连接撑杆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管,相邻的第二限位管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其可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跨接,重复多次使用节省成本,使施工工序更加标准化,提高了工效率,跨接管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稳定不晃,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安装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跨接管吊装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接管吊装撑杆。
背景技术
深水油气跨接管是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连接元件,其水下的安装作业需要撑杆作为辅助吊装工具,原有撑杆的设计通常只能覆盖3-5根指定的跨接管,只能吊装少数与之相匹配的跨接管,当跨接管数量较多,规格型号相差较大时,需要设计制造多根不同撑杆来匹配这些跨接管,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时间和材料。原有撑杆没有底座与本体限位结构的设计,在运输储存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跨接管吊装撑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跨接管吊装撑杆,包括撑杆主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撑杆主体轴向端部的连接撑杆;
所述撑杆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撑杆主体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撑杆主体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管,相邻的第一限位管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撑杆主体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一ROV把手,所述撑杆主体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
所述连接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撑杆主体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连接撑杆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管,相邻的第二限位管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
优选地,所述撑杆主体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索具回收结构。
优选地,所述撑杆主体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一端穿过的第一拖拽结构。
优选地,所述撑杆主体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撑杆主体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撑杆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索具回收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撑杆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一端穿过的第二拖拽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撑杆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连接撑杆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撑杆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二ROV把手。
优选地,所述撑杆主体的轴向两端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连接撑杆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配合的第二法兰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双八字型支腿。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箱形底座。
优选地,所述撑杆主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撑杆的长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跨接管吊装撑杆可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跨接,重复多次使用节省成本,使施工工序更加标准化,提高了施工效率,跨接管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稳定不晃,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安装过程更加安全可靠。该跨接管吊装撑杆在装船、运输、回收过程中更加稳固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跨接管吊装撑杆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跨接管吊装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撑杆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管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ROV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索具回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拖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跨接管吊装撑杆安装于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包括撑杆主体1,可拆卸安装于撑杆主体1轴向端部的连接撑杆2。
该撑杆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11,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撑杆主体1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管12,相邻的第一限位管1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以供用于跨接管10各吊点的吊带限位;撑杆主体1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一ROV把手13,撑杆主体1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14。
连接撑杆2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件21,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连接撑杆2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管22,相邻的第二限位管22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以供用于跨接管10各吊点的吊带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该撑杆主体1与连接撑杆2均为柱状结构,可以是圆柱状结构,二者可以是通过法兰连接。如该撑杆主体1的轴向两端设有第一法兰盘18(参阅图12),该连接撑杆2的轴向端部设有与第一法兰盘18配合的第二法兰盘27,该第一法兰盘18与该第二法兰盘27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二者对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优选地,该撑杆主体1的长度大于连接撑杆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撑杆主体1的轴向一端或两端安装上连接撑杆2。
在本实施例中,该撑杆主体1尺寸与所吊装的跨接管10尺寸相匹配,或偏长,材料规格根据所吊跨接管10重量、吊装下放等工况所受载荷确定。连接撑杆2尺寸根据撑杆主体1尺寸和跨接管10尺寸进行适当调整,材料规格根据所吊跨接管10重量、吊装下放等工况所受载荷确定,连接撑杆2在吊装跨接管10时承担载荷。
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包括箱形底座,对应的,该第二支撑件21也可以是箱形底座。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21均包括双八字型支腿。可以理解的,可以在撑杆主体1和连接撑杆2的底部设置双八字型支腿和/或箱形底座,其用于跨接管吊装撑杆的固定与限位。进一步的,该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撑杆主体1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杆17,该第一限位杆17可以是圆管结构,对应的,该连接撑杆2的相背周向侧面沿连接撑杆2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杆25,该第二限位杆25结构和尺寸可以与该第一限位杆17一样,二者均可以是圆管结构。当该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21均为箱形底座时,设置第一限位杆17和第二限位杆25可用于跨接管吊装撑杆的限位。优选地,参阅图13,该第一支撑件11和/或第二支撑件21可限位于支撑架20上,且第一限位杆17和/或第二限位杆25可进行限位,避免跨接管吊装撑杆发生位移。
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撑杆主体1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管12,该第一限位管12可以是圆管结构,其结构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参阅图8,该第一ROV把手13可分别设置于撑杆主体1的轴向两端处,便于ROV在水下调整跨接管吊装撑杆的位置,同理,该连接撑杆2上还可以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二ROV把手26,该第二ROV把手26设置在远离该撑杆主体1的端部出处,该第二ROV把手26的结构可以是与该第一ROV把手13的结构相同,该第一ROV把手13与第二ROV把手26的数量以及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撑杆主体1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14,该吊耳14用于跨接管吊装撑杆与跨接管10的整体吊装。
参阅图10,该撑杆主体1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索具回收结构15。对应的,该连接撑杆2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索具回收结构23,第一索具回收结构15与第二索具回收结构23可以是板状结构上设置挂孔等。其中,当跨接管10安装完毕后,用ROV将吊带末端的吊钩钩到第一索具回收结构15和/或第二索具回收结构23上,使跨接管吊装撑杆回收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参阅图11,该撑杆主体1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30一端穿过的第一拖拽结构16。对应的,该连接撑杆2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30一端穿过的第二拖拽结构24,该第二拖拽结构24的结构可以与该第一拖拽结构16相同。该第一拖拽结构16可以是周向相背设于撑杆主体1两侧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其中,分别用拖拉绳索30一端穿过第一拖拽结构16和第二拖拽结构24,另一端连接绞车,使吊装过程中跨接管10保持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跨接管吊装撑杆应用如下:
1.陆地吊装准备阶段
根据所吊装的跨接管10长度来确定是否将撑杆主体1接长,如根据需求,可用法兰螺栓将两根连接撑杆2安装到撑杆主体1的轴向两端以进行接长。
将相应规格的索具安装于撑杆主体1的吊耳14上,索具另一端暂时保持自由状态。
将各个吊带安装到跨接管吊装撑杆上,安装位置与跨接管10吊点位置对应。吊带可安装于第一限位空间以及第二限位空间,从而使吊带位置完全限位固定。将跨接管10各吊点的索具与跨接管吊装撑杆对应位置吊带连接。检查确认跨接管吊装撑杆与跨接管10之间的索具,确认无误后连接完毕。
将用于拖拉的拖拉绳索30(可以由吊带和索具组成)一端穿入固定到第一拖拽结构16和/或第二拖拽结构24上,另一端暂时保持自由状态。
将安装于吊耳14的索具另一端与吊机吊钩相连(期间可进行试吊)。
2.装船阶段
将建造好的多个撑杆支撑架安装固定到作业船舶指定位置,撑杆支撑架间的相互位置与跨接管吊装撑杆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21(如双八字型支腿/箱形底座)的位置对应。
吊机将跨接管吊装撑杆与跨接管10整体吊起并移动位置,将跨接管10放置于船舶指定支撑位置,对跨接管10进行装船固定。
将吊机吊钩下放,直至跨接管吊装撑杆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21接近撑杆支撑架,通过拖拉固定在第一拖拽结构16和/或第二拖拽结构24上的拖拉绳索30自由端,调整跨接管吊装撑杆的位置,直到双八字型支腿或第一限位杆17和/或第二限位杆25卡入到撑杆支撑架,跨接管吊装撑杆装船固定完毕。吊机下放吊钩,将索具从吊钩移出。
将拖拉绳索30的自由端固定到船舶的绞车上。
3.水下安装阶段
将安装于吊耳14的索具另一端与吊机吊钩相连。
吊机将跨接管吊装撑杆与跨接管10整体吊起,移动到船舷外后,开始下放。两端连接在第一拖拽结构16和/或第二拖拽结构24和绞车的拖拉绳索30可以保证吊装过程跨接管10的稳定性。
下放入水稳定后,ROV操作拖拉绳索30上ROV吊钩,将拖拉绳索30从中间断开。
继续下放到跨接管10安装的目标区域,ROV拉动第一ROV把手13和/或第二ROV把手26对跨接管10的吊装位置进行调整后缓慢下放,对跨接管10两端继续调整后缓慢下放,跨接管10安装完毕。
ROV操作吊装索具上的ROV钩将跨接管10每个吊点的索具解开并回收。再将吊装索具末端的ROV钩移动到跨接管吊装撑杆的顶部,将ROV钩头钩住第一索具回收结构15和/或第二索具回收结构23以完成回收,确保跨接管吊装撑杆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吊机提升,将跨接管吊装撑杆上升到接近水面时,ROV将拖拉绳索30的ROV钩连接到拖拉绳索30上的索具,拖拉绳索30恢复连接状态。
吊机继续提升使跨接管吊装撑杆到达撑杆支撑架上方区域,将拖拉绳索30连在绞车的一端解开成为自由端,当跨接管吊装撑杆的双八字型支腿接近撑杆支撑架时,作业人员拖拽拖拉绳索30自由端,调整跨接管吊装撑杆的位置,直到双八字型支腿或第一限位杆17和/或第一限位杆25卡入到撑杆支撑架后跨接管吊装撑杆固定,吊机下放吊钩,将索具从吊钩移出,跨接管吊装撑杆回收完毕。
跨接管吊装撑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跨接管10,重复多次使用节省成本,使施工工序更加标准化,提高了施工效率。
2.跨接管10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稳定不晃,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安装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3.跨接管吊装撑杆在装船、运输、回收过程中更加稳固安全。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撑杆主体(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撑杆主体(1)轴向端部的连接撑杆(2);
所述撑杆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11),所述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撑杆主体(1)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管(12),相邻的第一限位管(1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撑杆主体(1)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一ROV把手(13),所述撑杆主体(1)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吊耳(14);
所述连接撑杆(2)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件(21),所述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连接撑杆(2)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管(22),相邻的第二限位管(22)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主体(1)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索具回收结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主体(1)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一端穿过的第一拖拽结构(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主体(1)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撑杆主体(1)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一限位杆(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撑杆(2)上侧面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索具回收结构(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撑杆(2)的周向侧面轴向间隔设有供拖拉绳索一端穿过的第二拖拽结构(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撑杆(2)的相背周向侧面沿所述连接撑杆(2)轴向延伸有若干第二限位杆(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撑杆(2)上还设有供ROV操作的第二ROV把手(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主体(1)的轴向两端设有第一法兰盘(18);所述连接撑杆(2)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18)配合的第二法兰盘(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1)均包括双八字型支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1)均包括箱形底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接管吊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主体(1)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撑杆(2)的长度。
CN202122790870.1U 2021-11-15 2021-11-15 跨接管吊装撑杆 Active CN216479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0870.1U CN216479282U (zh) 2021-11-15 2021-11-15 跨接管吊装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0870.1U CN216479282U (zh) 2021-11-15 2021-11-15 跨接管吊装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9282U true CN21647928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5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0870.1U Active CN216479282U (zh) 2021-11-15 2021-11-15 跨接管吊装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9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2010B1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recting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assembly
US79089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lvaging underwater objects
JP6741346B2 (ja) 杭アペンディングシステム
KR20150138256A (ko) 해양 설비 또는 선박을 위한 스키딩 시스템
US5603544A (en) Compression cap assembly for spreader pipe
WO1983000855A1 (en) Spreader bar assembly
CN209050366U (zh) 船用柴油机的连杆轴瓦安装工装
CN216479282U (zh) 跨接管吊装撑杆
CN210914947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预制看台板的吊装翻身体系
CN111017695A (zh) 履带吊配合吊排系统吊装大型船体总段的工艺
CN111424652A (zh) Fpso吸力锚桩建造及装船工艺
KR101029583B1 (ko) 해상 크레인을 이용한 데릭 구조물의 운송용 지그
CN108590547B (zh) 立管安装方法
US8186910B2 (en) Univers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flying leads
CN214692858U (zh) 一种楼板运输工装
CN112193984B (zh) 钢筋笼吊运及固定装置与钢筋笼吊放方法
KR20220137687A (ko) 기다란 물체를 들어올리기 위한 방법 및 호이스팅 요크
CN202953151U (zh) 一种船舶分段总组和总段搭载用快速支撑工装
CN108083131B (zh) 一种三角桁架式桩腿外部吊装装置
CN220201144U (zh) 一种辅助船舶运输的吊载装置
CN112919305A (zh) 吊车临时支撑吊梁工装拆除方法
CN216005113U (zh) 匹配叉车使用的驾驶室转运装置
CN210480640U (zh) 一种平衡起吊整捆工字钢简易装置
CN217808486U (zh) 天地滑轮悬挂装置
CN217894868U (zh) 一种海上风机塔筒平吊溜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2903, CNOOC building, 3168 Houhaibin Road, Yulan Coast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NOOC Shenzhen Oce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2903, CNOOC building, 3168 Houhaibin Road, Yulan Coast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OEC SUBSEA TECHNOLOGY Co.,Ltd.